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走北,從東到西,因為酷愛旅行,我口嘗過太多不同風味的美食。南部精美的、北部深厚的、東部清淡的、西部粗曠的,就連相對比較小眾的西盟的“佤王宴”、普洱的“哈尼族長桌宴”、湘西的“百蟲宴”、鴨綠江邊的“全魚宴”、草原上的“全羊宴”、長城沿線的“滿漢宴”、河西走廊的“燒燒宴”、沿海一帶的“海鮮宴”等等,實在太多。在美食麵前的感受是,吃的越多,感覺自己品嚐到的越少,吃的越多,感覺自己懂得的美食越少……
這道菜叫“乾煸柴雞”,我們就餐的這個農家院是68元-70元一份,在當地所有的菜品中,價格由高到低排在第二們。大家可能想像不到,這個河南的風味菜品,卻是以麻香見長,但它卻與川菜的麻香有著很大的不同。柴雞肉不焦不硬,麻中帶微辣,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道。
這道菜叫“槐花炒雞蛋”。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並品嚐到的特色農家菜。槐花,一般每年4、5月開花,花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只有半個月左右的“口福期”。槐花開放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掛滿樹枝,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無法形容的清香,聞上去沁人心脾。“嫋嫋秋風多,槐花半成實”,沒想到,槐花與雞蛋搭配在一起,味道更是獨特,有一種淡雅清美的感覺。想知道這道美味的價格是多少麼?20元
這道菜叫“蒸榆樹錢”。榆樹錢不但味道甘甜,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但可以健胃、增強食慾、改善腸胃,還有安神、止咳化痰的功效。農家院的廚師告訴我們,這道蒸樹錢,做法相對簡單,先將採回的榆樹錢洗淨,控水,放入少許的鹽以及其它香料食材進行攪拌,再放入適量的麵粉進行攪拌,要求是讓榆樹錢的每一片都均勻的粘上面粉,然後再放入少許的水,繼續攪拌均勻,然後再將攪拌好的榆樹錢放入籠鍋蒸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啦!
這道菜叫“橡子涼粉”。從沒吃過,甚至也沒有聽說過。橡子樹,在我的印象中,它只是人工栽培種植木耳香菇的主要材料,但做成佳餚,確實沒吃過。聽農家院的人跟我們說,橡子涼粉的製作過程稍微複雜點兒,就是把採摘下來的橡子樹果實曬乾去掉外殼,把橡子果實磨成細粉,篩掉裡邊的粗渣,將溫度在七八十度水倒入橡子粉中不斷的攪拌均勻,然後靜止等到它等到它變稠凝固後取出攤涼,切條拌調料就大告成功啦!
這道菜叫“梅菜扣肉”,天南地北的,到處都有這道菜。但伏羲山區的這道梅菜扣肉,味道卻不同於其他。吃這道菜的時候,我卻一點兒都感覺不到膩,甚至怎麼感覺這肥肉有些“清淡”呢?這種感覺好奇怪啊。另外,這道菜和米飯搭在一起吃,絕對是天然的絕配。
這道菜我就不說名字了,但我想說的是這道菜抖的實在好吃,我跟你說,我吃掉了一盤中的三分之一你信不?這是真的。我到現在並不知道,廚師在拌它的時候,裡面究竟都放了什麼調料,反正吃上它以後,讓人產生一種癮,一種吃起來“不管不顧”的癮。當然,這裡的肉片也不是普通的豬,而是產自於本地的“土豬”、“笨豬”。
這道菜叫“蒸葛花”。這個葛花可是一味中草藥,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解酒醒脾,還具有清熱、解毒、護肝、養顏、補腎之作用,當然對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嘔吐酸水等傷及胃氣等症也都有療效。只是在伏羲山的農家院裡,它卻被做成了佳餚,這隻能說我這個“老饞鬼”孤陋寡聞了。只是遺憾的是,這個蒸葛花的味道,我現在卻無法用很準確的詞彙來描述。那就有機會,請大家尋找自己品嚐了。
這道菜叫“燒卷煎”,裡面的食材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類似於東北的“燜子”,吃上去也是粘粘的、辣辣的,還很彈牙。吃的時候要整片入口,慢慢咀嚼,細細口味。你是不是想問這道菜多少錢啊?18元,對,只有18元。
這道菜是“涼拌薄公英”。這道菜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只是不知道這種植物,在伏羲山的農家院裡參入了什麼調味品,吃起來一點也沒有苦澀的感覺,想反卻是十分清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