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pi15131788784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仿佛有这样一条规律可以总结出来,那就是新的理论和流派总是从旧流派中产生,并且不会有旧流派的思想局限性和其思想中落后的部分。

举个例子,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建立了儒家学派,并为传播其思想来回奔走,却不被各位君主采纳。到后面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大改造,成功劝说皇上将其立为治国思想,使其重获生机。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他破除了之前的局限性,使其能适应君主治国需要。这次要说的事件主角和董仲舒相似,也是对旧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重新成为主流思想。

这个人是谁,他对旧思想做了什么改造?

这个人就是我国明朝时的大家,也是一个圣人,他就是王阳明。他本名守仁,号阳明。他不仅在思想方面有很大成就,在军事方面他也是个人才。曾带兵平定南中地带的匪患,此前当地匪患十几年都未能清除。

在思想方面,他继承朱熹的理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创立了心学流派,主张“心是世界的本源”。他反对理学中对任何事都要格物致知,追根究底的方法,认为那样没有必要还会很累。提倡从内心寻求真理,理生万物。


有一件事可以由小见大,反映他的思想。一次他和朋友出游,看见一棵花树生长在岩石中,就问:“万物都在心中,这树在深山生长,和我有什么关系?”先生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如何反映了心学的思想?

阳明先生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所以我在此根据相关资料,解释一下我的个人理解。首先要理解这句话中的道理和哲理,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是字面意思,我们要先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你没有看这颗花树的时候,你不知道花树的颜色样子,它对你没有影响。只有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知道了它的颜色,对于你来说它才真正存在。


换句话说,在你没看到这棵树前,它对你来说是不存在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这句话中蕴含什么样的哲理。对心学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心外无物”。万物,都在心中。没看到这棵树时,它在你心中是沉寂的,当你看到时这棵树通过视觉进入心中,树的形象才在你心中活了起来。

未看到树则不存在树,那么心学是不是单纯的唯心主义呢?它否定客观事物存在吗?

实际上心学并不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继续谈花树的问题,你未看到花树,则你不知道花树是什么样子,它在你的心中是沉寂。


或者说它此刻并不存在于你的意识中。花树无心,如果它有的话,你对它也是此刻也是沉寂的。但是当你看到花树以后,它什么样子,什么颜色都被你记住了,它在你心中活过来了。在你的意识中它存在了。

但是,这一切都是以你,也就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你看到它就存在于你的意识中,你没看到它就不存在你的意识。但它还是存在于这个客观世界上的。

心外无物,所以心是世界,但那是你的主观世界,和花树存在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同一个世界。因此,心学从未否定过客观事物存在,也不是单纯的唯心主义。


小小嬴政


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但是教科书却将其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加以批判。


其实我们熟悉的还有一句类似的话,六祖惠能年轻的时候,当时风吹起幡动。于是大家讨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只有惠能不紧不慢说了句“仁者心动”。看,这和阳明心学多么类似!禅宗和心学作为中国思想史上重要流派,怎么能轻率断定为封建迷信呢?

具体来说,是不是风和幡都没动,只有心动?是不是花真的沉寂了,因为人看才鲜艳起来?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虽然这个世界存在是客观的,但是这个客观世界也是由我们主观意识所感知的。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当然也有世界,但是这个所谓的“有世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知。



其实,唯物和唯心,更应该视为看问题的两种方法,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主义”。根据唯物主义的说法,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唯心主义则相反的说法。但是物质和意识,第一性和第二性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看以谁为起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从物理学说也是相等的。

所以,阳明心学是一种高超的智慧。


林屋公子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是阳明心学的著名论点,按禅宗的说法,算是一个著名的公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没有发现这朵鲜花的时候,你的内心中并没有这朵花的影像,这朵花实际上在你的内心和视野里是寂灭而不存在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才清晰的开在你的内心和视野,它的形状与颜色才变得清晰明白、生动起来。由此可以得知,此花原本在你心中,只是未见时归于寂灭,见到时焕发生机,此花从来不曾独立于你心外。

在我看来,阳明心学算是中华文化的哲学之大成,跟禅宗的“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有同工异曲之妙。比如上面那一段话,其实就是在揭示宇宙物理之真谛。我们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底世界为我而生?还是我跟所有人一样只是时空的过客?



