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鴻茅藥酒和無限極等事件的發生,讓大健康產業的銷售模式一時間無所適從。
於是很多大健康行業已經慢慢轉向家訪、電銷等模式,而擁有互聯網前瞻思維的企業更是看準了社群。
移動互聯網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和社交的方式,社群的力量在崛起。隨著渠道、團隊、產品紛紛碎片化,流量集中的難度越來越高。面對碎片化的環境,社群傳播的價值遠遠超過以往任何時代!
於此同時,現在的老年人對於智能手機的使用,微信使用的佔比很大,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較強。
根據下圖騰訊發佈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與家庭微信反哺》顯示:
研究團隊通過對58座城市、956個家庭的3051份樣本研究發現,老年人在使用微信的程度上,平均每天使用1.37小時,掌握微信的11.47個功能,擁有104.28個好友。
整體來看,老年人微信功能有明顯分層:社交>信息>支付,其中社交類功能使用佔比為85%,超9成使用語音聊天,信息類功能使用佔比65%(如閱讀公眾號、發朋友圈),而支付類功能使用佔比50%(如轉賬、支付)。
截至 2017 年底國內 60 歲以上人口達 2.41 億,佔總體人口的 17.3%,預計 2050 年,這一群體佔比將增至總體的 1/3。這也是為什麼淘寶等產品已推出老年版、親情入口。
由此可見,老年社群新零售將成為下一片藍海。倘若你堅守去做,便可擁抱下一個大健康市場的風口。
什麼是老年社群新零售?
顧名思義,老年社群新零售是社區居民社群化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屬於區域類型的社交購物模式,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銷售形式。
如果針對這種社交銷售形式來推出的各種活動,將促進對核心客戶精準化宣傳和消費刺激,實現店面區域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迅速提升,對店面的營銷產生重大效果。
鑑於既能滿足顧客低價獲取商品,還能讓店面開展營銷行為,互惠互利的模式將成為成為當今傳統行業對接的新型零售模式。而社群營銷的最大好處,就是群蜂效應。
群蜂效應:移動互聯時代下的社群商業經濟效應 。
我們已經從工業化時代進化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人”重新成為主導。
消費者的“自我意識”在覺醒,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購買路徑和以前不同。供求關係在發生變化,從以供方為中心轉變為以需求為中心。
社群運營中很重要的一個版塊是“用戶運營”。用戶運營能更加貼近用戶的想法,以用戶感知為主導,從而讓產品和用戶在情感上建立無縫的信任鏈接。基於此,和一群有共同興趣、認知、價值觀的用戶抱成團,發生群峰效應,在一起互動、交流、協作、感染、對產品本身也會產生“反哺”的價值關係。
重點來了!老年社群新零售怎麼玩?
1、做好用戶畫像
社群很容易建立,但是該如何管理呢?
服務對象是誰,應用場景是什麼,這些都是隨之而來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要根據產品定位,為你的用戶做畫像:性別、年齡、地域、興趣愛好,購買頻次等標籤。
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
擯棄以往閉門造車的產品思維模式,通過用戶畫像的分析,給予用戶真正的需求,提升用戶體驗,促成二次復購和口碑營銷。
2、打造意見領袖KOL
老年社群主要通過打造意見領袖(積極分子,忠實用戶)來連接小區老年朋友,在線上和線下銷售及宣傳產品,店面則提供服務、體驗、活動、娛樂和售後等支持,不再只承擔銷售和宣講產品的功能。
店面或公司通過將老顧客、優秀店長、發展成為社群的意見領袖KOL,通過建立不同類型的社群進行服務,提供各種價值以及內容輸出。
意見領袖是整個老年社群運維環節的核心人物,負責在線上或線下發起產品宣傳學習、帶頭組織購買,爭取社群利益最大化,是推動裂變和交易增長的關鍵。
3、增加用戶粘性
對於傳統企業,產品售出之後便不再與用戶有關係,而對於社群,產品售出之後與社群的關係才剛剛開始。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要拿出真心把他們當家人,通過深度的互動與服務來增加用戶粘性 ,不僅能提高產品的復購與轉化,更能助力品牌的口碑傳播。
4、參與感
老年社群參與感主要體現為:
a,產品參與即社群用戶親身體驗產品和服務,企業分析並採納可行性的建議,並對產品不斷進行迭代與升級。
b,營銷參與即依靠用戶的口碑來做傳播與裂變。
產品與服務的參與很好理解,就是顧客通過親身體驗產品以及產品驗證效果的過程。營銷上的參與則需要長期的內容與活動運營。也就是如何讓顧客去不斷的口碑傳播,不斷的做裂變,讓其朋友參加活動,分享感受。
舉個例子:
- 定期以早晚報的形式推送適合群內成員的優質內容
- 為老年用戶體驗產品做專訪及定期訪談式內容,在社群內和各大平臺推送
- 定期在社群內邀請名醫為用戶輸出專業知識以及答疑
- 定期發放異業聯盟,商城及實體店的打折促銷信息
- 打造社群意見領袖,高薪招聘考核上崗等等
老年社群新零售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由於大健康行業容易被以往的傳統思維禁錮,缺乏紮實的社群運營和管理經驗。很多企業還是把以前傳統的那套流程搬到線上,在群內持續投放產品廣告導致感覺無價值而流失,造成新社員驟減,這是尤其需要注意的。
閱讀更多 健康產業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