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20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密探零零发


从晚清到北洋,再到民国,捻军一直被称为“捻匪”。这一方面是历代王朝对起义军的蔑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捻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以打家劫舍为生的土匪,没有任何政治主张,连太平军都看不上他们。


捻军后期的壮大完全是僧格林沁一时“心慈手软”,没敢将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的俘虏全部“肉体消灭”,导致陈部的精锐老兵被捻军收编。

僧格林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捻军在这群太平军老兵的帮助下,在山东用蒙古人最得意的骑兵战术打败了僧格林沁带领的最纯正的蒙古骑兵。

淮河、黄河水患不断,淮北平原是全国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大清国力日渐衰退,官府无力治水,只顾加紧搜刮百姓,所以在淮北出现了以抢劫为生的“捻子”。

捻子最大的特点是“居则为民,出则为捻”,是一种不定型的半武装力量。清末社会矛盾最尖锐时,淮北“村村有捻、庄庄有捻”。受太平军在南京建都的影响,各股捻子推举私盐贩子张乐行为盟主,成立了“捻军”。

从本质上来说,捻军就是一群没有任何政治力量的土匪武装,唯一的追求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为了维持这种奢靡的生活,捻军必须抢完一地再抢下一地,如同他们的老前辈黄巢一样四处流窜。

流窜作案对机动性要求非常高,捻军全部以骑兵为主。骑兵机动性强,官兵一来他们就跑,给清政府的平乱带来了很大压力。

太平军刚开始很想收编捻军,但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捻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拜上帝教虽然是邪教,但太平军做事还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无法像捻军一样只顾自己痛快,不管百姓疾苦。

因为要联合一切力量抗清,太平军只委任了捻军首领,但并不愿意领导他们。太平军联合捻军作战时,分配给捻军的任务都是牵制清军、保障粮道安全等辅助性任务。可即便是这种任务,捻军在对阵清军的八旗军和绿营时还是不堪一击。

八旗子弟胜保打太平军时屡战屡败,被老佛爷发配新疆,但一打捻军立刻找回了清初八旗精锐的气概。在正阳关之战中,胜保将捻军首领张乐行团团围住。要不是关键时刻忠王李秀成出手援助,张乐行估计要死在胜保手中。

张乐行捻军前期的代表人物,他手下的十几万捻军大部分是被生活所迫而铤而走险的农民,后来在会党、地痞流氓的挑唆下,最终组成了起义军。张乐行之后捻军元气大伤,再次崛起是因为吸收了被僧格林沁击溃的太平军残部。

曾国荃合围天京时,太平军急令各地太平军回援。西进陕西的扶王陈得才是众多军队中实力最强的,他接到消息后也迅速南归,但却在大别山遭到了僧格林沁的阻击。

太平军经过十余年的战火洗礼,不管是将领的战略战术,还是士兵的军事素养均高于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两军在大别山周旋时,僧格林沁并没有在军事上占到任何便宜,最终靠心理战才得以取胜。

僧格林沁一方面大肆宣扬天京失陷的消息,另一方面又不断劝说太平军将领投诚。陈得才因惧怕被部下绑架,选择服毒自杀,将十几万部队甩手扔给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贵为清朝铁帽子王爷,但没有任何纨绔之气,绝对是位优秀的将领,但在处理战俘上却狠不下手。僧格林沁兑现了招降时许下的诺言,只处死了个别将领,将大部分太平军遣返回家。

同僧格林沁不同,虽然说杀降不祥,但湘军将领从来都是全部肉体消灭,比如李鸿章在苏州一口就杀掉几万太平军降兵。

拜上帝教是西方基督教的变种,长期接受其洗脑的太平军将士很难重新回归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礼教之中。湘军将领很早就发现放了这些太平军,只会让他们重新成为长毛,不如全部杀掉。

陈得才余部被释放后,果然大部分人都没有重返家乡,而是掉头加入了张宗禹和赖文光的捻军。这些老兵的加入让捻军的军事实力立刻大增。捻军在山东先是佯装败退,将僧格林沁的三万蒙古骑兵引到包围圈,然后在以大军包围。最终捻军十几岁的小将张皮绠将突围落单的僧格林沁斩杀在麦田。

