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易經》是中國最有智慧的書嗎?

簡單生活7159


看了很多回答,有褒有貶,更多的是對問題的質疑。個人覺得,對於古人的學問我們客觀公正,不應該神話,更不應該貶低。《易經》成書年代非常久遠。原名為《易》,是早期古人通過觀察日月運行和自然情狀而成的書。

對於《易經》各有各的看法,個人認為這更應是一本君子之書。何為君子之書,就是勸導君子為人做事的書,易經64卦,每一卦都揭示了君子為人做事的道理。當然,這是早期古人的書,書中的許多道理可能現在已經不適用,但我想真正的君子一定能在其中受益。

本人提出了這個問題,只是想知道各位對這本書的看法,至於是不是最有智慧的書其實還在其次,但我想一本書能流傳數千年,自然有他的智慧在其中。,


簡單生活7159


易經是不是最有智慧的書,這個不敢說。有語云,以人弘道,而非以道弘人。如果,人有智慧了,就可以從其中看到智慧,如果沒有智慧就只能看到玄學迷信,一片迷茫。

古有三易,分別是一個逐漸提高的過程。連山易,以艮卦為首,取意山之出雲,連綿不絕,以及觀察日出日落,以山定時辰,以及大洪水時期,山乃保命之根本。歸藏易,以坤卦為首,以大地做為生命之母親,以種植農耕文化為首要,也可能和母系社會有關。周易,以乾卦為首,以天意為主宰,以認識自然順應天道為主,也是父系社會形成,有尊卑貴賤意識理論的完成時刻,是對奴隸社會的總結。

萊布尼茲的二進制完善就從周易的,先天六十四卦圖中汲取了智慧和經驗。而二進制對計算機的影響大家有的比我認識的還多。哥本哈根學派的波爾以太極圖做為了自己的徽章,其意思自己體會。

八卦的排列組合可以顯示出週期規律,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消息卦也能完美契合,以及十二時辰也可以用十二消息卦表示。

易有三大原則,分別是,不易,交易,變易。不易即不會改變,普遍存在的規律,如任何物體都是運動的。交易即可以相互轉化的,如道德經所述的福禍相依,如孫子兵法中的奇正轉換。變易即突然發生的變化,如大爆炸理論,如基因突變。

道家從周易中完善了丹道體系,古代中醫也從周易中整理出理論基礎。易學是沒有智慧的,只有有智慧的人從中做出發明創造。有人可以從中看到距陣,有人可以看到宇宙變化,有人可以從中總結道德文明。

易學如同數字,人們可以去演繹公式。易學如同鏡子,可以照出自己有沒有智慧。易學是開放的系統,可以為你所用,也可以不理不踩。不論你認不認它,它都不離不棄。


文心何以雕龍


《易經》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三本奇書之一,但晦澀難懂,有何妙招讀懂?

17-10-10  天下小糧倉  + 關注獻花(3) 收藏

  你提的問題,實在沒有能力解答,只能談談自己學習的體會。

我翻閱易經多年,只是瞭解一點皮毛。不過覺得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一 你準備學習到如何程度?

我學習易經的目的,只是想了解一下中國傳統文化。易經是中國文化之源,瞭解一下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益。我建議多數人把學習的目標定的太高。不一定要全搞懂。如果你真要想搞懂那你要準備幾年的時間?首先要解決好自己的吃飯問題,想用學易解決自己吃飯問題比較難。

二 易經難學的原因:

1一般人都沒有很好的古文基礎。文字的含義又隨著時代在變化。從周易算起時間跨過3000多年,第一難點就是對不同時代文字的理解。

2 易經是中國文化之源,各個時期,各個學派都在做出不同的解釋。很多解釋又互相矛盾的,書又多如牛毛。大的變化有兩次。周易以前的易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書,以先天八卦為代表。周易以後有了卦辭和爻辭,便轉向了以哲學和倫理學為主。這是第一次大的變化。後來,據說是孔子寫了十 翼 ,又轉向了儒學的方向。看看孔子的中庸和老子的道德經,就可以看到這種差別。以後的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解釋,叫後人如何能分得清,搞得明白。

