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汛期又將來臨,市民如何防汛?應急管理局為您解答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汛期金堂縣“7.11”洪災?

去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金堂縣城上游地區及本地持續降雨,7月10日至11日,上游地區再次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達到特大暴雨,且持續時間較長。降雨迅速形成徑流,匯聚至成都平原主要出水口——沱江,加之金堂縣城下游金堂峽口的漏斗集束效應,導致金堂縣城遭受了“7•11”洪災。

為深刻吸取洪水災情教訓,做好汛期應急準備,近期成都市應急管理局水旱災害救援處 李處長金堂縣應急管理局 張科長做客成都市應急廣播《應急發聲》就汛期水旱洪災應急處置與大家進行了交流。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成都汛期即將到來

下大暴雨或漲洪水怎麼逃生?

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汛期來臨前

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的居民要做好哪些準備?

注意哪些問題?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災後金堂縣採取了哪些措施來提升縣城的防汛能力?

洪災後,金堂基本形成了“上蓄、中防、側分、長疏”的縣城防汛能力提升總體思路。

“上蓄”,即通過在縣城北河、毗河、中河上游建設控制性水利工程和蓄滯洪工程,達到蓄洪調峰,削減入境洪水流量的目的;

“中防”,即通過對縣城河道阻滯行洪的障礙物進行清除,對影響行洪的河道卡口部位進行拓寬,增加河道過流斷面和行洪能力;通過加強河道堤防和排洪溝建設,提升防禦洪水的能力;通過河道清淤,增加河道過流量;通過對縣城排水管網及排水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增強縣城內澇防禦能力;

“側分”,即在縣城北河、中河、毗河上游河段合適位置建設分洪工程,將洪水引至縣城下游進入沱江。

“長疏”,即加快疏解老城區功能向城市南組團和淮州新城轉移。

按照“近中遠結合、大中小齊上”的原則,金堂縣近期已啟動實施了“中防”部分項目,進一步提升縣城的防汛能力——

一是啟動實施縣城毗河拓寬清障項目,對毗河卡口進行拓寬,對影響行洪的障礙物進行清除,毗河卡口處最窄處河寬將由80m擴寬至210m;

二是啟動實施河道清淤工程,對毗河縣城段近7公里河道進行清淤;

三是啟動實施排洪溝建設項目,對石龍堰排洪溝、三星片區排洪溝等進行新建(改造),有效攔截縣城周邊的山洪水;

四是啟動實施縣城防汛排澇提升項目,對縣城的排水管網和排水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增強縣城防內澇的能力;五是啟動實施堤防建設項目,對“7•11”水毀堤防進行永久修復,增強洪水防禦能力。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防汛預警級別劃分?

根據降雨強度和可能引發的災害,防汛預警一般分為藍色黃色橙色紅色等四個預警級別。與此相對應,應急響應也分為Ⅳ、Ⅲ、Ⅱ、Ⅰ級等四個應急響應等級。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成都汛期又将来临,市民如何防汛?应急管理局为您解答

來自:成都應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