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有很多人送钱粮房屋等?

西河狼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科举制度给了普通读书人一个加官进爵的途径,多少学子,一生为之努力。

一、范进何许人?

范进是一个贫困人家的读书人。从二十岁开始应试,连续考了二十余次。五十四岁作为老童生进入院试考场时,“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交卷时,“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穿着打扮就像个乞丐,狼狈不堪。

家里两间茅草房,家人已经饿了两三天,全靠老丈人胡屠户救济。发榜那天,老母亲巳经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他捧着一只生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指望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

他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不会干部,一门心思读书应试,天怜见碰到了同样经历的周学道,圈他为第一名,赏识他的文才,并鼓励他继续应试,让他有勇气去乡试,终于中举。

二、范进中举意味什么?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目的是为了让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让优秀的人才走进仕途,为国家效力。

科举分四级,县试、府试过了的称为童生,童生不是指年龄,而是指考试的类别。童生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像范进那样的读书人,五十四岁还是童生。

第二级是院试,通过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范进遇到周学道就是乡试,得到周的赏识,圈为第一名。

第三级是乡试,有了秀才资格才可参加乡试,通过后就是中了举人。第四级是会试和殿试,通过后就是进士。殿试是只决名次,没有淘汰,所以和会试合在一起。

范进参加院试,中了相公,就相当于参加高考录取了本科,成了国家的学生,“进学了”。中举就是作为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优秀,录取为公务员。

公务员只是一般的科员,想升职到科长、处长、厅长,很难。举人就牛多了,只要有空缺,可以直接做县处级官员,掌握土地、税收、征兵、司法、用人等权力。

举人还有一个机会,通过会试成为进士,这就更牛了。可以直接授部属,升御史,成为京城高级官员。

对于四邻八乡的乡亲们来说,范进中举就相当于茅草出笋,鸡变凤凰。平时看不起他的人秒变成了崇敬他的人。

明清时代,官就是老百姓的天,官员一声吼,老百姓抖三抖,所以范进中举是轰动乡民的大事,许多人都来巴结他。

<strong>三、送钱送屋何所图?

买房子最好是在十年前,房价还未飞涨时。买股票最好是在低谷开始起动时。买官就得在官员落魄受难时,这叫最大边际应。当官员已经在高位,别说攀不上,就算能攀上,成本一般人也承受不了。

范进处于贫困潦倒,将起未起之时,正时众人投资的最佳时机,可以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

最典型的人是曾经中过举人,当过一任知县的张乡绅,心里最清楚官场潜规则。想要享受特权,就得寻租权力。他听到范进中举,做了三件事,稳稳地要范进心里扎下了根。

1. 送钱。第一时间来祝贺,给贺仪五十两。这笔钱对于一贫如洗,急等用钱的范进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情深恩重。

2. 送华屋。“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钱用完情可能就没了,房子天天住在里面,时时提醒他的恩情,你想忘也忘不了。

3. 攀亲。“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钱和房子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兄弟就不同了,那是割舍不了的亲人。

张乡绅做完这三件事,就在官场上买到了一把保护伞,今后不管他做多少坑害百姓的事,只要范进有能力摆平,就得罩着他。

那些送田产的,也许可以减税护短。那些送店面的,也许可以狐借虎威。那些破落户,可以有口饱饭吃。如果范进一路高升,奴才也有发财机会,比如传个话,递个条,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呢。



END.


博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一种投资行为。

首先,无论是秀才、举人还是进士,在全国都是很稀少的。

秀才尚且好说,并没有太多实权。

但举人其实已经有些权力,进士更是官员的代名词。

秀才在县衙上不用跪,不能随便用刑,还免除各种徭役和税务。

其实秀才也是很难考的,根据人口比例的录取率来说,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录取率。

成为秀才以后,就可以顺顺利利的开馆收徒,不愁生计了,在地方也很有些地位。

不过,秀才并不是官,也无实权。

所以范进考取秀才后,丈人胡屠夫仍然很嚣张,不把他放在眼里,动辄臭骂一顿。

四周的邻居,明明看到范进家穷得很,甚至没米下锅,也不愿意接济接济。

说来也是,连丈人都不愿意给考试的路费,更别说邻居。

但范进中举以后,就不同了。

每年全国的举人也就几百人,相当于今天中国的院士。

一旦成为举人,距离做官也就一步之遥。

儒林外史最初的那个周进,考取举人以后很顺利的考取了进士,被皇上任命为广东学道。这是正三品的地方高官,仅次于巡抚。类似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

