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尚被杀之后,如果师长在的话,能拦得住李云龙吗?


你好,就像李云龙的性格可能拦不住。新二团团长孔捷拦的结果呢,直接给绑了关到屋里。师长来了,顶多给李云龙说,八路军是有纪律的。不能意气用事。但是李云龙的脾气大家看了好多遍的吃瓜群众都清楚。

李云龙长征期间没东西吃都敢纵兵抢粮。更不用说从鬼子包围圈里背回自己的兄弟。魏和尚跟进李云龙图啥,哥们义气。不然魏和尚早都当连长了。

一个人的脾气是很难改的,比如:攻打山崎大队时政委赵刚没有领到作战任务,独立团当预备队,李云龙对着赵刚就呲牙咧嘴的嚷嚷。当孔捷进来抱怨没有领到作战任务,坐冷板凳。李云龙又开始说孔捷,“你孔二愣子,吹鼻子插大葱装什么酸秀才,扁担倒了不识一个字”。这就是最真实的李云龙。

黑风寨已愿意加入八路军,他们看到穿着八路军的军装,还杀了魏和尚。把头砍下来挂在树上,这样的部队收编了以后也是祸害。

李云龙是一投倔驴。八匹马都拉不回来。所以别说师长来了。就怕副总指挥来了。他毛病犯了谁也挡不住。这也在情理之中。过命的兄弟,被土匪砍了脑袋。是谁都咽不下这口气。谢谢!!






红脸涛哥


《亮剑》剧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魏大勇—魏和尚,其表演者名叫张桐,我自认为他时整部剧中表演最初彩的一个角色。先说一下他的表演:

  首先他在山本的日本特工部独斗4个鬼子特工逃出魔窟,其表演的铁骨铮铮与民族大义很是精彩很是解气。其次它在答应李云龙坐李的警卫员是的果断与质朴。第三,每次李云龙给小鬼们讲故事时,和尚的脸上总是露着一种特别的笑容:惊奇、兴奋、羡慕、敬佩,演的是淋漓尽致。第四,解救李云龙突围的整个过程果敢,机智,一气呵成。最后,他面对数个土匪的自信,蔑视的目光能深入你的内心很震撼人,最后他背后早黑枪扑地而去,表演的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很成功、相当的成功……当时我这个爷们哭了,说得比较简单,个中滋味您自己体会吧。

  是英雄就应该战死杀场,魏和尚身怀绝技却遭暗算而死未免有点壮志未畴的感觉,使人感到惋惜。这个人物的设置,以及作者对他的刻画,那是一个绝。虽然他的死那么得让人悲痛。这一点从李云龙缴老战友孔捷的械可见一斑。当时李云龙与孔捷对峙时,我心里想孔捷要是拦我就要把你给毙了,分不清好坏了。即使师长在,也不会反对李云龙出兵的,我想很多观众当时也由于我同样的想法吧。李云龙为其复仇在我看来就是恩怨分明,疾恶如仇,李云龙不愧为一个男子汉,这也是李云龙内在精神的体现。 倘若当时他放弃为魏和尚报仇,那他的形象也随之黯然失色。




热剧达人


答案是一定的:别说是师长,就算是旅长在场,或者哪怕是一个电话,李云龙报仇这事都别想通过这么血性的方式进行。


原因只有一个:八路军有铁一样的纪律,虽然李云龙在剧中被描写成一种经常违抗命令的形象,但大家可以先看下剧中明确描绘的李云龙3次违抗命令的情况:


一、长征时违抗上级命令,纵兵抢粮

这个没有具体剧情,只是来源李团长的口述,虽然团长说自己是保留了革命的火种,护住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但是个人认为实际上的行动并没有描述的那么过火,可能是有目的的强行征粮,到不了“抢”这个级别,因为这种违背群众政策的行为,肯定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个人且当这是李团长的浮夸吹嘘。


二、苍云岭突围战,违抗命令正面突围

这个是正面描述过的剧情,上级要求李云龙从最薄弱的环节进行突围,但李云龙根据自身优秀的战场解读能力,选择从正面突围(过),并且一炮干掉了坂田联动的指挥部(功),虽然看起来功大于过,但是上级直接给与了大过处分:直接让丁伟取代新一团的团长位置,发配李云龙前往被服厂出任厂长,军令如山在这段剧情上是毫无保留的展现了。


三、虎亭伏击战,拿首长指挥部做赌注

这次确实是豪赌,原因是李云龙判断敌人的动机就是直接进攻本方总部,而精锐部队的出发点就是虎亭据点,为什么敌人会如此大的阵仗投入战斗,李云龙将本方指挥部作为诱饵(当然为了总部的安全,只留下了一个营的兵力,其他的还是全部调回了总部由赵刚指挥),决定亲自留在前线一趟究竟,最后钓到敌方观摩团的大鱼,来了个全歼,但是其实本方指挥部也是损失惨重,如果山本一本的部队最后不选择撤退,独立团估计会被打光,虽然这次的功劳巨大,但是最后也只是功过相抵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违抗上级命令的事情在剧中基本不会有好的结果,李云龙为魏和尚报仇, 扬言要屠寨,但是整个黑云寨在之前已经被孔捷收编,而二当家山猫子是犯过在先,在明知被收编的情况下还要在干一票抢上一劫,好死不死杀了魏和尚,而李云龙这次算是收住了,最后只是安排了二当家,所以最后才被降为营长,如果真的是屠了寨,估计接下来都翻身不了了。


如果当时旅长和师长在场,李云龙是断不会做出公然违抗命令的举动的,他应该会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去处理掉二当家,大家也不要说李云龙不会这么怂,给大家送上几个秒怂的瞬间,感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