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黄女士,自述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这个城市工作了两年才稳定下来,每个月还要给老家的父母寄三千块钱的生活费,父母说这是我应该回报给他们的,我也没有拒绝过他们,每个月都是按时寄钱回家,这样父母在老家就不用那么辛苦为钱着急了,在我们老家生活成本不高,母亲自己在家里种了小菜,家里也有水稻,三千块钱对于他们来说,都可以开销几个月了。

答应父母一个月给三千,也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学,弟弟的成绩不是很好,上高中都是父母托关系才勉强上的,高中三年弟弟经常逃课,父母因为弟弟的事情给老师和校长送了很多人情,即使这样弟弟还不知道悔改,屡次不改最终被学校劝退了,父母再怎么求情也不管用了。

“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弟弟没学上之后,父母看着弟弟每天在家吊儿郎当的怕他学坏,就打听了一个职业学校,准备让弟弟去那里上学,没想到弟弟去了职业学校倒是老实了很多,老师也从来没有给父母告过状,父母也不知道实际情况,只是知道弟弟开销是越来越大,后来去学校一问才知道,弟弟根本就没有在学校,而是在外面上网,职业学校的老师根本不管。

“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后来父母就不让弟弟去上学了,弟弟也一直在家里游手好闲的,晚上玩到半夜,白天睡到下午才起床,所以我给父母的生活费,其实是养着他们三个人,这个月的生活费才寄回家,母亲又打电话给我,她说“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我回母亲“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母亲说“你弟弟不知道在网上买了什么要还钱,什么网上贷款妈也不懂,钱都给了你弟弟了”

母亲的话让我觉得很无语,弟弟在家也玩了一年了,一直这样下去怎么行,其实弟弟一直这样,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跟母亲说“妈,不要在宠着弟弟了,你们不可能惯着他一辈子的”母亲听到后不耐烦的说“我们的事轮不到你管,就算我们管不了你弟弟了,你作为姐姐也应该帮他,别说那些了,赶紧把钱寄回家吧,我跟你爸都没钱生活了”

“女儿,再给妈寄三千块钱吧”“妈,不是才给的生活费吗”

听到母亲的话我既无奈又寒心,小时候父母就一直偏心弟弟,我也感觉自己的存在是可有可无,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为了得到父母的在乎,我认真学习考了好成绩考上好大学,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是每次父母都是满不在乎的态度,眼里心里只有弟弟,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多久,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了?真希望有人能帮我想想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