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青年幹警發言摘錄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傳承五四精神 不負使命擔當

省法院民二庭 張亮

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長的先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要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青年法官應該在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不懈奮鬥的過程中去實現自我價值。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黨的領導、聽黨話、跟黨走,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忠實履行審判職責,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體現到辦好每一起案件、寫好每一份文書、化解每一個矛盾糾紛中。

擔當作為是青年光榮的使命。作為法院的青年幹警,要做生力軍,要做突擊隊,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要挑最重的擔子,幹最累的活。民商事案件類型多,疑難複雜程度高,涉及利益大,一個案件往往攸關一個企業或行業的生死存亡,甚至影響經濟和社會安全。作為民商事法官,最大的擔當就是認真對待手中的每一起案件,把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精品案,同時做好每個環節的辨法析理、服判息訴工作,真正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同時,不但要會辦案子,還要善於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及時提出司法建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

本領過硬是青年築夢的基石。有學歷、缺經驗,有活力、缺歷練,有自信、缺韌勁是青年幹警普遍存在的不足,克服這些不足,就要依託和紮根現有崗位,從案件審理中汲取營養,到矛盾糾紛中鍛鍊能力,在與老百姓打交道的過程中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司法實踐發展和法律知識更新都是永無止境的,要把學習當成終身事業,本著不學習就淘汰的憂患意識,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五種能力,練就過硬本領,爭做全科法官。同時,要獨善其身、守住底線,時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良心的指引下依法秉公用權,不辱胸前法徽、身上法袍。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擎創新之旗 守法治初心

省法院立案庭 胡鳳麟

2018年,在院黨組的部署下,省法院大刀闊斧,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每項改革,都離不開創新這個強有力的引擎。五四精神倡導的民主科學就是創新精神,下面我就秉承五四精神,改革創新,崗位建功談三點體會:

一是要有敢於創新的魄力。2018年,是立案信訪工作的改革年,改造訴訟服務大廳並向社會開放,使訴服大廳成為法治宣傳的重要陣地;實行網上立案、網上交費,建設24小時法院,實現了立案方式革命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不能僅滿足於被動地完成工作,而是要主動地去學習探索,力爭在工作中有所成長。我們要注意關注新事物,研究新問題,形成新認識,做到緊跟時代潮流。我們要敢於嘗試,敢於挑戰,尋找適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

要有善於學習的毅力。創新必須以深厚的知識和技能儲備為基礎。我畢業後很幸運地來到省法院工作的,更幸運的是碰到了很多優秀的領導和同事,身處這樣優秀的集體中,我經常會有“本領恐慌”的感覺,但是我積極克服,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向身邊同事學習。接訪中碰到自己解答不了的信訪問題,會留下當事人電話,認真研究後再答覆;為了提升公文水平,我會利用工作之餘,認真揣摩寫作方法;有了孩子後,學習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我經常會利用坐公交車這樣零碎的時間,學習最新的熱點問題和法律知識。

三是要有甘於吃苦的耐力。2018年,立案庭、信訪處的改革任務取得了一些成績,我深刻地體會這創新的背後凝結了立案庭、信訪處領導和同事們的多少汗水。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作為年輕一代,要承擔起自己的壓力和責任。我們要在自己能工作的時候,充分發揮青年人特有的那股闖勁兒和不怕吃苦的衝勁兒,砥礪進取,埋頭苦幹,才能做到不負青春,不負時代。

我經常覺得很幸運,能加入省法院這個溫馨的大家庭,實現我的法律夢想。我一定秉承創新精神,埋頭苦幹,默默奉獻,努力在平凡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國家法治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把責任扛在肩頭 勇做刑事審判挑山工

省法院刑一庭 李巖

我是刑一庭法官助理李巖,2006年到省法院工作,在刑事審判一線上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審、法官助理。雖然工作崗位和職責在發生著改變,但“勇做刑事審判挑山工”的初心從未改變。下面我分享三點體會。

