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術,術中術後是一種什麼體驗?

瑣顏


全身麻醉是目前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也是相對來說最安全的麻醉方式,同時也是最舒適的麻醉方式,現在的大醫院開展的手術大部分都採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尤其是急危重症的手術更是非全麻莫屬。

全身麻醉分兩種,一種是不插管靜脈全麻,適合門診短小手術,只需要三五分鐘的麻醉時間就可以。一種是插管全身麻醉,適合手術室的手術的麻醉。

氣管插管全麻是手術室最常用到的麻醉方式。手術前在患者的靜脈通道注射幾種複合麻醉藥,幾秒鐘就會昏昏欲睡,幾十秒鐘基本就睡著了,然後用麻醉喉鏡挑開會厭暴露氣管,把氣管插管的管子插入氣管,把管子外端和麻醉機連接,麻醉期間患者沒有呼吸,只能依靠麻醉機來維持呼吸,病人也無任何意識狀態,除了正常的心跳和血壓。手術期間病人對於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知道的。

手術完成之後,把麻醉藥停掉,病人慢慢甦醒過來,等自主呼吸和意識恢復差不多時候,就把氣管裡面的導管拔掉,觀察數分鐘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就可以送回病房了。

全麻最大的好處和特點就是手術期間都是在睡覺。既沒有疼痛刺激,也沒有恐懼感,可以說非常人道。同時也因為有麻醉機來維持呼吸也比較安全,所以是目前臨床手術麻醉的最佳首選。



疼痛診療劉醫生


在過去的七年裡我做了兩次全麻手術,七年前是在北京,去年是在美國。但是大體過程基本相似,被推進手術室後,麻醉醫生會給你帶上面罩要你深呼吸,不出十秒包你啥都不知道了。手術期間你什麼都不會感覺到,無意識無感覺。術後醫生會叫你,讓你清醒。那時麻醉藥效還沒過勁兒,你也不會感覺到手術傷口帶給你的感覺。而且麻醉劑量使用的多少是根據你的體重來精確計算的,不必擔心使用過量或者不夠之類的問題。七年前我是在北京陸軍總院的骨科做的右上臂什麼神經纖維瘤切除,我還很清楚的記得手術結束後,醫生叫我醒過來,我說:“能給我看看切下來的腫瘤是什麼樣的?”我還說:“能給我嗎?我留著做紀念!”這成為了當時全骨科的一個大笑話。去年在美國做得闌尾炎手術。入急診的時候已經問了一大堆問題,做了各種檢查,但是在入手術室的時候麻醉醫生又和我反覆核實了一遍各種問題:是否吸菸、是否有吸毒史、過敏史、之前有無手術史、家族遺傳病史等等。但我覺得國內的麻醉師計算麻醉用量比美國的好!術後傷口基本沒什麼感覺,而且我醒過來就沒再昏睡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可我去年的闌尾炎手術後,(因為術後能排尿就可以當天出院),護士大媽叫了我五次,期間還被逼著喝了一罐冰汽水、吃了涼果凍、肚子上還鎮了一個一尺多大冰袋,可我就是醒不了!從上午十點手術結束後到下午五點我才勉強醒來。出了院又去了一次沃爾瑪的藥房拿藥,我當時感覺就好像是在商場裡夢遊一樣,腳踩浮雲!直到第二天才清醒了好多。而且暈的厲害,直想吐。


Angelia147330518


我2000年做膽囊切除術 經歷過一次全麻 進手術室之前 因為聽同病房的一個老師說他做手術沒疼 但打麻藥把他疼的全身發抖 所以我也做了發抖的準備 結果麻醉師讓側躺圈著身體 給我打麻藥 還沒感覺到疼就完了 上了手術檯 扣了個面罩 然後大夫用一個鑷子劃我的腳 問有沒有知覺?我還剛要表示有感覺 就一下睡過去了 等再醒過來的時候就聽大夫說還有一針就縫完了 實際上麻藥勁過了刀口也挺疼的 不過最疼是拔了尿管之後 每次小便的時候那個疼法 現在想想都頭皮發麻


