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最让你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是谁?

剑雪萧萧


当然是大轮明王鸠摩智了。他只是一心痴醉与武学,也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相比于天龙三兄弟,我觉得他更像主角一点,他是得道高僧,重情重义。乔峰虽然侠肝义胆,但是总有一点弑杀的感觉,段誉有点自私,至于虚竹,就更不用说了,也有伪善的一面。

鸠摩智太可爱了,兼职就是一个大逗比,让人不得不喜欢他。他说的经典台词,各位道友还记得几句呢?下方留言讨论呦!我先来,“能够和小僧打成平手的世上没有几个”。😂😂😂





爆笑99


有句俗话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其实反过来也一样,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就有很多这样的反面角色,本是大反派,是可恨之人,但他们身上的可怜之处,却让人恨不起来。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金庸先生笔下五大让人恨不起来的反面角色。

第五名:欧阳锋

欧阳锋是《射雕英雄传》中最大的反派,行事狠毒,但不失一代宗师的范儿。作为武林中的五大顶级高手之一,在中神通王重阳死后,一心想争夺天下第一,为了这个目的,欧阳锋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以德报怨,用卑鄙的手段对付洪七公,害的洪七公差点葬身在茫茫大海之中。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夺得九阴真经,练好真经上至高无上的武功,以夺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令人可笑的是,最终,欧阳锋如愿以偿,练习了郭靖黄蓉给出的假《九阴真经》后,欧阳锋终于在第二次华山论剑时力挫黄药师、洪七公,获得天下第一,但却把自己弄得心智失常,成为一个疯子,让人可怜。

第四名:慕容复

翩翩佳公子,武林中两大青年才俊之一,姑苏慕容家的唯一传人,慕容复顶着这些光环出场,但却为了一个渺然无望的复国大业而走到了众叛亲离的深渊。纵观《天龙八部》,慕容复也没有做多少让人可恨的事情,抛弃表妹致使她投井算一件,杀死追随自己的家臣算一件,这些其实都是他复国理想的牺牲品。复国,是慕容复的一个执念,甚至在他的老父亲都放弃复国梦想遁入空门的情况下,慕容复却不知悔改,走向了众叛亲离的下场,可怜。试想,如果没有复国这一不切实际的梦想,慕容复或许能成为武林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第三名:金轮法王

《神雕侠侣》中的大反派有两个,李莫愁和金轮法王,相比李莫愁的作恶多端滥杀无辜,金轮法王真的是没有什么让人可恨的地方。金轮法王最大的问题就是立场不同,作为蒙古的国师,他兢兢业业的为蒙古国服务,和郭靖的交手也是惺惺相惜,最后还莫名奇妙的喜欢上了郭襄,非要收她为徒,传授给她西藏密宗的绝学,连最后的襄阳大战,金轮法王虽然挟持郭襄要胁郭靖,但在郭襄遇险的最后关头,金轮法王却舍命使出“龙象般若功”击开砸向郭襄的火柱,而导致自己力衰身亡。这一行为,让人对他再也恨不起来。

第二名:林平之

如果林家没有辟邪剑谱,林平之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充满正义感,阳光帅气,爱打包不平的富家公子,过了些年,接手父亲的镖局,把生意越做越大,安安稳稳的过上一生富足的生活。可是没有如果,一部辟邪剑谱改变了林平之的命运,家破人亡,林平之为了复仇,各种隐忍,等待时机,最后终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复仇成功,自己却永远成为一个残疾人。林平之着实是一个让人可怜的孩子,怎么也恨不起来。

第一名:鸠摩智

说实话,《天龙八部》这部著作,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逃不脱命运的束缚,逃不脱”求不得“这一主旨,鸠摩智作为吐蕃国的高僧,一心醉心武学,而且非常的谦虚,到处以”小僧“自居,整本书中也没伤害过一个人,虽然最终求仁不得,一身武功尽数散去,但最终却成为一代高僧,也算是功成圆满了。鸠摩智虽然是一个反派,但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他的存在仿佛只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不但不可恨,还有几分可爱之处。