一是要做審判工作拓展的半徑。

在十三年裡,閱卷、提審、開庭的腳步從未停歇,年均外出辦案七、八十個工作日,跑遍了山東省內151個基層法院,幾乎所有的看守所。助理工作瑣碎,事務繁雜,但青年法官助理在“小崗位”上也能幹出“大作為”,張甲天院長要求推動的智慧法院建設,我們青年人積極行動,勇於探索,將庭審、提訊搬到互聯網上,遠程視頻訊問上訴人,組織檢察官、律師網上開庭。青年人思維活躍,針對審判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課題調研,制定統一裁判標準。根據在審判中發現的問題,起草司法建議,推動社會管理的創新。

二是要做司法溫情的傳播者。4月2日,張甲天院長在人民日報上發表《辦案無小事,裁判有溫度》的署名文章,文章要求我們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帶著深厚感情幹工作,幫助群眾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刑事審判,殺伐決斷,讓人感覺冷冰冰,但我們也可以做一些有溫度的工作,在審理的一起故意殺人案件中,丈夫把妻子掐死,本案二審維持了原判,法律有了公斷,但夫妻二人的孩子從此再無人照看。我注意到合議庭對這個破碎家庭的惋惜,對孩子未來的擔憂。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承辦法官為孩子申請了國家司法救助,並專程前往黑龍江省蘿北縣送去救助款。在我們離開時,當地法院的一名同志對我們說:“沒想到山東法院的法官能為一個孩子,不遠千里來到冰天雪地的蘿北縣,還考慮的這麼周到!”這一刻,我同樣也被我們的這次活動,被這種溫情所感動。

三是要做志願服務的排頭兵。刑事審判工作出差較為頻繁,我作為庭黨支部委員,利用新媒體,探索智慧黨建新模式,我和我們庭青年志願者共同創辦了“微信課堂”,“魯法刑錄NO1”抖音公眾號。我們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省法院法治教育基地接待中小學生,參與社區禁毒宣傳,深入基層普法。這些活動都是在工作之外,多數需要佔用休息時間,雖然累點、苦點,但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我想這就是新時代法院青年人應該具有的政治面貌和精神狀態。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敬業愛崗 忠實履職 做有溫度的司法者

省法院審監二庭 蘇瑁

我是審監二庭的法官蘇瑁。下面我站在自己和審監法官的角度,說一下自己的三點體會。

一是敬業愛崗就是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青年和青年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他強調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我看來,作為一名法官,所謂擔當,從大處說,要有歷史使命感、要有職業尊榮感、要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從小處說,就是四個字:敬業愛崗。醫生的職責是看病,法官的職責就是辦案。作為一名法官,把案子辦好,這就是敬業。除了敬業之外,要把工作幹好,更重要的就是愛崗。只有能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獲得成長,那麼對工作才會有真愛。作為一名法官,只有熱愛,才能堅持,只有堅持,才能堅守,只有堅守,才能不悖我們法律人的初心。

二是學好本領,忠實履職。

到省法院工作的八年我一直在審監二庭工作,我一直堅持學習,提高能力。當我處理再審案件的時候,我慎之又慎,儘量的從既維護生效判決既判力,又化解矛盾的角度處理案件,避免高高在上、脫離實際,機械司法,激化矛盾。

三是良善司法,做有溫度的司法者。張甲天院長在文章中提到,作為法官,必須時時告誡自己,法槌之下無小事。確實,案件不論大小,對當事人來說,都是大事,大多數的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就和法院打這一次交道,那麼他在訴訟中的感受,就是他對中國司法和中國法官最直接的感受。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法官,但我代表的是中國司法的形象,我們應該讓當事人感到我們法官是公正的,我們的法院是主持正義的地方,讓他們感受到司法的關懷和溫度。

五四精神,是愛國精神更是面對困境時勇敢追求未來,永懷希望的樂觀精神,現在司法改革進入深水區,改革必然伴隨著陣痛,但改革更會帶來希望,作為青年法官,勇敢的融入這個充滿奮進和變革的最好的時代,讓青春在改革中煥發出更絢麗的光彩。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無奮鬥不青春

省法院執行三庭 劉公雲

習總書記曾鼓勵廣大青年要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青春就是用來奮鬥的,我們這一代青年要弘揚偉大的五四運動精神,把青春的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中,做一個在青春裡拼盡全力的人。

