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越慢就越安全吗?在该快的时候快不起来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

风无痕206998856


车速是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的要素之一,而车速的快慢则是由驾驶员控制的,也就是说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才是更重要的。

目前新国标规定,电动自动行车必须装有脚踏,车速不得高于25KM/H,自重不超过55千克。电动自行车是不需要挂牌、购买保险的。相比较来说,车速控制在25KM/h以内,不闯红灯随着穿行马路,一般不会发生什么事故的。即便是刮蹭也不会很严重,毕竟车速不快。当然被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其他车辆碰撞就另说,这是意外,不好预料。

新国标规定,车速超过25km/h低于50km/h的电动摩托车是需要学习驾驶证,购买保险,并且走机动车道。需要注意,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而不是非机动车车。如果是驾驶电动摩托车,那么自然需要去学习驾驶证,购买车险,并且走机动车道,还要控制车速,谨慎驾驶。

由于电动车对行人的保护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谨慎驾驶,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具体就是不要随便闯红灯,穿行马路等。安全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按部就班的使用车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大都是我行我素缺少安全意识的朋友。

并不是说车速越慢越好,更不是说车速越快越好。能够根据实际交通需情况做出正确判断,选择合理的车速非常重要。如果道路通常,完全可以适当加速,而拥堵的时候肯定也要减速,并谨慎驾驶。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车速限制在25KM/H以内,用车过程中需要考虑车速,有限的时间内能否通过路口,需要自己把握,这就要求电动车驾驶员能够多一些预判,而不能把问题推给车速。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对行车安全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努力提升驾驶技术,提高安全意识,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


66号车坊


不尽然。只要滿足了条件,快慢都有可能出亊。举例如下,我是运输公司的专职司机,开了几十年的货车,有位同亊,开车出奇的慢,性格如此,无可厚非。在一次运输途中,经过上百公里山区行驶后,大家停车稍作休息,陆续停车后,始终不见这位老兄前来,又等了近半个小时,途经身旁的一位地方汽车司机捎来口信,说你们的同事出事故了。当时正是夏季中午,又是山区,路上几乎见不到行人,大家回忆说这段十几公里的山路仅见过一位女骑车人被我们超越过。待到现场实际察看,这位老兄恰恰撞的就是她,细问缘由,这位老兄说,总感觉她要向左下道,始终不敢超越,尾随到出事地点,老兄加油超越时,女骑车人竟真的向左下道了,于是就发生了擦碰事故,虽是轻微伤,但也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才处理完。如果果断超越了自行车,决不会发生这类事故。事后大家都说,十次事故九次快也不完全对,慢了照样也出事。


杨玉贵841


买了一轮新大州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说明书上写着20公里/小时,骑在马路上只见一轮轮脚踩自行车超越向前,控制电流的把手旋转八成和旋转到最高速其车速是一样的,最担心的是路过小区门口时小区里突然冲出一轮车,因为停车会被撞,又不能加速避让。因此每当路过小区门口前要停一停,往小区里看一看,再决定是停一停还是往前开。另外车靠近公交车站时会被夹在公交车和人行道之间,有时候不能加速前行,只能停车让乘客先上下车,等公交车开跑了再开。再有过四车道十字路口时,如果绿灯闪炫只有15秒要翻红灯时,那就只有停下来等下一个绿灯,因为15秒时间车过横马路2/3时就翻红灯了。

安全速度里阴含不安全因素,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不安全车速里包含着避险机会。


我爱看条新闻


所谓的专家就是一群闲着没事等穷人开心的混账限速?城市汽车现速40公里,哪辆汽车仪表上不是180一220公里,有几次交通重事故是电动车造成的?电动车与汽车的危险性相比,小的多,专家从来就没有站在中低收入的大多数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是有一些人骑电动车闯红灯,朔行,造成了交通事故,但这是人的问题,执法人员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去依法管理,菜刀是用来做饭的也可以杀人总不能不让人们拥有菜刀吧,至于专家所说的国标车,根本不切合实际,必须有脚蹬子无形中增加车体宽度走在狭窄的非机动车道上、更增加刮碰的系数,限制电池在48伏,整车质量不超过55公斤,电机400瓦以内的请问充一次电能行驶多少公里?而且车的份量越轻就越不稳定,25公里的时速,自行车友的速度都远超这速度。我看这哪里是专家,简直就是一群吃人饭不办人事的混账0