张家公子名无忌


李莫愁是一个异类,是一个突兀的存在。

同她一般的女子,在文中出现,总是带着某一身份特征。是某人的妻子,或是孩子的母亲,或者某人的女儿,某人的徒儿。而独有她,仿佛没有亲人,没有夫婿,没有朋友,叛出师门。不容于江湖,独来独往,自生自灭。又四处杀人结仇,惹得一身血债,凭得一己之力便搅得武林中人闻风丧胆,激起公愤。

李莫愁之心狠手辣,可谓是金庸江湖里排得上号的。与她无冤无仇的一位老拳师,不过因为和她情敌人家跟她情敌何沅君同了姓,便被她便杀了人家一门老幼二十余口。后来又在沅江之上连毁六十三家货栈船行,只因他们招牌上有个"沅"字。一灯大师的师弟天竺僧,只因不小心走近了她的藏身之处,她不问缘由一根冰魄银针射出,结果了一条性命。人命在她眼里如同蝼蚁,赤练仙子之名由来不虚。为了《玉女心经》,更是对杨过和小龙女诸多为难。

当然,没有人会是完全无牵绊的存在,她非石头缝里蹦出的石猴。她有师傅,甚至可以说是师出名门,作为林朝英的徒孙,年纪轻轻横行江湖,少有人制得住她。她有徒弟,洪凌波对她衷心耿耿。她本来大可以守着古墓,做如黄蓉一般的正派掌门。出身名门,武功高强,李莫愁足有心高气傲的资本。年少娇憨,她也是温柔貌美的懵懂女子,有着青春和灵动。可若是如此,又何来旷世的杨龙之绝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元好问的这曲《摸鱼儿》,谁能料到,竟成了李莫愁的主题曲。

她下了山,叛了师门,将一颗芳心托付给了人,期待着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可不料情郎转身便与他人花前月下、迫切成婚。无辜之身被弃,心高气傲如她,如何咽得下这气。她未必想开杀戒,曾经的情郎却请来高人,强行压制她定下十年之约,让她如何能不恨?烈性如她,付出的爱被辜负,滋生的怒气被压制。于是温柔褪去,恨意萌发。

她眷恋着古墓外的红尘,可这红尘却是毁了她。李莫愁实在是一个令人恨令人怜令人叹的女子,她很美:"话语轻柔婉转,神态娇媚,明眸皓齿,肤色白腻,实是个出色的美人。"她很痴情,"人生自是有情痴",她为情而疯魔。她也很毒,招式狠辣、招招致命。五毒神掌、冰魄寒针,所到之处尽是血腥之气。

但她又很温柔,她疯魔,她性情古怪,人人都说她是女魔头,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对襁褓中的郭襄却呵护备至。李莫愁认为郭襄是小龙女和杨过的女儿,按照她对这两人的仇恨程度,她大可以杀了婴儿,可是她没有,她甚至仔细呵护,不惜损坏自己的名声,可她不在乎,甚至找来乳母,豹子,喂养郭襄。

李莫愁的一生短暂且凄美,爱得痛苦,恨却也恨得不彻底。一朝花落,葬身火海,她吟唱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终于得到了解脱。


一往文学


金庸小说中,让人恨不起来的反派,应该是一类所谓「浑人」。这种人并不坏,只不过恰好站在了反派的立场而已。比如,达尔巴、马光佐、南海鳄神。

我们对一个人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在我而言,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变态的坏。像李莫愁、叶二娘这样的。失恋了,就要出去杀人发泄。孩子没了,就杀别人的孩子玩。这种变态,无论她有什么样的情由,皆不能抵消其滔天大恶。一个失恋的人杀了几百人,你说,她毕竟是失恋了啊。这简直比「你只不过失去一条腿,可紫菱失去的是爱情」还变态。


然后是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坏。这是一般反派的属性。无论是立场的对立,还是自身欲望的追逐,都不是判定其坏的理由,其坏在不择手段,没有底线。比如岳不群这样的。


再次是较不择手段、没有底线而有所收敛,所谓「有所不为」。像欧阳锋、金轮法王,他们虽然是反派,但始终都端着一种范儿,不会像岳不群那样下三滥。


最后则是所谓「浑人」,他们本身不坏,也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促使其不择手段的坏。他们只是恰好站在了反派的立场,而仍有江湖道义。马光佐、南海鳄神之类即属此种。