就算是最没出息的书呆子进士,做一个县长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秀才并没有人搭理,但范进中举以后也就成为一支非常强大的潜力股。只要谁去投资他,获得十倍回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比如劣绅张乡绅和范进套近乎,送钱送屋,为啥?说白了还是将来试图利用它。

其实不要说张乡绅了,就连当地的汤知县,也对范进是比较巴结的。

说不准范进中了进士以后,官职就比汤知县还高。


萨沙


在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广为传颂。

范进是一个老童生,很多年来都考不上秀才。所以范进非常受自己岳父胡屠夫的气,见到他时诚惶诚恐,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胡屠夫对范进经常破口大骂。

后来范进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身份立刻就不一样了。不仅胡屠夫见了他毕恭毕敬,而且当地富户张乡绅立刻前来拜访,送上了五十两银子,后来还有很多人来奉承他,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店房,还有许多破落户来投身为仆图荫庇。可以说,范进一下子从穷屌丝变成了成功人士。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范进仅仅是中了举人,并没有考进士,更没有当官,为什么就陡然而富,成为社会精英了呢?

其实,在古代,举人的身份是很值钱的。比如在明朝,你考上了举人,就有了当官的可能性。虽然举人只能当个芝麻小官,比如学官、县丞,最多也不过是知县,而且只是在名义上有候补的资格,未必能轮到你。但是,你的身份从此完全不同:你从被统治阶级一跃进入了统治阶级,虽然只是统治阶级中身份最低的一级。

你中了举人,就不再是平头百姓了,而是成为了缙绅,在地方事务中的治理中有很多发言权,也可以积累很多官场人脉。要知道,古代中国皇权不下乡,只能到达县一级,而治理乡村必须靠地方缙绅的配合。所以对于中了举的范进,知县都要高看他一眼。

而且举人在制度上是有特权的,举人可以免税,比如举人名下的田产不需要纳税。因此范进考上举人后,会有很多没有功名的富户地主把自己的田地挂名在他名下,这样就不需要向国家纳税,只需要向范进交租子(比向国家纳的税低)便可以了。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范进几十年苦苦考秀才,考举人,为什么他在得知考上举人后立刻发疯了。因为前后的地位差距实在太大了,对于范进来说就像平白中了彩票一等奖一样。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梦露居士


范进中举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源自于儒林外史,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太有趣,又太具有讽刺意味,所以被选入中学课本,让人们知道了范进、胡屠户一类的神奇人物的存在。

因为这个故事太过脍炙人口,所以就不再过多赘述了。只说一下,当范进中举之后,可以轰动了乡里,各种人员都开始粉墨登场,送钱的送钱,送礼物的送礼物,就连县太爷,也向范进投来橄榄枝,来表现出自己对范进的重视。

有人会问,范进只是中了一个举人,为什么会惹出这么大的动静呢?

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方面,是中举到底又多难,第二个方面,就是清朝时,举人到底有怎样的地位,第三个方面,举人的政治前途如何。

首先,我从第一个方面开始说明,中举有多难

因为这个故事的背景是清朝,所以只说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简单来说,明清时期的科举分为三次考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做会元,而殿试的第一名则叫做状元,不要说连中三元,就是中一元,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小说中,范进也只不过是在乡试中得了个第七名而已,就已经高兴的发了疯。可见,第一名有多难中。

对于范进来说,他可是一个老童生。在明清时期,你作为一个读书人,需要到官府的学校读书,然后经过考试,获得生员的资格,这才有机会走到下一步,而获得资格的人,人们常常称他们为秀才。这是第一关。

范进算是一个很笨的人,从胡屠户的嘴里就可以知道,范进考中秀才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人已经到了中年才是一个秀才,被胡屠户一阵奚落。

想来范进这个人,从一开始读书,都已经读傻了,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作,又不想经营小买卖,就连大街上卖鸡,也都卖不出去。可这么一个把全部精力放在读书上面的人,也还是差了很多。

这个原因,除了竞争激烈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八股文实在是太变态了。八股文分八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字数、文字风格的要求,一点差错都不能有。这已经非常困难了。