3 不少學易的人陷入了占卜的泥潭。占卜的書,現代的不說。進代的有日本高島的易斷。中期的有朱熹的周易本義。遠一點都有焦氏易林,再加上週易,就這幾本書,讀完搞明白就要多少時間和精力。當然也可以用一家之言。

4 神話了古書,神話了古人。中國人有尊聖的習慣。但古人不會比我們笨,也不會比我們聰明。這種神化不僅來自少數專家,也來源於不懂易經的多數群眾。還沒有看就心虛了,再說兩句不著邊際的話就會捱罵。

這是我對易經晦澀難懂的看法。你說的三本書應當是聖經,佛經和易經。聖經還應該包括古蘭經,其實他們是一個體系的。聖經和古蘭經翻譯的比較直接,如果你不是一個信徒的話,也應該說不是十分難懂。佛經比較難懂,因為佛經的翻譯很多是音譯,創造了不少新的詞彙,既保留了佛經的原意又保留了宗教的神秘感,要學好佛經首先要把這些專用詞搞明白。易經為什麼難學,上面我已經說過了。

三 如何學習易經。

這更是粗淺的看法。我覺得要把握住,象,數,理,佔四個字和變易,簡易,不易六個字,共計十個字。

具體的辦法我認為,先了解八卦的起源。從中瞭解陰陽兩個概念是怎麼產生的?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同時要了解八卦是如何引導中國文化在天文,醫學,音樂,數學,建築等各學科發展的。周易以前的八卦是非常實用的一門學科。可以翻閱一下,清朝人寫的河洛精蘊。

第二步再學習周易,正確理解上面的十個字。如果沒有那麼多的書,就在網上去查好了。

當然在這以前,大多數人都要補習一下古文。

學習易經,關鍵在把握裡面的思想,方法,能對自己有所啟示就可以了。千萬不要陷入占卜的泥潭,想做神算。占卜的方法也可以看一看,便於對易經的理解和了解當時人們的思想方法。起卦容易,解卦難,一般人是學不好。現代的參考書如哲學思想史,中國文化思想史,都是比較好的。郭沫若先生對易經的分析更精闢。

我的看法粗淺的很。只是希望對初學者有一點借鑑。我希望非專業人員,不要把青春和精力,都浪費在訓詁方面。一般人是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的。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瞭解就可以了。

有記憶錯誤和觀點錯誤請指正!

許多大師建議,學易經先學河圖、洛書,又或先學占卜,理由皆同,因易經經文本身過於艱澀難懂,而河圖洛書或占卜較之相對簡單。但是本人不這樣認為,因為相對於易經本經來說,河圖洛書在很晚的宋代才出現,兩者先後相差數千年。占卜雖然在有易經流傳時起,就一在伴著易經一起流傳,但占卜的原理源自易經所揭示的規律,若不識易經中所表達的各種規律,占卜就沒有了意義,所以本人認為,學易經的正確途經是先弄明白卦像的真正含義,這個可從本人之前在頭條裡公開的易卦成像六要素獲得,一旦弄清楚卦像的含義,不需藉助任何解釋,即可直接讀懂每一卦的卦辭。當理解了卦像和卦辭後,就要接著弄懂易卦變卦原理,這個變卦原理,並不是現存各種易經著述中傳下來的東西,對變卦原理的理解,直接關係到對六十四卦各爻爻辭的理解,當真正對變卦原理理解後,就很容易發現,變卦和爻辭之間有著分毫不差的對應關係,於是對於爻辭的理解就會變得非常簡單直白,讀易經的艱澀之感就會蕩然無存,天下事理亦會因此瞭然於胸了,若用此給人占卜,就可以出語肯定,不再讓人覺得玄之又玄,模稜兩可了。若學易經者真能於以上方法續懂易經,就會很自然地發現《十翼》的錯誤,也會由此明白過往學易經者難有所得的原因。

