你信了吗?中国古人烧不出大缸?

伤心渊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但事实上他砸的并不是缸,而是瓮,是一种陶制的瓮。

《宋史》原文是这样记载的:“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关于司马光“砸瓮”的故事,马未都老师在一期节目中有提到,他认为司马光所在的宋朝不具备烧制大尺寸容器的技术,所以司马光砸缸的真相还有待考证。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来回答,一个是司马光的故事,另一个是大型容器烧制问题。

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很多人质疑过,有人怀疑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存在,也有人提出能淹一个小孩的容器,口径最少要一米以上,这样大的容器宋朝无法烧制,而就在前段时间,某小区出现了“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的宣传画,更是把司马光的故事推到了热议的浪潮中来。

我个人认为,司马光的故事是真实的,理由如下:

一、最早记录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应该是成书于北宋时期的《冷斋夜话》,后来《宋史》对此事也有记载,特别是《宋史》是官方编写的史书,真实性还是比较高的;

二、能够淹到小孩的容器,开口不一定要一米以上。对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人觉得这么大的容器,小孩为何要爬上去,又为何会掉进去?我个人认为,当小孩在玩耍,而他们所玩的玩具被抛入这个盛水的容器中的时候,肯定会爬上去捡。如果容器中的水不是满的,而玩具又能浮上来,这时候小孩就会一手扶着边缘,另一只手伸进去捞,这样很容易掉进去。这种情况下,容器开口不需要一米以上也可以使小孩掉入里面;

三、宋朝时期对司马光所砸的容器都记载为“瓮”,到了清朝才出现了“砸缸”的记载,当然并不是说清朝之前没有缸,应该是从清朝时期开始,大家对瓮和缸有了一些混淆,就像现在很多人都会把瓮说成是缸,因为都属于大容器,只是开口大小不一样。据《天工开物》记载:“凡陶家为缶属,其类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钵孟,小者瓶罐,款制各从方土,悉数之不能。”由此可见,缸和瓮都属于大容器。如果尊重史实,司马光砸的应该是瓮,如果只是要表达司马光救人的勇气和精神,那是瓮是缸已无关紧要了,如果因为这点而否认整个故事的真实性,那就有点不讲理了。

宋朝是否能烧制大容器?

答案是肯定的,宋朝具备烧制大容器的能力。

有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说的是唐朝时期周兴和来俊臣的故事。

周兴因为被人指控谋反,武则天就叫来俊臣负责审理这个案子。来俊臣与周兴交谈过程中问道:“现在很多犯人都不肯承认自己所犯罪行,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承认呢?”周兴说:“这很容易,去找一个大瓮来,把这个犯人放进大瓮里面,然后在底下烧火,没有人能够忍受得了,自然就会承认了。”来俊臣便按照周兴所说,一切准备就绪,然后对周兴说:“我现在要审问你,请你进入瓮中去吧。”周兴吓得连忙下跪认罪。

这个故事来自唐朝,说明唐朝时期已经有了能够容纳一个成人的瓮了。而在唐朝还有一个记载也能说明当时有大瓮的存在。

据《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记载:“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

这就是武则天发明的“骨醉之刑”,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酒瓮可以容纳一个被截去手足的成人,这个容量也是完全可以淹到小孩的。

结束语

有人说历史没有真相,但我认为历史是有真相的,通过史料分析、考古认证,很多历史事件都会被还原,或许所还原的未必与真实完全一致,但资料越充分,与真相就会越接近!


水煮汗青


就你会信那些小报编辑和马未都的胡扯!

大缸有什么技术难度!

司马光砸缸是在正史里面出现的,写史书用得着在小事上撒谎吗?

而且,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听说过吧,那是唐朝的历史真实事件,唐朝有装成年人的瓮,大缸,宋朝就没有?

马未都和我国部分电视以及报纸媒体记者编辑,你们需要补习中学课程了

缸:形声。从缶( fǒu),表示与瓦器有关,工声。( hāng)本义:瓦制长颈容器,可受十升)

大口而常无颈的陶器

醯酱千缸。——《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水缸;缸砚(用酒缸碎片制成的砚台);缸面酒(用缸酿制的酒)

像缸的器物 [jar-like vessel]。

如:汽缸;烟灰缸

用同“釭”灯;油灯 。

如:缸花(灯花)

缸瓦 。

如:缸胎(胎土粗厚的瓷器)

同瓮



东北虎男323


宋神宗年代开始编撰《资治通鉴》,“组长”王安石,编写组共100多人,并编撰完毕,但皇帝未及审稿,死掉了。书稿最后由宋哲审稿,这时候,宰相换成了司马光。他下令重新修改一边,将前组长王安石的意见大量推翻。从这个事件看,司马光砸缸属于好事者投其所好并非不可能,明显的拍马之作。

《技术史》且不是我们常见的按需写作的东西,我相信它的真实性,它的内容记录有时间、地点、人名,有考古证据,有的干脆就是专利证书,比那些靠文字胡编乱造的故事可信。


胡氏口语文


鹳鱼石斧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



起早去练车


缸、缸不同,陶、瓷不同,陶的烧成温度低,应力小,尤其是土陶烧成温度更低,应力更小,烧大(1米)缸完全可以,另外,陶的成品率高,成本低。瓷的烧成温度高,应力大,成品率低,成本高。不要说宋代,就是近代,烧1米的大瓷缸也不容易。某人不懂,装。


老头无票15


他认为缸和瓮不一样

一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遗留下来大缸

二是那么大的缸不是一个几岁孩童能砸烂的。

三就是他认为趟口为缸,紧口为瓮。

被传出来就变成造不出缸了 嗯 这下被骂了。
当然 宋史原文也写的是砸瓮,他肯定偷看了。”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不过成语变成砸缸了。

说瓮的话那我们就有很多出土的了, 一米多的都有。


悟色的悟空


这个古人造就烧大缸了,陶土的储备粮食的容器,魏晋时代流传广东地区的田螺姑娘,就是已经能烧陶土水缸了,要不然这个故事没基础,说明陶土大缸已经非常有年头了。有些人不要不学无术,大缸烧制不难,或许在商朝就能烧制了。


传说111781981


大缸应该比较早出现。

特别在龙山文化中后期。


2019年的朱红兵


商周时就能烧青铜大鼎,陶土大缸是很高深复杂工艺吗,好逗!


天马云影


特么阆中市博物馆有三国时候的文物,张飞驻军时期,就有这种大缸,形状都跟现在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