由于这种浑人本身不坏,所以他们出场时,并不会给人带来一种「坏人」的压力与紧张感,反而给人以轻松的感觉。所以无论达尔巴也好、马光佐也好,南海鳄神也好,他们出场时,往往是带有喜剧效果的,使书中人以及读者一笑。我们看到他们不会紧张。而你看到玄冥二老,看到岳不群,你就没那么轻松。

马光佐的特点是嗓门大,又有点不通世故,全无心机。在绝情谷中,杨过破渔网阵时,马光佐的一段描写,至今读来,仍让人忍俊不禁。

马光佐拍手顿足,大声叫好,只是人群之中惟有他一人喝彩,未免显得寂寞,他叫了几声,瞪眼向法王道:“和尚,杨兄弟的本领不高么?怎么你不喝采?”法王一笑,道:“很高,很高,但也不必叫得这般惊天动地。”马光佐瞪眼道:“为甚么?”法王见公孙谷主双眉竖起,慢慢走到厅心,当下凝神注视他的动静,再也不去理会马光佐说些甚么。


后来杨过陪郭靖到蒙古大营,假装与众人不认识。结果马光佐不解其中情由,上来就大喊「杨兄弟」。被潇湘子掐了大腿,他还大声问潇湘子「干什么」。


围攻郭靖的时候,杨过怕马光佐受伤,主动进攻,把他引向远处,让他先走。马光佐又不解其中缘由,又是大声问干什么。还说他不怕这个郭靖。杨过是用郭靖会妖法才骗他走了的。


重阳宫中,潇湘子等围攻小龙女,按说马光佐是和潇湘子在同一立场的,应该上去帮忙。然而马光佐不仅没动手,还讥讽说:

「不要脸啊真正不要脸,三个武林大宗师,围攻一个小姑娘。」


金轮法王趁小龙女重伤,杨过断臂而不能移动之机,远攻杨过。马光佐就大叫「大和尚,你是英雄,还是混蛋?」被金轮法王削去了一层头皮。


最后被杨过劝说离开蒙古,回自己家乡。马光佐辞别杨过杨过、小龙女云:「小兄弟,新娘子,我去也。」回头便走。


严格说起来,马光佐应该不算反派人物了吧。虽然他曾在反派立场出现。这种人质朴可爱,我愿意和他做朋友,又让人如何恨得起来呢?


达尔巴也与马光佐类似。书中言他「诚朴谨厚」,确是如此。他并没有像霍都那样,表现出某种主动的恶。

南海鳄神号称凶神恶煞岳老三,整天嚷嚷着要把人脖子扭断。可从头到尾,他扭断过谁的脖子?倒是救木婉清,救段誉,最终送了性命。所谓「凶神恶煞」,倒像是故意表现出来的「凶神恶煞」。


心不甘情不愿的拜了段誉为师,叫他「他妈的臭师父」。然而到底人家是承认这个师父的。当着江湖群雄的面,叫段誉师父,还磕头,除了南海鳄神,哪一个正常的江湖人能做到。


嚷嚷着谁谁辈分比他大了几辈,要杀掉,可到底他杀过谁?


要摆脱段誉这个师父带来的辈分低,段延庆要杀段誉时,他难道不是应该高兴,甚至帮忙吗?然而岳老三说:「他是我师父,那是货真价实之事,又不是骗我的,怎么可以伤他。……我非救师父不可。」然后因此丧命。他大概到死都不明白段延庆为什么要杀他。


这样的人物是可爱的。南海鳄神号称「凶神恶煞」,可你真觉得他「凶神恶煞」么?无非是故意搞一个很凶的名号罢了。


金庸笔下的这种「浑人」,大抵都是让人恨不起来,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可爱的。


孙虚白


杨康是我恨不起来的反派人物,不仅不恨他,甚至还有些喜欢他同情他。

金庸先生的小说写尽了人心善恶,写尽了人性美丑。善也好,恶也罢,每个人物都有不为人知的身世,也都有不便道出的苦衷。

杨康虽是宋人的骨肉,却出生在金国的王公贵族之家,从小就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贵生活,在他的心里他就是金国的小王爷,未来的王爷,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登顶金国的皇位。杨康做事有时会不择手段,甚至有些卑鄙,但这不能责罪于他,他从小在政治家庭长大,他所看到的是弱肉强食,是人与人之间的的勾心斗角,是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他为了自己的至高理想为了自己的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现实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吧!