而在考试时,出题必须在四书五经里出,四书五经总共也没多少字,很多考试题目,都是从四书五经里,随便挑出一句话,这还算是简单的。当这种题目用烂了,就开始挑几个字,甚至打乱顺序。

鉴于此,这种出题方法,就导致考生连题目可能都看不懂。

范进考了半辈子,考中一个秀才,可等待他的依旧是漫漫的考试之路,因为秀才只不过是一个准考证,下一个关卡乡试才是第一关。

乡试和考秀才的方式相同,但难度更大、录取率更低,按照胡屠户的说法,乡试中举的,那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都不是凡夫俗子,至于范进这种尖嘴猴腮,自己先撒泡尿照照。

胡屠户当然是个没文化的粗人,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他的态度表明,在十里八乡(至少在他所能触及到的地方)能够中举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胡屠户很看不起自己的女婿。也正是因为这种凤毛麟角,可以看出乡试的困难程度。

<strong>第二个方面,就要说说举人的社会地位

用范进中举和胡屠户的话,把举人叫做举人老爷。他还举了张家周家的举人老爷。

我们知道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赵老爷、丁举人都是举人出身,也都是一方的大佬,他们可以掌挄阿Q,打断孔乙己的腿,老百姓除了嘲笑阿Q和孔乙己,却不敢说举人半个不字。

那时候,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十多年,可在老百姓心里,举人依旧是不可触及的神圣。何况那时候科举还没有废除。

所以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在地方上举人虽然没有官府实际的身份,不可能由政府安排一官半职,但对于地方来说,已经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处理许多地方上的事务,而且就算是县令也不敢对举人稍有不敬。

因此,当范进中举之后,他的地位已经可以与胡屠户口中的周家老爷,张家老爷相提并论。这也难怪,很多人都要巴结已经中举的范进。

第三个问题,就是举人的政治前途

这个问题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从明清时期法律角度来说,举人只是一个学历证明,比如乡试中举之后就是举人,这些人再努力一下可以参加会试、殿试,如果没有这个举人的身份,他是不可能走向仕途的。

但这个举人,只能算是一个身份,朝廷不会给举人任何官职,不可能进入国家的官僚体系。只有经过殿试,才能被国家正式任命官员。

可见,举人虽然没有官府的正式身份,却是一直是潜力股,而且可以长期持有,即使举人最终只是经过了乡试,没有再往前走一步,但在地方上的身份地位,以及在老百姓之中的名气,也足够让很多人想要长期持有。

一支潜力股,而且是稳赚不赔的潜力股,谁都想持有。

而范进这支潜力股,还有更多的好处,那就是他是一支“跌停”的潜力股,没有下跌的空间,持股人可以以最低价持有。

而范进的当时境况,家里穷的不行,连老丈人都看不起他,这种情况下,只要对他好一点,哪怕滴水之恩,对于范进而言,也是雪中送炭,范进一定会感恩戴德。

这就好像去买“跌停”的股票,不用买太多,也不用花太多钱,等到上涨就是赚,就算不涨,至少不会继续跌,也不算亏。

除了都想持有这支潜力股,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原因在作祟,打个比方,只要也有人来持有,就会有更多人想要持有,这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就好像胡屠户庆贺,周围邻居也来庆贺,接着那些乡绅也来庆贺。

最后,连县太爷都来了,就像是滚雪球一样,个别人可能真的知道范进是潜力股,但后来的人,完全受到别人行为的影响,或许想不了太多,但会从众一般的一起过来,反正别人都送了钱粮甚至房产土地,相比自己送一点,一定不亏。

范进中举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世态炎凉的写真图册,夸张荒诞中,却又把人性揭露的淋漓尽致,让人读起来想要捧腹大笑,又想要低头沉思。


小小嬴政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往今来,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范进中举的故事

说起《范进中举》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穷光蛋书生,家里只有一个老母,年龄大了找不到媳妇,后来好不容易娶了胡屠的姑娘为妻,却被老丈人看不起。

明清是科举制度的巅峰,像范进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穷书生,只能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但科举竞争十分激烈,加上官场腐败,舞弊突出,像范进这样没后台的穷光蛋,很难出头。

后来,范进好不容易考中了秀才,但秀才不能做官,无济于事,于是范进再去考举人,却屡试不第,在老丈人面前依然抬不起头来,整天挨训挨骂。

为了再次考举人,范进无心过问家事,家中无米下炊,老母和妻子饿的头昏眼花他也无心照料,最后只得把家中一个生蛋的老母鸡卖掉,眼看就要坐吃山空,突然有人报喜范进高中了。

这个时候的范进已经50多岁,但他中举的事依然成为爆炸性新闻。

这下不得了了,不仅范进的老丈人对他的态度来了个180°大转弯,就连很多陌生人,无论是当地官员、乡绅,还是破落户都来巴结他,送房送地,送钱送人。

众人为什么巴结范进

范进只是中了一个举人,不是什么大官,为什么这么多人来巴结他?

