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11個區縣,為什麼渭南的存在感不如西安?

幸福媛悅


歷史影響力,交通,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級別,等等渭南市都無法和西安市比!楊虎城將軍搞的“西安事變”,把西安介紹給了全世界!西安高校數量全國第一!名勝古蹟、旅遊景點多!十三朝皇城,全世界著名的寺院、道觀眾多,出家人遊走世界各地,口口相傳,在不斷給各地介紹西安!楊虎城將軍是渭南市蒲城縣人,渭南市不重視這樣好的資源,楊虎城將軍的陵園應該在蒲城縣,現在卻在西安市!不重視歷史人物的紀念活動,浪費巨大的旅遊資源和宣傳自己的無數機會!屈武,是渭南市人,建“屈武大學”了嗎?香港建了“楊虎城大學”,雖然五年後解散了,本應蒲城縣建“楊虎城大學”,明白了吧!要主動挖掘本地各種資源,搞各種活動和世界各國經常接觸,走向世界!看一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了渭南市為什麼比不了西安市!



我色多吉


不如西安?

渭南的地理位置的確很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好。但就從渭南市整個地方發展來看還是比較緩慢的。

渭南距離西安市區60多公里,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首先,渭南人口少,各個縣區的位置都是比較散的。而大型企業,單位相對來說比較少,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營模式。這就有了一部分的原因存在。

而與西安的對比來說,千萬級別的人口大城市,節奏,效率等等都是不在一個平臺上的。這是很為直觀感受到的。

其次,基本上渭南市區各個縣城的人在西安的都比在渭南的多。尷尬不?很尷尬。

說到渭南地區,其實地理位置,環境,等各方面也是比較好的,文化旅遊,教育等等,也都是和西安差不多,那麼為什麼沒有西安好,明白人估計都知道。

無論你多少縣區,沒有支柱產業,那麼對於整個當地來說都是發展比較難的。

所以,一般情況下,渭南市區縣區的人都會去西安,就業,買房,以及其他都會首先考慮到西安。

而對於渭南各個地方來說是個新的挑戰和新的開始。

寫的不夠全面,隨便看看就好。不代表任何人的觀點。







渭南青年


謝悟空!渭南是陝西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總面積13030平方千米,下轄2區(臨渭、華州)、2縣級市(韓城、華陰)、7縣;2017年常住人口538.29萬人,全市經濟總量約1768億元(2018年),位列陝西省第5位。



渭南歷史悠久,古稱下邽、蓮勺,公元360年,即前秦苻堅甘露二年,渭南以縣名出現,因其縣城在渭河之南而得名。

渭南地處陝西東部,潼關是陝西的東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陝西通往河南的必經之路,位處函谷關的西大門。



渭南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名人。字聖倉吉就是渭南白水人,史聖司馬遷祖籍就在渭南韓城,宋朝名相寇準,秦朝大將王剪,唐朝大將郭子儀也是渭南人,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祖籍今天渭南華陰市,西安事變主要謀化和發起者楊虎城就是渭南蒲城人。

渭南的著名景點有有著西嶽之稱的華山,蒲城唐高祖的橋陵、合陽的洽川、富平的陶藝村、韓城黨家村等。



和西安比,渭南存在感不強,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西安古代是多個一統王朝的首都,渭南則在歷史上只做過一次都城(塞王司馬欣櫟陽),做過一次州府(華州)。二是西安是省會城市,渭南只是陝西省的地級市。三是經濟上相差懸殊。西安名列陝西經濟總量第一(7000多億),而渭南經濟總量只有1678億,名列陝西省第五位。四是西安被國家確定為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為中國內陸城市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橋頭堡和新起點,得到國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傾斜,而渭南發展受人口、環境、科技、教育、文化、經濟、政策等諸多因素和條件制約較大。



地級市在經濟上超越省會城市的在中國有蘇州、青島、廈門等,但畢竟還是不多,渭南和西安相比存在感不大,這也屬正常現象,畢竟存在感在世界上超越西安的中國城市本來就不多。


知未是也


問題我來回答你

渭南西安無可比

西安二線是省會

要比渭南有地位

各種資源都俱備

房價比渭貴幾倍

人才流動聚集地

東南西北都能去

春夏秋冬分四季

世界人口宜居地

沒有對比沒傷害

越比越覺自己菜

腳踏實地去努力

開開心心做自己


驀然回首73553689


陝西省渭南市有11個區縣,人口六百多萬,和西安市人口差不多,但是渭南的存在感確實不如西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歷史上,西安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在全國甚至在世界範圍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渭南在歷史上就無法和西安比;2近現代,西安作為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其知名度比作為地級市的渭南高很多;3從經濟發展方面看,西安有較為全面的工業體系,經濟基礎雄厚,渭南作為農業大市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經濟發展也差些;4西安的文化教育優勢明顯,這類大學在全國都居前列,渭南大學數量少,文化教育都不及西安;5在旅遊方面西安更有明顯優勢,諸多原因渭南的存在感不如西安。但渭南和西安一樣都在蓬勃發展,渭南也一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