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红楼梦》与南京

本世纪初,笔者在考证曹雪芹江宁织造家世和研究《红楼梦》“本事”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是‘稗圣’曹雪芹的根,南京是‘情经’《红楼梦》之源”的口号。不少读者曾向笔者询问其依据何在,现借金陵晚报“老南京”一角简答如下:

南京——“稗圣”曹雪芹的根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他的“天恩祖德”,远者可以追溯到汉初的平阳侯曹参和汉末的魏武王曹操。他在宋初的显祖是武惠王曹彬。到了明朝,雪芹的祖先几经迁徙,后来到了辽东。明朝末年,满族崛起,推翻了明王朝。在这战争年代,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又名曹锡远)在沈阳令上被俘,沦为满族皇室正白旗主多尔衮的家奴。不久,他跟“主子”进了关,而他家遂由“包衣下贱”一跃而成为“从龙勋旧”。入关初期的多尔衮,权势很大——由于他的侄儿顺治年幼,他是摄政王。因此,曹家意外地交上了好运,致使雪芹有了新的“天恩祖德”可赖——“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

清朝第一代皇帝顺治20多岁就因出痘不治而亡。顺治一死,皇三子玄烨继承大统,这就是后来的康熙大帝。而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玄烨的保母,因此康熙登基的第二年,为酬报孙氏抚育之恩,便派遣她的丈夫曹玺出任江宁织造,曹家的鸿运,随着康熙朝60年盛世,也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人间富贵荣华。如果从曹世选“扈从”多尔衮算起,则“历百年”,这与《红楼梦》中贾家的百年兴衰史正相契合。

再说,曹玺任江宁织造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六月,因劳瘁卒于江宁织造署寝。是年十一月,康熙首次南巡到江宁(今南京),“亲临其署,抚慰诸孤,遣内大臣祭奠”。曹玺一死,康熙就有意让曹玺之子,也是玄烨自己幼时的“伴读”和后任“侍卫”的曹寅继其父职,“诏晋内少司寇,仍督织江宁”。但不久又将曹寅召回北京,派任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另选也是织造世家出身的马桑格暂充江宁织造之任。到了康熙二十九年(1690)夏天,曹寅得以郎中兼佐领的身份出任苏州织造,旋即兼任江宁织造事务,两年后又专任江宁织造。曹寅在江宁织造以及后来兼任两淮盐政的22年生涯中,在江宁织造署接驾康熙达4次之多。每次接驾的盛况,“比一部书还热闹”。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第三次南巡,也是曹寅首次接驾,玄烨为了消除民族隔阂,亲自到明孝陵祭奠,并写了“治隆唐宋”四大字,当众宣布:“朕御书‘治隆唐宋’四大字,交与织造曹寅制匾,悬置殿上,并行勒石,以垂永远。”这次南巡,玄烨在织造署兼行宫见到了他幼时的保母孙氏,十分高兴,对群臣言道:“此吾家老人也。”因见庭中萱草,古人正是以萱喻母,于是亲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制匾悬于内院正堂之上,“一时贤大夫竟作歌颂,积成卷轴”。

再说,早在曹玺于康熙二年来南京任江宁织造之初,即“移来燕子矶边树(黄楝)”,亲植于织造署的庭院之中,“久之,树大可荫,爰作亭于其下,因名曰楝亭”。作为暇时偃息之所和课子之堂:“婆娑一枝下,授经声琅琅。”但自曹玺去世后,马桑格继任江宁织造,署院未加修缮,因此到康熙三十二年,曹寅来南京专任江宁织造时,见署中楝亭圮坏,乃出资重作,顿改旧观,时人尤侗在《楝亭赋》中赞曰:“非劳劳(亭)之可比,岂赏心(亭)之能称。”这座楝亭遂成为曹寅以文会友的重要场所:“清溪之滨,聚白下之名流。”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七月二十三日,曹寅在扬州天宁寺书局病殁,康熙就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康熙称他“是个文武全才之人”。谁知到康熙五十四年春,他便一病而亡了。于是康熙又命将曹寅之弟曹宣的第四子曹頫过继给曹寅之妻李氏为嗣,还特命继任江宁织造。曹頫的特点是“好古嗜学”。

康熙五十四年六月(1715年7月),曹颙的遗腹子雪芹诞生在南京江宁织造署内,并在此度过了“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饜肥之日”的童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伴随康熙朝60年盛世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织造世家,才造就了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因此,也可以说南京是“传神文笔足千秋”的“稗圣”曹雪芹的根。

南京——“情经”《红楼梦》之源

《红楼梦》中写道:“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金陵”“石头”都是南京的别名古称。《红楼梦》中有《石头记》和《金陵十二钗》这两个书名都与南京有关。书中还写到一张“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红楼梦》中的“金陵四大家族”。故脂砚斋批云:“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这也就是《红楼梦》“自述说”即“曹雪芹家事说”的主要论据。胡适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是当日曹家的影子,故贾(假)府在‘长安’都中,而甄(真)府始终在江南。”笔者论证,《红楼梦》中的“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的原型即是江南三织造的曹(寅)、李(煦)、孙(文成)、马(桑格)四大家族。他们也都是“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

笔者在长达30多年对《红楼梦》的研究后发现,《红楼梦》 中所写的许多人和事,都可以与江宁织造曹家“对号入座”。例如,书中所写的“荣禧堂”就是以康熙御赐曹雪芹曾祖曹玺“敬慎”额和御赐雪芹曾祖母孙氏“萱瑞堂”额为原型的。书中写到的贾府的三座家庙——铁槛寺、水月庵和栊翠庵,其原型则是曹家的三座家庙——香林寺、水月庵和万寿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发生地——明代应天府衙、清代为江宁府衙,即府西街的南京市第一中学校园处。再说,“通灵宝玉”的“原型”,据考证即是南京出产的雨花石。而书中写到的王熙凤“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贾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薛宝钗穿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晴雯病补的“孔雀裘”,以及书中多次写到的“卍字锦”等,都是江宁织造局生产以供“上用”的织品。此外,与南京有关的方言、民俗、掌故、胜迹等或深藏于书中的字里行间,或披露于书中的纸上笔端,而这些都是反映雪芹这个江宁织造世家实况的。如果没有这个织造世家,就不可能产生出“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情经”《红楼梦》来。因此,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京乃是《红楼梦》之源。

严中(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学术顾问、南京曹雪芹纪念馆名誉馆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