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中的孩子真的改掉壞毛病了嗎?

用戶63784317947


●你,怕是真的想多了,他們該是怎樣就還是怎樣,畢竟,所有的一切,都是劇本拍出來的,演完收工,大家繼續迴歸原本的生活。

《變形計》的口碑確實是在一路下滑。從衛視平臺播放網播;週一到週四聯播季播再到年播,它的地位也越來越尷尬。

而它最為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假。

身為一個主打真實的記錄性節目,它的真人秀的成分已經遠遠的超過了記錄的部分。節目的劇本要提前準備好;參加的孩子要仔細挑選。準則就是城市孩子要“壞”、農村孩子要“慘”

和家裡起衝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虛假的劇本固化的標籤,讓“變形計”的“變”註定是曇花一現:廖弘毅回家之後的第一個晚上就去了夜店;韓安冉在整容的道路上一去不回頭,在網上忙著和前男友、姐妹撕逼;李耐閱與養父母斷絕關係,還把自殘的照片Po到網上……

語出驚人的韓安冉

雖然《變形計》現在被花樣嫌棄,但是它也不是沒有過高光時刻。在最初的幾季,它堅守“展露貧富差距”的初心,口碑和收視率齊飛。還在2007年獲得了“年度公益節目”和“最佳真實電視節目”。

《變形計》獲獎

而現在,在套路化的劇情虛假的演繹之下,大眾對它失去信任也是情理之中。


小熙帶你看世界


自從2012年湖南衛視新推出了一個節目《變形記》以來,就一直對這個節目的意義存在爭議,其主要內容是將來自大山深處的窮但聽話的孩子和來自大城市的有錢而叛逆的孩子各自到對方家裡生活一段時間,其目的是讓叛逆的孩子得以改正,讓窮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這麼多期改變下來,根據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到最後都確實有所改變,然而等節目錄制結束回到真正的家之後呢?能真正做到改變的又有幾個?其實很多還是沒變,而且還因此而出名,開直播做網紅,甚至直接進入娛樂圈。

農村的孩子到城裡突然過起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在節目中看來,孩子依然很懂事,非常能幹和節約,與女友“魚水之歡”沒幾下就不行了,被埋怨很丟人,加KUU和數字二六六,能讓她飛上雲霄。但等回到自己家裡的時候會是怎樣?也許你想不到,讓一個小孩子從看到希望又親手滅了這個希望,他到底會怎麼想!下面就來看看一個農村孩子爸爸的陳述:

“當初真不該參加變形記,自從孩子從成立回來之後,開始挑食了,這不吃那不吃,還嫌家裡破,總想再回城裡爸爸那。但我們給城裡巴巴打電話了,人家也是各種理由不肯再見。”看完這話有種莫名得傷感和無奈,網友的也是一致認為對窮孩子不公平。

確實,一次變形可能改變的是兩個孩子的人生,對城市孩子是一場歷練,對窮孩子卻是讓他看到天堂又把它關上。當回到各自的家之後,城市孩子是失而復得,窮孩子是得而復失,什麼感受大家都知道!


qzuser188037811


沒有,這個節目沒有改動任何一個城市孩子,變形計成為一個她們成名的跳板。有些自身也不真的即是壞孩子,卻被節目組強制性請求扮演一個病入膏肓的壞孩子,而一些鄉村的孩子在去過城市體驗過有錢日子後反而不適應鄉村日子自暴自棄,消滅了本該有的淳樸。

陳新穎《變形計》中城市主人公,在錄製家庭日子中看似背叛心裡卻是善良的,在屢次被麗姐抱走啼哭搞得焦頭爛額,也沒有呈現暴力行為。

反而你從這個節目中看不出來他究竟哪裡需要高變,那些之前看見和媽媽的背叛行為很難不讓人置疑是否與劇組請求有關。反而在《變形計》以後他成為了王紅,收穫了更多了重視和粉絲。

變形計中最成功的還算韓安冉,從小就立志整容,在參與變形計以後答應爸媽不整容了,把下巴假體拿出

可變形計完畢後,她依然堅持整容能夠每次都是不一樣的臉蛋,這即是改動嗎?她並沒有改動。反而由於變形計獲得了很多的重視和粉絲成為網紅,賺錢整容。

李耐閱《變形計》主人公從節目中能夠看出是一個有錢固執的孩子,在節目播出後也整容了

甚至在以後由於和男朋友分手而割腕直播。讓人觸目驚心。

這個節目真的會改動一個人麼?不會正本差勁以後也越來越差勁,只要其時的節目中她改動成了好孩子。

在一期的《變形計》中兩個山裡孩子,哥哥蔣鑫,妹妹王林紅,在才智過城市日子後,還把自個當大小姐,嬌氣的不可,洗腳用香皂都不可,指示哥哥幹這個幹那個,吃完飯叫他人把飯端下去。不是公主,卻有著公主病。