本人並不願意在公開場合具體解卦,本人十分明白這樣做定會受人圍攻,因為本人學易經的路經完背離了《十翼》模式,也因此能理解並提出易卦成像六要素的概念,如此必遭《十翼》信徒們質疑和譏諷。不過,本人多次在頭條裡說過,學易經很簡單,且易經講的全部是規律,為證明這一說法,本人也曾簡略地在頭條裡解過兩個卦,今天再簡略講解一卦,以例其餘,就講個“鹹”卦吧。

鹹卦的卦辭,歷來均遵從《十翼》的解釋,為本人所不取,首先對鹹字的定義歷來就出現了對原用意的偏離,認為鹹同感義的最被學易者接受,而本人認為“鹹”字應該是和適宜的“宜”字意思近似,即“可以”、“能夠”的意思,唯如此,則“鹹”卦各爻中的鹹字處處可解,簡單明瞭。記得本人在頭條裡有一次寫評論時曾說,易經中一些用字的原意被曲解了,當時列舉了幾個字作為例子,沒有具體解釋,這裡第一次公開鹹字在易經中的本來意思,由於要解釋這個鹹卦,卦辭中用字的特定含義是首先要明白的,為了減小篇幅,在此就直接把威卦用詞用字的原意寫出來,恕不作詳細解釋,若讀者能就此自悟並觸類傍通,當是易經之大幸。卦辭:咸亨貞取女吉。好吧,“貞”不是你已經知道的“守正”,而是某類特定範圍所包含的全部的全部,“取女”不是“娶女”,而是拿來某種工具,你只需記住,寫這卦辭時是周朝及以前,那是奴隸社會,女奴是可以根據奴隸主的需求“取”回來的,下面開始卦辭和爻辭的直解。

鹹,表示一切所有權屬於你的東西,你都可以隨你的意願進行處置,比如說對於你領回的女奴就是這樣。

第一,對於你新領回的女奴,為了便於管理和辯認,你可以切去她的一個腳趾例如腳拇趾,這完全是可行的。(類以今日身份胸牌的作用)

第二,對於不安份,整天想逃跑的女奴,你可以用鏈子銬住她的小腿,或者剮去她的臏骨,使她不能逃跑,然後配給男性奴隸繁育小奴隸,不過,這樣做會消耗較大的生活資料。

第三,對於姿色姣美的女奴,你可以用作行樂的對象,讓其有優於其他奴隸的生活,這樣做當然會受到一些議論,但他人無權限制你。

第四,你可以給女奴擬定一個生活標準,例如每日定量的食物之類。

第五,你可以明確要求女奴在一定界限內活動,並遵守你的號令。

第六,你可以按照作的意願,減少對他們的投入,例如賣掉部份你認為不適用的奴隸。

讀者諸君,這是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事例,其要說明的規律是不是很請楚了?本人曾說過,易經中每一卦都是借用當時顯而易見的事例來說明一個規律的,現在你領略到了嗎?你再去看過往對於鹹卦的解釋,是非立判,無需訟論。

現代人沒有人敢說、也沒有資格說參透了《易經》。《易經》不是聖經、佛經……,她揭示的是宇宙萬事萬物發展變化規律,怎麼可能人人都懂?本來真理永遠由少數人掌握,何況《道德經》、《易經》這致高致上、萬經之源的大道之理!這種終極哲學就不在普及的範圍。個人觀點,讀《易經》首先需要一定的古漢語基礎。其次是一定的人生閱歷。孩子們可以背誦,但不能理解更悟不出道理。第三是要有對太極、陰陽學等國學理論初步瞭解。如能橫向瞭解西方主要哲學思想對我們現代人學習我仙祖哲學也會有漸進融通之效。最後是做人的修養!無德不可學,無大德不成就!僅供參考。

不知道你想怎樣讀懂《易經》?因為《易經》大體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易經》的包裝,也就是外衣,《易經》華麗的外衣非常耀眼,幾乎無所不包,讓90%的人認可的就是預測學包羅萬象,是被公認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易經》,這是其一。

其二是《易經》之本質,賦有自然科學與人體科學科學容而為一,這一部分只要10%的人能讀懂,而易經的本質恰恰與被世界上公認最具智慧相反,讀懂《易經》真義得出結論卻是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化繁而簡 ,化腐朽而神奇,得一而終永恆。這就是《易經》之表裡內涵,不知你想讀懂表還是想讀懂裡?