李上網來叔叔


幾年前,我做了扁桃體切除術,當時也是全麻。

手術前,自己大搖大擺走進手術室,爬上手術檯。醫生放了個擴張嘴巴的東西在我嘴上,當時還擔心麻藥沒起作用就開始切我的肉怎麼辦。。但沒幾秒,甚至我都沒來得及感覺的無法吞嚥口水就迷糊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 聽到醫生叫我名字,把我給叫醒了。那時喉嚨沒感覺,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只知道手術是做完了。我一直躺在推車上,他們把我推出去,剛出手術室我就感覺到喉嚨有一點異樣,然後看到我媽,馬上就釋放之前的恐懼,眼淚就出來了。習慣性的喊媽媽,但是音沒發出來,喉嚨血就往外湧。這時就開始慢慢感覺到疼了。。。好像只過了半個多小時,麻藥基本就醒了,喉嚨那個痛啊!那時菜後悔做這個手術,遭罪!

將近半個月不說話,可把我憋壞了。


瑞琪曉瑪


做過無痛胃腸鏡檢查。首先是清腸,後來禁食。到了那一天有好多人在排號,我是八號。先在右胳膊上埋的針,然後就等著。看著一號,二號,三號……從檢查室裡面出來。他們一個個伸頭探腦地走進去,大約十分鐘,又一個個側躺在推床上被從裡面推出來。說實在的,有的人形象一點都不好。微張著嘴,就像一隻死狗。

終於輪到我了,心裡有點小緊張。首先有個女護士拿了一瓶東西,在進屋前就讓你喝進去,沒什麼味,好像是麻藥。接著就進了屋裡。屋裡有一群大夫護士,他們讓在一個推床上左面側躺,把兩條腿蜷起來快到腹部了,再讓你把褲子退下來。又往你的嘴裡塞了一個空心的管好像。這時候右胳膊上埋的針好像連上點滴了,好像有點困。心裡還在想怎麼困了……

再醒來已經在外面觀察室了,媳婦正在搖晃著自己。一下子就從睡著的狀態清醒過來,想要掙扎著起來。那女護士突然特別溫柔,小心翼翼地摻著我,嘴裡面還一連聲的說,慢點慢點。媳婦和護士一左一右扶著下了地,頭還不是怎麼暈,卻有點前仰後合的。好容易挪到椅子跟前坐下,護士交代讓坐一會,讓家屬用推車推回病房等等,這才放心的走了。

過來一會就好多了,推車也沒坐。我推著回病房的。回到病房,什麼感覺也沒有。底下沒什麼感覺,嗓子也沒什麼感覺,肚子也不脹。(腸鏡檢查時往裡充氣)都懷疑做沒做?後來碰上一個經常喝大酒的人,他耐麻藥,腸鏡沒做完就醒了。當時正在從他的肛門裡往外抽管子,而且一邊肚子正呲呲啦啦放著屁。我想自己沒感覺脹肚,也是當時放出去了吧?還好麻醉了,要不多尷尬呀。


一葉扁舟142180652


全麻手術,術中術後是一種什麼體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一下,今年我做了腎結石微創手術就是採用的全麻,術中術後全麻也挺長知識的,也算是人生中一段神奇的經歷體驗,那我分兩部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在手術中是全麻是這樣的體驗

其實手術中自己已經沒全麻了,什麼也不知道了,醒來那一刻才會回想,手術前一段時間麻醉師會去病房瞭解你的身體各方面情況,尤其是體重,根據體重等來定麻醉劑量,開始做手術時麻醉師有兩三個人,當我躺在手術檯上的時候,有個護士要先給我輸液,輸液針特別粗,扎的特別疼,完了一會麻醉師就拿了一個呼吸罩,跟我說馬上要麻醉了,準備睡覺了,一會就好,說著說著就把呼吸罩扣在我的嘴上,那是自己知道是麻藥,還故意不讓自己睡,看看能不能挺住,結果幾秒就什麼也不知道了,等到醒來已經是四個小時以後,護士拍了拍我的臉,說醒醒,我突然就有了意識,醒來了。

