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谭家翰林牌匾


彭长海大师,谭家菜嫡系传承人,谭家菜创新和推广人,中国特级厨师,全国营养美食协会副理事长。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彭长海大师掌灶

彭长海大师是河北曲阳县人,1921年生,1937年,16岁的他来到了北京,通过一位在一个大宅门里当差的亲戚介绍,来到了住在米市胡同19号的谭瑑青家里当了一名帮工(实际是小仆人)。这里原本是南海会馆的房子。

他来到谭家后主要是在厨房里干活。由于当时是烧煤,每天,他要捅火、封火、倒煤灰,侍候谭家人吃饭,以及刷盘子洗盘子等等。好在他是农村娃,在家里的时候啥脏活、累活、苦活都干过,所以,到谭家以后,虽然日夜辛劳,却也未觉其苦,起码生活上和家里比起来就吃得好多了,营养也跟上了。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彭长海大师

谭家人看这乡下小孩子每天只知闷头干活,不多言不多语的,甚是喜欢。从而也就格外关照他的生活起居等。

他初到谭家时,谭家正雇了一位姓赵的名厨,不久,这位姓赵的名厨被辞退了,又请了一位姓高的名厨来掌灶。这位姓高的名厨是江苏人,烹调手艺很高,他也喜欢彭长海的勤快、淳朴和肯干,教给了他不少烹饪方面的知识,彭长海跟他干下手活,很快掌握了杀鸡、杀鸭、杀鱼、宰鳖等的初加工功夫。不久,彭长海便正式成为谭家厨房里的幇案,专门负责各种原料的加工和切配。

姓高的名厨也成为谭家最后雇请的一位名厨。他在谭家大约干了近半年的时间。自他离去后,谭家再也雇不起名厨了,灶上的活计,便都由三姨太赵荔凤亲手来干,而彭长海便成为她在厨房的最得力的助手。而三姨太在烹调方面,对这个刚刚十七、八岁的“乡下小毛孩”并不避讳,可能她觉得这个“乡下小毛孩”看不懂她的菜。但没想到的是,彭长海不仅勤快,而且聪明,更是一个有心人。他每天守在灶台旁,看着三姨太做菜,将她的每招每式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到了晚上都写在小本本上反复学习和研究。

尤其是他特别留心三姨太烹调时对火候的掌握,以及下料的时机、分量等,并且常常逮到空子的时候还尝尝残羹剩汤,体会一下三姨太做的菜和汤的味道。晚上,当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便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回想一遍,然后将每个菜的做法强记在脑子里。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彭长海大师

彭长海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市场上灶顶替三姨太做些简单的菜肴了。1943年,谭家菜的第二位创始人谭瑑青由于高血压而去世。从此,谭家的家务由三姨太赵荔凤来主持。不久,她又患了奶疮,力不从心,再也不能长时间地在厨房掌勺了。又由于此时的谭家状况大不如前,生计紧张,已经完全依赖于经营谭家菜维持家用。如此遭遇,便给了彭长海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能够进一步实践谭家菜的烹饪技术和真谛,而以往谭家的七、八个家仆中,唯有彭长海一人长期在厨房干活,能够天天看着三姨太烧菜烹调,近水楼台先得月,故他占到了地利之便。长期的耳濡目染使他学到了谭家菜的真技。

自他掌勺后,凡鸡鸭鱼肉一类菜肴,都由他来烹制。而燕窝鱼翅鲍鱼熊掌等一类贵重的山珍海味,三姨太仍然要亲自上灶烹制。当然,很多时候托彭长海为她看锅。对于彭长海烹制的每一道菜,三姨太都要亲自先尝一尝,认为够标准了,才允许上桌。其实三姨太的严要求是为了保全谭家菜的声誉才格外较真的,但又恰恰是这种严格把关,使得了彭长海的烹饪技术得以突飞猛进。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黄焖鱼翅

此时的三姨太,为了治愈奶疮,到了必须去医院做手术的地步了。手术进行得也很顺利,手术后恢复也很快。然后,对于一位大病手术后初愈的女人,无论是体力或者是精力都不行了。为了继续经营谭家菜,她只好完全依赖于当时的三位家厨,即:擅长烹饪的彭长海、擅长冷菜的崔明鹤和擅长点心主食的吴秀全。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谭家菜宴席