加入執行隊伍雖時間短暫,但我收穫了人生寶貴的財富。剛加入時我是緊張的:當時正值基本解決執行難關鍵時期,任務繁重,形勢緊張,怕微不足道什麼也幹不了,怕被人甩在腦後…心中翻騰著擔憂、顧慮。但身邊的領導、同事用堅定的信念、忙碌的身影讓我悄然間把心放平、把勁鼓足,重燃青年人應有的奮鬥,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在攻堅期間,總有一幕幕讓我鼻頭泛酸、眼中含淚的故事在發生:有同事連夜加班暈倒在辦公室,有同事在寒冷的東北和酷熱的南方來回奔波,有同事不顧發著高燒的身體奔赴乾冷高寒的寧夏、新疆,這些奮鬥者以攻堅精神向我們詮釋奮鬥,讓我們震撼,而有的幹警卻讓我們心痛:在攻堅過程中有三位奮鬥在一線的執行幹警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們用生命鑄就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奮鬥的接力棒傳承到了我們這一代,我深切感受到了使命的光榮。

風蕭蕭一肩霜雪,路漫漫萬里征程。“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但人民群眾仍對我們充滿期待,我們青年人依然要保持奮鬥,奮力擔當作為。一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人民滿意的讚賞當做無限光榮的使命,用鏗鏘力量將紙上權利變成現實利益,讓人民群眾獲得真金白銀。二要把責任扛在肩上。以“埋頭苦幹、勇挑重擔”的挑山工精神,以“粉身碎骨渾不怕”的執著信念,真心付出,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溫暖。三要把奉獻落到實處。努力奉獻青年才智、展現青春華彩,堅持幹中學、學中幹,為執行工作常態化高水平運行貢獻自己的力量。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懷念的。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征程上,在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我們青年人要勇於奮鬥,不做過客、不當看客,要用奮鬥踐行青春誓言,讓青春在奮鬥中華美綻放!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堅守崗位 凝心助力智慧法院建設

省法院信息中心 程可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青年必須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中來。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談對夢想、崗位的理解和感受。

一是堅守一份初心。每個法院人都有一個法官夢,計算機專業畢業通過司法考試的我也不例外。領導希望我發揮既懂技術、又懂業務的優勢,繼續在信息技術崗位上工作,一開始我沒有理解領導的初衷。但後來看到聽到很多和我一樣懷揣著法官夢想、比我優秀、無怨無悔奮鬥在綜合部門一線同事們,讓我認識到工作要發揮自身優勢,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堅持那份初心、信守那份承諾、堅定那份情懷。無論從事什麼崗位,只要真心投入、腳踏實地、爭創一流,你就會找到自己出發的方向。

二是保持一些恆心。運維服務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繁瑣、容易出錯、非常考驗定力。信息中心能夠圓滿完成“聶樹斌案”複查、“於歡案”二審開庭等多個大型保障活動,靠的就是對每個細節、每個流程反覆的。很多信息化工作都是如此,系統停止服務查不出原因,反覆思量安全防範措施等,都生動地表明,要想做好本職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就是要時刻保持精益求精的負責態度,數年如一日持之以恆的工作熱情。

三是籌劃多些用心。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是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務。信息中心按照“複製一批、推廣一批、新建一批”的工作思路,確立了“多系統融合、多數據共享、多節點管控”的開發理念,並建立了要“以服務為導向”的工作理念,即服務當事人要考慮辦事需求,服務法官要貼合法官習慣。信息技術從來都是應該服務於司法實踐,只有規劃好方向、定義好規則,技術才有生命力、司法才能更加高效。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在奮鬥中進取、在進取中成就,任勞任怨、勤懇工作,將個人追求和中國民族偉大復興融合起來,才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這應該才是對習總書記殷殷囑託交出的最好答卷。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新時代、新媒體、新青年

省法院宣傳處 石慧

100年前,五四運動的青年學生們靠上街宣傳、組織演講、編髮刊物宣傳自由之精神,獨立之魂魄;100年後,身處共享媒體時代,我們依然傳唱著五四的歌,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法治的聲音。