总的来说,捻军前期是穷苦百姓,后期是太平军余部。由于没有政治理想,在不断的内讧与分裂之中逐步走向灭亡。


史料不辑


“捻”有绳、股、聚集和成团的意思。

一开始看到“捻军”这个字眼,是不是很多人就回会想到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呢?这“三军”听起来好像都差不多,而且这“三军”都发源于晚清,都曾经在晚清地方“热闹”过一阵时间。但是我们今天题目中的“捻军”,此“捻军”非彼“二军”,这里的捻军是地方反对势力,和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比较相似,旨在推翻清朝,而不是像淮军、湘军这两支清朝地方军队。


早年的捻军不称“军”,曾被清朝政府称为“捻子”或者“捻匪”,既然都称之为匪了,那么从这里也就不难看出,捻军也就大概意思是指充斥在民间的团伙匪患呗!早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捻军就以分散的形式充斥在安徽庐州、凤阳、颍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阳、光州、陈州一带。

第一种猜测,关于清朝这伙儿“捻军”的来历,我猜测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成员都还是曾经早在唐、宋、元、明等朝代盛极一时的白莲教成员吧!为什么这么说呢?“捻军”是第一次以这样名称继白莲教出现在历史上,但是巧合的是,在乾隆后期的时候,因为晚年的乾隆帝奢靡成性,所以前期遗留下来的“康乾盛世”也就随之不复存在了,当时在四川、甘肃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正是在如此的“没饭吃、没房住、没衣穿”的境遇下,最终在嘉庆年间爆发了历史上最后的一场白莲教起义。

这场起义浩浩荡荡的持续了前后近九年,最终清王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予以解决。但是在平息白莲教之后不久,被称为“捻匪”的民间组织也就随即出现了。所以说,正因为前期白莲教的大规模起义被镇压,但是清朝只是平息镇压了这次起义,却没有真正解决这些人发动起义的因素,也就是“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的最后一次白莲教起义,人数达到了40多万。所以说,之后的20多万“捻军”在白莲教被镇压之后紧随其后就出现的这种情况不足为奇。


第二种猜测,清朝末年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都是由慈禧太后这位昏庸软弱的统治者所管理。国内因为晚清政府的昏庸黑暗,暴敛赋税、天灾人祸不断;国外自1840年强行被英国人打开国门后,就持续遭到外国列强的欺压凌辱,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底层人民倍受煎熬。这种状况就首先导致了太平天国在1853年的爆发,后来随着天京变乱,太平天国一度颓靡不振。同时期北方的捻军也因为战斗力太弱,屡屡被清军击败。但是在清军对这两股势力的穷追猛打下,捻军与太平天国这两股地方势力于1865年聚集融合,并于同年四月击败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亲率的7000精锐骑兵。给当时的清军予以重创。

最终,捻军出现了和当初太平天国一样的状况,在捻军强大之后,内部不和并且捻军部队的分散,最终给了清廷将其剿灭的机会。1868年,最终分散的捻军在李鸿章的淮军和晚清地方部队的前堵后追的情况下被歼灭。


小镇月明


清朝有四亿人口,一旦天灾人祸并起,则无数百姓就会挺而走险,为了生存下去而起兵反叛。1852年皖北大旱,1855年黄河决口(开封以东),鲁南、皖北、苏北大批灾民流离失所;清朝南方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外部遭到西方列强入侵,内部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无数。在这种情况下,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饥民或主动加入捻军,或被裹挟加入捻军,最盛之时捻军有二十万之众。

"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捻子相当于帮派成员。捻子最初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敛财的捻子,这类捻子与盗贼无异。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而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捻军建立了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每一总旗下又有大旗、小旗之分。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个以宗族、亲戚、乡里关系结合起来的领导集团。

