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俄罗斯根本不可能走上韬光养晦的路线?

欧媚媚


美国和欧洲国家一直针对着俄罗斯,俄罗斯根本没有韬光养晦的机会,而且从俄罗斯的意愿来看,普京也没想过要韬光养晦,反而一直把精力用来与美国争霸。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开始逐渐放松对俄罗斯的态度,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美国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中东,反恐成为美国的战略重心,美国也开始慢慢接受俄罗斯。

俄罗斯一度成为八国集团成员国,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并列,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八国集团领导人

2014年,克里米亚半岛经过公投,最终加入俄罗斯,成为俄罗斯领土,但是克里米亚人的公投结果欧美国家并不承认,美国宣布暂停俄罗斯的八国集团成员国身份,随后开始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对俄罗斯保持高度戒备,经济制裁也没有解除,而且越来越针对俄罗斯。

由于俄罗斯历史上十分热衷于领土扩张,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侵略,比如圣彼得堡就是俄罗斯通过与瑞典、波罗的海三国之间持续的战争夺取的。为了夺取黑海出海口,俄罗斯进行长达200多年的战争,最终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取了黑海沿岸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半岛。



对于俄罗斯的侵略史,欧洲国家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所以波兰才会不惜以20亿美元的代价换来美国的永久驻军。

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对抗,而俄罗斯又遭到周边国家的抵制和防备,如此不利的局势下,想要韬光养晦是很困难的,何况俄罗斯并不打算韬光养晦。


视野新观


韬光养晦的另一个说法也叫忍气吞声,忍下一时的挑衅和屈辱,专心致力于自身实力的发展。

韬光养晦是我们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策略,也是我们赢得重要国际战略机遇期的基础。

八十年代末面对欧美国家的制裁,我们忍了;面对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我们忍了;面对美国侦察机南海撞击事件,我们忍了;面对欧美国家无休止的人权调查,我们也忍了。终于在这些忍气吞声中,给我们自己创造了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机遇期,让我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以积极的态度继续攀登高峰。


我们推行韬光养晦战略是有历史借鉴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训练,终于击败吴国。西汉高祖时期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初期,通过与匈奴和亲这一韬光养晦政策,换来了汉武帝时期的国富民强,一举击溃匈奴,开拓河西走廊,西域领地。唐朝初年,突厥势大,攻击屯兵于渭水河畔,威胁长安。唐太宗面对国内局势未稳,实力不济,又突遭强敌攻击的局面,也采取韬光养晦,签订渭水之盟,赢得战略机遇期,最后灭亡突厥。

而俄罗斯则与我们有太大的差异,导致无法进行韬光养晦。

一是作为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实力的继承者,美国不会让俄罗斯得到崛起的机会。美国与苏联作为对手,争霸世界几十年,好不容易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把苏联搞垮,搞分裂了,是绝不会允许在苏联基础上再成长起来一个对手。趁着俄罗斯刚成立,就要最大限度的打击,压制,最好也把俄罗斯搞垮了。趁其病,要其命,才是美国需要的,不会给俄罗斯机会。


二是从俄罗斯目前的处境来说,也做不到。在苏联解体,俄罗斯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叶利钦奉行全面向西方到的经济外交战略。以为只要与欧美国家体制相同就能被接受,但事实证明俄罗斯想多了。北约不断东扩,原先传统的俄罗斯盟友不断被制裁,俄罗斯需要的经济援助得不到欧美的支持等等,都让俄罗斯明白,俄罗斯没有可能在欧美的放大镜下走韬光养晦的道路。

三是对于国外的利益俄罗斯需要守护的太多,无法割舍。原先苏联时期在国外拥有大量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这些利益也被俄罗斯继承了下来。面对这些利益,俄罗斯无法完全放弃,尤其是一些重要战略位置(黑海克里米亚,叙利亚等),在守护这些利益的过程中必然会与欧美国家产生相当多的正面冲突,从而无法做到韬光养晦。


四是俄罗斯虽然很长时间处于普京的统治之下,但是毕竟还是要民选,所以他们的政策无法长期的执行,必然会受到选票的影响。俄罗斯政治制度的要求,使得普京没有办法长期的进行延续韬光养晦政策,一旦出现群众情绪大的变化,就会对政策产生影响,无法延续。

五是俄罗斯的国家体制决定,俄罗斯也无法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就是无法在韬光养晦期间集中力量办核心的事。韬光养晦政策的目的在于集中精力办中心的事,核心的事,比如我们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经济建设的步伐。为了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我们裁军,减少军队待遇等等,我们倾斜多种政策给予经济建设。而俄罗斯却无法集中力量来发展经济,也没有明确的经济发展方向。


时光之意


刀架脖颈,兵临城下,还要韬光养晦,那不就是跪地乞降了吗?