很简单,因为明朝举人可以做官。

明清时期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如果高中进士,可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一个县城几百年出不了几个;范进中的是举人,比进士低一级,但也可以做官。

一个人考中举人就进入了朝廷人才库,可以参加吏部组织的大选。当有合适官缺,吏部大老爷们又瞧上了你,你就可以做官,虽然官品很低,只能做诸如教谕、县丞、主薄等正八品官,但好歹是公务员编制,国家正式干部,放到现在也是副县级,多少人奋斗一辈子熬不到。


另外,举人虽然起点低,如果你有真才实学,在地方上干得有声有色,也是有提拔机会的。明朝嘉靖年间的大清官海瑞,就是举人出身,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来硬是干到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正三品,死后赠太子太保,堪称全天下举人们的偶像。

巴结范进的不同目的

范进高中后,还没等对外宣传,消息就在全县城传开了,原本门可罗雀的范进家门,瞬间变得门庭若市,各色人等都来探望,他们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但出发点又不相同。


1,张乡绅,送白银五十两,房子三进三间

张乡绅可是县城里的头面人物,他也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现退休在家。按理说,以他的身份没必要对一个刚中举人,还没正式做官的范进如此重视。

但张乡绅混迹官场一辈子,很清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范进以后能仕途上进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海瑞也有可能。自己现在退休了,影响力小了,攀下范进这个新晋举人,也好日后有个照应,反正在官场上多交朋友绝对错不了。

所以张乡绅不但送给范进50两白银作为贺礼,还送给他一处三进三间的房子,另外还和范进攀起了关系,说范进的老师是自己先祖的门生,他和范进是亲切的世弟兄。

2,其他人,送田产,送店房的

原著中没有提及给范进送田产、店房(商业门头)的是哪些人,推测应该是县城里拥有田产的地主、拥有店房的商人们,这些人送给范进田产、店房,意图就更明显了。

虽然范进还没正式做官,但眼光得放长远点,搞长期投资,趁现在还能巴结得上,抓紧拉拢感情,不然等范大老爷做官以后再巴结,就显得太落后了。

另外,这些人赠送田产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因为举人做官后可以免田赋劳役,那些地主把田产转到范进名下,可以减免赋税,这是古代官员和地主勾结偷税的常见手段。

3,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的

所谓破落户,是指城市或农村失去常产(土地或住房)的人,他们没有了经济来源,只能出卖劳动力谋生,典型的就是给官老爷家里当奴仆,至少生活有了保障,能混个温饱。


事实证明,张乡绅的眼光确实毒辣,范进中举后,因母亲病逝守孝三年。这三年时间内,范进不需要劳动,不用担心收入来源,可以依靠别人送的财产,从容准备考试。

三年后守孝期满,范进入京参加会试,又一举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最后一路升迁,官至正四品的京官通政。可以想象,范进一定会对当初赠送他财产的那些人给予帮助和回报,这便是他们当初巴结范进的目的所在。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范进中举前后的种种经历,体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没有钱和社会地位,至亲至爱的人甚至都看不起你,而一旦拥有了财富和地位,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来阿谀谄媚了。



范进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在中举之前,因为家庭贫困,而且社会地位不高,所以连他老丈人也看不起他,甚至经常找机会敲打他。原著中也曾经提到范进中举之前,他丈人胡屠夫怒骂范进是个现实宝[丢人现眼的家伙]。

后来范进想找胡屠夫借盘缠赶考,结果胡屠夫一口浓痰吐在他脸上,怒骂道;“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行,尖嘴猴腮、不三不四,还想着癞蛤蟆吃天鹅肉。”