一百個人看易經,就有一百種解讀,誰也不好說自己看懂了。易經用以運用的《龜藏易》、《連山易》早已失傳,目前我們所知的只有《周易》。《周易》共64卦,每卦6個爻,其中的陰陽變化構成了每一個卦象。事實上,《易經》歸根結底還是用來卜卦的,所謂卜卦,跟算命其實不是一回事。卜卦就是在遇到某一件疑難事情時,以陰陽變化的規律來斷一個吉凶,作為判斷這件事是否可行的一種參考意見。但是,我個人認為,這種吉凶判斷最多隻能作為參考,不可迷信。至於讀易經的道理,其實不難,只需把古文翻譯成現代文就行。真正難,是難在如何全方位分析某個卦象,以及如何將卦象與各種方位、五行、天干地支、河圖洛書等等結合起來,作出一個合理的吉凶判斷。因為任何一個卦象,所處的角度不同,其吉凶的變化常常是互易的、甚至是相反的……

古代有懂得的人現在沒有了。古時候的人造酒還特別的小心神秘現在的人幾乎什麼自己不懂的事都敢做,你還說要什麼妙招,如果有妙招就像現在的假酒還要貫以調酒師這麼個美名,這不是聽起來挺好的嗎?古代的人就是精通《易經》了也不會說自己懂了,然而你還想搞出來一些妙招,這也挺不錯的了。佩服你的本事了。幾百年前時,歐洲人彼德拉克開創了自由戀愛之風,他自己就像一個幽靈一樣到處遊逛尋找愛情,還寫詩開創這樣一種風氣,洛倫佐皇家裡的人也像他那樣嗎?大明,大清,大唐皇室裡的人也應該被他所感染了嗎?被稱做為老師的人分為兩種,一種隱居在皇宮裡當老師,另一種散居在鄉間裡隱居,沒有老師的那個頭銜也可以稱之為老師,那時不需要什麼資格證之類的東西,人可以沒有什麼輕錢也照樣生存,現在不可能了。學問之道需要領悟,《易經》不能說現今就沒有人能夠搞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用會起卦才能摻透它的,不一定非要得到什麼重要人物的教導之類的事在其中。古人訓練野馬和野驢首先是發現了它們有靈性這一點開始的,古人又發現這些野馬發開脾氣的時候彈死一個人時不算多麼難的事的。但是終於野驢野馬都回到了人間,沒有老師自己開創好像也不太難,所以我說《易經》是可以開創的,文王難道每幹一事老師都在身邊?這是不一定的。《易經》必須突破起卦關以後才能夠了解卦辭,2000年前專門以算卦為生的人就變得低賤了可是隱士們從來不需要錢的,因為一旦向人們要錢就低賤了。只要有這樣的決心搞懂《易經》也不是那麼過分的了。最為重要的一項是起卦,第二要領是頓悟,第三要求驗證,第四還是要求驗證。經過多少次這樣的鍛鍊後就基本上說領教不少了,重要的一點是不要隨便收徒,不要亂說自己懂了,只是要一心一意的對此事謹慎,不但要特別的謹慎還要加倍的管住自己的嘴,古人因胡說而丟命的不在少數。


一隻傻白雪


你可以說《易經》是中國在兩千多年前最有智慧的書。但是,現在是21世紀,難道兩千多年來的人都白活了?就沒有再出過更有智慧的人和思想?