簡單卻是最不簡單的。公眾號要以新媒體受眾的閱讀需求為導向,山東高法公號的忠實粉絲主要是法官、律師、法律從業者,要根據他們的接受習慣和需求精準推送。所以,編髮的第一步選文就不簡單,編輯、校對更需要時間與耐心。同時,還要把好質量關,學會與粉絲互動。目前,山東高法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多個平臺影響力在全國法院領先,四年來,獲得的全國性榮譽有40多項,但想要保持並進一步提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堅持才是最難堅持的。工作日,我們要保證微信每天至少編髮兩期,五篇文章。如果當天有重要的活動或信息,要及時發送,隨時都可能加班,甚至到深夜。週末和節假日也要專門抽出時間編髮。這樣的工作狀態不是一兩個月,而是天天如此。這樣的工作也不是隻有運維微信,還有微博、頭條號、抖音等平臺。這樣工作的也不止我一人,還有經常改稿、審稿到深夜的鄭紅軍處長,配合與支持的同事們。尤其是堅守新媒體工作9年的傅德慧,他身上始終有一種盡職盡責的精神影響著我,使我對待這份工作也如同呵護孩子成長一般,希望它能一直優秀。

價值將是最有價值的。為了訂閱用戶中忠實粉每天的守候與期待;為了讓社會公眾瞭解“以人民為中心”山東法院都做了哪些努力,甚至為了留言裡網友一句感謝的話。所以,我們一直堅守,給予他人有價值的信息,實現自我的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很幸運從事新媒體工作,我們會一如既往,講好有溫度的法治故事。

五四是寫滿了勇氣與進步的日子,重溫一百年前的歷史,對當代青年是一種鞭策。新時代、新媒體、新青年,我們接過有著100年曆史的火炬,無問西東,只問敢勇。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在工作中感受職業之美

省法院行政庭 孫曉峰

增強擔當精神,提高鬥爭本領,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五四精神賦予新時代法官的責任和擔當。我作為行政庭17名法官的縮影,結合發揚和傳承五四精神,講一講我們的辦案故事。

行政訴訟調整的是權力與權利的“官”民關係。自2015年立案登記制和新的行政訴訟法實施後,給行政訴訟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案件數量也隨之大幅增長。這一年,我結束“第一書記”工作後,由審監二庭調到行政庭工作。面對大量的案件,不能等、不能靠,只能幹。陣地就是辦案一線,案件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為了提高辦案量,我們將承辦案件進行梳理後,對發送告知、開庭調查、起草文書、印發校對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安排,儘量做到環環相扣。對案件進行繁簡分類,對於事實清楚、爭議不大的案件,白天抓緊閱卷、查閱法律條文,晚上寫出審理報告,第二天就可以提交合議庭評議;對案情複雜,需要開庭審理的案件,精心做好庭前準備,做到告知送達、開庭調查均一次到位。審理過程中,把自己能夠掌握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向時間要效率。案子多的時候,就壓茬進行;審限緊的時候,只能加班加點。時間長了,儘管會感到緊張和疲憊,但沒有任何怨言,因為我們明白,既然當上了法官就要守好自己的戰鬥崗位。

從事行政審判四年來,辦的案子越多越感到責任重大。對於行政法官而言,行政審判的魅力在於通過對“官”民矛盾的處理,定紛止爭,增進和解信任,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張甲天院長說過,“當事人爭議較大、對抗激烈的案件,更要注重法理情相結合”。妥善平穩地處理好每個案件,不僅考驗我們釋法說理的能力,更考驗責任擔當,體現的是為民情懷。面對爭議,我們與當事人面對面,用心傾聽他們的故事,從情感上獲得認同;面對訴求,我們一遍遍地釋法明理,使裁判更有溫度;面對困難,我們相互支持,共同找到解決爭議的方法。就這樣,我和我的夥伴們始終在追求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的路上執著前行。

當前,在院黨組的領導下,我院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審判、執行、機關管理等各項工作都已經步入信息化、規範化的快車道。司法改革的宏偉藍圖已經鋪就,我們生逢其時,重任在肩,一定要第一時間落實院黨組部署要求,強化擔當精神和鬥爭精神,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強弱項、補短板,積極投身改革大潮,以更加優異的業績向建國70週年獻禮。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省法院行裝處 王者