用户302421948248


专家认为电瓶车越慢就越完全,是完全错误的,比如开车吧,新手上路夠慢了吧?但为何还是出事故,?原因技术不过关。踫到紧急情况,采取动作过于缓慢,宜操作失误,没经验。老人家走路慢不慢?为何跌倒的还是老人,原因很简单,腿脚僵硬,筋骨无力。骑车也一样,靠反应,靠技能,靠尊守交通法规。该慢时就得慢,该快时还真的该快,行车中老手的都知道,要么不超车,超车就得快,三心两意失去最佳时机,反而容易出事。我这样说不是提倡各位快速超车,而是行驶中应视自身技能情况而定。慢当然也有慢的好处,不一一表述。总之是骑车者依靠谨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准没错。致于小编的提问,太慢了,该快时快不起来,出了事故谁负责。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是行车者本人负责。


手机用户6891152497诚


仔细琢磨,电动车限速是个伪命题!为什么?

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现代文明带来了无限便捷,但是很多人的思想意识没有与时俱进,任性自私是破坏一切道德规矩的原凶。

电动车成了汽车时代短距离交通最便捷环保的一款交通工具(尽管私家车已很普遍,但很多人还是私家车与电动车交替使用),停车方便,经济适用,总而言之,利大于弊。

然而因电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与日俱增,惨不忍睹,在我看来,多半与电动车这种交通工具的质量和速度无关,几乎都是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常识欠缺、不遵守交通秩序所致,当然汽车超速、占用非机动车车道、夜晚违规使用远光灯、酒驾醉驾等等也是造成电动车事故频发的原因。

电动车逆向行驶、闯红灯、占用机动车车道、随意变道、龟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不畅和交通事故激增的社会现象,必须正视,仅仅出台电动车限速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让民众在法律的框架内守规矩、讲公德,文明出行。

如何让民众守规矩文明出行,这考验管理者与执行者的意志和决心,电动车免费挂牌、免费考驾照、小额交强险等应该通过立法形式强制执行,电动车与机动车应该执行同一交通标准,违章违法同等对待,没小什么大车小车区别处分,谁违章违法处罚谁,不偏袒所谓的弱势一方。

我的观点可能偏颇,见谅!




负薪映雪


二轮电动自行车不一定慢就安全!还是要达到一定的时速才行。骑用过两轮电动自行车的骑主也许会有一个体会,当在骑行行驶过程中,如遇风力在三、四级左右猛然横刮切过电动自行车车身,而车速在27、28、30码左右时,电动自行车车身会产生左右摇摆导至车身及车龙头不太稳定的现象,甚而可能导致不得不停车待风减弱…?但诺此时车速适当提速(约在40码、45码、50码~约4-5级风力左右)应变时,则才会平稳抗击突然而致的横切风力的刮风冲击。另,如适当上个稍徒稍长的路坡,电机功率太小(如本楼的800W电机),则很难上得去,如要强行上去,电机则就会发热甚而有可能烧坏元器件,如电机霍尔、控制器或电机线圈…。这就是"新国标"电机400W、时速25km、车重55kg的可笑而不切实际、不科学之处。新国标也许只适于室内、或风平浪静时的室外…。想一想、分折一下,对么…???!!!