因為那時候正是中國人甚至全人類理性初開的時代,人類剛剛開始對自然界及人類社會發生的各種現象進行原始的總結,所以全世界各地湧現出來各種智者,諸如中國的百家爭鳴,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但是,那是原始的智慧!根本不是終極智慧。

任何人或思想,都有其侷限性,包括《易經》和《老子》,它們是基於兩千多年前的認識被總結出來的,總結出這些原始的、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人不是神,無論他們的智商有多高,他們的思考有多深,他們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人,他們不知道,沒經歷過的事情很多。

所以《易經》是古代人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在當時條件下的最初的、嘗試性的總結。

實際上,如果你真正理解這些原始的樸素思想後,應該能從中體會到這個世界上的所謂真理,沒有最,只有更。

社會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動,這就是易經的核心。

正是因為它的簡單、原始,成為了一種參照物,最早總結出來的,必然會成為最常被人引用的。後世的人們在對世界更深入的認識過程中,總能從中找到似乎類似的歸納,一方面會讓那些思想簡單無法理解更深層次思想的人奉為圭臬;另一方面,也會讓那些看似聰明實則愚蠢的人所提及。

說到智慧,你需記住一句話:任何人或事物都有其侷限性,不論是做廣告還是做學問,儘量排除“最”這個字。因為這個字意味著誇張和侷限。


心繫宇宙天地寬


解答區有一位 ,在大吹法螺,說什麼“易經僅僅一張太極圖就概括整個宇宙運行狀態!《河圖洛書》揭示宇宙初開和終閉……”云云。恕我直言,我從太極圖裡面沒有看出來它是如何解釋宇宙運行狀態的。太極圖就是一副簡簡單單的圖,說的是陰陽調理,但所謂的“陰陽”不過是簡單的現象的一種模糊的歸納。可是,宇宙並不是陰陽的。我們對宇宙的本質還不能說完全就掌握了,但是我們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宇宙之中很多現象都與“陰陽”無關。就比如中微子,它本身就不帶任何的正負電荷,何來的陰陽之理?還有著名的“三體”現象,請問如何用陰陽來解釋它們的規律?

我們通常把事物的規律簡單化理解,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的簡單。以為“陰陽”二字就可以解釋一切。這其實是一種幼稚的想法,歸根到底還是屬於玄學思維。玄學思維害人不淺,總是把自己的無知當成是“大智慧”。其實,很多被認定為是“陰陽”的證據,根本就是一種誤解。比如,白天和黑夜,有人就說這是陰陽。但是,如果有外星生命體,而它的“眼睛”只能接受紅外線電磁波,很可能它的眼中是不可見白天和黑夜的。我們所謂的白天,不過是眼睛這種感光細胞可以接受可見電磁波而已。

那些說《易經》有“大智慧”的,可否拿它來解釋一下引力波?


懷疑探索者


易經是周朝變化之書,表面看是一部專論陰陽八卦的著作,其實是一部論術宇宙核心問題的著作,上論天文,下論地理,中論人事,包羅萬象,無所不有,它就是中國哲學的源頭。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必備之書,也是研究我們中國文學,地理,醫學,厲法,算術,養生,建築等不可缺少的指導之書。

易經是萬經之首,為什麼可以這樣說呢?如孔子得易經後才演化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家國天下,君臣父子的學說,影響了幾千年。道家得易經之後,從易經中獲取靈感,才形成了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軍事家孫武從易經中得到啟示,形成了陰陽相生,虛實結合,奇正並用的兵者詭道。如果說古希臘的哲學是開始探素宇宙起源的話,那易經就是代表我們中國探索更廣泛的宇宙綜結哲學。

在社會上還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學派幾乎都能看到易經的思想影子,至於易經並不是被認為完全的占卜之書,但卻有神密莫測的占卜。易經是真正的智慧之源,包含著天地人通於自然變化而發展的奇書,應該說易經是中國最有智慧的書也不為過。



誠心走天下2


古人認識手段有限,所以見識也有限。易經盡是荒唐言。

荒唐一,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互相矛盾,卻都解釋天地萬物運行之規律。那用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解釋出來的規律肯定不一樣。據排中律,如果一真,必有一假。究竟哪一個八卦解釋的規律是真的?

