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利好未出,股價先行

提起仁和藥業,你可能感覺陌生,但你一定聽說過“洗洗更健康”的婦炎潔。作為生產婦炎潔的廠家,仁和藥業也來蹭工業大麻的熱度了!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4月22日晚間,仁和藥業(000650.SZ)公告稱,公司與齊齊哈爾市政府、豐泰富齊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全面佈局工業大麻產業鏈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仁和藥業表示,將聯合各方共同推進仁和園工業大麻項目建設,總投資為10.8億元,將於2019年5月啟動建設工業大麻種植示範基地,並於2019年下半年啟動種業研發、工業大麻萃取項目。

奇怪的是,利好消息釋放前,仁和藥業股價已經提前異動。4月18日,仁和藥業漲停,此後連漲3天,從7.26元拉昇至8.84元,區間漲幅為21.76%,屬於股價異常波動

是資本市場未卜先知,還是內幕消息提前洩露?仁和藥業在相關提示性公告中表示,“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高管沒有買賣自家股票,更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深交所隨即下發關注函,要求仁和藥業結合前期股價異動,自查並披露公司開展工業大麻業務的詳細情況,並

對是否存在提前洩露內幕信息導致股價異常波動的情形予以說明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值得注意的是,仁和藥業的合作方豐泰富齊成立於4月22日,成立當天就與仁和藥業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有投資者對此提出質疑,但仁和藥業沒有正面回答。

洗腦廣告製造機

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膠囊劑、顆粒劑、片劑、栓劑等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是一家典型的OTC(非處方藥)醫藥企業。

作為一家醫藥企業,仁和藥業旗下知名產品可不少,像可立克、優卡丹、清火膠囊、閃亮滴眼液等,當然最出名的還是婦炎潔

仁和藥業用快消品的手法打天下,不惜重金,先後請來付笛聲與任靜夫婦、袁詠儀、林心如、鳳凰傳奇等明星代言,將婦炎潔快速推向全國市場。

仁和藥業盛產洗腦廣告,除了“洗洗更健康”的婦炎潔,宋丹丹的“家有兒女,常備優卡丹”,周杰倫的“誰用誰閃亮”,都曾長期霸佔各大頻道,仁和藥業堪稱洗腦廣告製造機。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當然,洗腦廣告都是用錢堆出來的。2016年至2018年,仁和藥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為4.87億元、6.19億元、7.78億元,在當期營業收入中佔比分別為13.65%、16.10%、17.68%

對比之下,仁和藥業的研發投入少得可憐。2016年至2018年,仁和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764.76萬元、2764.92萬元、3107.73萬元,在當期營收中佔比分別為0.78%、0.72%、0.71%。

由此可見,仁和藥業長期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問題,公司被外界冠以“營銷大王”的帽子。

產品質量堪憂

對於一家醫藥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答案當然是研發。仁和藥業反其道而行之,產品廣告倒是打響了,但質量問題層出不窮。

今年2月2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2019年第1期藥品監督抽檢質量報告,仁和藥業旗下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生產的3批次健兒清解液在“鑑別”一項不符合規定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令人氣憤的是,旗下產品質檢不合格,仁和藥業既不道歉,也不召回,還公開狡辯!

仁和藥業證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產品不合格大多不是生產上的事故,而多發生在銷售和終端環節,甩鍋技術堪稱一流。

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仁和藥業就遇到過類似問題。2018年7月,江蘇省藥監局發佈質檢報告,仁和藥業旗下兒童藥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不合格。

更早之前,仁和藥業還因旗下產品質量問題受罰。2018年1月和4月,仁和藥業子公司江西製藥因生產銷售劣藥問題,被南昌市藥監局罰款2次。

除了普通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外,仁和藥業的主打產品也問題不斷。2012年4月,可立克捲入“毒膠囊”事件;同年12月,閃亮滴眼液被曝出含有防腐劑;2013年1月,優卡丹被指損傷兒童肝腎。