宋人都骂他“认贼作父”,我觉得有些偏激,虽然杨铁心是他的亲生父亲,可他也只是给了杨康生命,是金国的完颜洪烈把他养大的,而且对他疼爱有加,这是他的养父,于情于理他称完颜洪烈为父王不过分吧。虽然杨康不肯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他并没有加害杨铁心,杨铁心的死是完颜洪烈所逼。他不肯回到杨铁心身边,我承认是他放不下荣华富贵,放不下金国小王爷的身份。扪心自问谁又能放的下?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杨康对他母亲也是十分孝顺尊敬。

杨康对爱情也是忠心不二。自从喜欢上穆念慈,至死都未曾改变,试问又有几个男人能做到?每当读到杨康悲惨的死去的时候,我都会流泪。

站在杨康的立场,他所做的事都是情有可原。






80娱乐场


金庸先生笔下塑造的反派人物众多。心狠手辣如丁春秋、道貌岸然如岳不群,阴险狡诈如血刀老祖等都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反派。不过在金庸小说中,还有一些人物虽也是反派,却都是为情所困方才成为反派,让人恨不起来,反而唏嘘感叹他们的命运。金庸笔下最让你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是谁?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人。

1.《碧血剑》何红药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何红药的名字,仿佛便注定了她悲剧的人生。身为五毒教教主之妹的她,本来年轻貌美、天真浪漫,却因帮倾心之人金蛇郎君盗取教内至宝金蛇剑而触犯教规,万蛇噬身毁了容貌。更可怜的是,夏雪宜对她从来都只有利用,金蛇剑到手之后,便弃她而去。何红药苦苦追寻,才知夏雪宜已另结新欢,从此性情大变,行事歹毒狠辣。何红药的一生为情所困,为金蛇郎君痴狂,一颗真心待人却如此结局,又有几人能恨得起来。


2.《倚天屠龙记》宋青书

武当山上玉面郎,一见芷若误终生。作为武当派第三代弟子,宋青书气宇轩昂风度翩翩,加之师门荣光,本是前途光明,奈何爱上了周芷若。论武功论地位论人脉,宋青书拍马不及张无忌,可论对周芷若的痴心,优柔寡断处处留情的张无忌却远比不上宋青书。不可否认,宋青书性格本就有缺陷,但他的阴暗面更多还是因爱而生,为了周芷若他背弃师门加入丐帮,后又改投峨眉,甚至误杀师叔又准备暗算师祖。书中他的结局也非常凄惨,为救父亲被周芷若误杀。


3.《神雕侠侣》李莫愁

世间情为何物,李莫愁可谓一生都在问这个问题。“赤练仙子”李莫愁一出场,便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可是,李莫愁背后也有一段为情所伤的故事。她与陆展元堕入爱河后被逐出师门,本以为等待她的是与心上人相守一生,可惜陆展元又移情别恋。痴情而执着的她因爱生恨,从此杀人如麻,欲灭陆家满门。可是她看见那一方锦帕便心软了,对襁褓之中的郭襄也是呵护备至。哪怕死在绝情花谷,她还在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


4.《天龙八部》游坦之

一生难坦之,为爱成痴魔。金庸先生取名总是这么有深意,游坦之、林平之,本取“平坦顺遂”之意,可两人的一生哪和“平坦”沾边。与林平之一样,游坦之同样是富二代出生,可惜聚贤庄一战家破人亡,而仇人却是名满天下武功高强的乔峰。生性懦弱、胸无大志的游坦之报仇无门,还爱上了古灵精怪、百般作弄自己的阿紫,不得不让人感慨游坦之大概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他为阿紫痴狂,甘心为奴被其利用,只为能守护在阿紫的身边。阿紫眼瞎,他甘愿挖出双眼;阿紫跳崖,他也义无反顾跟着跳了下去。可见游坦之一生也是为情所困的可怜人。

正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金庸笔下的为爱痴魔的人不在少数,可这些人物本身又何尝想如此。难道他们一出场便作恶多端吗?别忘了何红药、游坦之等人一出场俱是心性善良、不谙世事之人啊。所以说,错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那份爱而不得,是这世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也正是如此,哪怕他们成了反派也让人觉得情有可原,实在恨不起来。


