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能够受到那么多人推荐,但却有很多人说文学水平一般,为什么?

谋子


现代文学评论的专家们不知道有无大作问世,但评论起别的作家的作品来是头头是道,清初明末文学评论大家金圣叹,点评过《水浒传》,《西厢记》。点评《水浒》这样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人物语言高度性格化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就更大。人家是在赞叹原著的基础上而做评价,带给读者的是更加好奇的去读。而现代所谓的一些大家,不知何原因,评论作品有点那个意思,说白了不知是抵毁还是嫉妒,评论别的作品无所谓,但评论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我不接受。

好的作品是能让普通人接受,能让普通读懂,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能让书中的人物吸引,也随着人物的进程而起伏,读者似乎也是书中站在傍边的一傍观者,一直关注着书中发生的事,《平凡的世界》恰巧做到了这一点,从一开始就犹如作者对面给你讲故事,平平静静地讲黄土高原的故事,和唠家长一样,简单而平和:少平在学校,紧接着少平和金波回到了村里,路边兰香等着少平,哭着说姐夫王满银被劳教……。故事就这么简单,而读者关心的少平是什么样的家,家里还有什么人,因为什么被劳教……紧紧抓住的读者做心,恨不得马上知道这一切。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的心理。然后随着故事的发展,读的一发而不可收。读到感人处也流泪,读到郁闷处也郁闷,读到乐人处也笑,伴随着书中人物的生活,似乎自己也是书中一人物(呵呵呵呵……)。好的作品不是靠多华丽的词藻堆砌而感人,恰恰是用平凡简洁的语句打动读者,吸引读者,这本书简朴的语句鼓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为平凡的生活而打拼而努力。我觉得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文学区著,是一部唱响时代的励志作品。

也有朋友问过我,你那么喜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它好在哪里,我总是用一种很平静语气告诉他们,《平凡的世界》就是好在它的平凡,它让一个平凡的人,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看清楚了这个世界。一个平凡的人,只要肯努力,那么一切也都可以实现,这也正是《平凡的世界》伟大这处。





王蒙缘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系列问答。

从路遥《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问世开始,这个争论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

除了陕西籍文化界人士给予了这部书极高的评价之外,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对这部书避而不谈,敬而远之。

更有文学史专家在编著文学史时,对于路遥,基本都是之谈他的《人生》,而对《平凡的世界》要不只字不提,要不一笔带过。

这就与这部书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而这个文学史上极度尴尬现象的出现,真的是因为我们普通读者的文化欣赏水平太低了吗?

有位作家曾经说:就算给我50元看一页,我也是看不下去的。

当初审核《平凡的世界》的《当代》杂志社编辑周昌义的那句:还没来得及感动,都已经读不下去了,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后来作家出版社的编辑也退稿了,接着路遥几乎找遍了所有当时有影响力的杂志社,无一例外的都放弃了这部书。

就算后来这部书被《花城》杂志社刊发了,当时杂志社还信心满满的为这部书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会”,结果却大大的泼了路遥一身的冷水。

甚至有专家,读了这部书,还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人生》的作者写的新书。

所以在大部分的专家学者面前,这部书基本上就是《人生》的延续,甚至还远远不如《人生》。

如果不是有叶咏梅的赏识,达成了这部书在中央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那么《平凡的世界》或许早就被淹没在茫茫的书海之中了。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宣传平台再加上如此接地气的作品,那完全可以造成“万人空巷”的效果。

于是从此之后,这部书就彻底的火了。

听过书的,看过书的,都开始向周围的朋友亲人推荐,由于这部书通俗易懂,所以读者群也十分的广泛,基本上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看得懂。

普通人看书,主要就是看故事情节,谁又会去特别在意这书的文学水平,写作水平呢?

而专家学者们却特别注重这个,所以才会有这样不眠不休的争论。

当然结果肯定是谁也无法说服谁。

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平凡的世界》确实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说:

这部书过于片面的强调了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这部书还一直秉承的“门当户对”,“男主外女主内”以及“城市和农村不可调和的矛盾”等等……

这样往深了看,其实也非常容易发现这部书的局限性还是很明显的。

但是我们普通读者又不太在乎这些,大家在乎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这部书是否好看。

好看的标准也很简单,那就是是否容易读懂,是否有美好的爱情,是否有真实感,是否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等等……

而这些《平凡的世界》恰恰都有。

所以,如果还有人问《平凡的世界》的文学水平怎么样,我的回答就是:还好,一般。

但是如果有人要问《平凡的世界》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荐,我的回答是:好看,特别好看,值得推荐。

