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高血壓,降壓的目標值卻不同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點擊上方“藥漫漫” 可以訂閱哦!

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之間存在密切的因果關係,隨著發病人數的逐年增加,關於高血壓的討論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我們今天來聊聊,對於高血壓人群來說,把血壓控制在哪個範圍才算達標呢?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高血壓的心腦腎與血管併發症發生和死亡的總危險。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綜合徵,往往合併有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臨床疾病,所以應根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和總體風險水平,決定給予改善生活方式和降壓藥物的時機與強度;同時干預檢出的其他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並存的臨床疾病。

鑑於我國高血壓患者的以腦卒中併發症為主仍然沒有根本改變的局面,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採取

強化降壓的治療策略。

一般患者血壓目標需控制到 140/90 mmHg 以下,在可耐受和可持續的條件下,其中部分有糖尿病、蛋白尿等的高危患者的血壓可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

治療方案的選擇和應用的強度應權衡長期獲益和患者耐受性,避免或減少由於患者耐受不良所導致的停藥。

雖然有一些證據顯示在一些特殊人群中需要更高或更低的血壓目標,這主要取決於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和治療的複雜程度。如果不需採用複雜的治療方案即可降血壓降至更低的水平且患者可耐受,並不需要改變治療方案而使血壓回升。比如妊娠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是150/90mmHg以下,如果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治療能將血壓降至140/90mmHg左右,並不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非要將其血壓維持在150/90mmHg左右,但要注意不要將其血壓降至130/80mmHg以下。

雖然一些研究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較一般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目標更高,但近期的一些研究亞組分析也顯示更低的血壓目標(SBP<130 mmHg)對老年人群有益,年齡增高並不是設定更高降壓目標的充分條件。對於老年患者,醫生應根據患者合併症的嚴重程度,

對治療耐受性及堅持治療的可能因素進行評估,綜合決定患者的降壓目標。

2018版與2010版中國高血壓指南對比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1.高血壓治療的根本目標是降低發生心腦腎及血管併發症和死亡的總危險。

2.降壓治療的獲益主要來自血壓降低本身。

3.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應根據高血壓患者的總體風險水平決定給予降壓藥物,同時干預可糾正的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和並存的臨床疾病。

4.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採取強化降壓的治療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獲益。

5.降壓目標:一般高血壓患者應降至<140/90 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進一步降至<130/80 mmHg。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參考文獻: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相關閱讀:

家庭血壓測量有多重要?

家庭血壓測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對抗高血壓,如何做到知己知彼?

高血壓無不適症狀就不用吃藥嗎?

降壓藥有依賴性嗎,能不能停?

同样都是高血压,降压的目标值却不同

藥漫漫~

慢性疾病藥物科普

慢病患者的用藥指導素材庫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