還有的孩子,變的背叛,挑食,老是厭棄家裡破,想要回到富父親身邊,別拒絕後哭了。


娛樂早扒車



從2006年到現在,《變形計》已經播出了十幾季,階段性的“互換人生”是這個節目最大的賣點,但是來來回回相似的套路和故事早已經讓觀眾們逐漸審美疲勞。

大部分城裡的孩子幾乎都是標籤化的人設——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精神世界極度匱乏,熱衷於一切不良嗜好。

逃學罵人打架吸菸酗酒頂撞父母都是標配,隨意排列組合再加一個富裕的家境就組成了一個變形計主人公。

更神奇的是,這樣荒誕無度生活了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人經過短短几十天的鄉村生活,最後都痛哭流涕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堪比巴啦啦小魔仙變身一樣的速度合理嗎?

觀眾們一開始還為浪子回頭的故事們感動著,欣慰著,共情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關於節目的爭議也浮出水面。

曾經某娛樂博主曝光疑似《變形記》的內幕,說節目組為了博取關注度,在選擇嘉賓前就已經對節目的劇情進行了大概設定,包括“城市主人公要對父母態度惡劣,有暴力傾向,在街頭編排一些打鬥場面”、“城市主人公要會抽菸、喝酒,並邀約小夥伴泡吧拍攝”等。

該博主還稱,節目組為了追求鏡頭刺激感,還會慫恿學生去故意激怒老師,並附上了疑似節目中出鏡老師的朋友圈。

不僅如此,曾經參加過節目的李宏毅在直播中提到,《變形記》會跟他們籤合同,要他們在農村使勁的鬧,不鬧就不給錢。

《GQ》曾採訪過參與的少年施寧傑,他說,許多暴力橋段,都是節目組逼的。

施寧傑總結了一個經驗:“節目組要你壞的時候,他就會刺激你,激怒你;要你好的時候,你就看到導演們煥然一新了,‘我覺得你今天非常棒’,‘你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舉動’,‘你要做一個好人’,這樣不停灌輸。”

施寧傑還說,參加《變形計》的少年都不會改。

而另一個少年,廖洪毅,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回家其實第一個晚上就去了夜店。

對於城裡孩子來說,這種換湯不換藥的短暫強迫變形無異於揚湯止沸。

他們身上的一些負面性格和做派,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畸形的價值觀來自於畸形的成長環境,教育的缺失和親情的匱乏才是癥結所在.

我們作為觀眾,在上帝視角觀看著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的人生故事從平行線到相交,再漸行漸遠,這是非常戲劇性卻又很極其簡單的故事。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交點之後的人生,才是人間真實的起點。

城裡孩子們體驗了一下人間疾苦,回去依然錦衣玉食逍遙人生,甚至還從節目收穫了關注度和名氣,為自己本來就豐富的生活更錦上添花,甚至醜聞頻出。

隨便舉幾個例子——李耐閱,變形計主人公之一,參加節目回來後瘋狂整容,變成了一個“蛇精病。”

韓安冉,整容過度,經常出現在熱搜上,熱衷於和網紅姐妹們撕x吵架,和男朋友狗血故事一籮筐。

李宏毅,因為長相帥氣,成為了演員,2014年和哥哥李明霖共同演唱的歌曲《好男娃》,016年主演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算小有名氣。

楊桐,也是因為長得帥,參加選秀,並且成功出道了。

還有大家可能最熟悉的王境澤,即使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一定見過他的“真香”表情包。

比起城裡孩子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參加節目的農村孩子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體會過天堂,誰還想回到人間呢?

有傳聞說某個參加節目的農村孩子回來之後開始挑食,嫌家裡破,總想匯城裡爸爸那,但是城裡爸爸並不肯見他。

還有身世悲慘的小黑,爸爸坐牢,媽媽改嫁,奶奶早早去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最後不幸因病去世。

對於大部分城裡孩子來說,這是一場人生中無關緊要的狂歡,而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就是一場現實版的《楚門的世界》,人們消費著他們的不幸,給他們構建就近乎虛幻的完美世界體驗,最後還要讓他們認識到,都是假的,那根本不是屬於他們的生活,就像一場遊戲一場夢。


釣了條娛


看過幾期變形記,覺得他裡面的內容除了主人公以外都差不多。首先是換位,介紹農村的主人公家裡怎麼樣貧困,主人公怎麼懂事之類的。然後是城市主人公,與父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亂花錢,徹夜不歸的種種叛逆現象。