捻军内部派系林立,彼此互不统属,组织罐不完善,纪律作风不严密,这是导致捻军失败的重要原因。1857年春,捻军首领张乐行率领捻军渡淮河南征,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军会师霍丘和正阳关。从此以听封不听调为条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但不接受改编。蓝旗将领刘饿狼等一批将领要求回归淮北,张乐行要求继续在淮南作战,捻军内部分裂,张首领杀刘将领,之后捻军各自为战。

清朝为平定捻军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八旗兵,其中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亦死于平定捻军的战斗中。清朝利用地形之利,"画河圈地",将捻军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的湘军所平定,东捻被李鸿章的淮军所灭。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亲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1864年6月1号,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将余部太平军和捻军合并为联军,赖文光被推为首领。1868年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寿光战斗全军覆没,赖文光遭俘虏后被杀;同年8月西捻军在鲁西北被围困,全军覆没,捻军起义失败。


大秦铁鹰剑士


发生于清朝末期的捻军起义开始于1853年,消亡于1868年,最盛时期捻军人数达到20多万。主要作战区域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省,捻军主要人员构成也是这四个省的老百姓。

这二十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聚集起来的呐?

张乐行(张洛行)和前期捻军

一、“捻子”和“捻军”。“捻”这个字来源于安徽淮北的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子”就是穷老百姓没饭吃了,然后几百人几千人组团出去抢粮食吃,抢完粮食再回家。有“居者为民,出则为捻”的称谓,尤其是饥荒年景,有时多达几万人一同出发抢粮食,都是为了生活所迫。集体出动好过单枪匹马,主要抢富户和地主。

1852年,安徽北部大旱,饥民众多,加入“捻子”的农民数量暴增。安徽亳州人张乐行聚集万余人攻占了河南永城。同年11月张乐行在安徽涡阳被推举为捻众的盟主,号称“十八铺聚义”。(张乐行图)

1853年年初,太平天国在长江流域屡战屡胜,各地捻众纷纷响应,聚众起义,正式被称为“捻军”。

二、“大汉永王”张乐行。1855年,黄河在开封东决口,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出现了大量的受灾民众,为了生活他们纷纷举家加入捻军。一时间,受灾周边地区到处是捻军,1855年,张乐行在安徽涡阳会盟,共同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

三、捻军的构成和人数。张乐行在会盟后,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有些效仿清朝的“八旗兵制”。每一旗人员2万,合计10万多人,后期发展成了十几旗,二十多万人。都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老百姓。(捻军作战区域)

捻军设总旗主,下面设大旗、小旗,各个旗互不统属,都是以地方区域宗族组成的比较松散的集团。

四、太平天国和捻军。捻军更多有自己的林立的集团组成,有时配合太平军作战。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但是只听封号,不接受调遣。1857年张乐行获封“沃王”,接受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捻军也因此分裂出去不少,毕竟是集团林立。

1863年,张乐行率领的捻军被围攻,叛徒出卖,被僧格林沁部活捉,凌迟处死。

赖文光(东捻军)、张宗禹(西捻军)和后期捻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赖文光、张宗禹等突围,太平天国余部和捻军组合成立了新捻军,在平原地区建立了骑兵部队,以太平天国军制改造部队。(赖文光图)

新捻军遭到清军的围攻,僧格林沁更是不可一世,穷追捻军。1865年5月18日,捻军在山东曹县设伏,全歼僧格林沁带领的先头部队。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也被年轻的捻军张皮绠杀死在麦田里。(僧格林沁像)

清政府大惊失色,派遣曾国藩剿灭捻军。一年多下来,曾国藩采用对付太平天国的战法,围困捻军,结果捻军突围而去进入湖北地区。曾国藩也被免去钦差大臣职务,改由李鸿章接任。

捻军为了发展,一分为二:赖文光为东捻军,在中原地带活动,张宗禹为西捻军,入山西,计划和回民起义汇合。(张宗禹图)

1868年1月,东捻军在山东寿光全军覆灭,赖文光被杀;8月,张宗禹在鲁西北被李鸿章、左宗棠包围,西捻军灭亡,张宗禹下落不明。

综上所述,捻军大都是贫苦老百姓,组织比较松散。遇到天灾和人祸才聚集成“捻”,抢粮食等。人员有时非常多,不过流失的也很快,有好多“捻军”溜号回到家中就成了普通农民。