这几个问题应该是哲学的终极思考,其实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可以解答这几个问题。世界原本舍我无他,看似纷繁错综的大千世界,关系如网,纠结绵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缔结的一场梦幻而已。犹如长夜梦中,各种稀奇故事,奇异场景,似曾相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觉醒来,幻象而已。


人生也如是,你在生命历程中,起伏跌宕,峰顶谷底,莫名悲喜,很多人碌碌一生,费尽终生业力,临了大限一到,两腿一登,南柯一梦而已。人生与梦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的长度而已,或许,你以为的真实人生,不过是梦中之梦而已。说白了,就是人生如梦,都是心境自造的一场幻象。

人死,心灭,万象如风而逝,我若去,世界已灭。心外无物,心死,世界寂灭。关于那个我是谁的哲学终极命题回答起来也就明了多了:我即心,从心来,随心灭,世界因心而生,心与世界因我而灭。


明德山人6998


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的一朵花,打着机锋说:

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难道你的心让这朵花开,这朵花边开;你的心让这朵花谢,这朵花便能谢了么?

王阳明答道: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字面意思是,当你没有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的心中是寂然无色的;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在你心中便呈现其原有的颜色来。其实这朵花一直存在于你的心中,不在心外。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论调”,其实是把哲学和科学弄混了,所谓“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提出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的哲学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冯友兰先生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书本上的哲学并非科学,并不能达到哲学家想要表达的高度”。

哲学理解都是千人千面,如果你片面的理解为“王阳明认为,你没看到花,花就不存在;你看到花,花就存在”的话,那就很难说清你到底是把王阳明当傻子,还是把古人当傻子,还是把自己当傻子了。

王阳明学说认为“心即理”,理在心中,不由物;与其相对的朱子理论认为理在物上,不由心;有人就借此抨击其为唯心主义思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同一部电影,有人觉得超好看,有人觉得超难看,有人觉得一般般,这是为何?

对于这种看上去很玄的话,不要着急下判断,不要排斥,试着去理解,无论你的结论是什么,这都是出自你的“心”,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小屏窥人生


我想到了量子力学领域一个著名的思想性试验“薛定谔的猫”,或许可以和这句话相互验证。

将一只猫关在密封的盒子里,盒子里有足够的食物饮水空气和一瓶连接机关的氰化物气体毒药,放射性原子经由电子开关控制毒药瓶上的锤子,原子核一旦衰变,则电子开关触发锤子击碎毒药瓶,进而释放气体毒死猫。原子核的衰变是一个随机事件,所以我们不知道猫在任何时间点所处的真实状态,但按照生活经验,我们可以推测出猫在任何时间点只有活和死两种真实状态。在薛定谔方成的量子力学表述中,则只能说,猫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猫既死又活显然违背逻辑思维,但又符合不确定原理的客观规律,那么如何才能明确知道这只猫究竟是死是活呢?答案是,在观察者打开盒子的一瞬间,则猫从活与不活的叠加态立刻坍缩成一个唯一现实。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你不去观察盒子中的猫时,猫永远处于活与不活的叠加态。你不去看花时,花的状态对于“你”这个观察者来说,也是混沌不确定的,是开了?是败了?还是被别的观察者采了?“你”当然可以推测花要么开了要么败了要么被采了要么还在,但“你”不去观察时,花的叠加态对于“你”这个观察者永远不会坍缩成现实。

你去观察盒子中的猫时,会看到唯一现实,或者原子核衰变猫已死,或者原子核未衰变猫还活着,或者原子核未衰变猫被你气死。同样的道理,你去看花时,花的状态也就变成了唯一确定状态,开了败了有没有被采颜色鲜艳否气味怡人不,相对于“你”这个观察者,花的一切就“明白”起来。

