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詩詞是什麼?

仙人進山


感謝提問!

從小影響最深刻的一句詩詞應該是,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其中的這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寫得特別好。

這些人物已經是一個過去式,現在稱得上建功立業的英雄和人物,還得看今天的我們!

讀得我是熱血沸騰到現在時隔多年我還依然記得曾教我們這篇詩詞的語文老師,他用那震撼人心的聲音為我們講當時毛澤東如何創作這一首詩詞。毛澤東是怎樣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的熱愛。寫毛主席對建功立業的英雄的稱讚。


那是我們初三課本里的一篇中寫得最好的近代詩詞之一。居然把我一個不愛看書的男孩所吸引,這才是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詩詞啊!


夜店小王子丶噠


記得那是剛入高中時的事。給我印象深是因為有天夜間夢周公,夢境中又做夢,像透過窗戶看自己,然後就恍恍惚惚在夢裡念著這一句。第二天早上被起床鈴聲叫醒,夢忘記了,這一句倒是記得。白天一整天就胡思亂想,當時根本就不清楚是什麼意思,也不曉得為什麼就江州司馬青衫溼,只記得“嘈嘈切切錯雜彈,大豬小豬落玉盤”。

這句詩詞出自於白居易的《琵琶行》,後來方知道它的意思是:更深夜闌常夢少年時作樂狂歡,夢中哭醒涕淚縱橫汙損了粉顏。人,只有到了成長了一些,才會有“夜深忽夢少年事”的感嘆。


秀峰觀世界


在我十幾多時,初中沒畢業學校"停課鬧革命“被迫中斷了學業,幾次報名參軍體檢都合格,但因父親所謂的“歷史問題"政審不過關未能如願。十幾歲的大小夥子成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心中壓抑真不是滋味,無聊時就自學二胡或寫點"詩“什麼的宣洩一下感情。我記得當時寫過的一句"看祖國大地一日千里前景光輝燦爛,看自己三餐循未來環暗淡無光。”我的鄰居張伯伯(是一位無線電專業人士,上世紀5O年代末期,因被領導瞎指揮說了一句“外行不能領導內行被打成了右派)正好看見我在寫上面幾句話,因和我父親關係很好,對我的情況非常瞭解,便開導我,給我講了古人勵志的故事,什麼蓋西伯拘爾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等等,當時也是似懂非懂。但他說的另外幾句話對我受益匪淺,一句很是通綌的話:"人是三節草,不知哪節好"。另外一句是呂蒙正巜破窯賦》中的"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這兩句話一直留存在我心底,讓我對未來報以信心,靜下心來潛心學習。後來終於在2O多歲時進了大學學習,畢業後成了一名大學教師,後又成了一名公務員等等。這一生雖然談不上"揚眉吐氣",但在同齡人中也不算太差,現在衣食無憂,安享退休生活,也是知足常樂了。


本色老梁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記得1992年的時候,如今過去都已經27年了,老師教的一首詩詞,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時老師講的非常清楚,對我印象最深,老師說:農民伯伯種田不容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年到頭也沒多少收成,教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糧食,不要浪費,因為種田很辛苦的,那時候就拿實際情況來講,確實一畝田沒有像今天收成那麼好,因為每一粒稻穀;都是農民的汗水。


e愛生活


印象最深的,當屬《長歌行》的最後一句。

小時候,每當我們不認真學習,老師就苦口婆心地勸道:“少壯不努力……”

我們不約而同地接著說:“老大徒傷悲!”

道理誰都懂,可是做起來好難啊。

全詩如下——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首詩寫的真美。

第一句就深深打動了我。



青青的菜園裡長滿了鬱鬱蔥蔥的葵菜,碧綠菜葉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太陽一出來,一會兒露水就消失不見了。

有人釋義道——葵,一種蔬菜,古人喜愛食之。

可我總固執地認為,就是向日葵,亭亭玉立。它寬大的葉子上,睡著一粒粒圓潤的小露珠;

圓而大的花盤,金燦燦的,喜氣洋洋,追逐著三月溫暖的陽光。



春天的陽光多麼明亮啊,它照耀著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所有的植物都欣欣向榮,在太陽下閃耀著生命的光澤。

它們吸收著光與熱,雨與露,競相生長,競相開放。

它們拼命地生長,是擔心秋天不久就要來了。

蕭瑟的西風一吹,葉子枯黃,百花凋零,草木的一生便走到了盡頭。

所以此刻,它們趁春光明媚,趁青春還在,趁一切剛剛好,趁一切還來得及,趕快長啊長啊,能多長葉就多長葉,能多開花就多開花吧。

僅此一生一世啊。



所有的河流都嘩啦啦地向東流去,奔湧入海,誰見過它們何時又流了回來?

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哭喊著追趕,歲月匆匆。

少年的時候如果不努力,等到白髮蒼蒼時就追悔莫及了啊。

人生如朝露,去日苦多;似繁花,朝開夕拾;像野草,一歲一枯。

即便百年,也不過是星火流螢,短短一瞬耳。

我們怎麼樣,才算不虛度此生呢?


夏途途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詩詞就是《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

最美不過初見,詩也是如此

七先生背誦的第一首詩就是《詠鵝》,大概也是六、七歲的樣子,駱賓王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也才7歲。

當時的駱賓王住在城外的一個小村子裡,村頭有一口池塘,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客人見他口齒伶俐,就問了他幾個問題,沒想到駱賓王對答如流,而後,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了池塘邊,客人有意考考駱賓王,便指著白鵝問,你能不能以鵝為題,作一首詩,駱賓王稍加思考,便作出了《詠鵝》。

童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

“人的一生有一個半童年。一個童年在自己小時候,而半個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時候。”
——余光中《左手的掌紋》

童年總是無憂無慮的,那時的美好時光,是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當時背詩也是嘰嘰喳喳的,不知道什麼是意境,也不知道“白毛”和“綠水”,“紅掌”和“清波”的妙在哪裡,就知道讀上去朗朗上口,跟唱兒歌一樣,“鵝鵝鵝”、“撥清波”讀起來實在洗腦,等到真正要寫的時候,就犯了難了,“撥”、“拔”、“波”傻傻分不清楚,因為不瞭解詩中的意思嘛,現在一首《詠鵝》,早就爛熟於心,除非失憶了,否則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


情感負七


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


儒道鴻業傳承術藝


我的記憶是初中讀過的詩

口唱山歌手插秧,汗珠滴盡谷滿倉。

牛出力來牛吃草 , 東家吃米我吃糠。

賣鹽的喝淡湯,當奶媽的賣兒郎,

淘金老漢一輩子窮得荒。

老馬,背上的壓力直往肉里扣,遠方飛來一道鞭影,牠把頭沉重的低下。

二月賣新絲,三月眺新谷。→_→

醫好眼前傷,挖卻心頭肉。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賣炭翁。伐新燒炭南山中,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用,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憂炭濺願天寒,十尺紅綾充炭值。……


梅山425


在我印象最深的詩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至今記憶猶新,倒背如流。

獨立寒鞦,

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

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

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遠方星閃爍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涯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是毛主席帶領紅軍,突破將介石重重包圍,歷盡千難萬險,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從小到大對毛主席這首詩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