穿越再现彼岸


捻军起义是清末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持续近二十年,席卷了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是晚清三大起义之一,它对清朝的影响程度仅次于太平天国运动。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推翻清朝,但也差不太多。而捻军起义是仅次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场起义,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可想而知这个捻军起义的规模有多么大了,对清朝有多么大的影响。

不得不说,我们农民兄弟的力量也是十分巨大的,不可小视啊!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它的名称,捻是捻绳的意思,就是把几股合并为一股,代表着团结。在淮北大地上,无数的农民因为吃不饱饭的缘故聚在了一起,就像一股股丝线,然后他们团结在一起合成一股绳,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这就是捻军名称的由来。此次其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只有一股力量,而是多点开花,迅速扩散,然后逐渐扩大。捻军起义的范围很广,在皖、豫、鲁、苏、鄂等地都有活动,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就有这十几股不同的力量。其中规模最大的在皖北,其主要领袖为张乐行又名张洛行,安徽人。



他本是生在地主豪绅家庭,衣食无忧,却看到农民闹饥荒,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为农民争取利益,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农民备受压迫。

那时候就有捻子活动,这个活动就是为农民争取利益,反抗清政府的压迫。到十九世纪初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农民受不了清政府的压迫,加入捻子活动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在其他的地方,农民们也自发去建立捻党,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在清咸丰年间的时候,此次起义正式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为农民起义战争,最后变成反清起义。

1852年张乐行等人带领数万农民在如今的涡阳西北一带起义,并攻克了河南永城等数个城池。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到了黄河、淮河流域。张乐行一看形势十分有利于他们,便带头响应太平军。在此时,捻党大约有五万余人,他们把5万余人分散开来,分成十几股不同的力量,去和清朝军队和地主的武装力量作斗争,并很快发展到了10万余人。



由于在最开始的时候,清政府并不是多么在意这件事,派出的军队只有很少,而到了后来,清政府派出的军队越来越多。

而捻军的劣势这时候便凸显了出来,一是他们的武器十分落后,组织性力量不是很强;二是他们把力量分为十几股,不同的队伍,导致在后来的时候发生了力量分化。只有张乐行等一些主力军去和清朝军队作斗争,而其它人却守着自己的地盘,隔岸观火。

1857年,张乐行与太平天国领导人见面,决定团结一致反抗清政府,这才有了一点优势。但随着清军力量越来越大,张乐行也在稚河战役殉难。1864年夏,太平天国首都被攻陷,局势彻底陷入劣势。



这时,太平天国余部与捻军合并为新捻军,但是却还是无力回天,最终被消灭。捻军起义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起主要战役有高庄集之战、永城之战、尹隆河大战、 灞桥之战、饶阳之战、雉河集保卫战。

以上就是捻军起义的主要内容。

相对于后期腐朽的神棍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更像是中国本土的“揭竿而起”,他们就是一群穷老百姓没饭吃了,想活下去。他们没有太平天国那么多的教义,那么多空中楼阁,他们只想吃饱饭,清王朝不让我活,那我就造反,仅此而已。

当然,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捻军没能够形成有效的力量,基本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最终走向了失败。


白话历史君


大家对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得比较多一些,其实在同一时期,还有另一支活动在豫、皖、鲁、苏地区反清势力--捻军。捻军的起源是1810年前后,白莲教被镇压,剩余的白莲教徒逃到安徽河南交界地区,这里清朝统治较为薄弱,便于隐藏和生存,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人结成武装团伙,开始在邻近各省交界地区抢劫、敲榨和贩卖私盐。这些人没有统一的组织,各自一体,这些团伙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人们称这种小股队伍为“捻子"。

捻子一次又一次的抢劫活动成为当地的治安隐患,一些有钱有势的地主豪强,收买捻子团伙作为家庭和宗族的保护伞。当时流传一句口头禅:“族有捻,族幸;家有捻,家安。”,可见捻子的地位何等重要。

