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蓬蒿怪谭| 《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这个故事出自山东牟平人、晚唐著名志怪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

话说,在唐代宪宗元和年间,江淮地区有一个唐山人,咱们权且称呼他为"唐山某"。他特别喜欢看书,读过很多史籍传记,又喜欢道家方术之类,经常四处游览,寻仙访道,闲居名山,传说他学到了一种神奇的法术,叫做"缩锡术",颇有些名气。

所谓的"缩锡",道家视为"黄白"术的一种,实际上就是炼金术,金属冶炼方法。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唐山某有这个本事,都想向他学习。这个唐山人虽然有大批大批的拥趸,追着他的足迹,想得到青睐的机会,却没见他炼过一块黄金,收一个徒弟。

有一次,唐山某云游到楚州(今天的江苏淮安一带),旅途中遇到一个弱冠书生,双目炯炯,丰神俊朗,自称姓卢。唐山某和卢书生两人住在一家旅馆,当夜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唐山某在言语中谈到了道家方术和冶炼之术,卢书生居然也知晓一二,讲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悟,都是唐山某没曾听过的,心中大为惊讶。

卢书生说,自己的外戚娘家也是唐氏,既然长者也姓唐,不妨以"甥舅"相称吧,还显得亲近些。卢书生乖巧伶俐,学识渊博,唐山某越发喜欢这个捡来的"帅外甥",盛情邀请他一起游览南岳衡山的回雁峰。卢书生倒也不推辞,说自己恰好也要去阳羡(今江苏宜兴一带)拜访一位亲属,很愿意结伴同行。

两人途中遇到一座寺庙,天色将晚,决定在此地歇脚。在房舍中,两人继续促膝长谈,越聊越开心,竟然忘记了路途疲劳。一来二去,话题又回到炼丹炼气上,交谈许久,卢书生似乎意犹未尽,笑着说,听说舅舅会一种"缩锡术",天下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能不能大概说给我这个外甥听听?

唐山某听了这话,心中一愣,果然这个"小外甥"肚囊子里没憋好心眼儿。就笑着说,你舅舅我可说跑遍了名山大川,才遇到老师,跟着学了很久,历尽辛苦艰难,就学了这一门法术,还指望传承后代,怎么可能轻易就告诉你呢?

这分明是推辞的话,卢书生听了也不着恼,继续央告唐山某,甚至拽着他的袖子撒娇祈求,一定想听一听其中的奥妙。唐山某不胜其扰,只好缓兵之计,告诉书生说,这个法术学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一些时间,在旅馆里不方便,等到了南岳,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讲讲。

听唐山某反复推脱,卢书生变了脸色,说,敬酒不吃吃罚酒,今天晚上舅舅必须要传授给我这个法术,否则咱们有得说道!别不当回事儿!唐山某也很不乐意,咱俩虽然是"甥舅"之称,其实哪里有什么亲戚瓜葛。即便是亲戚,哪有你这么对长辈说话的道理。我看中你的学识人品,没想到你连个拉车喂牲口的都不如。

蓬蒿怪谭| 《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卢书生盯着唐山某看了半天,说,我可是个刺客,如果不告诉我,你这个当舅舅的,怕是要血溅当场了。唐山某见卢生一本正经的说出这样一番话,刚喝进去的茶水差点没喷出来,哈哈大笑,你这小身板,居然也自称刺客?是行刺庆忌的要离呢,还是行刺秦王的荆轲啊。

卢书生也不多做辩驳,从怀里掏出个皮革囊袋,里面抽出薄如蝉翼的匕首,如同一弯斜月,闪着凛冽寒光。唐山某还没回过神来,卢书生拿起炉火中的铁熨斗,随手一挥,登时掉下来一块,如此薄刃,却好像削木头一样锋利。

这时候唐山某才真的心生恐惧,眼前这个俊俏书生竟然深藏不露,竟不为钱财,却是来"打劫"知识的。保命要紧吧,只好把学来的"缩锡术"说出来。卢书生凝神静听,"舅舅"絮絮叨叨说了半天,才把肚子里那点东西都掏干净。然后乞求似的眼神望着"外甥"。

卢书生听完,突然面色转柔,全不是刚才声色俱厉的狠劲儿。他躬身道歉说,方才差点就把您老人家误杀了,没有吓坏吧。舅舅您所学的,只是缩锡术的一点皮毛,顶多不过是五六成,关键的内容一点没有,这就不要紧了。

唐山某心想,怪不得这些年反复尝试,却一块金子也炼不出来,竟然是这个缘故,真是庸师误人,害人不浅。卢书生笑着说,你还在埋怨传授缩锡术的人吗?其实该感谢他,因为这半拉子法术,是救了你的命。

见唐山某一脸惊愕,卢书生接着说,我的老师,是深山里飞行绝迹的仙人。他历来深恨那些欺世盗名的世人,专门用一些假冒伪劣的东西诳骗百姓,号称"点石成金"、"白治百病",引得庸人趋之若附,从中谋利,中饱私囊。而朝廷县衙官署,或者收受贿银,或者同流合污,或者渎职放任,欺上瞒下粉饰政绩,最后还不是百姓遭殃,伤财丧命。

