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最後會被李自成打的全軍覆沒?

初夏的彩虹


孫傳庭,大明最後的擎天柱。本來他是有能力消滅李自成的農民軍的。可惜他遇到了昏君崇禎,崇禎手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許多猛將都是因為崇禎的昏庸猜忌而戰死沙場或者乾脆降敵。

孫傳庭26歲就中了進士,然後步入政壇,由於表現出色,於天啟年間被提拔吏部主事,可謂少年得志。但是他卻因為看不慣魏忠賢的作風,辭官而去。

崇禎八年,此時魏忠賢早已經被崇禎剷除,天下民變不斷。孫傳庭抱著憂國憂民,為君分憂的思想出山了。

最開始孫傳庭還是做文職工作。崇禎九年三月,孫傳庭主動申請,擔任陝西巡撫。陝西當時是革命的大熔爐,農民軍鬧騰得很厲害,一般人對陝西的官職都避之不及,而孫傳庭卻勇於擔當。孫傳庭的這份責任心讓人感慨。

孫傳庭不止有高度責任心。還有極強的練兵和帶兵能力。朝廷任命他為陝西巡撫時,既沒給他兵也沒給糧餉,一切都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孫傳庭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自籌糧餉,在陝西當地招募士兵,短短几個月時間,他就打造出一支讓農民軍聞風喪膽的鋼鐵之師——秦軍。

崇禎九年七月,孫傳庭帶著他的秦兵開始實操,倒黴蛋高迎祥不幸成為秦軍的第一個練兵對象,高迎祥被孫傳庭打得落花流水,於是他採用三國時魏延的策略,想穿過子午谷偷襲西安。

高迎祥的計劃沒能逃過孫傳庭的眼睛,孫傳庭率領大軍在子午谷的出口黑水峪設伏。半個月後,人困馬乏的高迎祥軍到達黑水峪時,以逸待勞的秦軍對農民軍發起猛烈的攻擊,連高迎祥也被俘虜,被送往北京後崇禎下令凌遲處死。

崇禎十一年,孫傳庭和洪承疇聯袂出手,兩人在潼關將李自成打得只剩18騎落荒而逃。困擾崇禎多年的農民軍基本被消滅。此時明朝的形勢大好,正當孫傳庭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決李自成時,清兵入寇,崇禎調洪承疇和孫傳庭回京師。

因為當時崇禎信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主張與清兵議和,而孫傳庭是堅定的主戰派,因此得罪了楊嗣昌。楊嗣昌向崇禎進讒言,建議把秦兵留在京城保衛京師。孫傳庭極力反對,認為把秦兵留下會導致農民軍死灰復燃。

昏庸的崇禎採納了楊嗣昌留下秦兵的建議。孫傳庭急怒攻心,雙耳失聰,不得不向崇禎請辭職務。楊嗣昌乘機誣陷孫傳庭裝病,崇禎不由分說把孫傳庭投進大牢。並且一關就是三年!

在這三年多時間裡,農民軍果然像孫傳庭擔憂的那樣重新蓬勃發展。而崇禎信任的楊嗣昌對此毫無辦法,最後還病死了。焦頭爛額的崇禎這時才想起孫傳庭,崇禎十五年二月,崇禎把孫傳庭從大牢裡放出來委以重任。

孫傳庭在出獄後的短短几個月時間又像變戲法似的訓練出一支新秦軍。崇禎看到後激動了,命令孫傳庭帶兵出征。孫傳庭認為兵新募,不堪用,希望崇禎多給點時間。剛愎自用的崇禎拒絕了。於是孫傳庭只有硬著頭皮帶著一幫新兵蛋子踏上征程。

戰爭開始,孫傳庭巧妙設下埋伏,痛擊李自成,並追擊三十多里,農民軍損失慘重。可惜天公不作美,此時,傾盆大雨使孫傳庭的後勤供應不上。同時李自成命人把金銀珠寶丟在路邊,這時孫傳庭擔心的新兵不堪用的特點暴露出來,秦兵哄搶金銀珠寶,亂了陣型,被李自成組織反擊,秦兵大敗。由於這次戰役秦軍以未熟的柿子為糧食,因此稱為柿園之役。

柿園之役後秦軍元氣大傷。孫傳庭帥部退回潼關。經過大半年的休整,秦軍恢復了一點元氣。孫傳庭判定李自成必定要攻西安,只要守住潼關,等李自成糧草供應困難時再出擊,官兵必定可以取得勝利。

但是崇禎又一次拒絕了孫傳庭正確的建議。強令孫傳庭出關與李自成作戰。

這次戰役的過程和柿園之戰十分相似,戰爭初期在孫傳庭出色指揮下,官兵節節勝利。在這關鍵時刻,老天爺再次站在李自成這邊,傾盆大雨再度來臨,官兵的火器無法發揮威力,李自成又派劉宗敏斷了官兵的糧道。於是和柿園戰役一樣,官兵先勝後敗,並且再無翻身機會!