从此,燕窝鱼翅鲍鱼熊掌等系列名贵菜肴也只好交给彭长海来烹制,让三姨太很惊讶的是,彭长海烹制出的每一道大菜,同她亲手做的,竟是那样的相似。打这以后,在名义上,谭家菜仍由三姨太烹制,而实际上,已经完全由彭长海掌灶了。

就这样,一个“乡下小毛孩”,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勤奋努力,以及机会和运气,在短短的十年间,完全掌握了谭家菜的烹饪技术,悟道了谭家菜的真谛,终于成为一名谭家菜的名厨。

后于1946年,这位谭家菜的掌灶人、端庄贤淑、烹饪技艺精湛而备受大家敬重的三姨太赵荔凤,由于患乳腺癌不治去世了。而似乎“屋漏偏逢连夜雨”,饮宴和三十年代相比少了一半,谭家菜也就命运多舛进入了冷落期。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谭宗浚雕像

简单梳理了一下后来的谭家菜的经历,大致是这样:

1943,1946年,谭瑑青、赵荔凤相继辞世。小姐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

1949年,谭令柔参加工作,家厨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搬出谭宅,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

1945年,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参加国营企业,自果子巷迁往西单“恩承居”,此时的彭长海也开始收徒传技,以期发扬和推广谭家菜了;1957年,西单商场扩建,“恩承居”并入“曲园酒楼”,自此一居两菜。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翰林谭家

到了1958年,因过去的食客都是挥霍无度的达官贵人,建国后这些人大多销声匿迹,名贵菜肴基本就卖不动了,这使谭家菜别说发展了,连传承都是问题了。就在这一年,周总理有一次西单承恩居饭馆招待外国客人,了解了这一情况,随即提议将谭家菜班子全部迁至招待国宾的北京饭店,以使其技艺得到保存和发展,还可以向国宾展示我国的烹饪文化。这一建议得到各方赞成,很快于当年10月,谭家菜班子也就进驻到了北京饭店于1954年新建的西楼七层厨房,这里宽敞明亮,在当时来说厨房里的设备是非常先进的了,而且餐厅装修也非常漂亮。又由于经常接待的是国宾,任务重、要求高,使得谭家菜在这里落地生根、技艺上也得到推动和发展。最明显的就是,烹调班子由原来的4~5个人,发展为20多人,菜品由原来的一百来个菜点到三百多种。很多很受欢迎的菜肴,还是到北京饭店以后创新的,如:蚝油鲍片、炸包蛋、干烧海参等。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清宫宴会图

据当时的一篇新闻采访彭大师报道,现摘录如下:

据彭大师介绍,谭家菜的特点之一是:“选料精,下料狠,作功细,火候足,口味纯”。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能用其他异味、怪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在门菜时,则绝对不能续汤或兑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原味了。比如在谭瑑青家的厨房里,共有四个火眼。两个大火眼:一个是烧菜用的,一个是放蒸锅的;两个小火眼:一个是㸆菜用的,另一个是烧叉烧肉用的。灶中烧的是硬煤,火力很好。而且厨房不但干净利索、有条不紊,还没有噪音。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谭家菜门头

另外还介绍道,比如谭家菜的“燕翅席”,规矩是,客人进门后,先在小客厅坐,上茶水和干果。待人到齐后,步入餐室,围桌坐定,一桌十人。先上六个酒菜,如:“叉烧肉”、“红烧鸭肝”、“蒜蓉干贝”等。这些酒菜都是热上。上等绍兴黄酒也烫得热热的端上来,待酒喝到二成,这时,起头道大菜“黄焖鱼翅”;第二道“清汤燕菜”;第三道“红烧鲍鱼”;第四道“扒大乌参”;第五道“草菇蒸鸡”;第六道上素菜,如:“烩素什锦”、“银耳素烩”等;第七道上鱼,如“清蒸鳜鱼”等;第八道上鸭子,如:“黄酒焖鸭”、“葵花鸭”、“干贝酥鸭”等;第九道上汤,如:“清蒸哈士膜”、“珍珠汤”等;最后一道菜是甜菜,如“杏仁茶”、“核桃酥”、“麻蓉包”等两样点心。至此,谭家菜的“燕翅席”便告一段落而结束了。上热手巾揩面后,众人起座,到外面客厅坐,又上来四干果、四鲜果,一人一盅云南普洱茶或者安溪铁观音茶,茶香馥郁。醇厚爽口,饮后回甘留香。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黄焖鱼翅

