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一起傻笑


其实缺乏父爱是一件对我来说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成长。

对女孩子来说,缺乏父爱就容易渴望被保护,我的爸爸从我小时候就是在外地上班,我和弟弟两个人在奶奶身边长大,十岁前我妈妈还陪在我们身边,后来也跟着老爸去外地做事了,我很小就很渴望爸爸过年回家的日子,好开心,但又有点胆怯,不知道怎么交流,在学校努力上学,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和鼓励,在学校自己性格很强势,不爱和男生来往,总是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让别人轻易靠近,一直就朋友很少,也经常在村子里和别人打架,就为了保护我的弟弟不被欺负,现在性格一直比较刚硬,不太会待人处事,没有女孩子的温柔,我自己也很想改正,有点难。

对男孩子来说更影响大,想我小弟年轻时就没有责任心,胆小怯懦,没有男人的承担,因为父亲没在身边教导,所以也就少了男人还有的承担和责任,总希望有人出面为自己这解决问题,做事优柔寡断,没有决断,这也是一个男人的致命缺点,所以有条件的话孩子还是要放在父爱母爱中成长,性格才能更完美,谢谢。


皓哥雅妹


对于缺乏父爱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有一定的发言权,因为某些原因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没有爸妈的陪伴,但是我从来没有感到自卑感到缺失亲情,因为没有父爱母爱我得到了更多的爱,爷爷奶奶把我捧在手心里有求必应,姑姑姑父也像爸妈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叔叔婶婶对我也像爸妈一样,身边的朋友对我也没有异样的眼光,所以我的童年虽然缺少了父爱母爱,但是也没有感到和别的朋友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童年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有足够的爱,对孩子有足够的关心,孩子就不会有自卑感,也不会有缺失!


加冰不可乐


这个问题我想我还是比较有资格回答的。我不但缺乏父爱,还缺乏母爱。

我生下来不到一个月就被送到外婆家,从来没喝过母乳。外婆家在农村,她跟外公两个人给了我所有的爱。

我爸妈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过来串一串亲戚,给点米和菜。对我谈不上任何的关心和疼爱。

如果一直这样,我倒也觉得没关系,因为外公外婆取代了他们。

天不遂人愿,13岁的时候他们突然来接我回家,告诉我以后跟他们一起生活。可以想象,十几年都处的像个陌生人,怎么一起做家人?

回到家后我就百般不自在,我爸是警察,平时不苟言笑,我妈没文化,但是脾气特别暴躁。所以挨打挨骂简直像吃饭一样平常。我家里有个哥哥,爸妈很宝贝他。到什么程度呢?我妈买排骨回来,煲了汤放起来,每天拿一部份出来给我哥补营养,然后给我吃稀饭。告诉我,我哥身体不好,让我别跟他争。说真的,我从没想过跟我哥争什么,我不把自己当家里人,自然也不稀罕他们的疼爱。

在家里过了四年,这四年真的是我一生的噩梦,每天都在战战兢兢的生活,生怕我做错了哪一件事,招来打骂。

高中毕业。我连大学都不想上,逃一样离开他们。然后找了个大我很多的男朋友,没什么原因,只因为他对我很好

经历的太多的苦痛,才会被别人一点小小的甜头骗走。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真的会叛逆、自卑。孩子没有做错什么,如果真的不爱,就不要生他下来折磨他。


Phoebe.


个人理解这个不能一概而论,缺乏了父爱,有了伟大而正常母爱也是很好的。我就举一下我身边的两个例子吧:

一个是我大学同学,小学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单身一人照顾他,而他的父亲重新成立了家庭。他的母亲很爱他,但不是溺爱,虽然他有时会因为父亲不在身边而感到悲伤难过,但是母亲对他的爱让他并没有感觉失去很多。而母亲的爱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霸占的爱,有的离异母亲感觉自己为了儿子都没成家,对孩子的爱是让人窒息的爱,但我这位同学告诉我,他的妈妈从来没有让他感觉到压力,母亲虽然很辛苦,但是家里的环境很自由,很轻松,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告诉她我一个人把你养大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你要好好努力,不要让我丢脸等等这样的语言。所以他生活很快乐,性格很阳光,上学期间和同学们关系处的特别好,现在结婚了,有了两个宝宝,他很爱他的孩子和老婆,也不是溺爱,是一种自由的爱,家里的气氛很轻松!

再说另外一个朋友,是同事,关系也不错,他从小也是单亲家庭,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养大,他很少和我们说家里的事情,我们也是偶尔得知他是单亲家庭,有一次我们去他家里,他的妈妈正好在家,称呼他为宝宝,我们都有点吃惊。他的母亲经常过来陪他,洗衣服做饭,有时我们感觉是种溺爱,让人窒息的爱,容不得他人分享的爱,他现在38了还没有成家,这个有可能和他从小缺乏父爱有关系,不在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或者担心结婚了会伤害到母亲!