从小说起


这个其实蛮多的,如笑傲江湖的左冷禅、任我行,神雕侠侣的金轮法王,倚天屠龙记的灭绝师太和周芷若,射雕英雄传的欧阳锋,鹿鼎记的海大富等。

左冷禅

左冷禅其实是振兴嵩山派和五岳剑派的一代雄主。在左冷禅执政前,五岳剑派最强的是华山派,虽然有华山派自己作死的因素在内,但如果左冷禅自己不争气,嵩山派也不会迅速崛起成为五岳剑派中第一大派,嵩山派一派的实力在正教中甚至就仅次于少林、武当,成为第三大门派。

左冷禅一门心思推动五岳剑派并派,对于令狐冲、岳不群等四派掌门及其心腹子弟来说,确实是破坏了既得利益格局,抢了别人的蛋糕,但从五月剑派发展来看,却是一种好事。嵩山并派大会来看,各门派失意子弟以及许多年轻子弟,如泰山三玉、华山剑宗等,都是拥护左冷禅的。

从事实来看,在左冷禅领导下的五岳剑派与任我行1.0时代的日月神教形成均衡之势,确保了武林总体安全;在东方不败时代,五岳剑派甚至实力已经膨胀到略胜于日月神教,并直接威胁到少林、武当的正教武林统治地位。这不得不承认是左冷禅的正确领导

而左冷禅失败后,五岳剑派迅速衰落,愚蠢的岳不群和令狐冲甚至直接引发了五岳剑派大内战,导致大部分精英群体被杀。不然,任我行也不会拟定消灭少林、武当和五岳剑派的大计划。倘若任我行不死,恐怕正教武林早已被日月神教灭了,最大的祸害则是令狐冲。

任我行

任我行是“厉害人物”的典型,虽然为人刚愎自用、残忍好杀,但武功高,手段狠,深谋远虑,做每一件事都经过缜密的安排,甚至看得出东方不败的深谋,而将“葵花宝典”送给了东方不败,引东方不败“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将东方不败害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

任我行这样的厉害人物,是最可怕的人物,权谋诈术之深,令人防不胜防。金庸将任我行这一方面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看了令人不寒而怵。

他与左冷禅武功差不多,谋略差不多,两人的对抗在笑傲江湖中极具阅读价值,两人的关系甚至很像历史上的高欢与宇文泰。

周芷若

初时的她秀若芝兰,温婉斯文,后期的她清逸如仙,冰雪出尘之姿中带有威严仪态,气震数千豪杰。

有人说她心机深重,装作一副可怜样,是个名副其实的绿茶婊。有人说她善用阴诡之术,却偏偏笨拙肤浅,她手段很辣,带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意味。而这些恰与柔弱无害的外表产生强烈的反差。

其实,周芷若只是个政治人物,她满心要将峨眉发扬光大,名震江湖,甚至还想着张无忌那一天荣登大宝,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

但她却偏偏爱上一个脑残张无忌,导致了她成为一个悲情的反派。

另外,周芷若虽然嫁了两次,却还是冰清玉洁,绿茶一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成立的。

像周芷若这样的女子虽然算不上极好,但至少也不算差,可惜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遇到了骚货赵敏,只能乖乖就范了。


散仙读史


灭绝师太,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峨嵋派第三代掌门。说起来,她虽然不是书中主角,甚至算不上是前排人物,但是她给人的印象总是非常深刻,即使心狠手辣,却也让人不觉有恨,每每想起,只是一声叹息,颇有英雄落寞、大志未酬的伤感。

书中记载,灭绝师太“约莫四十四五岁年纪,容貌算得甚美”。只是这位美丽的尼姑武功高强,性情刚烈,正邪不两立,出手极狠辣。同时,她又有一代宗师风度,行事自有摄人威严。她的一生,所做的事情里,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二事,一是掌毙纪晓芙,与大魔头杨逍划清界限,二是色诱张无忌,令周芷若夺回屠龙刀。

其实,灭绝师太究竟是正面形象还是反派人物,确实有些分不清,按说她觉得是正派角色,但是像她那样滥杀无忌,又怎么能说是正派。只能说她是正派中的“邪派”。

为什么说,灭绝师太是让人恨不起来的金庸笔下角色呢?从性情纯真、刚直不屈、嫉恶如仇三个方面略作叙述:

