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快乐”的需求,是不快乐

​ - 快乐所及,由我所即 -

“我必须快乐”的需求,是不快乐


“我必须快乐”的需求,是不快乐


快乐一定不是飞在天上的红色气球。

快乐不是飞在天上的红色气球,要去追求。快乐一定是不费力的,并非特意追求而来。

如果说“我不快乐,但是我必须快乐”。这种“我必须快乐”的需求就是不快乐。这是一种产生于二元对立当中的需求,因为想着“快乐”才是好事,“不快乐”不好,所以我想要那一件好事,于是,我不快乐,然后我要快乐起来。

“我必须快乐”一经脱口而出,或者意念由此而出,那么当事人一定在抗逆着什么东西,抗逆着当下的事物,排斥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且,对于当下所面临的事物,无意识地进行批判而不自知。

当我们有所不快,往往是我们认为眼前的一切不够美好,当下发生的事情令人丧气·······仿佛所有的一切,都不如自己所愿。而我们这个愿望,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批判性地将好与坏区分开来,产生二元对立,便难免有内在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就有了“快乐”与“不快乐”的感受。

这些心愿,这些标准,就是我们的一个经验,一个旧有之物。人总是会困扰,总是被经验和旧物困扰,那是人们总经常在旧有背景的局限之下,去认识一个经验的好坏、美丑或高尚与否。

“凡是认得出来的经验,必然是陈旧的。”

当我们习惯于,以旧经验作为标准,衡量判断与批判,就会让自己设限,受制于一个狭隘的空间,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生活中的例子随处可见,很多因为自己长相感到难过的女孩,就是囿限在美貌的旧有标准之中,仅因为一条“缺失”在眼皮上的线,就深感落寞,非认为双眼皮好看,非要对自己动手。修改成了外界所认同的“美”。

一直以来,多少女孩都因为这样的框限,让自己受限,让自己不够开心快乐。再看往国际名模走秀的T台,为何那么多单眼皮细眼的女孩,那么有致味?如果你能看见更多,你才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可谓世界那么大,岂非仅有过往之美?

那么,愿不愿意跳出那个狭隘的空间,看看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对快乐的需求,一直停留于在旧有经验之中索取,你的感受,你真正快乐与否,都是在按照自己过去的背景来反应,你的经验都是那些旧的记忆。而你也会在其中的二元对立当中,无止境地索求那些索求不打的东西,而毫无意识。

所以,当你囿限在经验之中,那些衡量标准,并不会让你因此通过追求而变好。不快乐的人,想要跨越快乐的标准,是无法真正快乐的,我们难以“必须快乐”,我们难以努力去获得快乐。如此的用力,只会让我们走向对立面。

任何的肯定之中,同时也包含了它的反面,所以当你努力克服某件事情时,反而是在助长它的威力。渴望经历真理或实相,正显示出你不满意目前状况的心态,因此,需求必定制造所需之物的反面,而反面之中都是早以经历过的事物。


克里希那穆提之意,在于指出,二元对立的相互性。只要出现二元的正反好坏,那么就已经出现了对立,而对立本身,已经不会存在圆满了,所以一旦有好坏、正反的界分,在对立中,我们的矛盾和冲突感,肯定让我们不能够圆满平和,不能够快乐。

当我们因为眼前不快乐而想要争取快乐,追求快乐的时候,反而就是在强化这种不快乐的力量,可以回顾感受一下,当一个人强烈地觉得自己不快乐的时候,只会更加不快乐。而只有他不在意或者放下的状态之中,他才不存在“不快乐”。

那么,快乐会自然发生,快乐是自发的,不是通过逃离“不快乐”而获得的,也无法踮起脚尖用力追求。

我们必须彻底认清自己,然后才能停止所有的追寻。只有深入观察自己,去了解不快乐背后的本质,才能从二元对立的需求当中抽离出来,去迎来真正的快乐和平和。

不去批判,也不责难,时常保持对自己的观察和观照,感受自己与周遭的一切。这样的修炼会让自己更敏锐,心也会跟着流动而更加自由生动,那么,快乐是会自己来的。

在文字里获得力量的我,希望透过文字赋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来

在这里,见你所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