猫的生死和花的最终状态都是由于观察者进行的“交互”作用才坍缩成唯一结果,这被我们认为是唯心主义,这当然是唯心主义,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辩证的唯心主义。

把猫的生死和花的状态看做单独的系统,则猫和花都只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死或生,在或不在,这种状态取决于原子核是否衰变和花的“自然”环境,这个系统的现实不与“观察者”是否“交互”存在联系。但对于“观察者”来说,观察这一“交互”最终导致猫和花所处的叠加态坍缩成唯一现实,侧重于描述对象主体的不同,这样的说法也是“客观”正确的。

相对于量子力学的叠加态和“观察者”影响真实存在,宏观世界的“观察者”理论则稍显“证据不足”。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还请惠赐斧正。





风云散士


本来开篇借用佛家经典《坛经》的风动、幡动和仁者心动的例子,往下文翻看了一下,发现有同感的大有人在,哈哈,有缘。不能借用同一个实例,那就从道家的角度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道家说阴阳,讲道法自然,讲无为,讲静、讲止、讲动……地为阴,天为阳,天地交融,阴阳相融,有了世间,有了万物。在道家思想里,万物都可以被分为阴阳,且,阴阳有强弱,有交融,还可以转换……

阴阳的道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的理解起来就难了。就说王阳明的这句话,花为阴,人是阳,阴阳未交之前,也就是人没看到花之前,阴阳是相互隔绝的,是独立的,此时的人和花是各自静止、没有生机的;阴阳相交才有千变万化,才有万物,当人见到花的那一刻,也是阴阳相会的一刻,一切都生动起来,花悦人,人赏花,这便有了色彩、味道,甚至风格、故事……

自古以来的文人喜欢以花草喻人,喻事,喻物,喻性。陶渊明爱菊,菊象征隐士,暗喻不够世俗;周敦颐爱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苏轼、屈原、王羲之等爱兰,因为兰为君子,不与世争……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么多的花草,在未遇到”人“之前它们也只是孤独的生长,哪有什么品德可言。可一旦与人相遇,就生出了这么的故事。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吗?

中国说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同样的道理用于王阳明的这句话。当然,这里的花,并不单单指的是花,王阳明的花是一种象征,象征与人相关的一切,只有在人与花相遇的那一刹那开始,相互之间才有意义。

再美的花朵,从未见过,没听说过,那就是不存在的,反之,没有遇见“心”的花草万物,也是孤寂的,默默来,默默走……

王阳明说,“心即理也”,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这是一个阴阳运动的描述,只有心与物相遇,才能发生反应,才会有后来。正如那句“知行合一”的警示言,“合一”才可成,花人相遇,阴阳相交,然后有了现在的人间。


鱼者佩之


《传习录》中有关的段落如下: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说这些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为了点出一个主题:“天下无心外之物”。再说得直白一点,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万物唯心,心在物在,心不在则物不在”。

而大部分人认同的则是“唯物主义”,物质和宇宙一直客观存在,不因为人的心神而变得不存在。

举个例子,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不过几百万年,而地球本身存在就已经四五十亿年了,难道说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不在吗?显然不成立。

宇宙万物客观存在

王阳明的心学观点,在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上,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某人是个盲人,天生看不到东西,难道说在盲人的心里面,世界一片空白,不存在吗?

这个结论显然无法成立。试举下面的一个场景,盲人要吃饭喝水,盲人看不到饭菜和茶水,但一样可以靠手去摸索,你王阳明能说“你未看此饭菜与茶水时,此饭菜与茶水同归于寂;你来看此饭菜与茶水,此饭菜与茶水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饭菜与茶水不在你的心外吗?”

