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世下,诗歌还有人阅读吗?

老胡看视界


什么是诗?诗者,言语之至精者也。诗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寥寥数语,便可以将人带入文字的仙境,人们用它养怡心性,寄托情感,吟咏花月,书写悲欢,道说世情。

诗为心声。人们通过诗歌抒情言志,状物寄情,歌之舞之,足之蹈之,兴观群怨。每一首诗都寄托着人们的生命体验。或气韵淡远,或游心物化,或天机妙悟,或兴象玲珑。

诗是心史。诗中有人的欲望,有人的追求,有人的思想,有人的观念。大江东去,潮起潮落,小桥流水,杏花春雨,诗歌,引领读者穿越古代中国,与古人对话,与历史交流。人们可以从诗歌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体悟生命的多彩。

当我们品味苏轼诗中的赋性闲远、通脱旷逸之时,心灵的困顿与精神的无依皆可得以释然。诗是“火树银花”的繁华之所,是“红袖添香”的温柔之乡,是无数读者的精神家园。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确,诗歌不是专业技能,不会教给你实用的谋生技巧。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既然是社会,就是复杂的,就是功利的,而诗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人不可能只需求物质层面的东西,所以诗歌永远都有人在读。还是叶嘉莹先生说的好,诗歌可以让人的心灵不死。

有人说过,“有诗,沉重的身体变得轻盈;浮躁的心情变得平静。忧郁的思绪化为轻燕;烦躁的脑海得以安宁”,我很喜欢这句话。


国学园


哈哈,这个问题好!

功利世下与否,诗歌的读者群压根就不大呀!但诗歌从古至今还是大有人在读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夜半钟声到客船……

谁人不爱,谁人不读呢?

题主之所以有此疑问,大概是有感于目前的诗歌前景较为惨淡吧!下面我来结合个人之感想来谈一谈吧!

首先,诗歌创作是个较为费脑子的事情,再加上古人太厉害,诗歌创作已经到了非常高的高度,我们现代人即使有志于诗,也非常难以达到古人之高度。
其次,较之于诗歌创作而言,写小说,写散文,写故事等或许更加自由些、率性些。懂诗歌的因为性情孤傲而渐渐地脱离了人群;似懂非懂的(比如我),又因为畏惧而徘徊不前;而更多的想尝试者更是惧怕人讥,索性就当一个局外人了。诗歌创作群体的萎缩,就如出水口般变小了,水流成河已是痴人说梦了。

诗歌的创作环节萎靡不振,精品少了,创作者也少了,想繁荣也太难了!再加上快餐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尤其是小视频之类的日益兴盛,别说是诗歌阅读者变少了,就是其他文学体裁作品的读者群也在缩减。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有心就写吧,有感就发吧!不要因为读者少而徘徊,更不要因为畏惧而止步。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诗歌亦如此!


一刀断发


有。

《诗经》,唐诗宋词到现在为止,不是有几千年历史了吗?也没有被功利淹沉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还有人在传颂,传承。

诗词作为古文化的璀璨明珠,她的光辉不是谁说灭就能灭的。就在网络上来说吧,喜欢诗:的人也不少。但也不泛有些年轻人也在读诗对句。可见,功利只是满足于实质上需求,精神上的充实还得要读书来支撑。


涂鸦55639153


不怪读者;呼唤好诗;都有责任,谁也不要站在圈外,指指点点!


窦树山


古人道:诗言志,词言情。在当今功利社会中,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也很多,但能写出脍炙人口,流传大众的诗却很少。读诗,对于现代人,只是消遣,娱乐,以及感受诗歌的韵味,精练等。有学者说过,中国现代诗歌,汪国真后再无诗歌!现实中,诗歌创作也说明了、现代诗歌的未落。诗歌,必定是一种文学体,总会传承,流传,发展,创新下去……!



成功寄语


我说过:目前中国的诗歌界,北岛、舒婷、海子、顾城、食指之后没有可读的诗作,也就没有伟大的诗人,只有一群把持权力贪婪利益的自娱自乐的所谓诗人。他们的诗作要不脱离现实的低俗,要不是摸不着头脑的朦胧,以看不懂为荣,在一个小圈子里自吹自擂。


望开禄


越是如此,越是意义所在吧

战争与纷乱时代,诗歌也不止于戳中人心

什么时候,没有诗歌了,这所谓的精神与意志便真的需要思考了

所以啊,读者必然有,至于怎样的内涵则需要思考了……

——20190428


无墨水的小思想


在当下的社会中,好久没有看见所谓的经典史诗,也许当下的诗人都已经退化成商人了, 或者早己改行成为捉笔刀吏了,再也没有谁能写出,像《大堰河我的保姆》那样激荡人心,震撼心灵的诗作了,偶尔在报端,发现了几首虚幻空灵的诗作,让人读起来,也如同嚼蜡般难以接受,所以,喜欢诗歌的人也就少了,如今是诗歌断层的时代,是诗歌的大旱之年,连续多少年都是颗粒无收了,忘掉吧,所谓的诗歌。


海納百川1210


人有物质和精神需求,无论什么时候都少不了精神文化。诗就是灵魂,就是动力,就是生命。就是满园的鲜花!


梅山425


回答:诗歌是诗人(文人)的情怀,是语言和内心的舒畅者,大都喜欢文学的人都会看诗词歌赋,社会进步,须要看这个社会在文化领域是否顶盛。大唐盛世,当时的文化也是顶盛时期,大家知道,文化带领科学研发,指引各行业的进展。无论如何,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学,诗词歌赋是文化之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