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汉人帝国——大明的南京故宫老照片,不文明的外国人涂鸦


本组照片选自1910年在上海虹口日本堂书店发行,杉江房造编的《金陵胜观》。图为南京鼓楼,其为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京师迎王、接诏书、选妃等重大庆典的重要建筑,是明代京师的重要建筑,是中国古代官式砖构建筑的代表之一。

图为明孝陵大金门。大金门位于下马坊西北750余米处,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存砖石砌筑的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米,进深8.09米,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米,左右两门高4.25米。

图为明孝陵方城。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中通圆拱形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此时明楼的木质材料已消失了。


图为明孝陵神道石刻。这里有段故事:清末曾在此处立了六国文字碑,以六国文字书写,意在对喜好在明孝陵“涂鸦”的外国游客以警示。碑文的大概意思是“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有人越栏参观或者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又将神道内的石刻全部装进木栅笼,将文物与不文明的洋人们隔绝开来。不过还是能看到疑似清末俄国人留下的刻字。

图为明故宫朝阳门。其为南京明城墙明代十三座内城门之一,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往东可至外郭麒麟门。1366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筑朝阳门。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1928年,国民政府为迎接从北平南下的孙中山灵柩,兴建中山大道时,将原朝阳门瓮城拆除。

图为明故宫午门。南京民间俗称午朝门,是明南京故宫的正南门,因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也是今北京故宫午门蓝本,现位于南京午朝门公园内,午门前为御道街,是明代南京故宫南北中轴线御街和御道。午门为三孔门券两边有双阕建筑,顶上构筑物与向前伸出的雁翅楼现已经存,石柱础保存完好,两侧双阙于1924年营造明故宫机场遭到拆除,汉白玉须弥座和三孔券门均保存完好。


图为明故宫某处建筑,不知是否是武英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