不管怎么说,缺乏了父爱的童年肯定不是一个快乐完美的童年,但作为一个孩子又左右不了父母的选择,最重要的是缺乏了父爱,你获得的其他的爱是否是健康的,是让你快乐的就足够了!


Olympiad


童年缺乏父爱的孩子后来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同的经历肯定会有不同的结局。但可以肯定的是,童年缺乏父爱对孩子的心理乃至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我的切身经历来说,父亲的一生脾气暴躁。我们兄弟俩都对父亲充满了畏惧。甚至把他当成了全家的敌人。但母亲却不这么想,她把父亲当成神一般的主心骨。因为父亲的腰板挺的很直,浑身上下有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兄弟俩慢慢长大,越来越抵触自己的父亲。从来没有好好交流过。还是时不时地挨上父亲一顿训。中年父亲是艰辛的。既要赡养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又要照顾弱智的姑姑。还要供我们兄弟俩上学。

我们兄弟俩后来结婚有了孩子,体会到了抚养孩子的艰辛。但依然和父亲的关系不好。

几年前,一生要强的父亲突然身患重病,虽经多方抢救,但依然没有挽回生命。看着父亲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再也站不起来了。泪如泉涌的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父亲一生的种种的好一下子浮现在了我的脑海。父亲,你走了你的坚强还在,我已经重新感知了你,请原谅你的儿子!

后来,我也步入了中年,儿子也慢慢长大了。虽然不认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但我心里再也不责怪父亲。因为父亲已经足够伟大!


囻之大


说起缺乏父爱,就要说到我的母亲,在妈妈七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外婆三十多岁没有再嫁,一个人带大四个孩子,那一年,我小姨才四五个月大。妈妈跟两个舅舅,还有小姨性格都挺好的,对谁都笑嘻嘻的,很开朗。我觉得如果父爱的缺乏已无法挽回了,母爱就显得尤其重要,他的性格,为人处世离不开母亲的教导。我很佩服,也很敬重我的外婆,在那个年代,连解决温饱都是问题的年代里一个人把兄妹四人拉扯大,我觉得她非常了不起。


小朱小程


父亲一般代表着靠山,代表着力量,代表着信念,代表着坚实。童年缺乏父爱的孩子一般来说比较胆小,害羞,腼腆,情绪低落,焦躁不安,自信不足,没有担当能力等性格弱点。

如果母亲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经常鼓励与赞扬孩子,并且把他带到人多的地方,让他承担一些小任务,给他鼓励,持续性的让他得到锻炼,慢慢的能够改变与弥补他性格中的弱点与不足。

或者让他的舅舅,或亲戚朋友中其他男性和他建立友好的关系,经常带他出去玩一玩,给他力量,给他鼓励,给他肯定,给他自信,慢慢的也能改变他性格上的不足与脆弱。

总之自然缺乏,就想尽一切办法,去给他弥补,改变。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童年留下什么心理上的阴影和感情上的不足。让他在阳光下生活,阳光下成长。



荷花暖人四海春


我觉得首先需要探讨一下父爱和母爱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父爱和母爱都是伟大的。在这个充满消费、风险、诱惑、压迫和信息的社会,孩子出生后,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在于吃饱穿暖了,更注重的是对孩子心灵,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指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父亲能给孩子新奇,刺激,和激情,而母亲则单调而刻板。父亲的魅力让孩子兴奋,而母亲善于言辞,给人安慰。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情感能力主要来自母亲,而与人打交道社会能力主要从父亲那里学来。童年里父爱缺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或许自己尚未察觉,他们可能会再新的家庭里讨还,到时,他们的婚姻也不是幸福的状态,悲剧可能会在下一代重演。另一方面,缺乏父爱,但他的母亲对他有正确的引导,这样对他的影响就几乎没有了。


江城学姐


您的这个问题可以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看、来分析。

第一:童年时期;

第二:父爱缺失;

第三:对成年后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看出您是想了解这三者关系的影响。

童年一般是指3--12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对家庭的依恋,和对父母的依恋非常强。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随着儿童年龄成长,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如果父亲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就会造成依恋关系无法形成。当孩子受到委屈,或者是内心恐惧的时候,需要父亲给给于鼓励和支持的时候,得不到应用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大,内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另外,比较心理也是对孩子伤害很大的一方面。当孩子去其他人家玩,看到其他孩子都有父母的陪伴,而自己没有,由于精神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综上所述,童年期的儿童长期缺乏父爱,长大后会产生:缺乏安全感 的心理、自卑感等。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心理重建来修复!


如何提升自信


朋友在孩子4岁的时候和他老公离婚的,现在孩子20岁了,性格很孤僻,小的时候学习很好,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在全学年前10名的成绩,到了高中成绩直线滑落,不和同学交流,上课睡觉,回家就是玩手机,说了也和没说一样,唉所以说呀为了孩子大人能不离婚最好不要走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