你看他说完了会不会讨骂或者是讨打。

再说得深一点,万物都是由分子、原子、基本粒子组成,我们肉眼看不到这些基本粒子,我们就能否认这些基本粒子的存在吗?这显然也不成立。

认知能力与“心神”有关

如果不谈宇宙万物的客观存在,只是探讨人的认知能力,那么王阳明说的这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说得还不够透彻。

人的认知能力,不是由眼主导,而是由大脑和心神主导。眼睛只不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脚、鼻子、显微镜一样,真正在背后起作用的是人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而这一切,就是我们俗称的“心神”。

有个成语叫做“熟视无睹”,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用心去感受的时候,看到什么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小学时候,很多人在课堂上做白日梦、开小差,老师在台上讲着,底下开小差的同学眼睛也瞟着黑板,但是老师讲了什么,完全没听进去,一问三不知。

这就是没用“心神”,神游天外了!

所以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说那些开小差的学生:“你未用心听讲时,此知识与你同归于寂;你用心来听讲时,此知识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知识不在你的心外。”

为什么“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此花如在你的心外,那么你用心不用心都能感受(这显然不现实)。只因为此花在你的心内,你一用心,此花的颜色香味就能再现出来。

这就涉及到人类的认知模式这个问题了,我们说起来“花”,脑海里就能浮现出“花”的样子,气味甚至更多的细节。而人类脑海中“花”的概念和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暂时没有彻底答案的问题。

在认知人类学的研究中:

调查发现,许多分类(categories)围绕“原形”(prototypes)组织,原形赋予分类以突出特点(salience),使它能够影响记忆和推理。--这一领域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语言学家在进行,认知人类学家主要从事“图式”(schema)研究--围绕图式如何与行动发生联系展开讨论。在认知人类学家眼里,图式不同于原形(由特定预期组成),是一种关系的组织框架,作为高度一般化的文化知识结构,它需要具体细节来充实。

那么原型这个概念如何在人的脑海心神里建立出来的,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也许王阳明说得对,我们心中“花”的原型,一早就在那里了呢!

《道家密藏黄帝内经》谈无语注解

見。所見。見不見。不見見。見見愚乎弗見。見見也。乃謂常見。

见者有二。目之所视为所见,心之所视为见不见。精注于目,所以能目见,神运于心,所以能心见。所谓不见见,是庄子说“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精神内守。因此用神而见,精神乃衰,凡愚之人以见见为喜,则不知见见之害;以不见为忧,则不知不见之福。所谓见见,是寻常之见。

見弗見之見。見見之見。不見見見。見而得之道矣。

见而明,所以见弗见之见,见见之见,是明白因何所见。明见见之理而不拘泥于见见之理。可谓由见而得道忘形,得道忘意。

故見見者。有。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

所以知眼见心见者。为有之范畴。不知眼见心见者;知眼见心见而不用者。亦属有之范畴。

非不見。見者。

心神一体,如镜反照,渺渺乎忘神所在,是真见者。

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

有物不能目见。能见此不能目见之物者,能知其所能见不见乎?知藏而不用,神乃不绝焉。

是以。見見者。陰也。不見見者。陽也。弗見而可見見者。陽中之陽。見見。見而弗見者。陰中之陽也。

是以。眼所见者,阴也,体之用也;眼所不见而能心见者,阳也,神之用也。心不用而可见万物者,阳中之阳,近于道矣;眼所见,见而无物存于心,见而无扰于人神,熟视无睹者,见尤未见者,此为存其神之机,得一阳而复者,是阴中之阳也。

不見見。工也。不見見見。神也。

知而不用,存而不用,知眼见心见而不用者,是下工之技,终非大用;不用心、眼而见者,是神之技,《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神者道之大用也。

若(髟付)。陰陽之道。生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生之主也。然哉。

若夫,阴阳之道,生机之枢纽也,天地之纲常也,恒生之主宰也,然哉!