俄罗斯不同于我们,即使在俄罗斯经济摇摇欲坠,行将崩溃之时,依然是美帝的头号敌人。前苏联崩溃,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基本上采取的是投降主义。叶利钦的总统竞选班子,竟然都是克林顿一手安排的全套美国专家。即使如此,美国依然拒绝俄罗斯加入北约的要求。延续到普京,最初的普京也想韬光养晦,也追着美帝要求加入北约。但是普京送走了一任又一任的美国总统,没有一个愿意接受俄罗斯加入北约的。相反,与此同时北约却不断东扩,剑指俄罗斯,不断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

在传统美国人和西欧人的心目中,俄罗斯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天敌,说穿了那是一种种族的仇恨。因此,管他什么政治体制,大部分美国人就是不能信任俄罗斯人;而且,如果接受了俄罗斯的投降,没有了共同的敌人,北约,乃至整个西方结盟还能存在吗?美国还可能继续担任西方世界的领袖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那个年代,美国没有第二个敌人,只有俄罗斯。就算俄罗斯跪在地上,美国还会继续把枪顶在俄罗斯的脑门上的。俄罗斯没有韬光养晦的机会!

或者实力超过你,逼你服气;或者实力不如你,低头做人,韬光养晦。如果这两条都是死路,那么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可以走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俄罗斯没有韬光养晦的机会,只能以仅有的一点家当,摆出和美国拼到你死我活的架势,用勇气为自己博出一条活路。


七老八十论


如果一个酒鬼对面前的酒瓶无动于衷,肯定不是在考虑怎样戒酒,而是他口袋里揣着胃穿孔诊断书;要是一个恶狗爬在地上,对眼前的骨头没有反应,绝对不是它改了口味要吃素的,而是它的爪子被人打折了。



懂得“韬光养晦”的人,必定有着优越的品质、超强的耐力和过人的智慧,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条件,俄国人身上有吗?

俄国人的本性就是嗜血如命、贪得无厌、冷酷无情: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所有人的都是我的;俄国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别国土地每一寸都是多余的。如果俄罗斯没有了,地球的存在都没有意义。

律师出身、书生意气的奥巴马,过于轻视苏联继承者俄国的邪恶本质,遇事优柔寡断、举棋不定,这给了克格勃出身普京撒泼打滚的好机会,武装入侵克里米亚、击落民航、跑到叙利亚狂轰乱炸、派特工到英国搞暗杀……一时风头出尽,让一干反人类的狂热分子兴奋不已。



单刀直入、直击要害、雷厉风行的特朗普出现,让普京郁闷到了极点,美国先是高调发射59枚精确制导导弹,让阿萨德、普京见识了新一代巡航导弹的精准和威力;然后只用两千兵力,帮助库尔德人获取了叙利亚最富有的半壁江山。

踌躇满志的普京决意针尖对麦芒、以硬碰硬,也照猫画虎从黑海发射巡航导弹,只是技不如人,不是半道掉下来,就是去向不明。

战场上更惨,冒黑烟的航母好容易跑到地方,活儿没干多少,自己的飞机先掉下来几个;战机刚到土耳其国境线上抖威风,却被那哥们儿轰下来一架;这边一飞机的慰问团帅哥靓女掉进了海里;几百个想偷袭美军的雇佣军反被团灭;天上飞的预警机被自己导弹精准干掉;以色列一次次空袭,准确敲掉一批又一批军事目标,被吹捧得神乎其神的S300、400却像压根儿不存在一般,悄无声息……



美国大张旗鼓地退出中导条约,更是一记闷棍打在普京的头上,美国人的高端武器研发制造能力,让俄国人不寒而栗。原本盘算着偷偷摸摸超过别人,不想被人当场捕获,还又一次让人扔到八十条街开外……

接二连三的经济制裁,叙利亚、乌克兰两个战场的不停顿放血,曾经卖力输血的如今营养不良、自顾不暇……让牛皮哄哄的普京和俄国人,渐渐认清了眼前真实的世界,也见识了21世纪全球空前团结的正义力量。

从很干脆地矢口否认和伊朗是盟友,到今天委内瑞拉局势中,普京、拉夫罗夫有气无力、语焉不详的抗议和指责,不只是让望眼欲穿的狂热分子们痛心疾首、欲哭无泪,更可以看出俄国人曾经的满满自信,已经遭到毁灭性的碾压。它们终于搞清楚自己的斤两,似乎也看到作恶多端的自己,到了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普京在2019新年发出哀鸣:俄罗斯没有朋友。言辞苍凉孤苦的背后,更多的是由衷而发的力不从心和恐慌茫然。

