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的機器人已經售賣了,財務共享時代的會計人你準備好了嗎?

寫作業的機器人已經售賣了,財務共享時代的會計人你準備好了嗎?

一個最近很火的東西:寫字機器人。前幾天有新聞爆料,哈爾濱一名初中生花了800多元的壓歲錢,買了一個寫字機器人幫自己寫作業,結果因為抄太快被媽媽給識破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2017年年底,深圳的無人駕駛公交車正式上路了,京東智能配送機器人正式上路,快遞員要說再見了。人類已經開始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各行各業很多基礎性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就拿財會行業來說,近幾年來,財會行業面臨巨大的衝擊:外部,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衝擊不容小覷,財務機器人、財務共享中心等的發展來勢洶洶。內部,證書變革腳步加快,含金量不斷貶值,財務人自身的競爭力大受影響。

在這場人工智能和人類的PK中,離場的就是那些只會做簡單的錄入信息、統計數據、核對賬本、製作報表的基礎會計人,甚至一些稍微比較高端但耗時的企業合規和審計工作,都將被更高效、覆蓋面更廣的財務機器人替代。

如果財務只懂核算,不進行戰略視角的轉型,那麼財務在今後將沒有工作。在會計崗位的核算端,因為互聯網的融合以及機器人的出現,核算型的會計在時代的衝擊下真的會消失,但是我們業財融合戰略視角的會計正在逐步的發展。今後會計的失業是結構性的失業。我們的財務轉型其實是淡化會計核算職能強化管理會計職能。

大家發現沒有,即便轉型需要利用的的數據依然是財務數據信息。

寫作業的機器人已經售賣了,財務共享時代的會計人你準備好了嗎?

財務共享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財務共享的未來是什麼?是未來三五年,還是未來二三十年,這些都是未來,財務共享在馬上到來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個世界發展太快,以至於我們不敢預測太遠的未來,我們要做什麼樣的準備面對這些問題呢?

財務共享不只是費用報銷中心

如果你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只是費用報銷中心,那麼在價值提升方面貢獻不足,需要把更多的業務崗位在共享中心實現。這就是說我們財務會計本身也要進行轉型,比如我們一些企業集團在搞財務共享的時候,只是把一部分業務標準化以後放在財務共享中心,各個分子公司還保留著一些特殊的業務,他們認為把這些業務量不是很大的交易或者事項的核算納入共享服務中心,無法發揮規模經濟的優勢,所以說整個集團的會計核算就分為兩大塊,一部分由財務共享中心核算,一部分有分子公司核算。這樣就造成我們財務本身的規模經濟也沒有發揮出來。

財務共享不是照搬會計核算

如果僅是把原有的會計核算照搬到財務共享中心,沒有根據需求和分析重新構建財務會計核算維度,在大數據時代來臨的時候,財務分析將處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地。這也說明了現在財務共享的另一個困境,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並沒有融合。這樣的共享中心即便實現了信息化,但是對管理層的預測、決策作用是大打折扣的。

財務共享需要超越財務領域

財務共享中心在超越財務領域,業財對接方面如何發揮作用,也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推進的工作。

寫作業的機器人已經售賣了,財務共享時代的會計人你準備好了嗎?


未來的3到5年

票據電子化對財務共享的影響

在未來的幾年裡,發票電子化會進一步發展,我們的財務共享會更加智能化和電子化,如果會計人員只會核算,那就真的只能等著失業了。會計作為一種監督作用,是事後行為並且什麼都管。隨著發票電子化電商和企業無縫對接更加緊密,審核工作向業務端延伸,財務共享中心的審核任務將會大幅減少,隨著稅稅務金稅三期的發展,票據的驗真業務也不需要財務人員來做了,票據的電子化以及稅務的網絡化,自動化記賬將在越來越多的單位實現,財務共享也將改變操作人員看著票據影像記賬這種共享模式。

眾包對傳統財務工作的顛覆

智能化和財務機器人作為財務共享的發展方向,眾包業務也可能隨著智能化而發生新的改變。我們會計工作原來是被認為專業化的工作,但是現在很多都和專業沒關係。比如說現在的票據影像文字識別,根據後期的關鍵部分覆蓋處理後,可以分包給許多沒有專業知識喜歡玩手機的人,玩手機的同時又掙錢了是現在許多年輕人樂此不疲的事情。把會計單據不同的部位進行覆蓋,分包成不同的業務要求,這樣關鍵信息不會洩露,又把業務的標準要求降低,不懂專業的人也可以簡單操作。一張會計憑證可以根據不同的部位分解給不同的人來操作完成。


未來的十年甚至更遠

寫作業的機器人已經售賣了,財務共享時代的會計人你準備好了嗎?

區塊鏈技術對財務共享的影響

區塊鏈技術如何影響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與運營,財務共享還是否存在?在傳統的觀念裡,會計核算要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但是在實現分步式記賬以後你會發現,確認可以自動實現,在計量的含義上,以前的會計計量的是歷史成本,但是區塊鏈技術發展以後,通過區塊鏈技術來發掘公允價值也是沒問題的,當前的財務核算向著公允價值計量進行轉型的時候,在區塊鏈技術下可以完全實現。如果實現了區塊鏈技術,財務共享是否存在?我們會計是否還存在?這都很難說。甚至管理層需要的戰略數據都可以通過數據透視來讀取。

財務共享中審計的轉型

不僅財務會計發生了變化,財務會計的對立面審計也發生了變化。在大數據時代審計的對象發生了變化,審計的手段也發生了變化,並且審計從那種查錯糾背的方式也在向管理審計和績效審計轉型,以前的審計是確認單位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是否符合法規的要求,現在審計要提出來進一步優化的手段,現在的審計和管理會計越來越像。我們現在講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其實現在的審計也在於財務會計融合,這對審計來說必然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審計的對象和流程如何發展,審計部門要求的標準如何與財務共享進行的標準化匹配,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人才作為支撐,大數據時代財務共享向縱深發展,人員如何轉型和培養是關鍵。這一點在會計的職稱考試裡面其實已經得到體現,比如職稱考試裡面的成本管理,會計領軍考試中對管理會計部分的重點考核,都體現出管理會計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是今後會計職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這樣才能用專業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

會計人,知道努力的方向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