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2019幼升小小升初政策发布!8大变化独家解读


今天(4月29日),西城区2019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正式发布。“京城教育圈”比照去年入学政策后获悉,今年西城区幼升小小升初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但在多个重要实施环节上有所调整。为帮助圈友和家长对今年西城义教政策及其变化有个一目了然的了解,观教君独家梳理了西城2019年政策的8个新变化。




幼升小条件保持稳定

5类适龄儿童可在西城上学


关于西城区幼升小入学条件,今年入学工作意见和去年政策最终确定的标准保持稳定,即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在西城区申请入小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具有独立产权房或租住公房的本市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②实际居住在西城区的本区个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③实际居住在西城区的本区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至少一方为该单位集体户籍并在户籍所在单位工作);


④实际居住在西城区,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工作并符合按本市户籍对待条件的适龄儿童;


⑤取得居住地街道办事处开具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西城区就读批准书》的适龄儿童。



在政策表述上,去年明确列出“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即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台胞子女就读批准书》、《华侨子女来京接受义务教育证明信》、全国博士后管理部门开具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介绍信》及其父(或母)的《进站函》、部队师(旅)级政治部开具的随军家属证明及现役军人证件等证明的适龄儿童,今年则不再细列。

西城幼升小今年有5种途径

学区派位入学范围有望扩大


2019年,西城区幼升小有5种途径入学,分别为寄宿学校招生、学区派位入学、片区内登记入学、派位入学和民办学校招生。

这两年,西城区幼升小“学区派位入学”方式备受关注,很简单,这种方式就是增加了一条进入小学优质校的途径。2018年是这种入学首次亮相。

按照相关规定,符合西城区小学入学片区内登记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自愿申请参加所在相应学区的学区派位入学。2018年共有5所优质小学,面向该区8个学区进行“学区派位入学”,具体各学区招生学校及计划如下:


西师附小面向德胜学区(西城区德胜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招收两个班;


黄城根小学面向新街口学区(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和什刹海学区(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各招收一个班;


西师附小展览路校区面向展览路学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招收两个班;


育才学校面向大栅栏椿树天桥学区(西城区大栅栏、椿树、天桥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和陶然亭白纸坊学区(西城区陶然亭、白纸坊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各招收一个班;


奋斗小学面向金融街学区(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招收一个班;


北京小学红山分校面向广安门外学区(西城区广安门外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招收两个班。


了解西城幼升小政策的人会发现,2018年的学区派位入学和2017年该区试点的小学“多校划片”,其实是一脉相承。2017年该区共有三所小学试点了“多校划片”招生。从这个角度来看,预计今年该区参加学区派位入学方式的优质小学和学区数量还将增加。


片区内登记入学

取消“多校划片”方式


片区内登记入学是西城区幼升小入学最主要的方式。今年西城在这一入学方式设计上和去年略有调整。去年入学政策规定,片区内登记入学,学校依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条件录取,学位不足时,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派位入学。2019年西城区义教入学意见则规定,学校依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条件录取,学位不足时,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协调入学。

此处调整的地方比较微妙,即在学位不足时,从去年的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多校划片方式派位入学”调整为“协调入学”,从字面意见来理解,“协调入学”指向性更为明确,也就是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不同学区学位分布状况更为灵活地进行协调,而不用必须通过多校划片的方式进行派位。

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引进人才子女

“按计划”学区内派位入学

2019年北京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意见明确要求,凡属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引进人才子女入学,规范管理,严格审批。

“京城教育圈”注意到,西城今年入学意见规定,符合西城区入学条件,且属西城区及以上人民政府引进人才及有突出贡献人员子女,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规定在学区内按计划派位入学。

和去年相比,除了这一规定放在了文件“有关说明”中进行单列,而且政策表述上增加了三个字——“按计划”。这一变化意味着针对这一群体入学将明确指定计划并且严格依照计划进行派位入学,从而回应了市里政策“规范管理、严格审批”的要求。

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

文件表述从三类人群调整为两类


2019年西城区入学意见文件对该区初中入学条件的表述进行重新调整,简单来说,从过去的三类调为两类,具体调整内容如下。

2018年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


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法定监护人在西城区具有独立产权房或租住公房,并具有西城区个人居民户籍的本市非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实际居住在西城区,并具有西城区户籍的非本市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2019年西城区区初中入学条件:


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


已办理回区升学手续的非本区小学应届毕业生。



分析这种变化,个人理解主要是政策表述角度上的差异,实质区别不会太大,总体上来看,2018年入学条件的第二、第三种情况基本都可列入2019年入学条件的第二种情况。

西城区小升初调为7种方式

入学方式顺序有变化


今年全市义务教育入学意见要求,今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

伴随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取消,今年西城区小升初入学方式从2018年的八种调整为2019年的七种,即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全区派位入学、特色校招生、对口直升派位入学、学区登记入学、学区派位入学和民办学校招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西城小升初入学方式的顺序有所变化。去年入学顺序中,对口直升派位入学排在全区派位入学和特色校招生之前,今年则安排在这两种方式之后。


小升初对口直升比例

2019年增至70%


在对口直升派位入学中,符合对口直升入学条件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自愿参加的前提下,依规定的直升比例通过计算机派位方式入学。派位结果在毕业学校公示。

对口直升入学是西城区2015年新增的小升初入学方式。当年包括雷锋小学、西什库小学等12所小学参与对口直升,按照毕业人数30%的比例通过计算机随机派位直升到各自对口的三帆中学、北京四中等8所名校中。之后逐年按10%比例递增,直至80%的对口直升最高比例。


2017年,西城小升初对口直升派位入学的最终比例为,有资格且申请对口直升学生的50%。2018年增至60%。今年,西城小升初对口直升比例将增至70%。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在西城租房入学

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派位


针对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子女入学,今年西城区入学意见规定得更为明确,即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适龄子女入学依据市教委相关规定办理,并在全区范围内派位入学。


文| 德宏观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