因为这部书的价值其实不在于“文学水平”,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感”。


早晨从下午开始


不请自来。

《平凡的世界》在文字技巧方面,的确非常普通。

常常在读到某个情节时,情不自禁在心里感叹几句,接下来发现小说也会来段“总结”,恰恰就是刚才自己的心理共鸣。

刚开始还很得意,感觉跟作者同频了。可到后来,共鸣多了就有点烦,那感觉就像正回味一口美酒,咣当又被人强灌了一大杯,胃口大倒。

当时同期阅读的《围城》,以及《笑傲江湖》,文字描写就高明许多。经常是你一个共鸣还未及回味完,下一个共鸣又席卷而来,如同美酒长河,暗流汹涌,连绵不绝,让人欲罢不能。

可令人奇怪的是,貌似平平无奇的文字,通篇看后,其荡气回肠,却教人久久回不过神,而且历久弥新。

直到近期读了《三体》,这本小说的文笔更加不堪,一口气读完后偏又如同吃了几记闷棍,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才终于明白:真正伟大的小说,从来不是靠文字技巧而取胜。取胜的乃是那幅磅礴画卷的背后,赫然一个广袤深邃的时空,把你陷了进去而不能自拔……

《平凡的世界》如此,《三体》如此,《金瓶梅》或许亦如此……


九月风满楼


简直是放屁!什么是文学性?文笔委婉,词藻华丽就是文学性?高屋建瓴,形而上学,不知所言就是有文学性?看的明白就是没有文学性?晦涩难懂就是有文学性?山沟沟里面的东西就是没有文学性?童话里的世界就是文学性?文学性是谁定义的?是钱定义的,还是情定义的?作者关系不好就是没有文学性?关系好了即使狗屁不通就是高山仰止?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内容写实,朴素,感情充沛,文笔优美,厚重,发人省醒。作为一部叙事类第三人称伟大作品,平凡的世界出于山沟沟,但并不局限于于山沟沟,世界观很好的通过旁白和人物诉说展现开来。书名平凡,却在平凡中见证不凡。无论是社会进展的描述,还是主人公间的感情,都在平凡中看出伟大。故事链条百转千回,既在情理中,又超脱情理外。玉厚与玉田的关系从开始玉厚把玉田当成话事人和主心骨到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平起平坐,再到少安砖厂开业的扬眉吐气,本来应该是玉厚性格改变,也就是说本来玉厚可以不再朝九晚五,面朝黄土背朝天,但路老笔下的玉厚仍然是朴素老实能干的农民,只不过话里话外对玉田不再那么相信,这么处理何尝不是平凡见证伟大。少安和妻子及润叶的描写,一开始妻子的精干,朴实到后来分家时的精明,干练。始终不落俗套。润叶前面对于向前都是恨,向前出事立马展现出了一个农民孩子的家庭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走心与向前相处后,慢慢接受了向前的爱情,同时一石二鸟,展现出了润叶与少安的情感定义,他们俩只是从小在一起俩小无猜,私定终身式的爱情,并不是可以经历时间考验的爱情。少安与润叶的感情从不认命,不甘到一句兰花花后的成熟,可以说是壮士断腕,但又何尝不是平凡的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到后来润叶与少安各自有了归属后的相视一笑,决绝中见到了柔情,可以平凡,但绝不妥协,可以妥协,但绝不放弃希望。

少平与晓霞。一段童话式的爱情,高开高走,断崖式的结束,见证了平凡中也可以有凄美,人生的经历可以百转千回,跌宕起伏。但书名平凡,那就可以一直在云端,不食烟火,突然坠落,荡气回肠。而且路老还接住了,并没有任它坠落谷底,少平悲痛过后,依然拼命的从命运中夺取更多东西,若是上天有一丝良知,上天也会感动!

平凡的世界,描写的平凡的生活中平凡的人,但他们走在平凡路上的脚印并不平凡!

文学性并不意外这避免朴实,文学性并不意外着避免厚重,与其云端飘来飘去毫无建树,不如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风格。山药蛋派也是一个文学大派,而其中的人并不缺乏大师,国士。


渴望沙漠


《平凡的世界》是我见过的最差的一部长篇,没有之一。作为一个七零后,又在农村长大,在阅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是抱有极大的期待的。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张贤亮,陆文夫,阿城,阿成,洪峰,池莉,铁凝,余华,苏童,汪曾祺,王蒙,陈忠实等等。对那个年代产生的作家我一直心怀敬意。尤其在我的少年时代,张贤亮简直是我的偶像。

《平凡的世界》在未发表前,听说被多家杂志退稿。而且之后我也了解到《平凡的世界》出版后引起了轰动。从一开始,我对那些杂志编辑是歧视的,我以为这些人搞关系讲人情。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平凡的世界》。我想说的是,我开始对这些编辑心怀敬意。在我个人眼里,这是一部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人鼓捣出来的长篇。我试着读完了第一部。我直到读完还以为自己读得是一个故事梗概。这篇小说缺乏细节,缺乏个性化语言,缺乏作为小说的一切要素。它就是一部长篇流水账。

