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有人说中考之年就是:度过一年煎熬时间,完成一张志愿表格,取得一个中考分数,赢取一份录取通知。

现在距中考越来越近,考生忙于紧张复习,那么,作为“后勤部长”的考生家长,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布局,帮助孩子成就梦想、实现愿望呢?

考生不自信?家长多鼓励!

4月份,随着三轮复习的开始,一部分学生因为对自己自信不足、压力大,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建议各位家长多鼓励孩子,经常对孩子说一些励志的话,比如“平时发现的问题越多,就意味着你高考时出错的几率越小”“排名的目的是为了和过去的自己比较”……

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设定目标

知识不到位?补课别盲目!

4月底,孩子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在学校每个知识点至少重复三遍以上,核心重点知识将训练五遍以上,如果你的孩子还需要补习,明显的态度问题,态度不行补态度、方法不行补方法、知识不行补知识,不能错位,要对症下药。

既然补课如此流行,有三种孩子可以考虑补习。

一是跟不上老师讲课节奏的慢孩子,则需要一个耐心细致的不厌其烦的补课老师。

二是曾经掉队基础差现在特别想学的孩子,则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能把新旧知识很快联系起来的补课老师。

三是周末自己管不住家长也管不住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操纵欲强的严格的监工陪读式的补课老师。

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考试冲刺

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

孩子迎接考试,家长做好后勤保证,这是每位家长都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但家长的关心未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孩子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来好心相问:“复习得怎样了?”妈妈端来一杯热汤:“先喝了再复习”,此时,孩子不得不切断思路……

另有一些家长,模拟考也怕孩子吃不好,影响了考试,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结果大鱼大肉,使孩子生理失调,学习精力不济,甚至影响了身体健康。

更有一些家长,从广告上东查西找,给孩子买营养品、补脑液一类,希望创造以吃促学的奇迹。

从曾经这样“吃”的同学反映的实效性看,往往是白花钱,不顶事。因此,家长的心理关心要细致,物质关心要科学。平时住校的孩子,考试期间仍应住校。家长平时不常到学校看孩子,考前和考试期间也没有必要伴在身边。

营造好环境,睡眠有保障

孩子周末放假在家的时候,早上不用太早叫他们起床。高三的作息时间一般都是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要起床,晚上10点多以后才下晚自习,11点以后才能入睡。周末放假时间可以稍作调整,让他们“缓口气”。同时,这里建议各位家长引导孩子午睡,保证好充足的睡眠。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家长喜欢聚会,但只要孩子在家的话,请尽量不要让朋友聚集到自己家里打牌、高谈阔论,帮助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睡眠和学习环境。

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保障睡眠

其实越到后期,心理状态越是关键,某种程度上说大考比的就是心态,一定要坚持住,谁能挺住谁就是胜利者。在后续这段时间里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中考无战争”、“看透不说透”

离中考越来越近,家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不要刻意制造一个一切为了学生的考试紧张沉闷压抑的氛围,少谈考试反而有利于发挥;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常心、平静心、理解心、爱抚心、激励心、信任心;高考快乐,快乐高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复习方式、尊重孩子的应对策略,只要学生是对的就可以。

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慰学生应对各种烦恼,如:记忆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场紧张;压力和焦虑等。

守住平常心,期望不过高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顾考生的现实的成绩和智力的差别,总想着让孩子成为状元、进名牌高校,为家长长脸,为家族争光。目标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觉得考不上名校就是无能,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

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给孩子过高的预期,要守住一颗最可贵的平常心。

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多多沟通

不过分关爱,不过度保护

孩子快要大考,饮食睡眠,父母自然牵肠挂肚。但是过度的关爱和保护,会弄得家里气氛紧张。而紧张的家庭气氛,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给孩子帮倒忙。

关于睡。家长应该这样指导孩子:困了就睡,不困就学,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翻翻书,只是别看小说。这样,入睡反倒容易。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也无所谓。孩子考前如果没休息好,家长也要鼓励他挺起胸膛,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关于吃。建议是:比日常生活水平略微高一点就行。孩子在静心复习时,父母不要一会儿送补品,一会儿送水果,这些做法只会扰乱孩子。

4月别瞎忙, 5月不紧张, 6月莫彷徨!老师有话对家长说……

注意方法

做好考前准备,轻松迎接考试

考试前,家长们要帮助孩子调整好饮食和心理状态,帮助孩子放松心情迎接最后的挑战!考前两天,要对高考考场进行踩场,制定好出行路线,并盘点好考试当天所用物品。

考前提醒孩子查看准考证,明确考试地点,确定应试两天的出行方式、路线,还要适当进行身体放松练习,保持良好睡眠,力争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