接著是換位之後,城市主人公到農村後的各種不適應,發脾氣,不幹活,打人,打導演等。但是過幾天過後就會變好,在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之內會跟變了一個人。

但是去參加了幾天的變形記真的就能改變一個人嗎?我覺得有點難吧。可能去的那幾天會有感觸,但是久而久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且,為了節目效果,我覺得城市主人公也不一定就那麼壞,即使真的那麼壞,在幾天之內也不會變得那麼好。對於這種關於思想的轉變,我覺得要是真的想改變,去農村生活就不要設定一定的期限,要等到自己真正的完完全全改變了再回來。

節目畢竟是節目,收視率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去參加變形回來,就沒有了後續,我們大家都想知道變形有沒有成功,但是往往我們發現,許多變形回來的孩子,都成網紅了。



而對於山區的孩子,讓他們交換到城裡生活,本意是讓他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但是每個人,每個孩子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會勵志,回到農村後,開始努力學習。但是另外一部分孩子呢?見識到城裡人的生活之後,會不會抱怨自己為什麼要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會不會開始嫌棄自己所在的家庭?會不會一直留戀城裡的生活?


所以有時候覺得,電視傳播要傳播一些有意義的節目,對於這種真人秀節目,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小談情


《變形記》作為最近幾年湖南衛視推出的一檔偽紀實的真人體驗類節目,用所謂的真人帶入場做噱頭,將城市裡相對叛逆的孩子放到鄉村,將鄉村的孩子放到條件優越的城市,借用兩種生存環境的變化做噱頭來吸引觀眾的視線。認為個人面對世界的態度取決於物質條件和家長的教育,但是由於其節目本身的缺陷,本來正能量的節目變成了一場場的作秀,不僅僅欺騙了觀眾的感情,還將一個個自然生長的孩子帶離了原本正常的生存軌道,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生活。

就算鋪墊得再像,那些所謂的城裡的叛逆孩子其實並不是表面上的那般叛逆。他們和他們的家長,有些是抱著借節目宣傳出名的心思來接下這個節目的。所以,天生演員的他們按照節目組的要求,在強行扮演一個個行為叛逆、舉止乖張的城裡人,用過激的言行為自己積累觀眾緣和最初的表演技巧。(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會叫的演員能搶戲)

就算是真的叛逆孩子,你不去尋找他們叛逆的根本原因,貿然將他們放置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他們無處釋放的憤怒與無法宣洩的挫折感其實更加堆積。雖然面對強大的外力可能有暫時的壓制,但是這樣的行為並不是靠壓制就能解決問題的。這樣用生存環境的打壓來剋制所謂叛逆的做法,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捨本逐末。不過是為家長缺乏瞭解子女真實狀況的行為做開脫,簡單粗暴地定性為孩子沉溺於富庶的環境而無所事事的反叛,而放棄去探究和解釋孩子的深層次情感需求。

要說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那些出身農村貧苦家庭的孩子。節目組極端不負責任地將他們置身於一個他們暫時不能達到的富足環境,刻意地給予他們不曾享受過的物質與金錢財富,然後在節目結束時強行將他們抽離這種美好夢幻的生活環境,扔回以前貧苦的生活裡。原本對他們和顏悅色的人突然就對他們不聞不問了,原本剛剛看得見曙光的美好生活也一瞬之間和他們揮手告別。節目組收拾東西回去拿獎金,城裡的家庭打發走了一個顯擺財富和愛心的窮親戚,都可以迅速而自然地迴歸原本的生活軌跡。但是,你讓還沒有完全懂事的他們如何面對以後的生活,如何處理這樣的落差感和以後對於成年人的不信任感?


巴塞電影




看過幾期變形計,首先我想說,或許,拋開收視率的要求,這部片子的編導當初的設想可能是好的,是正能量的。

但是,當我看了某衛視後幾期,細細品味它的結果時,我又覺得變形計真的如同片子裡所展現的結果,讓人興奮嗎?

本片總是在介紹農村的主人公家裡怎麼樣貧困,主人公怎麼懂事,然後是城市主人公,與父母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亂花錢,徹夜不歸的種種叛逆現象。


接著是換位之後,城市主人公到農村後的各種不適應,發脾氣,不幹活,打人,打導演等。但是過幾天過後就會變好,在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之內會跟變了一個人。

但是去參加了幾天的變形記真的就能改變一個人嗎?我覺得有點難吧。

你不可能期待有什麼法寶能讓人一天或幾天改變一個人的本質。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且,對於這種關於思想的轉變,沒有讓人信服的理由。

節目畢竟是節目,為了收視率,可能會有很多人為的需要。很多人去參加變形回來,就沒有了後續。我們大家都想知道變形有沒有成功,但是往往我們發現,許多變形回來的孩子,都成網紅了。

而對於山區的孩子,讓他們交換到城裡生活,本意是讓他們好好學習,走出大山,但是每個人,每個孩子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會勵志,回到農村後,開始努力學習。但是另外一部分孩子呢?見識到城裡人的生活之後,會不會抱怨自己為什麼要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會不會開始嫌棄自己所在的家庭?會不會一直留戀城裡的生活?