在手術後全麻是這樣的體驗

手術完今入觀察室四五十分鐘,如果沒事就推回病房了,回到病房就吸上氧氣,醫生說六個小時只能平躺,不要下床,不要動,如果覺得腿腳發麻要有人給揉一揉,以免麻藥有勁期間容易把大腿拴住,在病床上那六個小時過得是真漫長,腿麻了好幾次,也揉了好幾次,就這樣慢慢就沒事了。

術中全麻手術說實話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痛苦,因為打完麻藥啥都不知道了,術後主要是按醫生說的做,平躺幾個小時,血液流動慢,防止腿部拴住就行了,以上就是我全麻手術的體驗過程。


大家一起聊生活


(耳趙問答20180507)全身麻醉是使用吸入和/靜脈麻醉藥物,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處於鎮靜、睡眠狀態。根據手術的不同,全身麻醉的差異比較大。簡單的比如無痛拔牙、胃鏡,複雜的比心臟外科手術。耳鼻喉科手術中涉及中耳、喉、鼻竇區域的多數採用全身麻醉,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處於睡眠狀態,手術結束後停止使用麻醉藥物,患者逐漸清醒。我問過一些手術後的患者,他們表示在手術中完全沒有感覺(如果在麻醉過程中患者有意識並記憶下來,這屬於麻醉事故),但是在意識逐漸恢復的過程中的感覺不完全一樣。有些人在剛清醒時比較煩躁,會努力咳嗽、翻身、推掉面部的氧氣面罩;有些比較平靜,要麻醉醫生大聲呼喚才有回應;兒童哭鬧的情況比較多,甚至會出現劇烈掙扎。在手術第二天,很多人都不記得自己剛清醒時反應,只能記起回到病房看到家屬時的情景。


耳科趙醫生



我是三甲醫院的麻醉醫生,自己也經歷過全麻手術,我很願意和大家分享下全麻的過程和體驗。大家肯定還想知道全麻對身體有沒有危害,有多大的危害,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你。

“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簡稱,是麻醉醫生利用靜脈麻醉藥和吸入麻醉藥使病人達到理想的麻醉深度,外科手術能順利進行,更重要的是要讓病人的生命體徵平穩,做到”手術很成功,病人情況也很好”的效果! 用藥過程是這樣, “術前藥:咪達唑侖、地塞米松用生理鹽水稀釋後靜脈推注,阿托品肌注——肌注有些脹痛。” “全麻誘導藥:依託咪酯緩慢靜推——有點困了,麻醉醫生這時會和你閒聊,讓你放鬆。順式阿曲庫銨快速靜推——眼皮抬不起來了,我要被放翻了!舒芬太尼快速靜推——有一絲天旋地轉的感覺,後面不知道了……” 人的意志力是無法抵抗全麻的,誘導時,試圖保持清醒的操作可起不到什麼作用哈。整個體驗的過程真的很舒服,好像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在現實中不能實現的願望在夢裡都實現了,但醒來就完全不記得夢到了什麼。最後高操被同事拍打肩部喚醒,但仍感覺昏昏沉沉,用他的話說“感覺度過了一個世紀”。術中泵注起維持麻醉作用的丙泊酚有良好的順行性遺忘作用,你醒來後,首先會問醫生手術做了嗎?做完了嗎?你的記憶還停留在麻醉醫生和你聊天的瞬間,術中那幾小時在你腦中是一片空白的,是不是很神奇! 另外,拔管後嗓子會有些難受。 對於吸菸的患者,我建議術前戒菸一週,哪怕一兩天,對患者也有好處,痰不會那麼多,至少減少了吸痰次數,減輕了痛苦。 釋疑 全身麻醉手術是否存在危險?