即便如此,永远不要幻想这个民族会悔过自新,永远不要给它们再次作恶的机会。只有把这个地球毒瘤、邪恶之源彻底肢解,打回到莫斯科公国的原形,世界才会真正迎来和平,地球才会成为人类安宁生活的福祉。


美蓝的影音


韬光养晦,中国能做到,俄罗斯不可能做到。这是由于中国和俄罗斯的囯情,历史根原,自身条件,外部环境……一些很多因素,原因的综合作用下,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搞好经济建设。说起容易,做起十分难。为人低调,随和,不高调,不盛气凌人。要搞好大国关系,注重大国发展。同时,也要和小国加强关糸和继续发展。总之,不轿傲,不自大,不愚昧狂妄,戒骄戒躁,循序渐进,还循规蹈矩,还循环往复地加强自身修养和能力提高,加强自身建设。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国,就是尊重自己国家。要尽力打造,营造适合自身的和谐环境,同时营造适合自己国家的和平大好环境。要和他人和谐相处,和他国和平共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国家,都要互相尊重,一律平等。加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为理念创新发展,让这全新的和平理念,概念,道理,真理深入人心,得到世界人民的共同拥护,支持,共同守护,维护人类文明伟大成果,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新的伟大贡献。韬光养晦,有时还得忍气吞生,不争强斗狠,夹着尾巴做人,以得到广大热爱和平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同时也得到强者甚至对手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化敌为友,多交朋友,少树敌人,最好不树一个敌人。朋友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一个敌人也嫌多,干脆一个敌人也没有。文明交住,友好往来。平等互利,共创双赢。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化敌为友,多交朋友,少树敌人。求同存异,搁置争议,放下过去长久矛盾,甚至仇恨,化矛盾为友谊,化仇恨为爱情,化干戈为玉锦,加强友好合作,真心交朋结友,一起发展共同伟大事业,锦上添花,携手真心又真诚的伟大合作,一起携手和谐与和平,一起勇于开拓,努力创新,一起开创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一起为世界和平共繁荣做出最为积极,努力的服务和贡献。正如,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加强世界人民大团结,以赢取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必须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致敬,邓小平才是当今世界韬光养晦的大师。有邓小平的杰出伟大贡献,才有中国的强大,富裕,繁荣富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还自力更生,自主创业。人们要勤俭节约,俭以养德,俭可养廉,俭故能广,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贪官污史,加强法治建设,让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政治本色,让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起先锋,带头作用。我们有勤劳的中国人民,还有优秀的中华儿女,这是我们中国东方不败的根基和本色,是我们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力量。一带一路,和平与发展,世界和平共繁荣。重庆市忠县金鸡镇人黄常成,写于广东东莞东城。


中国美6220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在世上想立足,必须要有自己的几把刷子,有个标签。比如你是律师,别人会说你擅长打官司;你是厨师,别人会说你做饭不错;有些人啥手艺没有,但身强体壮,打架不要命,轻易没人敢惹,那这个人会把这个当做安身立命的家伙,因为除此之外他暂时也没别的能耐了。俄罗斯现在世界上到处插手热点区域,既是其维护国家利益所在,也是彰显大国地位的必要之举,当然,跟普京个人的政治性格也有关系。但总归来说,俄罗斯现在对自己国家形象、民族特性(不管是不是外强中干,但没人敢真正跟他拼刺刀,就算他是明知道他实力不行,不打谁知道?)利用的还是不错的,在经济实力已经连二流都算不上的情况下维持了大国地位,并据此得到世界上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支持和好感,获得了实打实的经济利益,也算会经营。


怕出名不敢任性


韬光养晦作为一种外交策略是需要条件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设计师提出的韬光养晦,是针对当时的国际与地区形势,为了实现中国以发展为优先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

韬光养晦能够实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实施的行为主体能够规避冲突,至少避免自己成为主要冲突的参与方。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实施主体单方面的自我约束是不现实的。

苏联刚解体的几年,叶利钦的外交路线对于西方何止是韬光养晦,但并没有换得西方的回报。这也是后来普京执政后逐步调整对外政策的重要诱因。

现在中国周边乃至全球范围内所面临的外交挑战日渐增多,很多人感觉对外工作比上世纪九十年代要困难,因此怀念起当初的韬光养晦,甚至进而主张中国应该回到韬光养晦时代。

这种想法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必须承认,不同时代的外交策略,之所以有差异,不仅仅是因为目标与任务不同,也是因为环境与条件不同。至少说在当前,不要说俄罗斯无法执行韬光养晦策略,就是我们自己,也不能再幻想通过隐藏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延长所谓战略机遇期了。