但是捻子的身份毕竟是贼寇,他们经常受到官府的追捕,迫使他们需要找到寄身之地;而地主豪强的拉拢,正好结成地下联盟,又便于藏匿,因此,捻子百分之百愿意为他们效力。

1850年前后,分散各地的捻子己经和安徽北部地区的村庄捆挷起来。一些贫穷村庄由于干旱少雨,缺吃少穿,全部村民加入捻子,在头人的带领下,四处抢劫谋求活路。而另一些相对富裕村庄的村民,则和捻子团结战斗,保卫自已的家园,防御别处捻子抢劫。这个时侯,捻子就从持刀弄棒的劫匪演变成以村庄为根据地,半武装半农民的团体。

刚开始,清朝地方官吏,对安徽北部地区农村普遍军事化的局面十分难办。不过到了1855年前后,太平天国势力进入淮北地区,为了阻击太平军,清朝地方官鼓励农村军事化。考虑到各村寨之间各自一体,实力不够,因此许多村寨抱团结盟,由共同的捻子首领或者有权威的人负责指挥。这个时侯,捻子的农村基础逐渐加强,但是总体上一盘散沙,没有统一的组织。1852年,18名捻子首领带着各自的人马在安徽雉河集(今涡阳)投到张乐行阵营。张乐行是当地的地主兼私盐贩子,有能力有威望,是个响当当的人。不过这次集会遭到清军攻击,队伍很快瓦解。清廷为了笼络这股民间势力,委任张乐行为民团首领。

1855年,张乐行把分散各地的捻子集合在一起,捻军正式诞生。张乐行被推为盟主,称大汉民王。捻军士兵被编为五个旗,每旗两万人;张自领黄旗,担任黄旗总目,总旗下设大旗中旗小旗;苏天福担任黑旗总目;龚得树任白旗总目;韩奇峰(又名老万)担任蓝旗总目;侯士伟任红旗总目。

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人民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纷纷加入反对政府的组织。在随后的发展中,捻军迅速壮大,旗增加到12个,兵力发展到20多万,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清力量。

后来,该武装力量曾先后同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赖文光联合作战,击毙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沉重打击了清军的有生力量。直至1868年1月最后一支捻军在山东茌平陡骇河畔覆没。








生态渔农石峰


捻军的发家史可比太平军复杂多了,早在嘉庆年间“捻子”“捻匪”等词就已出现在当时清朝大臣的奏折中。所谓“捻匪”也就是“股匪”的意思,指的是流窜在安徽庐州、凤阳、颍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阳、光州、陈州一带的区域性土匪团伙。

据当时的清朝大臣和后来史学界考证,“捻匪”的源起和早期骨干分子正是白莲教起义的残部,清朝史料中就记述称“向有白莲遗党……号曰红胡匪,每一股谓之一捻,是为捻匪之始”。

目前大致可推断“捻匪”在嘉庆统治前期(1804年左右)就已出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捻匪”都只是聚众从事抢劫勒索、贩卖私盐、吃大户、赌博偷窃等非法活动,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也基本上没有抗差、抗粮等公开与官府造反作对之举。

但由于白莲教义的影响,“捻匪”一直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只是因力量不够、时机未成熟而没有付诸实践。等到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后,特别是1853年太平军北伐部队正好途经“捻子”根据地,这下才真正“干柴遇上烈火”,打家劫舍的“捻匪”由此开始向以推翻清廷统治为长远目标的捻军转型。

捻军内部构成十分庞杂——1855年雉河集会盟后捻军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并确立了黄、白、红、蓝、黑5旗军制,各大旗多以宗族、姻亲、血缘关系吸纳同族、同姓人加入,内部则以宗亲观念为纽带维系凝聚力,实行家长式统治。

此外,由于局势动荡,大量贫苦农民、无业流民、矿工、船夫、散兵游勇、盗贼无赖也都纷纷加入捻军,因此短时间内捻军就扩大到20万人左右。但从战斗力上来讲,捻军还是差得很多,1862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率清军4万余人进攻据守雉河集一带的捻军主力,歼灭2万余人(张乐行等重要首领阵亡),捻军寨堡全部被摧毁,大本营雉河集也变成一片瓦砾。