“全身麻醉中要用到很多種藥物,這些藥物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和副作用,其實這到現在還沒有定論,目前研究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排除麻醉中的意外情況,出現副作用的情況並不多,每個個體的具體表現也不同。“全身麻醉後主要是噁心、嘔吐,不過也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些症狀是由麻醉引起的。” 麻醉下發生嘔吐或反流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胃內容物的誤吸,以致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部其他嚴重的併發症,是目前全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麻醉醫生的工作不是光打麻藥這麼簡單,在很多人眼裡,麻醉師就是打麻藥的。對於麻醉師來說,首先最關鍵當然是麻醉藥量的精確把握,這一環節出了問題,患者甚至上了手術檯就出問題。如果患者是兒童,那麼麻醉師壓力更大。因為孩子的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完善,身體代償功能不及成人,所以更容易出現麻醉意外。很多兒童全麻大手術不是缺醫生,更缺的是麻醉師。比如兒童全麻拔牙,到目前,只有少數不多的醫院可以開展。麻醉給藥後,患者進入麻醉狀態,麻醉醫生的工作沒有停下來,需要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最害怕的就是病人突然出現緊急情況。安全的手術離不開一個負責任的麻醉師的守護。


麻醉科佔醫生


活了這麼大,沒手術沒住院多遺憾,那也是生命體驗少了個內容,我就是這樣安慰自己的。2018年5月23號下午,我梳了兩個小辮子,坐在病房床上,護士叫我名字,我知道,到我了,我被她領著走,大姐二姐老妹在我旁邊跟隨,老公,大哥,都在身邊,我心空洞洞的,到手術室門口,家屬止步,我自己跟著護士走,到了裡面,她先進去了,我坐在凳子上,手上掛著點滴,那姐三兒湊在門縫看我,後來她們說看我孤零零的坐在那裡,她們都哭了。我被帶進去了,親人都在外面,這裡一切我交給了醫生,我的病我的命!手術床很窄很高,那是我不能逃避的地方,我躺下來時,看到頭上很多燈,不刺眼很亮,麻醉師問了我的名字,輕輕的說:“我們就是睡一覺就好啦。”她給我扎針,很疼,一股刺激的力量清晰的順著胳膊往頭上來,到肩膀那裡,我就沒意識了。不知過了多久(實際三個半小時)有個聲音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有人呼喚我的名字,聲音很遠很遠,剛能聽到,那是主治醫生在喚醒我!我應該是回應了一下,感覺有車在推著我走,感覺親人們在旁邊,清晰的聽到了二姐的聲音告訴我:“是好的是好的!”。我好累,又睡過去了。在ICU半夜十點多我醒來了,頭上的燈正對著我,我想動動身體,卻千斤沉重,這個姿勢令我生不如死,可是現在我想死都死不了,我不能動啊!我想跳下床,我才不在這裡!可是我還是不能動!想發火,卻出不來聲,最後微弱的說:“水”。護士輕手輕腳的來了,把一瓶水放我枕上,把吸管塞我嘴裡,我大口吸了幾口,示意不喝了,她拿走了水,我的脖子裡流進了很多水,我就像幼兒園的小孩兒,家長不在身邊,就這樣被敷衍。病房裡十多個人,都靜悄悄的安靜的躺著,頭上沒燈,只有我上方有燈烤著,我羨慕那些安然入睡的患者,我越來越難受,死不了就得舒服點活呀。這是人的本能,我想出了自救的辦法,我請護士把床搖高,幫我翻個身,果然舒服多了。問護士才知道夜裡十點的,這時傷口開始隱隱疼了,還好用了止疼棒。能忍住。還要熬多久才能亮天啊!護士用塊毛巾敷在我眼睛上,度日如年就是這裡的感覺吧!凌晨,有人進來,護士換班了,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倆護士的樣子,一晚上她們都在護理患者,一會兒有人要水,一會兒有人喊疼,我聽到她的腳步聲一會兒離我遠,一會兒離我近,輕手輕腳的,柔聲細語的。亮天時,我頭上的燈關了,窗外投進來曙光,我又活過來了。家屬探視時間一到,所有守在門邊的家屬擁進病房,各奔自己家親人,二姐和妹妹是第一個進來的,奔我床邊,用小勺餵我小米粥,我吃完一勺就張嘴等,二姐馬上喂一勺,還高興的說:“像小鳥等喂呢”!我示意她不吃了,她們出去後,我睡著了,沉沉的睡著了,中午,推回了普通病房,下午就能下床了,頭有些暈,但我是個反應不那麼敏感的人,兩天後徹底清醒了,但後來發現記憶力不如從前了,以前就不好,手術後更有藉口了,越來越不好。生病了自己遭罪,親人操心,所以健康的活著是福分!祝你好運!



