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普洱茶的“炒作”

看普洱茶的“炒作”

圖為88萬冰島老寨茶王樹包採合同

這些年來,由於所在地域良好自然生態產生出的獨特口感和香氣,有著普洱茶“茶後”美譽的冰島茶一直受到眾多普洱茶愛好者的追捧,更是投機商人炒作的利器。有關資料顯示,從2010年起,冰島古樹茶的價格在短短5年時間翻了近100倍,更令人稱奇的是,今年2月下旬,春茶採摘前夕,繼去年有茶商高價爆炒西雙版納著名山頭茶老班章後,有一位茶老闆以88萬元的天價,拍下了冰島老寨一棵據稱是800年樹齡茶王樹的採摘權,此消息一時刷爆網絡,引起熱議。

雲南出好茶,這是勿庸質疑的。相比其他茶系,雲南的古樹茶長於深山老林之中,生態環保、口感厚重,每棵樹都集天地之精華,經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而長成,長出來的芽葉自然是精華中的精華,這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用句土話說:“長成精了”。雖然雲南的茶好,但在早期中國茶系中卻沒有普洱茶的一席之地,《茶經》中更是提都沒提,消費者也是聊聊無幾,“好酒不怕巷子深”對於普洱茶來說就是一個偽命題,有時來點“炒作”之類的方法推銷出去才是明智之舉。

看普洱茶的“炒作”

對於商家的“炒作”行為也不能一票否決。算一算普洱茶也有一千多年可考的歷史了,在過去既沒人認識,也沒有為當地的茶農帶來多少實惠。最近幾十年商家通過各種方法,讓普洱茶遠銷世界各地,不但在茶產業中闖出了一片天地,讓普洱茶成為茶友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雲南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而且也為茶農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於因此產生的茶產地商業化問題,我們應有個正確的認識,這社會發展的潮流,大勢所趨。如果商業化能夠為茶農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商業一點又有何不可?!我們不能一面享受著商業化帶來的實惠,一面又反對商業化。

看普洱茶的“炒作”

當然,茶是用來喝的,為告知茶友們“新的普洱春茶上市了,今年的品質依然很好”,來點適度的“炒作”也未嘗不可。至於那種炒出天價的商家,最終吃虧的只會是炒作者自己,你嫌貴就買價格適合的,我們不能把個別行為看成雲南整個茶產業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