过了一段时间范进高中举人,曾经不理睬范进的邻居开始热情招待他,送来了鸡蛋米酒。而老丈人胡屠夫更痛快,直接送来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还说范进是文曲星下凡,自己早就看出来了,惹得邻居们哄堂大笑。吴敬梓也在这时刻画出了一幅讽刺意味极高的浮世绘。

除了老丈人和邻居们之外,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张乡绅也带着大量的礼物来拜访范进。这个张乡绅也是个举人,而且还做过一任知县,是一个典型的地主官僚阶级,可谓是家大业大。他出手也极为阔绰,送给了范进50两银子,以及一套三进三间的宅院。



范进举人的含金量

范进的举人到底有多少含金量,街坊邻里和老丈人巴结就算了,为什么曾经的举人兼知县还要来巴结他?

实际上,在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虽然有“穷秀才”的说法,但绝对不会有“穷举人”出现。

首先说明清时期秀才需要考试,通过针对童生的童试便可成为秀才,但获得秀才之后仅仅是自己获得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官不用跪拜,或者可以搞一些教育事业,靠着兴办私塾谋生。也正是这个原因,范进的老丈人胡屠夫依然没有拿范进当根葱,因为不关自己的利益。



但范进参加乡试中举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来范进从此可以呼奴唤婢,因为明朝时法律规定,庶民之家不可以蓄养奴婢,否则杖刑一百。而蓄养奴婢是身份的象征,从此范进成为了胡屠夫眼中的“城里老爷”。

二来、范进有机会做官了,秀才虽然不可以为官,但举人是可以出仕为官的。经常会担任一些府、县教学、主簿类的八、九品官员。当然极个别的情况也会当一些县里的主官。

第三、举人可以免税,可以把一些地主家的土地挂在自己的名下,以此免除国家的税收。而地主家留下的财富当然也必须分给举人一部分。

当然除了这些现实的利益,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形式上的特权,比如公堂诉讼的时候可以获得优待,或者是享受政府的一些福利补贴等等。



范进中举之后

范进中举是一篇讽刺性小说,但也确确实实的是一部底层人物逆袭的小说。或者说范进不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而是科举制度的受益人。

曾经在我们熟知的故事中,范进中举之后便没有了下文。但实际上范进在中举之后有了田产和奴仆,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完成了逆袭,同时也让自己的家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另外,范进在中举之后,又进京参加了会试,并且考中了进士,被朝廷授予了官职。一路上范进顺风顺水,最后竟然被钦点为山东学道。这个职位是管理全省的教育工作,属于正三品高官,仅次于巡抚,职位和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类似。



以此来看,在那个阶级固化的年代,如果没有科举考试,或许范进永远都只是一个社会底层、终生受人冷眼的人。也正是因为有了科举考试,像范进一样的社会底层人士才有了一些上升的希望。


我是越关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是取自于《儒林外史》,主要讲的是范进在中举前后的人间百态。

范进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五十四岁才中了举人,从开始的家徒四壁,贫困至极,无人拜访到后来的门庭若市,简直是天壤之别,出榜的那一天,闻听范进中举,街坊里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乡里乡外都聚集到他家里看热闹祝贺他。知道他家里没有柴米油盐的时候,有的拿鸡蛋、拿酒,拿米过来孝敬。就连嘲笑他的岳父胡屠夫也极尽巴结之能事,全力以赴讨好他,同时范进所在县的乡绅和富人家更是亲自到其家中拜访,并送田送地送房,而有田有地的农户更是自己的田地挂靠在范进门下。


那一瞬间,范进“好嗨吆,人生达到了高潮,人生达到了巅峰”。

不就中了个举人嘛,大家的脸色怎么变得这么快?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是为什么呢?

既然中了举人必定有它的优势和好处,不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不同。

范进中举以后,他的身份一下就不一样了,可谓是从此就进入了官员序列之内了。

在古代,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就有权了,那些富人就要来巴结他,朝中有人好做事,许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在明朝,每三年会在各省的贡院主办一场科举考试(即乡试),在这场考试中如果考试及格了那么意味着他已经就是举人了,而一旦当了举人也就意味着这个人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官场,即使后面中不了进士也有当官做县令的机会,至少可以做到九品县丞。


明朝科举考试规模宏大,平均来说,就是一个县三年也不一定能出一两个举人——比例能说明它有多抢手,如果举人不想考进士,而同时县里有缺,他也有机会直接进入官场直通车。

中举可以除了做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权,那就是减免其名下土地的赋税,也就是说从中举那刻起,自己名下就可以有四百亩地的减免税额度。