如此,可见一斑。

难怪吃过谭家菜的人都大赞特赞,如有人曾说:“人类饮食文明,到此为一顶峰”;还有人说:“观止矣,虽有他乐,不敢请矣”。更有谭家菜的忠实拥趸,谭瑑青的好友郭家声,写了一首赞美谭家菜的诗,诗名叫《谭馔歌》,其歌首数句为:“瑑翁饷我以嘉馔,要我更作谭馔歌。瑑馔声成一纽转,尔雅不熟奈食何。”在这里戏耍了谭瑑青,将其名字谭瑑青戏称为“谭馔精”。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谭宗浚之父谭莹诗集稿

《谭馔歌》很长,其中专写“馔”之一节,写得酣畅淋漓,引人入涎。各种将京城食单娓娓道来,京师异味一一比较,直将谭家菜烘托入云霄。摘录几句以饷文采和食觉:“……既不必脍四海麟,亦无庸臛江东鼍。常品维时即珍惜,取则不远侔伐柯。或取腴菜冒山肤,或成美鲊烹水梭……”。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黄焖鱼翅

说了这么多,估计各位已经读饿了,我们聊聊彭大师的“黄焖鱼翅”是怎么做的吧。

一、黄焖鱼翅的配料与制作工艺流程

1、黄焖鱼翅配料

【主料】水发吕宋黄鱼翅1500克;

【配料】母鸡二只(约2500克),鸭子一只(约1000克),干贝100克,火腿片50克;

【调料】白糖25克、淀粉5克、盐2.5克、黄油老母鸡油(选用三年以上的黄油老母鸡,鸡油需要炼熟)50克。

2、黄焖鱼翅的制作工艺流程

①将用水发制好的吕宋黄鱼翅,整齐地码放在竹箅子上面(此时的水发制吕宋黄鱼翅重量约1500克);

②将干贝用温水浸泡开后,用小刀刮去边上的硬筋,洗去表面的泥沙,放入碗内,加适量的水,上笼屉蒸透,取出待用;

③将火腿肉片5克切细末,待用;再将剩余火腿片留作备用;

④将两只老母鸡、一只鸭子宰后煺尽毛,由背部劈开,掏出内脏,用水洗净血污,待用;

⑤将水发吕宋黄鱼翅连同竹箅子放入锅内,将洗净的鸡鸭放在另一竹箅子上,然后压在鱼翅上面,将葱段姜片也放入锅中,注入清水,用大火烧开,滗掉水,去掉葱段姜片,以去掉血腥味;

⑥注入锅内4000克水,放入45克的火腿片和蒸过的干贝(蒸干贝余下的汤留用),用大火烧开煮约15分钟,撇干净浮沫,再转小微火㸆六个小时左右,使锅内的汤浓缩到1000克左右,这时候离火,先将鸡鸭、火腿、干贝挑出,拣净鸡和鸭的碎渣,取出鱼翅(连同竹箅子)备用;

⑦将焖㸆鱼翅的浓汁倒入煸锅内,用小火烧热,再把鱼翅(连同竹箅子)放入煸锅,煮一个小时左右(此时必须用微火)。然后加入顶级清汤及干贝汤,用小火煮开,放入鸡油、糖、盐,炖煮2~3分钟,使其入味后,取出放入平盘里,将鱼翅翻扣在另一盘内;将锅内的鱼翅浓汤汁放入少量水淀粉,收成浓汁。此时,将浓汁浇淋在鱼翅上面,撒上火腿末,即成谭家菜鼎鼎大名的“黄焖鱼翅”了。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水发制鱼翅

二、黄焖鱼翅的特点

翅肉软烂,金黄透亮。柔软糯滑,味极醇美。老幼皆宜,营养丰富。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各位好朋友,本专栏已陆续刊出了“食文化研究”系列、中国饮食文化考证系列、“食说经典”系列、“寰球食说”系列、餐饮管理与新零售系列、厨政管理系列、烧烤烤串系列、重庆小面系列、烤鱼系列、绝味鸭脖系列、麻辣烫系列、乡村野味系列、家常经典系列、寻味中国系列、冒菜系列、麻辣香锅系列、火锅系列、乡野土菜系列等等,敬请关注!(备注:如有需要释疑解惑,可以私信给我,谢谢!)★★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回忆经典”之二:北京饭店谭家菜国宝大师彭长海的“黄焖鱼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