見而盲於心者。不謂見見而不見者也。見乎見。不見乎見。不見見者。見矣。

眼见而心盲者,不可谓能见而不见也,亦非知眼见心见而不用者。眼能见,心能见,以至能心眼不见而见者,真见矣,其真实不虚,其见道矣。

是故天之道者。見而弗見也。地之道者。見可見見也。故見而弗見見之見者。道也。見見而不見見見者。常也。

是故天之道者,以其精微之变,心欲见而不可得见也;地之道者,则形体具而可见也。故能见精微之变,道也。乾坤相存,由能见形体而至于不能见其精微之变,或由不能见其精微之变而至于能见形体,此为天地之常也。

——《上經.知辧》


谈者无语


这句话,正是心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心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最后一座高峰,其内涵及意义犹如浩瀚大海,非三年五载可以领会,也绝非只言片语可以讲解,因此小编仅能勉力而言之,各位也请批判而读之。

此句字面意思是说: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引申意义便是“心外无物”,这正是心学认识论的核心部分,不同于朱程理学的“万物皆有理”,心学主张一切“理”由“心”出,你认识到的才是存在的,没有认识到的就不存在,或是说对你并没有意义。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也就是说,要通过自己的认知获得真正的道理,而不是随便拿出来一种道理左右自己。想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可以听听小编的理解:

唯心主义?

一般在评价心学的时候,往往喜欢贴上“唯心”的标签。然而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科学术语,是对哲学体系的一种量化。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阐述过这样的观点:西方哲学的归类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哲学。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西方哲学发酵的土壤不同

西方哲学的诞生伴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起源于海洋和机械,中国古代哲学发源于农业,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孕育出的认知观念自然不同。

其次中西方哲学的阐述方式不同

西方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有着详尽的解释和记录,力求将每一个观点都展现在人们眼前,因此西方哲学往往都是长篇大论,而中国古代哲学在阐述上不仅言简意赅,并且在很多人看来缺乏连续性,道家至理《道德经》不过千余字,心学根基《大学》也不过两千余字,这些经集都是言简意赅,富于暗示,很难被量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中国哲学史》

最后中西方对哲学的认知不同

西方哲学更偏向于实用科学,有成熟的哲学巨作,不同哲学理论之间泾渭分明,而中国自古便没有正式的哲学巨作,在中国人看来,研究哲学并不是一个职业,而是“反思的思想”的附属品。

因此,在西方马子看来,世界上的哲学都应被划分为唯物和唯心两类,其实对中国古代哲学并不完全适用。这里我们需要纠正的是,现代中国尊崇唯物主义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唯心主义就没有可取之处,即使是在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两种学说也并未分出孰对孰错。

我们想要正确认识心学,首先要排除这项干扰,其次也要明白,不能笼统的将心学划归唯心主义范畴。心学中“知行合一”与我朝太祖倡导的“实践”一词更有交相呼应之势,也是唯物主义思想中强调的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形而上,心外无物

哲学是什么?是要使人养成一种人格。一种什么样的人格?一种符合本体认识的思想和行为的有机统一。翻译过来就是引导人们做对的事,有用的事。

对于王门心学的产生,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是建立在对朱程理学的质疑之上的。朱子认为“万物皆有理”,而万物之理都对人有帮助,你没有发现“理”或无法运用“理”,是因为你理解的还不够深刻。一般人接触到这一理念,可能都会想“说得好有道理”,然而并不会深究如何“格物致理”,只要大力吹捧朱子之言即可。

然而当“格物致理”遇见了阳明公,便无法再蒙混过关了,万物确实都有他的道理,但是万物的道理只适用于万物自己。换一种说法,鸟儿可以飞,飞翔的道理却无法运用在鱼儿的身上,阳明公“格竹”七日七夜,就是为我们到破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却谁都不愿意承认的道理,鱼儿只应该探究水中的道理,天空对于它来说便是“无物”。同样,人应该探究自己本心之内的道理,本心之外的事物即是“无物”。

良知

本心又是什么呢?便是“良知”

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

关于“良知”有这样两则故事:

杨简初见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问:"如何是本心?"。陆九渊引《孟子》的"四端"为答。杨简说他儿时己读此段,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是本心。杨此时任富阳主簿,谈话中间还要办公, 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 事办完了, 又面向陆九渊, 再问这个问题。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乃拜陆为师(见《慈湖遗书》卷十八)。