范进或许穷的叮当响,没有一寸土地,但可以通过接收挂靠的形式,在名义上吃进四百亩地。

为什么自耕农平民心甘情愿挂靠,就是因为这样可以省钱,比如原本每亩地交一贯钱,这样也许可以交半贯,省下一半。范进这样的新晋举人则凭空多出二百贯钱,两厢情愿,皆大欢喜,吃亏的只是政府财政。

土财主再富,也没有任何政治地位,这也能解释富豪乡绅为什么送范进房屋金钱,这一方面可以做挂靠的定金,一方面借此巩固地位,结交“准”官场人士。

所以,不到两三个月,范进家的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连当地的乡绅都催着让他搬家,等范进搬到新房子里,宾客络绎不绝,歌舞升平,范进从此也开始讲究伙食质量了。



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给了平民百姓一条靠读书摆脱出身阶级的唯一通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或许残酷,或许悲催,但毕竟不失为一条相对公正的道路。

因此,很多古人即使被撞得头破血流,熬到穷经皓首,都会颤颤巍巍地想去搏取功名,并产生了范进中举这样的前后冰火两重天的生动写照。


历来现实


中国传统社会有很多东西变了,比如马车变成了汽车,帆船变成了轮船,茅草房变成了电梯房,纸制红包变成了手机微信红包,还有很多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一而足。然而,有两样东西没变:人家有钱时恭维,人家升官时马屁!

《范进中举》最后一段载:“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他们为什么来送钱送物,范进中了举人了嘛,举人就是随时可以做官的身份了,什么也不干,他都是官府要关照的人了,是一方绅士、主持乡里大事的头面人物嘛,咱都得去恭喜恭喜不是?咱都得去关照关照不是?咱都得去送点人情去不是?这都是人之常情嘛,人情人情,多是人情少是意,以后与范举人,就扯上了人情关系了嘛。

——虽然这“人情”后面,往往伴随着“势利”二字。

其实,不单人情,“亲情”二字后面,又何尝没伴随着“势利”二字?他你看范进那个人模狗样的岳父老大人,他中举前,经常用自己的拳头教训这个不争气的女婿,一天到晚骂声不断:“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范进去乡试,向岳父借钱,被他一口啐在脸上:“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你不看见城里张府、周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但是,范进中举后,岳父的脸都斜了,他无限温情地说:“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的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回家的路上,女婿走前,岳父随后,见范进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胡屠夫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真是:遇贫穷而作骄态,见富贵而生谄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权往;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记得多年前,某省卫视有一档“我们约会吧”的情感类节日,一次,一位女孩在自我介绍时说,自己对男孩没有任何要求,身高没要求,长相没要求。当一个小伙子说他的年薪3万时,女孩忍不住笑着说:“他年收入3万,养不起我”,立刻灭了那盏表示选择的灯,现实得没有一丝犹豫。还有位女孩嘲笑那个男孩说:“我以为他是月薪3万,原来是年薪3万!”



世上越来越多只能同甘而不能共苦的人们了,不求过程,但求结果。只是,没有过程的结果,往往如同美丽的花瓶,稍一磕碰便会粉碎。


帝国的脸谱


“范进中举”这个小故事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即使在如今的社会中仍然能够折射出全新的含义,故事中的范进在听到范进中举后的举止颇有戏剧性,第一次只是觉得开玩笑,而第二次确认之后却瞬间发疯了。


明朝的科举考试固然僵化,这个故事可以感受的出来明朝科举制度对于一个常年渴望出人头地,一举高中的那种强烈的渴望。


“举人”这玩意儿在明朝还真是稀罕东西。大明王朝立国276年,在这276年的时间里仅仅产生了12万的举人,也就是说一年仅仅只有400多个居然产生,此生数量稀少的举人,它的含金量自然不会太低,甚至可以说它的含金量极其之高。


而在明朝的统计之中,一共大约有1427个县,对于三年一次的乡试来说,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年连两个进士都不到,甚至连一个半的指标都达不到。


而作为明朝的举人,他们一般都会被授予最低九品的官员(县丞:副县长的意思),与此同时朝廷还会有400亩田地的免赋税的资格,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虽然没有这400亩土地,但是有了这个资格,那么很多人就会争着抢着给你送土地,挂在你的名下,然后他们帮你种地,此等福利简直是可望不可得的。


