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鄭煬

2019年的中國銀幕上

出現了一部像《如影隨心》這樣的電影,

實在是令人感到錯愕與始料未及。

<strong>

電影《如影隨心》給人帶來一種恍如時空錯亂的穿越之感,似乎讓人重新回到了2010年前後由《杜拉拉昇職記》《失戀33天》《北京遇上西雅圖》等片所掀起的“新都市電影”熱潮的歷史現場。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海報


彼時,那一批“新都市電影”瞄準了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現代都會,關注青年中等收入群體的物質慾望,片中的城市光怪陸離,俊男靚女迭出,彷彿他們生命的主題就是不斷地在男女情感之中糾纏,一時間令人耳目一新。

在票房經濟意義上,它們以中小成本製作的槓桿撬動了長期被大片引領整體市場而口碑低迷的僵局,使得進入“億元俱樂部”的中國電影開始成批量湧現。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都市電影”第一次啟發了中國電影製作者對觀眾分眾市場的認知,它把20至30歲的都市青年觀眾作為主要對象,集中力量將滿足青年群體對都市生活與情感狀態的想象當作創作宗旨,成為了風靡一時的電影創作潮流。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海報




從影像呈現上的任意角度來看,《如影隨心》與那時的“新都市電影”範式如出一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筆者將給予它肯定或者讚許的評價。

《如影隨心》之中的畸戀,恰如《北京遇上西雅圖》中的文佳佳之於弗蘭克,《小時代》的林蕭之於簡溪——至少片中“時裝走秀”般的鏡頭語言堆砌,將它與《小時代》系列相提並論並非空穴來風。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況且,如今距離“新都市電影”大行其道已過去了近十年,中國電影的整體生態已然今非昔比——“新都市電影”所帶起的熱度在不久後就向充滿懷舊情調的青春片迅速轉化,它們雖然同樣以第一人稱視角顧影自憐、自怨自艾地觀照著年輕觀眾的自我想象,但卻由於懷舊元素的累積而具有了指涉歷史時空的創作自覺性及厚重感。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此外,青春片的浪潮中大量挾帶著“80後”群體的現實與文化焦慮,因此在青春片的創作中使得歷史與現實不斷地相互引證,進而催生與觸發了當下混合多種傳統類型元素的現實題材影片湧現的新一輪熱潮。從這一意義上來看,中國電影的創作主流在短暫的十年內完成了“三級跳”式的類型跨越。

與此同時,中國電影觀眾的審美層級也在不斷躍升。因之,《如影隨心》多少看上去像是一部來自遙遠的“新都市電影”潮流與青春片夾縫之中的遲到之作。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不過,這種遲到與延宕所帶來的並非因暌違許久油然而生的重逢之喜,更多的卻是讓人對於編導者固執地因循陳規而感到困惑。

“新都市電影”對於產業市場的意義,遠比其在藝術上所取得的“突破”來得要大,而且在當時移動互聯網剛剛成熟的背景下,即便是對影片負面評價的傳播都有可能驅使人們蜂擁到銀幕之前,“蹭熱度”並向網絡社群分享的玩法一時間蔚然成風。

換句話說,《如影隨心》在影像呈現上的冥頑與守舊,透露著一種對已然成為明日黃花的產業現象進行復刻的執意。導演霍建起曾在多個場合透露這部影片從籌備至上映歷時八年之久,這似乎能夠使我們意識到它創作觀念遲滯的緣由,但在這樣長的時間裡,本當對藝術觀念、創作手法抑或目標對象進行相應的調整。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放在霍建起個人的創作系譜中,《如影隨心》似乎可以算作是一部在題材上自我突破的作品。不過,自從通過《那山·那人·那狗》確立了詩意風格之後,這種“詩意”本身也成為他面對多元類型的繼續創作進行不同嘗試的阻礙。

顯而易見的是,霍導的影片一貫不太重視計較細部的真實,而著眼於利用主題來烘托影片的藝術感召力,使抒情大於敘事,注重情景交融的韻味和意境的營造。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霍建起導演曾聲稱《如影隨心》是一部“現實題材”電影。由此觀之,這部影片的最大問題,恰恰就在於霍建起的詩意風格與題材突破之間的撕裂,使之最終幾乎沒有觸碰到“現實題材”的任意邊緣。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劇照



片中充斥著大段聒噪得宛如廢筆般的對白,片頭歌以及片尾PPT般字幕的運用,都證明霍建起對於都市愛情故事創作的駕馭並不熟練。無緣無故的升格攝影與視點混亂的旁白,對影片的節奏破壞極大,再加之杜鵑毫無表情的“零度表演”,更進一步堵塞了觀眾對這首電影的“詩”進行理解的唯一途徑。

故而,導演將陸松的前妻劉娟設置成為一位喜愛念詩與寫作的人物,在情節功能上由她來指示故事的走向——因為最終我們看到影片中的所有情節推進力都是依靠這個劉娟在網絡上更新她的“棄婦日記”來完成的,畢竟用文字表述來引導情節發展比起用影像來完成,門檻與成本都要低許多。這樣一來,影片整體幾乎成為了繁蕪雜亂、拼貼痕跡明顯的“隨心”之作。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電影《如影隨心》海報



不管怎麼說,《如影隨心》看起來並不像霍建起所聲稱的那樣,是一部經歷了近十年打磨的誠意之作,在觀感上反而更像是十年前未及更新的電影觀念之下的陳舊產物。即便影片挑出了“現實題材”的幌子,同時把男女演員和每一個鏡頭都打造得美輪美奐,但觀眾與市場的選擇或許能說明大部分問題:目前影片的票房僅超過2000萬元,市場表現差強人意。

(作者繫上海師範大學光啟青年學者、上海市晨光學者)


電影《如影隨心》:當“現實題材”成為賣點,愛情片何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