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统治者为何颁布“剃发令”,一束头发真的这么重要么?

众所周知,大清帝国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入关后,迅速地扫平了全国各地的政权组织,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那么我们对于大清帝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大多数人肯定会说大清男人都是在头上留下了长长的辨子,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在1645年颁布的一项政令,历史上称为“剃发令”,这一项政令颁布以后,立即就激起了全国各地民众的反对,其中嘉定的反抗犹为激烈,当时,嘉定的一位名叫侯峒曾乡绅带领群众高举反抗的旗帜,于是清朝统治者派李成栋带兵攻打反抗军,不出几日,嘉定便被攻破,城破后,李成栋便下令屠城,大屠杀持续了一天多,妇女被奸淫,投井者、投河自杀的更是数不胜数,据史料记载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屠杀过后李成栋便率军离开了嘉定城。但嘉定的劫难却刚刚开始,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溜回了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了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大清统治者为何颁布“剃发令”,一束头发真的这么重要么?

李成栋又领着军士杀回城里,开始了等二轮屠杀,积尸成山,然后放火焚尸,嘉定又惨遭“二屠”。

大清统治者为何颁布“剃发令”,一束头发真的这么重要么?

二十多天后,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又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这便是著名的“嘉定三屠”。

大清统治者为何颁布“剃发令”,一束头发真的这么重要么?

据史料记载,“嘉定三屠”共屠杀了十万多民众,至此中国人民在恐慌中被迫接受了“剃发令”人人头上梳辨子。

那么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颁布“剃发令”?中国民众又为何会对剃发如此排斥呢?

首先,清朝是满人打下的天下,剃发留辩是满人的传统,所以满人入关后,要汉人从满制,为了更好的控制汉人,巩固统治,从文化上控制汉人,所以颁布“剃发令”就变的合理了。

那么中国汉人又为何如此排斥剃发呢?尽不昔牺牲十万人的性命去抗争?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到了清朝这样的思想己经流传了两千多年,早己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剃发等于不孝,不合礼法不合道义,如何能剃?

早在中国古代的夏、商、周一直到东汉,就存在一在刑罚,名叫“髡刑”这是一种极其耻辱的刑法,是一种受刑者的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世俗社会认为剃掉头发是大不孝行为,所以当时的人蔑称他们为“髡人”这是一种人格侮辱,受刑之人走在街上无异于挂块失洁的牌子,承受看客投来的鄙夷的目光,恶毒的咒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所以清朝民众会不惜以命相搏。

大清统治者为何颁布“剃发令”,一束头发真的这么重要么?

到了现在,早己没把头发看的那样重了,可在封建时代,头发代表是尊严,清统治者的做法无疑于抹杀了人们的最后的尊严,又怎样不反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