对于大地主而言,举人更是争相依附的对象,举人的这项免税特权也就成为了地主们的偷税合法途径。


而范进中举后的场景形象的展示了这个举人有多高的含金量,中了举人整个人的阶层已经发生了变化,曾经的“穷苦百姓”摇身一变成为了仅次于县令的“副官”,无论是对于当地的地主士绅还是穷苦百姓这无疑是质的飞跃。


历史总探长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范进中举”是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老“童生”范进从二十岁参加科举考试,直到五十四岁才考中举人,期间受尽凌辱,他最后一次要去考试,结果他的岳父胡屠户非常生气的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范进考试归来,家里已经几天没揭锅了,范进浑浑噩噩,抱着家里生活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只下蛋鸡去集市售卖,只为换点米裹腹。

年老凄惨的范进抱着鸡蹲在大街上等待买主,肚子空空,前途迷茫,就在范进被无群的压力包围的时候,别人告诉他:“范老爷,您中举人了”,范进起初不信,最后确认之后,喜极而疯,自此,上演了“范老爷闹市狂奔,众乡亲全力救治”的戏码。

范进中举,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那么,为什么范进中举后,有那么多人主动巴结范进,送房送银子呢?

小哥详细介绍那个时代人生百态。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年间,全文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当时各类阶层人生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非常真实的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同时也对当时吏治的腐败和科举的弊端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小说白话的运用纯熟自如,代表了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批判现实的先锋。

而传统的古典四大讽刺小说为《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状》。


清朝科举制度。

想要知道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乡亲们对范进的态度和之前判若天地,我们需要对清朝的科举制度做个了解。

清朝科举制度分四级。

初级:童生。

童生指所有士子,不论年龄大小,凡未取得国家正式学校学生资格的人,统称为“童生”。

二级:秀才。

童生经过县里的考试,考试合格,升级成为“秀才”。

三级:举人。

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办的“乡试”,通过考试的人,升级成为“举人”。

四级:贡士。

举人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办,由礼部主持的“会试”,考中者升级成为“贡生”,“贡生”还要参加“殿试”,“殿试”之后根据成绩分为三个档次,称为“三甲”,分别是一甲“进士及第”,一甲只有三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出身”若干年。三甲“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乡试”取人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也就是副举人。

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举人”之后,成为国家在编官员,享受国家俸禄。


“举人”在清朝乾隆时期的地位。

要清楚了解举人在清朝的地位,我们不妨先看看“举人”这类人才在当时社会人群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清朝科举考试规模宏大,有多少人呢?据粗略统计,单单童生就有200~300万人,秀才约46万人,清朝的人口为1亿到4亿之间,也就是说在清朝两百六十多年间,数亿人口,秀才人数也不过才四十多万,举人也不过才十五万名。平均下来,一年全国不到600个举人,当时全国有两千多个县,再一平均,那就是三个县才能出一个举人。

在明万历年间,由于人才匮乏,官员人数紧张,部分地区出现“县官离任退休,提拔秀才暂时顶班”的情况,可见当时人才的匮乏程度。

清代官场流传“灭门知府,破家县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而成为举人之后,首先就进入了官员预备队,起步都是县令级别的官员,在古代民(农民,商人)和官的地位天差地别。

所以说,范进中举之后,除了胡屠户这样的普通百姓,就连有钱有势的张乡绅都来巴结范进,送房送银子,可见举人在大家眼里,真的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清朝科举之“同年之谊”。

“同年之谊”不同于“同门之谊”,“同年之谊”是指同一年考中的人。

为什么讲“同年之谊”呢?

官场从来都是人情世故,朝中有人好做官,所以官场人员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派系划分自古就有,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东林党”。到了清朝时期,同年考中的人都会一起举办庆祝酒会,一是释放心情,二是联络关系,毕竟一入官场深似海,一不小心被免职也是正常的。这个很多小说都有描述,比如《红楼梦》里面的贾雨村,里面就有“官场保命符”,而《红顶商人胡雪岩》里面,王有龄得同年黄宗汉的帮助和赏识,在胡雪岩的辅佐下步步高升。

所以范进中举人,往小了说,再不济也是个掌握一县百姓命运的县老爷,往大了说,用“前途无量”四个字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