我曾經是一名軍人,然後又成為一名法官,後來又轉入行政部門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五四青年節之際,我想就青年人的話題談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青年人要有一顆一心向學,生命不止學習不止的心。我的成長,經歷了職業的轉換,專業的轉換和崗位的轉換,可以說每一次跨度都很大。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名青年人要敢於嘗試新經歷,用於開拓新環境,善於學習新知識,這才是青年人永葆青春的關鍵所在。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司法改革的推進,無一不需要我們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新的專業知識,甚至從事新的崗位,只有始終撲下身子,提高自己的適應性,堅持懷有一顆學習學習再學習的心,才能真正永葆活力,避免暮氣藹藹,慢慢老去,終被時代所棄。

二、年青人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正如剛才張亮同志所說,一百年前,無數熱血青年以及後繼的先賢們放棄韶華與前途,毅然走上街頭,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去。他們是為了未來我們以至於我們的後代,能夠獲得一個自由、法治、美好的環境,不再重複他們那種社會動盪、民族危亡、尊嚴盡失的生活。我們今天能夠自由學習知識,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不為生存的問題所困,離不開先賢們的浴血抗爭與前赴後繼。青年人要明瞭身邊生活的來之不易,在工作中常懷感恩之心,謙虛謹慎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穩定及法治的尊嚴。

三、青年人要有一顆甘於平凡的心。社會價值的形成,如聚沙成塔,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那粒沙子,青年人懷有甘於平凡之心,從做好本職工作出發,少些抱怨,多些學習,少些浮躁,多些謙虛,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開始。好高騖遠,一味急功近利,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對於青年人成長來說如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省法院研究室 曠翔宇

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們的初心都是期待能夠邁入法院這個神聖的殿堂,用平生所學去匡扶正義、守護公平,我想這是每一個法律人心中最樸素、最真實的夢想。我很慶幸,能夠通過奮鬥實現夢想,在法院工作的11個年頭,我學會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第一,作為法院的青年人,我們要有家國情懷。100年前的五四運動,當年的青年學子將國家、民族的命運與自己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走出學堂,走上街頭,喚醒民眾,誓死力爭,終於贏來了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的偉大勝利!這是一種什麼情懷?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家國情懷,面對國家的不幸、民族的災難,我們青年學子沒有袖手旁觀,而是勇敢地承擔起了時代的重任,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前線,為中華民族復興點亮了希望之火。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評價的那樣:“五四運動在思想上和幹部上準備了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今天,我們就應該學習五四前輩們那種家國情懷,那種歷史擔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歷史關口,堅定四個自信,弘揚家國情懷,繼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作為法院的青年人,我們要有慎獨意識。“君子慎其獨也。”法院作為行使國家司法權的審判機關,在司法裁判中需要保持司法的中立性。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社會屬性的,我們不是透明人,我們同樣生活在各種社會關係之中。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法院成為了各種矛盾糾紛的集中地,法官審理的案件也越來越多。這其中不可避免,有通過各種關係找過來的,這是客觀現象,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認識。我想,最關鍵的就是時時刻刻保持慎獨意識,在內心為自己設定一個公正廉潔的底線,決不可越雷池一步。只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保持廉潔的職業操守,才能真正舉得起公正的法槌。

第三,作為法院的青年人,我們要有創新精神。當今時代,是一個變化的時代。我們法院也不例外,在司法責任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法院的年青人也身處其中,迎接著司法改革的大潮。如今,第二批員額法官遴選已經完成,各地的審判團隊紛紛組建,新型審判權運行模式逐步成熟,法院幹警的待遇也越來越好,諸多的現實已經證明,改比不改好,改得早比改得晚好!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審判權的運行方式、審判監督管理與法官獨立辦案的關係等問題,還處在不斷的深化之中。作為法院的年青人,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發揮創新精神,結合工作撲下身子認認真真研究涉及審判權運行的諸多難點問題,真正找到一條既符合司法規律、又貼近群眾司法需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權運行機制,為我國的法治建設作出我們青年人的貢獻。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省法院辦公室 劉亞楠