就連拳頭產品婦炎潔,也難逃質量拷問。這款只有“衛消證字號”的產品,本質不是藥品,而是消毒水,卻常年打擦邊球,誘導女性用於“治療”炎症

儘管在各路明星代言下,婦炎潔坐上國內女性私護洗液第一品牌的寶座,但質疑聲從未停止。丁香醫生曾發文質疑婦炎潔,人民網也發文《婦炎潔就是一瓶“洗手液” 仁和藥業又遭質疑》。

針對外界質疑,仁和藥業發佈澄清公告,稱婦炎潔不是藥品而是消毒水、婦炎潔網絡銷售多處違規都是不實傳聞,實際效果卻是越描越黑。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盲目轉型惹爭議

醫藥產品質量問題還未改觀,仁和藥業又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嘗試多元化佈局。

2017年9月,在江西省宜春市,仁和藥業投資上億元的明月仁和礦泉水、營養水等項目舉行簽約儀式,仁和藥業進軍礦泉水領域。

2018年5月,仁和藥業擬投資1080萬元設立新公司,主要負責水資源研究開發與投資,相關健康產品、保健品開發等。

但是,仁和藥業進軍礦泉水領域並沒有優勢可言。在宣傳方面,農夫山泉、娃哈哈等早期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在資本方面,連恆大冰泉都在虧損,明月仁和礦泉水想要賺錢談何容易。

2018年7月,仁和藥業開始涉足減肥藥市場,公司計劃生產減肥藥產品奧利司他膠囊,但減肥藥這種產品你懂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除了早年的海正藥業、華森藥業有奧利司他產品線外,碧生源(00926.HK)更是後來居上,仁和藥業想分一杯羹並不容易。

2019年3月1日,仁和藥業對疫苗企業瑞科生物進行股權投資,進軍疫苗領域。在長生生物(002680.SZ)疫苗造假之後,國內疫苗市場遭遇重挫,仁和藥業這步棋走得有些大膽。

不同於長生生物,瑞科生物的細分市場是HPV疫苗,即外界俗稱的“宮頸癌”疫苗。目前,瑞科生物已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的HPV16/18二價疫苗、HPV6/11二價疫苗和HPV九價疫苗臨床研究批文。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最近兩年,宮頸癌疫苗深受女性消費者追捧,很多人從內地跑去香港打疫苗,甚至出現斷貨現象。但是,仁和藥業本身沒有疫苗業務,進軍疫苗領域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投資宮頸癌疫苗企業不足兩個月,仁和藥業又盯上了炙手可熱的工業大麻,轉型速度之快令人震驚,而真實效果難有定論。

業績下滑需重視

在負面事件輪番曝光後,仁和藥業的業績出現波動。2012年和2013年,仁和藥業的淨利潤分別下滑21%和24%,直到2014年才回暖。


提前洩密?“婦炎潔公司”狂砸10億搞工業大麻,靠譜嗎?


2014年,仁和藥業開始佈局互聯網產業鏈,提出“28分鐘到家”的概念,打造出了醫藥O2O平臺叮噹快藥,此後建立了B2B平臺“和力物聯網”,當年淨利潤大幅增長54.96%。

在互聯網模式上嚐到甜頭後,仁和藥業更加變本加厲,準備建立一個包含M2F、B2C、B2B及O2O等平臺在內的“叮噹大健康生態圈”,後因融資數額過大遭到否決

此後,野心滿滿的仁和藥業將叮噹快藥、京衛元華收入囊中。但持有叮噹快藥近3年後,仁和藥業將其60%股權作價6636萬元賣給原股東,虧損近600萬元,意味著互聯網布局失敗。

相比2014年,仁和藥業2015年淨利潤增速明顯放緩,當年淨利潤增長30.03%;2016年,仁和藥業淨利增速再次下滑,下滑幅度為4.84%。

跟隨業績起起落落的,還有仁和藥業變來變去的業務佈局,從資本市場的風向來看,仁和藥業一直在追隨熱點,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

研發投入歷來薄弱的仁和藥業,居然一下投資超過10個億搞工業大麻了,這事合乎常理嗎?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