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杞遺蹟——杞縣城牆與護城堤

4.張柔城。古城名,在杞縣城北1千米處,惠濟河南岸沙土崗一帶。張柔,字德剛,定興(今河北定興)人。金為驃騎將軍。與元兵戰,馬蹶被執,遂率眾降元,伐金圍汴京屢立戰功。賜金虎符,升軍民萬戶,統諸軍鎮杞。元太宗六年(1234年)黃河決口,杞縣城北面為水所圮,遂為大河之道。癸卯年 (1243年)春,於故城(今杞縣城)北1千米河水北岸築新城,名張柔城。至元中 1271—1294年),城毀於火,復新之。元至大末年(1311年),河決北城西南隅,城為之蕩然,遂築南城,號“南杞縣”明清以來多次修復南杞縣,張柔城漸廢。

金杞遺蹟——杞縣城牆與護城堤

5.城牆與護城堤。杞縣城牆為秦始皇置雍丘縣時始築:原為土城,其後歷代加修,至清初全部改為磚灰結構,內附城隍,周長 9裡13步,闢7門。主要城門5座:東為寅旭門,門楣嵌石質橫匾1方(南西、北門同),文為“寅旭龍鳳”,門內為平裡街,即今東門大街;西為鎮安門,匾額“鎮安邦國”,門內為鎮安街,即今西門大街;南為肅清門,又稱南燻門,匾額“人清肅靜”,門內為肅清街,即今南門大街;北為永安門,匾額“金湯永固”,門內為永安街,即今北門大街;西南一門名“寶成門”,門內為小西門街,即今文化西街西段。

金杞遺蹟——杞縣城牆與護城堤

東、西、南、北四門皆為甕城,門兩道,內門皆直通城內,與街相順直,外門皆扭頭曲向,東、西二門向南,南、北二門向東。城門規模雄偉,城樓皆築於城牆之上,有二重門,外門平山式,前部有木柱支撐出廈。內門2層,樓閣式,頂層歇山式斗拱飛簷,底層飛簷挑角,斗拱架起外圍木柱16根,支撐簷廈。樓內粉牆彩繪,雕樑畫棟,極盡華麗。西南門(小西門)規格稍次。五門外,另於東門南闢1門,稱小東門,內通黑龍潭,北門東另闢1門,稱小北門,內通關帝廟后街,皆單層洞門,平時塞閉不通行人,遇雨澇則啟以洩城內積水。

清末民初,上述2門俱廢。20世紀30年代,復於大南門西闢1門,稱小南門,規格略小,北通小南門街,即今青龍南街。1938年日寇陷杞時堵塞。今於原門舊址闢街,於舊城濠築橋,內通青龍南街,外通城濠以南新街—海河南街。

金杞遺蹟——杞縣城牆與護城堤

杞縣城牆自秦以來,備戰守,防水患,護衛城巷居民,城池高深,城樓聳立,也為縣城平添一道風景。1946年解放戰爭中出於戰爭需要拆除,其後漸平,居民以其舊址改街建房,遺蹟不可復尋。

城外裡許,環築土堤一道,周長約7.5千米,為防洪襲城而築。民國八年(1919年)《杞縣誌》稿: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黃河決口蘭儀,漫溢杞境,危及縣城,知縣徐大鏞始築此堤。高5米,頂寬3米,底寬10米。

清道光六年(1826年),知縣甘揚聲沿堤植柳3000餘株,夾堤成蔭。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決口開封張家灣,知縣婁謙督眾運土伐柳,加固堤防,縣城賴以獲安。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知縣查以謙於堤上重植新柳,蔚然成林。清宣統年間(1909~1911年),以兵燹砍伐殆盡。民國1919年,知縣石亮以堤外屢為黃水淤墊,高於堤內數尺,汛期堤內積水無處排放,存在決堤隱患於四方堤口處各建寨門,與縣城5門相通。其門形式較簡陋,平時通車馬行人,水患則塞,以防外水倒灌。沿堤又加植楊、柳、洋槐2500餘株,並再次加固堤防,修浚堤濠,面寬3丈,底寬3丈,深5尺,外通官路溝,以暢洩積水。此後10餘年杞無水患,百姓大悅。1936年、1937年、1957年中,幾次大水,雖堤無潰決,但堤內數千畝良田卻淪為澤國,城內低窪街巷居民坐受積水之困。1963年,縣黨、政領導為防水患,於東堤口南側建洩水閘1座,外與堤濠相連,東浚公路溝,南挖史莊溝,貫通堤濠,堤上重植楊、柳、刺槐。數年成林,濃廕庇堤,挺拔入雲,較前尤為壯觀。文化大革命後,居民伐木挖土或闢田種植糧菜,無人究理。堤殘損,滿目瘡痍,瀕臨毀廢,據考,此種內城外堤之制,全省殊不多見,惟開封如此。該堤雖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而實無人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