荒唐二,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之定義皆為隨意之臆斷,不可信也。先天八卦說西方為水,坎卦,西南為風,巽卦,東北有雷,震卦。略懂地理都知道南方為水,江河湖海雨都在南方。而且中國季風和高壓風都是南或東南風,北風或西北風。而且南方多雷有雷州,怎麼會東北多雷。

後天八卦說東北有山艮卦,北方有水坎卦,西方有湖兌卦。同理,略懂中國地理都知道,西方有山,南方有水有湖,如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高郵湖……

荒唐三,由八卦演繹出來的五行術數狗屁不通。天地萬物何止五行。風、雷、電、磁……算幾行?土生金是因為金從土出。那水從土出應該是土生水吧,怎麼又變成金生水,土克水?火生土是因為火燒草木變成土。即草木成了土,應該木生土才對啊,怎麼木又克土了?火燒石頭變成金應該是火生金吧,怎麼又變成火克金了?有點亂。請各位大神指點


望江一亭


嘻嘻,中微子不帶電,一個完整的原子也不帶電(電子帶電只相對於核~一事物的組成部分)。宇宙的動態是永恆的,靜態只是相對的,這是迄今人類認識宇宙現象的基本態。四種力的各相互作用達相對平衡時即是人見靜態,力的變化使事物呈變化是人見動態。

陰陽代表的是宇宙事物組成的各因素及各因素無始無終的相互消長循環運動這個本質。一原子:電子為陰、原子核為陽,銀河糸:銀心為陽、各旋臂為陰,太陽糸:太陽為陽、各行星為陰,地球:兩極為陰、赤道帶為陽,季節:夏季為陽、冬季為陰,電流:+極為陰(自由電子因端壓具向負極流動趨勢)、一極為陽(電流的本質是自由電子從正極向負極流動),人體頭:面為陽、後腦為陰,軀幹:腹為陰、背為陽,下肢:前為陽、後為陰,……

《易經》是揭示宇宙運行本質形態的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如靜態原子包含其核與電子同時在其空間位的相對制約,若核與其電子在同空間位離開即轉入動態階段….故陰陽魚圖是人類思考、認識、理解宇宙事物的最直觀、最深入淺出的人類智慧結晶。


LZH辰江鳥


沒必要神話易經,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其實都是後人對易的理解總結出的哲學原理,不可避免的帶有個人目的性,易是古人對宇宙的一種理解,因此也是一種宇宙觀,包含樸素的唯物主義,但後來編著易經的時候,參雜了太多的唯心主義成分,也就變得玄而玄之了。

比如說,從易衍生出的五行學說,其實開始只是對自然界存在的物質進行的簡單分類,金木土水火對應的是物質的五種常見狀態,即密實的固體、多孔的固體、鬆散的混合體、液體、氣體及等離子體,當然我們現在來看這種分類很不準確,但當時為了能更容易理解物質之間的轉化,這麼分類也無可厚非,至於物質成分,古人還理解不了。從人們的生活行為歸納與五行還基本貼合,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都能從生活常識中得到印證,因此也比較容易為百姓接受,但將其擴大化到方向、人體甚至命運等等,明顯已經超出了易本身所想表達的內容。

所以說,易是為了開啟百姓智慧的基本常識,類似於現在的初級讀物,故而叫易,就是通俗易懂的意思,而易經則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為了某種職業或地位而刻意玄化的哲學理論。


buxz


顧全大局

        法為中心、理為行動綱領,艱苦樸素、顧全大局地完善教育體制。

        【全局觀念】

      根底、刨的太深是大忌,私訪、目的在於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做防患。觀國、主要看人才結構,觀人氣、換位思考觀人觀己觀大局,觀彼此、利益一致排名次,觀世界、與之相適宜在於組成大團結。

       《全局觀念》取材自《觀》卦。忠於原著,與時偕行。

        【明罰勑法】

         法制是政治的根本。

        腳鏈、對付不法分子別可憐,刺臉、不敢抬頭做到不可姑息養奸,失敗、乃成功之母,積累、工作後勁強勢迅如雷,管嚴、言路閉塞鬧翻天。

        《明罰勑法》取材於《噬磕》卦,忠於原著,持經達權。

       【虛榮歸真】

        雙腳、生來就是為走路爬山涉水過橋,修鬍子、意為責任當思當關注,志高、前途好,光照、心路歷程明亮通天道,淳樸、歷經風光後,素而耀、請看準、那是當領導的好材料。

       《虛榮歸真》取材於《賁》卦,忠於原著,與時偕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