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医生不提倡剖腹产?

宝贝在成长


为什么有些医生不提倡剖腹产?

现在很多医院都不提倡剖腹产,有一个朋友想做剖腹产,医生说,等发动了再来来吧,朋友很是纳闷,难道我连自己想怎么生都决定不了吗,真是太气人了。医生解释说这是医院的规定,现在不提倡剖腹产了,更提倡顺产,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为了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才会考虑剖腹产。这位朋友也是很无奈,只好等到发动以后再去医院剖腹产。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和我们以前的认知似乎很不相同呢?原来是下面这些原因啊!

为什么有些医生不提倡剖腹产?

1、完成指标

我国的剖腹产率是41.1%,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15%以下,所以我们国家力争降低剖腹产率。

国家卫健委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纳入“2011年~ 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以及爱婴医院和母婴友好医院的考核标准

这一规定让医生倍感压力重大,所以为了完成指标,也要极力给产妇宣传顺产的好处,而不提倡选择剖腹产。

对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医院的医生、检查设施、床位都异常紧张,剖腹产需要5-7天才能出院,相对于顺产来说,需要占用2倍以上的医院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医生也不提倡剖腹产。

我去生孩子时,计划住单间,但是临时发动,紧急住院,能找到一张床位已经很不错了,别说是单间。有些地方还特别允许产妇在3天就出院,缓解床位紧张的尴尬。

3、为产妇着想

剖腹产对身体的伤害肯定比顺产要大,不仅仅是肚子上多了一道疤,身体会跟家虚弱,产后恢复的时间会更长。另外,现在提倡要两个孩子,剖腹产的话,至少要2-3年之后才能要孩子,而且再孕的风险也相对增加,下一次剖腹产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

4、为了孩子着想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当然是瓜熟蒂落最符合孩子的自然发展,在抵抗力、肺部发育、呼吸道疾病等方面,顺产的孩子相对来说要更好一些,所以为了下一代有一个更好的身体素质,也不提倡无缘无故的剖腹产。

哪些情况要剖腹产

当然,不提倡归不提倡,当确实有必要时还是要进行剖腹产。

1、胎位不正

胎儿为头位时能够顺利分娩,但是横位和臀位顺产的风险极大,这时就要选择剖腹产。

2、头盆不对称

如果胎儿的头部过大,产妇的骨盆小或者畸形,这样顺产势必要难产,本着对产妇和孩子负责的原则,还是要剖腹产。

3、宫缩乏力

如果产妇腹肌力量确实很差,没有能力将胎儿娩出,还是剖吧。

4、意外情况

如果羊水早破、羊水浑浊、胎盘老化、胎盘前置、脐带过短、脐带打结、脐带扭转、脐带绕颈过紧、胎儿缺氧窘迫、难产等意外情况发生,要及时剖腹产。

5、妊娠疾病

有些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产妇也有必要剖腹产。

当然,如果特别强烈要求剖腹产,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也会允许剖的,不过现在可以无痛分娩,顺产也会减轻痛苦的。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为什么医生不提倡剖腹产?第一,是因为剖腹产危险系数高,后遗症多。第二,是尊重自然,从古至今,生孩子本来就不是医生的事,只不过到医院生是为了更加安全防止意外罢了。

我们知道,在具备顺产的条件下,和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完全是不需要医生的。以前的人,条件差,都是在家待产,通常找几个有经验的妇女,或是婆婆嫂嫂就可以了。最多找个接生婆就是高需要了。

只是因为古时医学不发达,难以保证胎儿发育异常与否和胎位正否,所以导致早产、难产、死胎、感染等多方面问题。由于有卫生、消毒方面的保证,使分娩更加安全和保障,便渐渐地被医院包揽全程。

如今医学技术发达,很多人从一怀上到生产,都一直跟踪检查,只要无异常,顺产是毫无危险的。虽然自然分娩有一个持续甚至是有如生死之关的过程,但是想想子宫和肚皮没有永久留下的刀伤和疤痕,而且恢复的很快,再痛也是值得的。

总之,剖腹产是在顺产不行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虽然因麻醉手术生产的时候不痛,但子宫和肚皮的伤口和生二胎必须再剖腹产的后遗症是无法消除的。而且费用相对高、恢复相对慢。

这也是医生不提倡剖腹产的其中几个原因。当然,现在的医生,医德好像不是那么好。比如笔者2014年一个小小的感冒,到医院却要求验血拍片之类笔者认为不必要的事,结果输液药费报下来才十几块钱,而验血拍片的却高达百元还不能报。这是关心患者还是为医院赚钱,相信无须争论这个问题。

再说说剖腹产,很多医院不是叫你能顺产尽量顺产,反而是跟你说顺产的话出了问题他们不负责,往往言过其实,不是我在扣帽子。我姨夫的两个女儿,都身体挺好,不胖不瘦。大女儿20来岁在浙江初产,跟踪检查一直挺好,可是生产时还是被医院要求剖腹产。小女儿十七八岁在广东初产,跟踪检查也良好,可是还是一样被医院说得很严重叫剖腹产。你说这些医生是为了医院赚钱呢还是提倡剖腹产,不言而喻。

现在人都有这感觉,病不起!到了医院,小病成大病,大病成危症。这似乎成了医院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