虽然后来与太平军余部合编后组建的新捻军一度重振旗鼓,采取运动战对付清军,并取得了1865年4月下旬歼灭僧格林沁以下7000精锐的辉煌胜利,但由于捻军错误地分散兵力,又缺乏稳固根据地,最终在李鸿章指挥的清军和地主团练围追堵截下遭到失败。

从太平天国起义以来,清朝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到处都在发生农民起义,可能清军刚镇压完这块,另一块就又发生了叛乱,像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就发生过一场由捻军领导的农民起义。

捻军的名称由来与淮北的方言有关,捻”在淮北话中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后面因为天灾,到处都在发生饥荒,入捻的人数越来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

捻军之所以能够壮大,并在鼎盛时期能够有二十万之众,在于当时的时局,这个时局就是大旱与黄河决口,大旱与黄河决口使得百姓们生存的根基遭到破坏,他们已经很难在故地上活下去,加之地方官员们的无情剥削,所以当太平军的北伐军到达皖北时,百姓就纷纷响应起义,因为他们活下去都是一件难事,造反又有什么关系了。而且从捻军的歌谣中能看出百姓的想法,捻军歌谣《捻子起手涡河旁》这样写到:亳州城子四方方,财主官府蹓下乡;穷人粮食被逼净,居家老幼哭皇苍。亳州城子四方方,捻子起手涡河旁;杀财主,打官府,大户小户都有粮。从这歌谣中,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百姓们面对的问题,一是没有粮食,二是遭到官僚豪绅的压迫。捻军给百姓们的号召就是分给他们粮食,而农民是有奶便是娘,与其被压迫,还不如跟着捻军起来造反。

捻军能够冒出来,还是因为农民没有办法活下去,要是农民个个都安居乐业,谁又会想到造反呢。捻军就是看到了当时农民的困境,才能够吸引无数的农民加入他们的队伍。


9元9古电子书铺


说白了捻军就是一群跳大神的起义了,捻的意思是“一股一火”。捻子是一个行业,就是跳大神的,为民众做法请神驱鬼。他们与太平天国是同时期的。

由于清末当年兵荒马乱,所以很多人加入了捻子这一行业。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一带。当时清政府他们为捻匪。

两句呼应太平天国的运动。由于。内部有两部分人有一部分不想加入太平天国,要自立,有一部分要加入太平天国因此产生了纷争而产生了分裂。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之后,捻军继续打太平天国的旗号继续运动,但最终把也是被李鸿章和清朝的科尔沁亲王所灭掉。

捻军存在的意义重大。给清政府带来沉痛的打击,但是呢,也给当时北方的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和灾难。他们的统治者政治目光比较短浅,因此也不能形成什么气候。实行流动作战。不建立根据地。最后被清军分而围


之,各个击破。


趣味天童


捻军的出现,是农民起义的发展,之所以形成规模,也是多方面原因。

捻军初期,是一群活不下去的农民组织起来,类似于土匪性质,力量非常分散,农民加入捻军的目的,也是为了讨生活,反抗清政府压迫。

初期捻军力量分散于各地,各自为战,并未形成规模,一直到后来,张乐行组织各地捻军会盟,对力量进行整合,建制。形成五旗,张乐行为盟主,下设五旗头目,开始集中领导,力量得以融合发展。

斗争初期,清政府并未重视,围剿军队少,力量得以保存发展,而且因为多进行的是游击作战,得以在围剿中发展起来,但随着清军力量的加强,开始处处受阻。

后来南下与太平军汇合,依附太平天国领导,在这期间又一次发展起来。

随着太平天国天京陷落,捻军与太平天国残余部队汇合,组织新捻军。但是最终还是被清军围剿覆灭。

捻军能形成规模,主要也是其群众基础是农民,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活不下去,不得不寻找出路,参加起义,希望能推倒压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