唐山某连连点头称是,卢书生继续说道,舅舅你也不必太紧张,我师父的意思,是让我们师兄弟寻找那些妄称掌握所谓"黄白"之术的人,至于那些谎称精通"添金缩锡"点金术的,也在处死之列。主要的目的,是替天行道,还百姓清净。我也没有什么神奇的能力,只不过是学过道家"乘蹻"罢了。

说完前因后果,卢书生向唐山某长揖到地,恳切说道,为人不可投机弄巧,装神弄鬼诓骗世人,仁德诚信才是生存之本,舅舅你要切记。如今我的使命已毕,咱们就此别过。话音未落,人已不知去向。唐山某受此教训,再不敢狂妄从事,凡是遇到有修道的人,无论是方士还是道长,都要把这段经历讲给他们听,告诉他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免遭杀身之祸。

蓬蒿怪谭| 《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什么是"添金缩锡"

被唐山某看做珍宝的"缩锡术",不外乎一种"炼金术"。古代道家修炼的丹道术,分为内丹和外丹,黄白术就是外丹之一,其实是作为最高等级外丹——长生金丹的附属品。

黄是黄金、白是白银,这些古代的方士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种方法,能够将水银加入"药料"烧炼化成黄金。差不多同时期的西方,神秘的术士们也在进行同样钻研。虽然炼金术没有什么进展,但是却误打误撞,发展成近代化学的鼻祖。

在道家看来,金银铜铁锡都是炼丹和炼金的原料。"添金缩锡"的"缩锡",是什么意思呢?古人在熔炼金属的时候,发现这五种金属,锡的熔点最低,在220度左右,是最容易熔炼的金属,也是低工高效的量产货。据说,在商代时期,古人已经掌握了提炼锡的方法,并且可以制作铅锡合金,称为"镴",《隋书》、《新唐书》中都记载了锡镴铸钱的情况。锡是唐代钱币的主要制作原料,所谓的"添金缩锡",就是炼锡制造假币的技巧。

所以,卢书生如此憎恨劣质"缩锡术",因为这个方法祸国殃民,坑害百姓,还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贪小利而行大害,所以卢书生的师父要求弟子们四处寻找"制作假币"的人,予以击杀,就可以理解了。

蓬蒿怪谭| 《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什么是"飞行绝迹"

道士葛洪的著作《抱朴子》中,对"乘蹻"进行了解释,说"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有三法:一日龙蹻,二日虎蹻,三日鹿蹻。或服符精思,若欲千里,则以一时思之;若画夜十二时思之,则可一日一夕行万二千里,亦不可过此。"

意思是说,擅长"乘蹻"的人,可以云游天下山川河流,而没有任何妨碍。其中又分为三种。操作方法是,服食符咒之后,集中精神,按照集中精神的时间不同,则飞行的远近不同。又说,传说中的飞遁术与缩地术,都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李白诗中写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就是这种高来高去的侠客形象,再比如著名的侠客聂隐娘,还有聊斋志异中能够飞剑斩人头的义士,比如在兰若寺里帮助宁采臣战胜千年树妖的燕赤霞,也都属于这一类的。

蓬蒿怪谭| 《酉阳杂俎》卢生打假 说说道家的点石成金和飞行绝迹

【石头闲话】古代的科学成就,很多都源于上古时期的各种神学和巫蛊之术。像道教中的方术和丹术,很多就是从阴阳家、道家、墨家等等进化出来的。许多崇尚此道的人,其实都是朴素的哲学思想家,虽然思想境界较同时代为高,但多数还是囿于成仙得道的理想,对丹道学深信不疑,寄希望于得到永生。

道家的丹道学,分为内丹和外丹,内丹的修习法门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丹炉,通过调整内息,激发体内的津液作为"药",从而修成内丹。外丹的炼制方法,则使用金属的丹炉,用硫磺、硝石、水银、砒霜等等为"药",辅以独特的符咒、步伐和仪式,经过一定的时间,炼制出来的药丸和符水,最高级的丹药是还孤魂、肉白骨的金丹,最次的就是能够点石成金的炼金药。

唐代有许多喜好此道的名人高士,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有许多著名的诗作中,都有提到对修炼丹道之术的向往,譬如《古风》之一写道“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又比如“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描述了服食仙药的感受。唐朝历代帝王,更是把道教的创始人李耳作为自己的祖先,把修仙崇道的传统带进了宫廷内院。

其实许多“仙药”都是用剧毒物质融合而成的,最著名的,晋代名医皇甫谧,曾经亲自服食五石散,丹毒发作后“背发痈疮,昼夜不得寐,惊跳疾恐,恍惚忘误”,毒发导致瘫痪无法行走。此后,类似仙药一直不绝于世,许多长期服食者都因中毒而丧命,唐代孙思邈说道,"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