另有一个故事说, 有个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 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人有作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阳明公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阳明公为什么可以称圣?我们都知道他自“龙场悟道”之后,便已窥破世间真理,以心为源,掌握道理,运用手段。世间万物错综复杂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怎么分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比如进入21实际以来,很多地市县城开始取缔“三蹦子”、“倒骑驴”等落后的的交通工具,与市容市貌和广大群众安全考虑,确实是正确的事情,然而当时推行政策的时候却遇到了多方阻力,很多人因此丢了饭碗。那么站在谁的角度去衡量对错呢?这就是“良知”判断的过程,而如何有效的解决社会矛盾,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便是上位者“致良知”的过程。具体该怎么做,阳明公不会复活过来教导你,而是需要我们“听其言 观其行”,自己理解。

这便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的独到之处,你心中已经有此花,便于我心中之花不同,因此我所讲的便也和你所想的不同。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认知去寻找解决办法,这才是“心外无物”的真正道理。


尹禾


这个世界上存在四个东西,它们既存在又不存在,既动又静,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们分别是

薛定谔的猫(猫生死叠加),王阳明的花,惠能的经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崖(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悬崖)。这些东西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当我们不去观测这个世界,那么世界是不为我们所知,也就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所有的知识来源在于我们对世界的观测,经验到的认知。


什么叫做经验到的认知呢?就是如果你看到一万只乌鸦,发现它们是黑的,于是你就可以判断乌鸦是黑的(这叫归纳推理),然而第一万零一只乌鸦到底是不是黑的我们无从知晓。因为这时候,你的眼没有睁开,仁者心未动,花与汝同归于寂,状态叠加。


这种认识论并不是我们认为的唯心主义否定一切客观存在,真的认为闭上眼就没有悬崖,这是白痴也不会做的事情,何况是王阳明这样的人!相反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认知论,它告诉我们这个宇宙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就是说心外无物!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 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就是说这个世界,必须要有客观的存在和我的认知才是完整的世界,是人们能够了解的全部!


说到我们认识到的世界,还不够!既然“天地鬼神万物”和你的心是一气流通的,那你的心自然是和世界的良知就是“理”一气流通的,你心中就有良知就有理(这是王阳明与朱熹的不同),所以你要可以发现自己的良知,然而光发现良知也是不够的,你要知行合一“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你不断的知行合一下去就能成圣。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观测的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医学不就是这样的!大量的临床观测(这是知行合一),作出一个药物,运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观测(这又是知行合一)永远这样循环。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第一万零一只乌鸦是不是黑的,也就向那最终的事物本质越走越近!


目西



我是王阳明思想的推崇者之一,我专门去过王阳明当年悟道的龙场,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

王阳明的这句话,意思是“心即理”。就是说,人生来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客观世界有的酸甜苦辣,五颜六色,人的内心都有影子。比如山野的一颗花,你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它寂静地藏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心中本来就有这个花的样子。

但是因为没有看到这颗花的实物,所以你不知道你心中有这珠花,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存在。实物的花好比密码,要用密码去证明你内心里有这珠的花的存在。王阳明从不在本体论上否认这株花的客观存在,只是从认识论上说,没有看到这株花,那这株花就还没有和我发生关系。

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从没有否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但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已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因为这些味觉嗅觉等生来就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你如果说王阳明不会骑电动车,王阳明肯定不同意,王阳明会说骑电动车的技术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电动车,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亲自实践来激活。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身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把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

王阳明这个理论是追本溯源的,打个比方,没有飞机的时候,谁会开飞机?那第一个会开飞机的人是谁教会的?肯定是自己摸索会的,没有人教,因为之前就没有任何人开过飞机。王阳明的理论就是这个道理。

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猪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驾驶,因为上天没有给猪心里预先设置这项技术,所以猪不可能会骑电动车、不可能会开飞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