《平凡的世界》更适合那些读故事的人去观看。它里面塑造的人物是平面的。它使用的语言也是极其矫情的,往往读者还没有感动,作者自己在文章里“啊!”个不停。文字粗糙,细节欠缺。

总之,这是一部极其失败的作品。毫无文学价值。


千山鸟肥绝


可能文学届人士和我们普通大众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不一样吧,在大师眼里的精品文学比如《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红与黑》等在大众眼里简直味同嚼蜡,反正我是像喝中药一样读完了《红与黑》和《包法利夫人》,《巴黎圣母院》看了几十页实在看不下去了,《三个火枪手》看了个开头就弃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里面大段的心理描写,人物刻画、景物描写实在太磨人了。

而《平凡的世界》恰恰与之相反,里面很少有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大部分以叙事为主,生动地刻画了变革时代的社会面貌,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小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说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主流文学是阳春白雪的话,《平凡的世界》就是街头小吃,有十足的烟火气。

另外一个原因,在文学评论家的眼里 这本小说问题比较大,比如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不应该淘汰掉,

没写完 一会儿接着写


创业难民小代


不同层次的人,读同一本书,读到的不同。

1.《平凡的世界》确实文笔是不太行的,相对于百年文学经典来说是这样的。

2.当它所描绘的是当下我们平凡人所处的世界,都不尽相同,能引起我们精神上的共鸣,所有在平凡人眼中它是经典,而在物质上富足,追求精神上提升的人百年经典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3.层次不同的人很难交流与沟通,因为都不知道各自所面对的是什么。

4.《平凡的世界》写出了我们的渴望与生活,而这个世界上,始终是平凡的人数量最多。


阅读的魔力


我认为《平凡》是文学著作,书,我读了一多半,没最后读完,电视剧我现在正在看第二遍,本人真的是受不了现在的电视剧,磨唧唧拍50集一点营养没有,宁愿重复看之前看过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个人觉得是一部史诗级的著作,小说里包含的元素是在是太多,里面主角的三观,我都无比钦佩。看这个故事可以洗涤自己的灵魂。

《平凡的世界》是长篇小说,虽然没有《活着》那样的中篇那么有爆发力,但是看起来津津有味,连配角的描写都入木三分,这点我太佩服作者了!

能描写出这么宏大又跨越年代的故事,作者可能真就是像少平那样,经历了苦难,不断锻造自己的思想和构思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祖国发展起来了,我们远离了苦难,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精神食粮了,感谢作者,让我这小人物在世俗中抽空看看小说,流流眼泪,思考自己,锻造自己!


盾盾吧


我从农村走出来,对平凡的世界有切身的体会,中国七八十年代社会的艰难和挣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奋斗和无奈,对城乡近乎彻底写实的描写,可以说近代文学作品无出其右。

不必说什么魔幻主义、意识流,描写现实世界,不媚俗 、不取巧,用赤子之心和激情生命去写作,怀着感恩和悲悯投入到家乡和未来,这样奉献的作品,引起前行和遥望的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力量和信心,这才是文学最大的成就。

红楼梦描写的是公子小姐婆子丫头,它之所以成为伟大小说,是因为它是写实的,写得入木三分。

文学界避而不谈平凡的世界,因为没有人肯像路遥一样用生命去写作,这些恐怕是作家们心知肚明而讳莫如深的,可以理解。

我们应该感谢路遥,作家们应该感谢平凡的世界,因为文学界终究有些人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清风79623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作家要写什么?作家该怎么写?这是一个讨论了几十年的老问题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石碑上镌刻着巴金先生的一段名言,其要义是……让人们更善良一些……。路遥先生《平凡的世界》打动了亿万普通读者,唯独打动不了象牙塔里的文学大佬!若不是其他媒体敢为人先,《平凡的世界》可能也就此“平凡”了。

文学创作不是凡人所能之事。纵观史上文学大咖哪个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哪个不是“吾为人民鼓与呼”?哪个不是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从国外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到国内的柳青,陈忠实,路遥。那些紧跟潮流,玩弄什么黑色幽默,后现代的作品,哪个流传于世了?说到底路遥身在社会底层,对社会,对生活感同身受,对饥饿,对生计,对爱情的描写入木三分是他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这也是高居庙堂的大佬们所无法理解的。

看到路遥对饥饿的描写,不禁想起

若热.亚马多的《饥饿的道路》和张贤亮的《绿化树》,同为描写饥饿,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是现实主义的佳作。《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均为生活中的小人物,蝼蚁人生,喜怒哀乐,生死歌哭,反映的却是大时代的一滴水,唯其真实打动了读者。诚然,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路遥先生取舍有度,一线串珠,一群活生生的乡下人带着他们的希望,憧憬和诉求向我们走了过来,让读者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成功!一部好的小说,首先是靠主题,情节感动人,仅靠技巧,辞藻是无法吸引人的。细节的真实,是路遥先生的又一特点,请读者详读《平凡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