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的一点感受

对诗的一点感受

对诗的一点感受

诗,即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描绘万事万物,在爱的原野里,无限的接近和远离。

什么是好诗:用独特的语言写出让人屏息、安宁,或难以言说的欣喜的文字。在此基础上才具备讨论直白、隐晦、超现实等诸如此类的可能。

写诗必然是件“愉快”的事。那种紧张感、压迫感,那种宣泄后的松弛。

这一切都是安宁的产物,美好、愉悦、悲伤、愤怒。感动只是浅层次的心理活动,不管是感动自己还是感动别人。

中国诗人大多死于中年写作,很可能就是感动太多,再流不出眼泪了。

所有这一切的底色必然是爱,出离小我,贴近人类的大爱。

你能结识诗歌并且喜欢上,多么幸运呀,一百个人中才有一个。

请放下牛诗,放过梨花,白云不如你说的那么白,光标你干这活也不适合。

好好去爱,如果你真的有爱。对着小溪、林木,或者别的什么,你干净它自然干净。

广告

去逛逛

就一个人待着。

诗歌就像一只风筝,她最大的存在就是让我们低着的头,稍稍抬一抬。系那么多重物,她会沉下来的。

好的诗歌是博物馆,进门很容易,里面光亮通透,驻足流连,你肯定能找到你喜欢的东西。

现在大部分诗歌分两种,一种是那地方真就竖着一道门,进门之后才发觉这其实就是一围墙,里外一个样子。主人用自家井水烧成白开待客,准能把你喝回中学时代。

另一种如东方不败的黑木崖。你不一定能找到门。你不一定能找到钥匙。你不一定是护法长老的对手。99%的可能是死于非命。对于这类作品,我的经验是隔段时间读一次,五遍之后还莫名其妙,老子我就不跟她玩了。

诗歌要跳跃,句与句之间的空隙是女神的最好恩赐,也是对读者最好的回报。

诗歌要有张力,想箭簇射穿乌云,逃出来的光落进你眼里。

诗歌要呼唤美,哪怕是含泪说出。

诗歌要有篇有句,既浑然一体,又见闪烁智慧的珠贝。对,智慧,好诗必然是智慧的。我的感受是,读诗写诗,都会让人变得智慧,有阵子连时间也拿诗人没有办法。

诗歌要有内在的音韵,从中能读出诗人的姿势、心率,独一无二的微笑。

诗歌需回归常态,回到日常生活,有烟火气,有人情味,有你的呼吸和体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