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常熟市慈善总会紧紧依托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弘扬慈善文化作为重点工作系统安排、有序推进,城乡慈善氛围与日俱增,愈发凸显了整座城市的慈善气质。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艺术牵手爱心

一本满载爱心的年画,在常熟成为寻常百姓家中的一抹亮色。在慈善总会的策划下,红红火火的年画以“善”为主题,借书画家之巧手,书写善意之句,描摹爱心之花。这本画册赠予与人为善的企业家和个人,表示对他们善行的鼓励;赠予被帮助的普通人,激励他们带着希望前行。无论是挂在家中还是办公室里,年画让人“开门见善”,潜移默化中给民风带来了有益的滋养。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这一本年画从创意到实施,也实现了慈善、艺术和商业的牵手。2018年初,慈善总会牵头与江苏新合作常客隆连锁超市有限公司签订“慈善年画送万家”战略合作协议,由新合作常客隆公司全额出资,慈善总会协助年画策划定稿,每年制作并向全社会发放年画不少于1.5万份。而慈善总会还为此集结了常熟市爱心书画家们组建了常熟市慈善总会书画院,吸收了十多位市书协委员中的青年骨干加盟。2019年春节前夕,为感谢在过去的一年里助力本市慈善事业的所有爱心企业、爱心企业家,书画院的13位书画家为他们创作了迎新书画作品。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故事加载善意

“古往今来,常熟这片土地都不乏慈善人物。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言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公益慈善理念的人之一……”常熟市慈善总会会长徐永达说起常熟慈善历史如数家珍。为培育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今年3月25日,慈善总会牵头组织编撰领导小组,寻根常熟慈善文化,编写慈善故事。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行善真好——常熟慈善故事》重点挖掘整理本市从宋代起涌现出的乐善好施的慈善人物故事,将原本口口相传的慈善文化书面化、系统化。该书启动编撰以来,得到了常熟社会各界支持,仅4个月时间,编撰前期工作全部完成。

在编书的同时,慈善总会还倾力发掘文化资源,打造属于常熟的“慈善之歌”。常熟人自己作词作曲的慈善之歌现在也已有了雏形,词曲朗朗上口。

善爱浸润城市

一座城市的慈善气质,源于慈善文化的点滴涵养,流露于街头巷尾的善爱细节。常熟就正在打造这样一座“处处有善,处处有爱”的城市。

在城市中心区域,一幅巨大的慈善海报取代了商业广告,十分醒目。健身步道上随处可见慈善标语。在辛庄中心小学,校门口电子显示屏不停刷新着慈善警句格言。最惹眼的则是教学楼内那条百米慈善长廊上一幕幕爱心奉献故事、一条条学生心语便签、一幅幅慈善活动图片。评弹兴趣社团则鼓励师生取材慈善故事自编、自弹、自唱。一部名为《慈善送暖好榜样》的自编评弹曲目,走入了省台乃至中央台,将当地好人黄阿雪无私奉献、扶助孤老的感人事迹唱出了常熟。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梅李镇的聚沙园则是另一个慈善文化样板。漫步亭台水榭之间,耳濡目染的尽是慈孝文化。公园的一角安放着一面特殊的“爱心墙”,上面由各种字体的“善”字组了一个心形图案,每一个“善”字背后都有一个慈善的故事,目前已经集了80多个。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丰富载体、打造阵地,与媒体形成战略合作协议等全方位的工作,市慈善总会正使慈善文化更加深入社会各界,平等互助、依法行善等现代慈善理念得以传播,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善行义举,让千年古城常熟由内而外散发出慈善的城市气质。

爆料丨18915661029

版权声明:本微信中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归常熟日报、常熟新闻网所有,未经常熟日报、常熟新闻网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许可或仿制本微信中常熟日报和常熟新闻网拥有版权或经许可使用的任何内容。

在看点这里

温暖常熟!慈善文化助力事业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