一是性情纯真。书中有这样一节,在攻击光明顶的路上,狡猾的宋青书遇到了峨眉派的队伍,他对漂亮的周芷若动了心思。为了讨好峨眉的灭绝师太,他夸大其词,说灭绝师太是足以与武当张真人相提并论的世间高人,又说武当与峨眉武功并驾齐驱。然后宋青书又故意露怯,假借向丁敏君请教武功,然后施展拙劣的一招“轻罗小扇”,引得灭绝师太搭话。

书上这么说道,“灭绝师太见刚才丁敏君比划这一招,精神劲力都只三四分火候,未免有辱名震天下的峨嵋剑法,当下走近身去,一言不发的从丁敏君手中接过长剑,手齐鼻尖,轻轻一颤,剑尖嗡嗡连响,自右至左、又自左至右的连晃九下,快得异乎寻常,但每一晃却又都清清楚楚。”

其实,作为一派宗师的灭绝师太,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是有数的,她的武功与武当大弟子宋远桥相距不远,但是与张三丰是毫无可比性的。但是宋青书的这些奉承话语,还是让她很是受用。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清高如灭绝师太,也不免着了小人的道。

二是刚直不屈。书中记载,从光明顶撤退回到峨眉的路上,灭绝师太等人全部遭遇元朝收买的江湖势力伏击,服下十香软筋散丧失了功力,被囚禁在元大都万安寺佛塔。明教右使范遥知道灭绝师太不可能接受魔教恩惠,就巧计骗她服下解药。后来佛塔起火,张无忌让困在塔中的各位跳下来,他用乾坤大挪移神功一一接住。结果,灭绝师太毫不领情,临危之际将掌门传给周芷若,把刀剑互砍的秘密也交给周,然后自己护着周芷若纵身跳下,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徒弟的安全,然后拒绝张无忌救助,摔死在万安寺下。

书中原文,“岂知灭绝师太死志已决,又绝不肯受明教半分恩惠,见他(张无忌)手掌拍到,拚起全身残余力气,反手一掌击出。双掌相交,砰的一声大响,张无忌的掌力被她这一掌转移了方向,喀喇一响,灭绝师太重重摔在地下,登时脊骨断成数截。张无忌却也被她挟着下堕之势的这一掌打得胸口气血翻涌,连退几步,心下大感不解,灭绝师太这一掌,明明便是自杀。……眼见张无忌走上前来,伸手要搭她脉搏,灭绝师太右手蓦地里一翻,紧紧抓住张无忌的手腕,厉声道: “魔教的淫徒,你若玷污了我爱徒清白,我做鬼也不饶过……”最后一个“你”字没说出口,已然气绝身亡,但手指仍然不松,五片指甲在张无忌手腕上掏出了血来。”

三是嫉恶如仇。灭绝师太一生以侠义自居,疾恶如仇,始终坚持心中所谓的“正义”二字,甘愿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灭绝师太认为自己是正义团队的代表(六大派都是正义之士),与她的理念对立的当然就是魔,就应该毫不姑息的赶尽杀绝。其实在正义团队中,灭绝师太也不是全然赞同的,比如昆仑派的何太冲、班淑娴夫妇,华山派的掌门鲜于通,对这类品行低劣的人,灭绝师太也是嗤之以鼻的。作为峨眉掌门,灭绝师太的理想,一个是坚决的扛起除魔灭妖的正义大旗,另一个就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兴复本派。所以,灭绝师太的手下,从来没有怨鬼,杀的是魔,只是无论如何解释,说到底还是两个字——杀人。

书中写到,“灭绝师太却恨极了魔教,兀自挥剑狂杀。倚天剑剑锋到处,剑折刀断,肢残头飞。峨嵋派弟子见师父不退,已经退下了的又再抢上厮杀,变成了峨嵋派独斗锐金旗的局面。明教锐金旗下教众尚有六十余人,武功了得的好手也有二十余人,在掌旗副使吴劲草率领下,与峨嵋派的三十余人相抗,以二敌一,原可稳占上风。但灭绝师太的倚天剑实在太过锋锐,她剑招又是凌厉之极,青霜到处,所向披靡,霎时之间,又有七八人丧于剑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灭绝师太是个冷酷的人,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确实不失为女中豪杰。这位师太毕生心愿有两个,一是推翻元朝蒙古朝廷,光复汉家山河,二是光大峨嵋派,武功领袖群伦。从这两方面来看,灭绝师太无论正派邪派,只要胸怀天下苍生,所作所为光明正大,绝非为了一己之私,就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下。


