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什么能够改变你自己的书?

我是最最最可爱的人儿


谈起读书说来话长,祖父是一名响应号召回到农村的医生,小时候常看到祖父拿着书看,我会问为什么,祖父说,作为医生就要活到老学到老,潜移默化吧,在我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读书学习的种子。祖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走家串巷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奋斗精神。

尽管这样,童年还是在“不学无术”的顽劣中度过了,可能大家不相信,不知道哪来的自信,我从来没有熬过夜起过早学习,直到1984年6月高中毕业,招飞入伍成为一名飞行学员,理论学习阶段还是边玩边学“不求上进”,直到下团开始真正的飞行学习,集中精力学习,基本每个科目都是第一个单飞,但我很少翻看教科书,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精华,这时高中学习的唯物论矛盾论,在我的潜意识中苏醒,由于学习方法得当,让我迅速走到了最前面,第一个入党,几乎包揽了所有第一,大队长会很放心的让我操心一个飞行大队所有的勤务琐事,可以说毕业前没有时间看书,因为我树立了一天不努力就会停飞的危机意识。真正的读书是毕业后,由于技术好,被留到学院当飞行教官,因为初教机相对安全压力较小,飞行对我来说就如同“玩”,这个时候潜意识里的读书起作用了。回想起来,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毕业的那一年自己购买的《青年》,因为阅读这本书,还在校刊发表了文章,记得给了几块钱的稿费。毕业后读的第一本小册子是《如何说不》,是规劝年轻人性格的书,那个时候年轻气盛,可以说这本书的出现很及时,后来都会利用每年疗养的一个月,到图书馆借书,但那个时候风行武打小说,90年代初读了卡耐基的《社会关系学》,印象最深的是这样几句话:一是人生85%靠关系,15%靠能力,这个关系不是指庸俗的社会关系。直到2016年转业后才明白后半句,就是靠人格魅力和知识思想去征服别人。第二句是:当对某一件事付出时间和精力后,会难以割舍,所以要学会放弃。该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比如去买东西,卖家会说,不买不要紧,可以多看看,但看着看着就买了,那是因为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后来对奢侈品的理解也是这样,付出了巨大时间和精力的手工艺品就是奢侈品。第三局是:做股票要做到“时刻而已,禁止恐慌性抛盘和无度的捂盘”。90年代看的第二本书是佛洛依德的《意识与潜意识》,印象最深的是对人的“原我”与“超我”的划分,原我就是原始的我,不受束缚的我,超我就是理智的我,我们一般都是表现的是理智的我,人类是群居的高级动物,需要交流,所以要学会适当的放松自己,比如运动、旅游等,驴友就是新时代出现的一种交流放松的新形式。这些在后来的生活和文章中都会有运用,后来还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受益匪浅。高中时也读过很多书,印象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业余时间会读一些书,还运用矛盾论解析《起落航线着陆视线教学》发表在校刊上。到底读过多少书还真记不清了,真正读书学习是转业后,待岗阶段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国 革命通史轮番烙印在大脑中。微信微博有很多待岗时间的印迹。2016年6月上班后,开始寻找一个全新的有规律的生活,学习、读书、锻炼、写日记,我的微博就是我的学习日记,读了多少书,去微博看吧,真正影响我的是2016年9月去北京中央党史研究室办的学习班,听了四位部长的讲座和知道毛主席《资治通鉴》读了17遍,从此开始了真正的读书,在学习中国通史的同时,《之江新语》成为了我的政治入门的导师,逐字逐句的阅读,前面微博多有引用,后来穿插学习的书都在微博内有体现,在这里不多说了。

知识的堆积➕实践经历和超强的感知力➕谦虚谨慎善于总结=智慧,知识改变命运,性格决定人生,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可以改变性格,可以指导工作细节。去读书学习吧!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