非常感謝院機關舉辦這次座談會,張院長關心關懷青年幹警,讓我們深受感動,我簡單談談我的感想。我是2008年進院的,一直在辦公室工作。我受過7年的法學教育,有審判資格,也很憧憬穿法袍、敲法槌,但我還是服從組織安排,在辦公室一干就是十一年。

審判執行工作是法院的主業,綜合部門是提供服務保障的,剛才程可濤同志和石慧同志談了他們的感受,我覺得很贊同也很受感動,綜合部門的同志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英國的大本鐘舉世聞名,我們的審判執行工作就是鐘的時針和分針,向世人展示著透明、精準、公平的理念,我們綜合部門的同志們就像鍾內部複雜的機械裝置一樣,是螺絲釘、是軸承、是齒輪,精密咬合,為審判執行工作服好務。

五四精神的體現的是中國青年的奉獻精神和家國情懷,無論我們在哪個崗位上工作,我都力爭做到在工作中歷練,在歷練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不計較個人得失,為法院事業和法治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省法院民一庭 付文文

就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小事,我談工作上的一點轉變。我的一位親戚因一起民間借貸糾紛,作為原告將債務人起訴到法院,從立案、開庭、調解到一審判決,再到二審判決,整個案件歷時一年多,期間一次次與我溝通交流,言語裡有無助、有期盼、有欣喜,也有失望。雖然二審法院作出部分改判仍算勝訴,但他對改判始終無法理解。作為一個在法院工作了九個年頭的法院人,使出了渾身解數,釋法明理,卻仍然無法改變他對改判的不理解。

2011年,我走出校園,來到基層法院,四年的基層法院工作經歷,一度讓我覺得我離群眾很近,我很理解他們,我能想他們之所想,但直到自己的親戚作為案件當事人參加了訴訟,才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中所做的,離張甲天院長要求的“辦案無小事,裁判有溫度”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從兩個方面的小事做起,努力讓裁判有溫度。

一是儘可能縮短案件審理期限。案件在我們手中一天,在當事人眼中可能是“度日如年”,新形勢下的法院工作,要求我們要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在協助法官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儘可能縮短辦理案件週期,減少“遲來的正義”。

二是儘可能站在當事人角度釋法說理。在協助法官起草裁判文書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簡單機械的說理,轉而站到當事人的角度、普通百姓的立場,講情、釋法、說理,用心、用情寫好裁判文書。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年干警发言摘录

省法院立案庭 董雯婧

很高興有機會談一下自己的體會。我於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先考取組織部選調生,分到濟南市槐蔭區街道辦工作,三年半時間與群眾直接打交道,讓我體會很多,更加深刻認識到“法治思維”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的重要性,也堅定了我考進法院的信念。有幸於2015年加入省法院大家庭,在立案信訪工作四年多,有很多感悟。

第一,青年人要時刻保持“法治思維”,增強做群眾工作能力。做好立案信訪工作需要法治思維,每一個青年幹警,都應該成為法治宣傳教科書,接待當事人來訪時,如果簡單根據判決書進行程序上的答覆並不能讓他們滿意,只有耐心細緻地做好釋法說理,才可能得到他們的認同和理解。

第二,青年人要時刻有大局觀和長遠眼光。不能侷限於自己手頭的工作,要多瞭解和關注全庭、全院、全省、全國的制度、決策和大事件,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擴充知識、拓寬思維、提升綜合能力,成為“合金鋼”。去年以來我院推出的信息化平臺推送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院黨組確定的培養“全科法官”目標也讓我們倍受鼓舞。

第三,青年人要有勇於承擔、無問西東的魄力。對工作不能拈輕怕重,要有勇於承擔的魄力,要有無問東西的情懷。對從事的工作更要用心去做。對待工作“用心”和“不用心”結果是不一樣的,在前期制定訴前程序規範性意見過程中,我們去基層法院調研,發現各地情況不一樣,模式也不相同。在這個法院可以適用的情形,在另外一個法院可能就不適合。因此只有充分考慮這種地區差異,不能一刀切,用心鑽研,才能使一項制度取得良好效果。

更多↓↓

山東高院關於接收法律實習生的公告

清楚了!合同原件、傳真件和掃描件的法律效力及區別

剛剛,打著“退役軍人”旗號實施犯罪 判刑!

民間借貸案件裁判觀點梳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