吉尔康


在该快的时候快不起来导致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这个问题有新意。担心特殊紧急情况的时候该快而快不起来,想用“快”去避险,这是想让电动车充满无限动力啊!汽车也有这想法!但这个不现实,关键是不能抛弃西瓜去捡芝麻。不排除特殊情况下“快”能避险,但从总体来看,现实中因快而产生的风险与因慢而产生的风险相比较,哪个风险大?哪个风险小?就算紧急情况下,谁能确定速度快就一定能躲过车祸而不是造成更大的车祸?同一类车型,低速行驶与高速行驶的安全概率分别是多少?因为讨论的是普遍的问题而不是特殊个例,抛开概率来谈安全或谈危险那都是耍流氓。

如果是国标电动车,无疑该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里的交通参与者速度都不快,还包括自行车,如果国标电动车追求用高速去做所谓的避险动作,自行车该怎么办?会不会对自行车构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谁能确定路上的高速行驶的国标电动车是在避险还是在追求速度快?如何管理?经常看到路上有“鬼崽崽”驾驶“鬼火”摩托车猛轰油门,在看似不可能超车的地方成功惊险超车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速带来的安全?

当然如果别人的车都很快就你一个人的车很慢时,也会因慢带来安全风险,所以高速公路会限制最低车速,同时划分了快车道与慢车道。其他公路非机动车也禁止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或非机动车要靠最右边行驶。这都是为了安全畅通。因为车有不同的类型,这是无法避免的。车速范围的规定主要考虑的还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问题。要合理平衡,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从综合效果来讲,同一种车型高车速的安全概率与低车速的安全概率对比很明显。人们常说的“十次车祸九次快”这句话不但适用于汽车也适合于摩托车及电动车等,高速带来的风险比低速带来的风险绝对要大很多。科技发展提升车速主要是为了追求效率而不是为了追求安全。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百分百的安全,不能为了追求绝对的安全而牺牲太大的效率,效率及安全都要考虑到,要把握平衡,所以要规定科学合理的速度范围,要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区分管理。

不赞成禁止各种电动车,包括超标电动车。但是赞成分类划分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机动车一类的速度范围应该放宽一点,同时机动车需要上牌及要驾驶证也是合理的,这就是所谓的管人。非机动车一类的车速范围应相对减低,因为车的性能不一样,对驾驶人的要求也不一样,性能差一点且不用驾驶证。分类后区别对待区分管理也是合理的。

最后讲一个小笑话:一天,某人逛超市,在逛到摆满洗衣粉的货架旁,开始吐槽了“这东西用来洗头太差劲了,用来洗澡会伤皮肤的,只能洗衣,难道我就不要洗头不要洗澡了吗?!哪个傻子开发的这个产品,这个是垃圾产品……”其实,转个弯隔壁货架就摆满了各种洗发水,沐浴露…有时候,眼光放宽一点,会发现世界并没想象中的那个糟糕。个人觉得,只要不禁止使用超标电动车或摩托车,如果只是对电动车进行分类管理,对国标电动车进行合理限速,是可以接受的。


旷世砺锋2018


还甪说吗?在车子本身保证完好的情况下 不论是什么车 出不出交通事故主要取决于人 而不是取决于车重了几公斤 车长了几厘米 车高了几公分 !你让那个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骑什么样的电动车也不会自己出事(别人撞他除外)。你让那些平时我行我素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都骑上标准车也会天天出事的。所以说整改的大方向是错的。应该大力 严励管理骑电动车的人 而不是车的轻重 长短 高低 速度(普通电动车超过50公里时速的有但少)就是标准车的速度也应该控制在不超过40公里为宜 百姓也乐意接受!


张127993043


你这问题应该是针对电动车新标吧,其实制定的新速度政策没问题。

首先,速度是相对的,如果极速定40公里,那马路上会有人开到40极速,也必然会有很多妇女或老年开15公里乃至更低龟速,快车慢车速度差为25公里。如果极速定为25公里,那么快车慢车速度差为10公里。在宽度有限的非机动车道,速度差越大发生剐蹭后伤害越大。因电动车互相剐蹭造成事故的案例非常多。

其次,电动车普遍刹车制动性能差,极速越大制动距离越长越容易失控,路上经常看到电动车以超出规定的速度行驶结果遇突发情况刹车失控事故。

最后,按照国家道路交通法 规定,非机动车道内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高于15公里每小时。而实际上,一些改装电动车 违规电摩在非机动车道驾驶竟然速度有50—60公里!

ps:有小伙伴吐槽新国标限速,要知道旧国标限速是20公里每小时,新国标25公里已经算提速了,咱开惯了30 40以上的从来都是超标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