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述评】论非洲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学者述评】论非洲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 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 年提出的这项倡议,在时隔6 年后,为非洲国家通过填平基础设施建设鸿沟来解决泛非主义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所面临的难题,发展经济并有效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正因为上述基础设施赤字的存在,非洲国家更多地与域外国家进行贸易,而不是互相贸易,因为从一个非洲国家到另外一个非洲国家的运输成本令人咋舌。基础设施赤字限制了非洲各经济体的发展规模,并让其丧失了发展域内贸易的相对优势。

正因为基础设施、资金和人才的欠缺,非洲国家在克服瓶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普惠经济的斗争中屡受挫败。

然而,在2000 年设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非洲国家通过与中国的共同努力,开始逐渐打破一些阻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桎梏。

在新中国成立、非洲去殖民化以来,中非之间保持着友好的历史传统。而中非合作论坛创立近20 年来,一直为该传统做着务实的新解读。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在非洲人民争取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斗争过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印记。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对当代全球治理和普惠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难以估量。倡议通过重塑古代丝路精神,探寻两千多年以来商贸、文化和民间往来,为打造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合作新框架注入了动力。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已经获得了全球的认可,尽管在个别地区,对其理念的质疑甚至误读仍然存在。幸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进程仍在不断展开和推进,它绝非推进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地缘政治战略。中国始终坚持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各国的广泛协商、携手贡献和利益共享。

通过升级港口、整合海事和数字网络,贯穿世界经济带的公路、铁路和其他陆路运输干线将与海洋运输网络联接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增强沿线国家相互之间和国内的连通性,并随着发电厂和基础联通设施的建成,产业集群将在沿线地区形成。

“一带一路”提供的这些独特的全球公共产品,契合了非洲保持其当前复兴势头的核心刚需,特别是在积累和利用关键基础设施方面,这将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包容发展。

在2018年9 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鼓励非洲领导人说:“我们要抓住中非发展战略对接的机遇,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把‘一带一路’建设同落实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相互对接,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发掘新的合作潜力,在传统优势领域深耕厚植,在新经济领域加快培育亮点。”

在北京峰会发表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中,中非双方肯定了“非洲是‘一带一路’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将为非洲发展提供更多资源和手段,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前景”。

此外,双方还一致同意将“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双方“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加强双方在非洲基础设施和工业化发展领域的规划合作,为中非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中非合作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下不断深化,某些一直对非洲复兴和光明未来缺乏信心的人,正在忙着炮制捏造诸如“中国新殖民主义意图”和“债务陷阱论”的诡异论调。

但有意思的是,似乎非洲和中国都在专注于务实发展,对这些论调显然无暇理会。

自双方推翻殖民统治70 年来,中非合作并非一路坦途,但双方的互相尊重、共同期待与同舟共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今天中非双方决心共建“一带一路”并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跑者,这将成为推动中非合作稳步发展的不竭源泉。(作者:查尔斯·奥努奈居,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学者述评】论非洲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直通非洲”

中非合作信息

权威发布平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好看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