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古有人生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大文豪苏轼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甚多,其中大多就与听雨有关。

古人雅事有三十,听雨便为其一。虽不如游山惬意,不若玩水盎然,却因听风听雨,雨上心头,自成诗意。

在中国的语境里,听,比说意境更远。身虽未动,心却已远。虽未见山见水,心中却早已盛开山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四月的山林间,郁郁葱葱的林木青翠如画。新雨过后,天明之前,山中最富清爽气息。氤氲的烟云散去,山色水光一概清明,风烟俱净。一眼望去,山林之间,还残存一点水汽,在青竹之上,青苔之下,总能让人嗅出一身清香,撩动着探幽的心情。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若说二月冷雨浇湿了一街的路灯,那四月春雨便为六月炎夏预演了一场清凉。

在这美丽的四月,有青瓦,有低檐,有空山,有绿竹,有山花,有云雾。此时,泡一壶好茶,与妙人结缘,听一刻雨,未尝不是件妙事。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人在听雨时可以有两种境界,一种是雅趣盎然的赏心乐事,一种是惆怅莫名的悲苦,雨声淅沥,更增愁思。少年时听雨是前者,壮年、而今听雨则是后者,而今的程度更深。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在檐下听雨,品一种静谧,让我忘却了俗世的烦恼喧嚣;在这里,在檐下听雨,享一种闲暇,让我得一片悠然清绝心世界。


“少年喜,老年悲。”听雨的两种境界丨美在中式生活


出品人丨林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