叶海林


老金认为俄罗斯不走韬光养晦的路线有两个原因:

1.民族性格使然;2.外界干扰太多,主要是美国的干扰。

先说说第一个,民族性格使然,

俄罗斯历史上经历了日耳曼人和东斯拉夫人的融合,受严峻的生存环境的影响,有极强的群聚性,性格强悍;

并历经了蒙古的统治,吸收了蒙古的尚武精神,习惯于臣服强者;

俄罗斯民族情绪化比较严重,缺乏理性,容易感情用事,处理事务容易走极端,比如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都有决斗或者走向决斗的激动,

叶利钦的激进经济改革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

而韬光养晦路线是充满忍耐精神的政策,自然与容易感情用事,处理事务容易走极端的俄罗斯民族无关;


2.外界干扰特别是美国的干扰多;

老金认为,即使俄罗斯耐下心来韬光养晦,美国也不会答应!

因为这个世界能跟美国斗狠的除了俄罗斯,没有别的国家,

如果俄罗斯老实了,耐心下来发展自己,美国首先会不习惯,进而会不断试探俄罗斯,如果发现俄罗斯没有反应,美国常用的手段就是得寸进尺!

这一幕九十年代非常明显,不是说俄罗斯当时是韬光养晦,而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随后而来的欧美资本联合国内寡头将苏联遗传洗劫一空这两件事后,变得无比虚弱,根本无力应对外来威胁和挑战,

美国先是将东欧国家拉入北约,背弃了老布什一寸也不向俄罗斯靠近的诺言,随后又带北约小兄弟轰炸南联盟,更要把俄罗斯的南斯拉夫兄弟塞尔维亚肢解,彻底激怒了平时对西方百般崇拜和让步的叶利钦!

于是派一支200人的空降兵部队急行军500公里占领科索沃的普利什蒂那机场,冒着被北约军队包围的危险(北约司令部命令当时的英军向俄军开火,消灭这支空降兵小分队,被英国人拒绝了,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守住了塞尔维亚没有被分裂。

通过上面事例说明,俄罗斯即使要韬光养晦,美国也不会允许!只会一直试探,直到激怒俄罗斯!


所以老金认为,性格和外界环境让俄罗斯跟韬光养晦绝缘,只能在不停的斗争中成长自己!



老金看世界


斯拉夫人本身是游牧文明出身,不是农耕文明,再加上在民族形成早期受到同为游牧民族的蒙古统治,所以决定了俄罗斯人看待问题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

而且在俄罗斯文明形成中期,集权的沙皇时代和广袤的殖民领土给俄罗斯人烙上了强自尊心和傲慢的时代烙印。



再加上前苏联时代的国家成就塑造了俄罗斯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形成一种专属于该民族的特性,那就是大国沙文主义。

所以这些特性决定了俄罗斯根本就不会寄人篱下、屈居人后,更不会韬光养晦,因为那不是俄罗斯的民族性格。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俄罗斯自身的原因,还有欧洲对斯拉夫民族强烈的不信任感和美国控制欧洲的需要。

历史上看,自从俄罗斯彼得大帝同瑞典因为争波罗的海而大打出手开始,欧洲就对俄罗斯的扩张有着敬畏感。所以即便苏联解体,欧洲也始终未能接纳俄罗斯。



另一方面,美国塑造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初衷,就是要建立一个便于自身掌控西方的军事组织。所以即便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要求加入北约,仍然受到美国的坚决反对。

原因很简单,苏联的解体使得北约丧失了凝聚力,所以美国需要塑造一个对手维持北约的凝聚力,正好自傲且不为欧洲信任的俄罗斯作为前苏联主体正好可以拿来作为对手。

所以俄罗斯民族特性、欧洲的不信任感与美国的利益需要,决定了俄罗斯无法韬光养晦。


马克观察


客观的说,俄罗斯是有机会韬光养晦的,当时美国挑对手首选中国直到特朗普还在不死心想要修好俄罗斯专而围攻中国。奈何俄罗斯侵占克里米亚已经成死结。这对于俄罗斯而言是普京为一己权威所走的一步臭棋,但对于中国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俄罗斯在侵占克里必米亚之前虽说与各大国间多有争斗但斗而不破,在东西方间左右逢源是中国着力拉拢对象美国态度虽淡然而其国内有大批人想拉俄打中,俄罗斯若有长远目光能泰然处理所面临的争斗将会成为控大势者,其冲冠一怒占领克里米亚表面上漂亮实际上陷入了漩涡。不管怎么说我们是绝对支持普京的,普京所做的其价值超过中国其他所有朋友所做的总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