喜歡語文的英語老師


術中術後是什麼體驗呢?說一下我的感受,17年我做了大血管手術,前一天就開始術前準備,簽了幾分術前同意書和同意麻醉的,護士會過來交代一些關於手術的事情和要準備的東西,因為做完手術要直接去ICU嘛,所以要準備一點東西一起帶進去,然後就是晚上十點後不準吃任何東西。到了第二天,護士會過來進行術前準備然後就進手術室了。手術前會確認一些基本信息,姓名年齡之類的,然後就打麻醉,其實手術過程中我是一點點知覺都沒有的,因為我對手術一點印象都沒有,醒來就在ICU了,這時候我不知道具體已經過了多少時間,就覺得身上多了幾條管,身體也動不了,一動就很痛。其實最難受的是氣管插管,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帶著這個好難受,反胃噁心,然後不知道堅持了多久,終於等到醫生過來了,我一等他靠近,我就用手指拉了拉他的衣角,然後指了一下我的那條管,醫生說現在還不能拔,我想著就再忍一下,忍到大概是下午了,醫生換班又過來了,我又指了一下我的管,醫生可能知道我真的有點難受了,就叫了個護士過來測一下我的自主呼吸怎麼樣,確定了還可以,就幫我把氣管插管給拔了,我也鬆了口氣。我在ICU待了三天,本來第二天是可以轉監護病房的,第二天早上護士也說你下午可以出去了,我一聽真的很開心,但是等呀等的,到下午護士又過來說轉不了了,這時我還以為我的身體有什麼變故呢,後來才知道監護病房沒有床位,要等。我一下子就心情有點不好了,給了我希望又給了我失望,情緒就有點喪了,因為ICU真的不好待,身邊除了一個負責你的護士,一位病友,然後就是天花板上那盞刺眼的燈,不知道白天黑夜,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真的很煩躁。然後其中又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情緒很低落,就是隔壁那位病友,他應該挺大年紀了,做了大手術,全身插了很多條管,有一次他可能真的真的太難受了,想表達什麼又說不了話,護士沒辦法拿了個筆和張紙給他,看能不能寫出來,最後那位老大爺寫了個安字,護士就在那猜,猜了許久,說了安樂死,那位老大爺終於點了一下頭。護士就開始安慰他,說手術那麼大的難管你都過來了,現在這點困難已經不算什麼了,你的家人也還在外面等著你呢……旁觀的我心裡真的很心酸,想活下來真的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到了第三天,家屬允許探視了,見到了家裡人,心裡突然就覺得有點委屈,眼淚差點就掉下來了,我姐就在旁邊說,你千萬別激動,很快就可以出去了,我們都會在外面等你的。到了第四天早上,我終於被護士推出了ICU,出門的那一刻有一種重生的感覺。

其實我覺得,術前術中其實並不可怕,比較難度過的是在ICU那幾天,全靠心理建設度過去的。以上就是我的親身經歷了,現在還在調養過程中。真的很希望每個人都健健康康,珍愛生命,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