石头大狮的膠澳筆記


左冷禅。这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却让人怎么也恨不起来。



左冷禅野心勃勃,妄想一统江湖。

令狐冲自己都说,嵩山派为了胁迫恒山派答允并派,假扮日月教教众,劫掳恒山弟子,围攻定静师太。所使的手段太过卑鄙。晚辈刚巧遇上此事,心觉不平,是以出手相助。后来嵩山派火烧铸剑谷,要烧死定闲、定逸两位师太,那是更加可恶了。

所以后来两位师太横死少林,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觉得是左冷禅下的毒手。他对自己的恶毒行为毫不避讳,小人的名号更是已经在武林公认。少林武当提醒令狐冲要防范于未然,与左冷禅抢夺盟主之位。

就连任我行也说,“你武功了得,心计也深,很合老夫的脾胃。你想合并五岳剑派,要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可是你鬼鬼祟祟,安排下种种阴谋诡计,不是英雄豪杰的行径,可教人十分的不佩服。”

但是并派之时嵩山一战,却让我对这位“小人”刮目相看:

嵩山派几名弟子抢过去,齐叫:“师父,咱们一齐动手,将华山派上下斩为肉泥。”

左冷禅朗声道:“大丈夫言而有信!既说是比剑夺帅,各凭本身武功争胜,岳先生武功远胜左某,大伙儿自当奉他为掌门,岂可更有异言?”他双目初盲之时,惊怒交集,不由得破口大骂,但略一宁定,便即恢复了武学大宗师的身分气派。群雄见他拿得起,放得下,的是一代豪雄,无不佩服。

他虽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他有作为一位武学者最起码的尊严和气度。他精心策划,最后竟成了为他人作嫁妆,还盲了双目,换作他人恐怕都不肯善罢甘休。但他一定神之后便说,大丈夫言而有信,奉武功高者为掌门。

小人是坏人,因为他们害人;

但,这种小人却不能不让人有那么一刻肃然起敬:即便是霸道手腕,暴力豪取,但依然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以说,小人容易防范,伪君子就让人头疼了。

左冷禅武功再高,谋略再能,也最终败给了岳不群。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左冷禅却既不高尚,又不够卑鄙。

笑傲江湖,左冷禅起码能担起一个“傲”字。


溯源风华


我觉得,金庸笔下最让我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是余沧海。

我挺喜欢这个名字的。

余沧海是青城派的观主也就是掌门,青城派身为江湖十大名门之一,余沧海的地位在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但偏偏为了一本辟邪剑谱搞的身败名裂,门下弟子死伤殆尽,也算是得不偿失。

我不觉得余沧海可恨,只是觉得余沧海可怜,也有些微的可敬,原因有几点:

一、余沧海自身条件并不好。余沧海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这是天生的缺陷,但是他和人动起手来,依旧是一派宗师风范,这说明了余沧海练武很用心,肯定为了练武吃过不少苦头。

二、余沧海志向高远。从门派前辈那里得知辟邪剑法曾经煊赫一时后,就开始谋划夺取林家辟邪剑法的剑谱,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阴差阳错的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三、余沧海是真小人。余沧海虽然很用心去图谋林家的辟邪剑谱,但结果却又是一次阴差阳错,为岳不群做了嫁衣裳,这也是人算不如天算,终究是岳不群道高一筹,伪君子赢过了真小人。

四、余沧海运气实在差。余沧海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还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临死前被一个江湖晚辈戏弄,一代宗师束手束脚,被治的灰头土脸,也是可悲可怜。

如果要评价余沧海这个人,我觉得可以用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第二句话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为他人作嫁衣裳。

余沧海代表了一类人,这类人很刻苦、很努力,做人做事也很用心,但偏偏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与别人相比总是缺了一点天分,缺了一些运气。每当这类人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时,却总是阴差阳错的失败,仿佛一生都被上天所戏弄,到头来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或许余沧海就是那类,天生运气不好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