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老張夫婦本來居住的是新小區的三室一廳,因為考慮到孩子上學,老張忍痛賣了房,然後 貼了不少錢買了一個老小區的兩室一廳。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孩子以後能上一個好學校,這個學區房的位置非常好,不但對口公辦小學教學質量非常高,且對口初中也是超一流公辦。

雖然老張咬著牙買了這個學區房,對生活還是有一定影響,但老張的心裡還是比較欣慰的,畢竟孩子的教育是大事,只要有了這個學區房,孩子的9年義務教育就不再是問題了,幼升小,小升初這兩件大事全解決了,只要孩子稍稍努力的話,中考考上一個不錯的高中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然後凡事均有意外,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讓老張一家全懵圈了,這一下學區房也不能保證孩子能進入好學校了。老張是晚婚晚育的典型,近40歲的漢子居然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省吃儉用一輩子,錢全扔在這學區房上了,就圖一個孩子能上好學校,將來能有個好前程,這下,所有的希望全成泡影。

一位常年從事招生工作的名校老師是這樣解讀教育部2019年關於招生通知的。他覺得老張的擔憂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就目前情況下來看,還不至於絕望,至少這份通知不會讓人絕望。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教基廳〔2019〕1號第二條明確規定有兩點:

第一點, 簡單說就是就是就近入學,劃片入學。

對於第一點來說,學區房的優勢依然存在,只有在劃片內適齡孩子超過學校的招生數量才會統籌,但一般這種情況很難發生,畢竟一個片區的孩子有各年齡分層,不可能擠在同一年上學。

其次,劃片統籌只是杜絕了公辦學校通過考試招收其他片區的優質生源,而是通過劃片的方式將這部分名額提供給了其他片區。受影響的是學校的生源。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至少從目前情況下看,對學區房入學影響不大,這點老張其實無需擔心。

第二點,民辦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衝擊。

這條才是真正有影響的,在過去的情況下,如果是公辦學校先招生,孩子被優質公辦學校錄取,大概率不會去民辦的,但民辦學校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民辦先招生,把最好的生源掐走。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現在公民同招,對頂級的生源無影響,該去哪兒還去哪兒。但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只有一次機會,考不上就得統籌,因此,絕大部分家長為了求穩,都會給孩子報考比孩子實際水平次一級的學校。

尤其是對口有好的優質公辦的話,大概率會選擇就近入學。因此這條通知更多地是限制民辦

學校搶生源。

同樣,招生老師也指出了問題,現在2019的這條通知,給學校的管理確實是帶來考驗的。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最大的問題是生源,過去優質公辦可以通過考試招生錄取一批好的生源,但現在全部劃片,學校幾乎沒有選擇生源的權力和機會了,這對學校的教學質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是名校成就孩子,還是生源成就了名校,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答案,更多的是相互成就。

老師覺得學區房目前只能是大概率讓孩子進入對口公辦就讀,但以目前的減負政策來說,公辦學校只能完全按照大綱進行教學,迴旋餘地非常小,尤其是作業量的時間限制,對公辦的教學質量提升非常不利。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在這點上,學校幾乎無能為力,不能像民辦一樣肆無忌憚,只能靠家長課外加餐和督促了。不同的家長一定會造就不同的孩子,想要孩子贏在中考,對公辦學校來說,家長几乎就是最後一根稻草了。

老張更應該擔心的是這個,而不是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

學區房本來就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產物,就目前情況來看,依然有它的作用,但從教育部的歷次通告來看,學區房的作用是逐年下降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否可能會有將優質公辦資源完全統籌,如果這樣,那學區房就真的一點優勢都沒了。

但無論如何,父母去督促孩子學習,關心孩子學習,這事永遠都不會錯的。學校可以減負,老師可以按大綱上課,但只要存在中考,只要存在自招,必然就有超綱的現象出現。

家長痛哭:省吃儉用買的學區房無法上學,招生老師:過度解讀

除非現在就打定主意讓孩子在中考裸考,不參與自招,或者輪到孩子中考的時候政策再次發生大的變化,不然超綱的學習必然要靠家長或者學生自主完成。

這很無奈,但又很現實。事實上除了部分極個別的孩子,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去,這比買個學區房困難得多,也有用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