節目首先要預測它的社會效果,要具有正能量的發揮。如果節目不注意這些,很可能會有負面影響。

而變形計的後續竟然成為節目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噱頭。一檔客觀上曾經承載著記錄中國城鄉分裂與差別的準紀錄片,如今改頭換面,利用社交媒體與彈幕文化重新裝點城鄉少年互換生活的沉重故事,令人感慨!


秋荷聽雨


變形記只是他們的一個跳板,至於那些毛病,也許只是虛構出來的,也許是真的。

有一期,有一個城市主人公解釋了之前那個主人公說的“都是節目組安排的,節目組讓鬧的”的這個說法,只是,解釋的頗為牽強。

若說是跳到娛樂圈的,李宏毅算是最最成功的一個了,拍了《惡魔少爺別吻我》收穫了大量粉絲。

在劇中,怎麼也想不到,他會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少年。




還有最近那個,在節目里老是愛哭的陳新穎。


出行口罩帽子必備,這儼然是娛樂圈範啊!

話說《變形記》是顏控麼?


汙府閣


這個社會沒有永遠的平等、平衡。比如那些生活在大山裡的孩子\n

湖南衛視播出了一套節目《變形記》,看了幾期的節目,感觸頗深。節目的大體內容就是換位,讓城裡的家庭富裕的放蕩不羈的孩子去貧困地區體驗十天半個月,讓他們知道生活不容易,一絲一縷來之不易。讓家境貧寒從未見過世面甚至吃不飽的孩子去大城市過上一段公主般的生活,感受都市的美麗與魅力。節目完成以後,各自迴歸。\n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城裡的孩子或許能改掉他們的壞習慣,他們會努力的生活,奮鬥。可我們寒門學子呢?他們還是得繼續著自己的生活,那些富裕的孩子連一個星期都熬不下的日子,或許是他們的一輩子,他們讓人從地獄拽到天堂事成之後,再狠狠的摔回地獄。沒人在乎他們的心裡落差,沒人會在乎他們的想法,甚至都沒有人去關心他們的以後。他們的生活已經足夠悲慘,成年人都不能生存的地方他們卻堅強的一直向前走,請不要再把他們的生活在我們面前活生生的解剖。

說實話,這個節目對一些城市叛逆孩子並沒有改變。

  比如去的一些女生,一如既往叛逆,整容啥的。某些男生現實中還吸毒……

  節目的影響感覺有好有壞,總的來說,這個節目是一個正能量的節目,最開始是央視做的,但到湖南衛視這兒越到後來越變味兒了。成了一些城裡富二代出名的跳板?很多變形計主人公利用節目出名之後做微商,比如我關注的一個變形計主人公微博裡發的全是幫朋友做的廣告,可能微博都不是他自己在經營了吧……

  但不得不說這個節目有正能量的。那就是公眾關注的力量。楊桐,《變形計草樣年華》城市主人公,一開始只是因為顏值去看這期節目,後來,被他的善良所打動。他只是想要爸爸媽媽多關心關心他。現在的他擁有了幾百萬的粉絲,在粉絲的注目下,他靠自己努力考上了英國阿貝中學,成了學霸,他是梧桐們的驕傲,他說不會讓梧桐們失望的!這個正能量孩子,找到他自己最初善良的心。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城市主人公,比如韓安冉,走上了整容的道路以後就再也回不來了,很多事情一個節目並不能決定什麼,更多的看每個人對自身角色的認識,以及對家人的承擔。

對此,你們怎麼看?


小太陽的每日放送


本來現狀就是這樣,讓農村的去到城市,就是讓他知道城裡的生活有多好,就是激勵他努力讀書,走出大山 ,但家裡的老人怎麼辦?這是你們的目的嗎?不徹底解決貧窮的問題,是治標不治本的!最後出字幕,支持你們的什麼V基金,這些賬單就由觀眾去買單,真實流向你能確保嗎?有愛心的人親身去捐資捐物更為靠譜。至於城市裡去完農村改變,我也不見得哪個真的很好的,全都是變網紅,進娛樂圈,微博上粉絲飆升過百萬,不懂這是什麼心態,你們是在變相造星選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