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转型“三级跳”!绘就孝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7米宽的旅游公路如长龙般,顺着山势蜿蜒盘旋。春天,沿着路两旁红色沥青铺就的自行车赛道,翻过细冲山,您会感到眼前一亮—— 排排小楼,依山而建,清一色白墙灰顶。这里就是田堂村,一个与“天堂”谐音的山村。村前鲜花盛开,溪流潺潺。位于大别山南麓的田堂村,过去房子犬牙交错,羊圈建在村中,臭味令人掩鼻。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是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

小山村的转型“三级跳”!绘就孝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变化,随着孝感市直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产生。

争取资金 修路治污

田堂村位于孝昌县小悟乡,是湖北省重点贫困村之一,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仅0.67亩,2015年底村集体累计负债8.7万元。“过去路不光窄,还尽是凼子。”村民王汉华回忆说,村里不少老人都没去过县城,村民遇到急事,想从城里打的回来,加价一倍都没人愿意跑。

小山村的转型“三级跳”!绘就孝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2015年8月,孝感市直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田堂,副队长李远新印象深刻:“当时通村路窄小弯急,破损严重,不通客车,出门不方便,群众反映强烈。”工作队通过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2016年国庆节前后,连接观音湖、观双线、松姚线的田堂旅游公路通车。这条路长7公里多,路基宽10米,路面宽7米,两旁还有自行车赛道,包括田堂在内的4个村受益。

2016年春节前,工作队筹资安装了55盏路灯。晚上村里再也不黑灯瞎火,村民串个门、跳个舞方便多了。

紧接着,市县乡三级向田堂村整合投入资金,硬化通组联户公路,改造房屋外立面,兴建公厕,实施小农水治理、安全饮水、塘堰改扩建、污水收集处理等项目。“过去,为了生活,我在垸当中建个羊圈,臭了村民9年。如今,有了项目资金的支持,羊圈搬到了村后的风斗山,我也可以扬眉吐气赚钱了。”在田堂村院子垸,村民田中德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的羊圈经过硬化,变成了公共活动场所。通过贴息贷款扶持,他的羊群发展到100多只,去年增收2万多元。

古树为名 升级产业

“一斤茶叶卖1000多元!”刚刚收了200多斤明前茶的田福洲一脸喜悦,“已卖了100多斤,销往北京、天津等地。”

小山村的转型“三级跳”!绘就孝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田福洲是推动田堂产业升级的关键人物。过去,他在外地搞建筑。经扶贫工作队动员,他投资约700万元,流转土地1000余亩,先后成立原然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福丰科技贸易有限公司,发展茶叶、油茶、苗木花卉等产业。“古树沟龙井茶、古树沟土鸡蛋、古树沟山茶油,我们的产品都有统一商标和包装。”田福洲介绍,商标得名于村里的两棵500年以上的古树。“我们的土鸡蛋,去年以来卖了上百万元。”田福洲表示,等今年茶叶采完后,他准备申请一个电商平台。

3月中下旬,田堂村后的茶山上,每天几十人在山上欢快地采茶。她们都是附近村民,在家门口采茶,一天收入80元—100元,中午还有免费午餐。不算土地流转费,福丰一年要支付附近村民几十万元工资。

瞄准旅游 共享发展

2017年10月,小悟乡入选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以此为契机,田堂大打旅游牌。近两年来,“孝行千里”湖北省自行车挑战赛(孝昌站)两次在当地举行,武汉孝文化促进会三周年孝亲宴、孝昌首届帐篷文化露营节也相继举办。

小山村的转型“三级跳”!绘就孝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为配套旅游发展,村里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前年底建成游客中心(又名田堂度假农庄),并引回在外能人田建洲,将该中心租给他经营。如今,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3万元。“每到周末,武汉、孝感及孝昌本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谈起农家乐生意,田堂度假农庄老板田建洲乐不可支。

随着松姚线拓宽、小悟村到清凉寨公路等交通项目完工,田堂将和邻近的木兰山景区、观音湖生态旅游片区等旅游资源紧密相连,开发前景更为广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引入市场主体,利用废弃房屋建设民宿和农耕展示馆,做大旅游产业,实现企业、村民和村集体共享发展。”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柏华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