這次戰役官兵主力喪盡,孫傳庭退守潼關卻很快被李自成攻破。孫傳庭毫不畏懼,挺槍殺入農民軍陣中,壯烈犧牲。

昏庸的崇禎聽到孫傳庭陣亡後,開始準備撫卹其家人,後來由於找不到孫傳庭的屍體,崇禎懷疑孫傳庭詐死,於是拒絕撫卹。

可嘆忠勇孫傳庭,曾經有幾次消滅李自成的機會,都被崇禎把機會揮霍了。

孫傳庭把李自成打得只有18騎時,如果崇禎不調走秦兵,農民軍就不會死灰復燃。後來的柿園之戰和守潼關之戰,如果昏庸的崇禎能多給孫傳庭一點時間,如果孫傳庭的運氣不是那麼差,連續兩次敗在傾盆大雨上,也許會是另一種結局。常勝將軍孫傳庭最後雖然敗了,但是他比項羽更有理由說:“天要亡我,非戰之罪!”昏庸的崇禎和難測的天氣,才是孫傳庭失利的主要原因。





雨夜讀史


崇禎一朝有三大名臣,孫傳庭,盧象升,楊嗣昌,只要崇禎真心用一人。就不會煤山上吊了,一手好牌打撕碎,而這三個人裡能力最大,氣度最高。品格最高的就是孫傳庭了,可謂崇禎一朝第一名臣,但死的最慘的就是他,而且死後連個說法都沒有,可見崇禎之涼薄。但後世曾國藩對孫傳庭甚是佩服,他不止一次說過 ,他之所以能夠剿滅太平天國,就是學自孫傳庭。但幾無敗績的孫傳庭最終還是敗在了李自成手裡。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息


孫傳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山西代縣人,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次年升為兵部尚書(改稱督師)。一生就是剿滅鎮壓李自成、張獻忠流寇。但由於崇禎不善武事。屢屢催戰,孫傳庭草率出戰在陝西潼關戰死,年約51歲。《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但剛愎自用的崇禎以為孫傳庭詐死,不給諡號。還是乾隆給了一個職稱“忠靖”。崇禎真是大明王朝亡國的第一功臣,松山亡了洪承疇,陝西亡了孫傳庭。崇禎一朝最後兩主力都死在崇禎的死催上,李自成是流寇,完全是流動作戰,剿滅起來很難,但孫傳庭卻很有辦法,打仗孫傳庭那是一把好手。打得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幾度喪生。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崇禎恐怕早就滅了。崇禎臨終絕筆文臣皆該殺,是該殺,但些大臣都是崇禎任命的,有能耐的都讓你宰了,如此昏聵又有何人願意輔佐於你。

但明末財政崩潰,大明朝廷把宗室當豬養國家無錢,孫傳庭與李自成做戰屢屢後力不足。就是糧草不足,作為朝廷軍隊,孫傳庭需要錢糧軍餉,所需的一切都需要朝廷供養,朝廷接濟不上,孫傳庭也只有失敗一途,而李自成作為流寇,自然不用。只靠劫掠就行,每到一地,把州府官庫搜刮,乾淨富戶家族一燒淨歸己有,富戶也只要跟隨李自成造反。流寇之害可見一斑。潼關一戰由於連日暴雨,不利於孫傳庭做戰,只有退守潼關,李自成趁勝追擊率軍猛追,明將白廣恩,高傑投敵,潼關破,孫傳庭知道即便不死,也得死在崇禎之手,為了自家子女,帶兵與李自成同歸於盡力戰而死,即便如此,孫傳庭還是高看崇禎,覺得其是詐死,不給撫卹和諡號,大概是為了節省那幾個銀子,但洪承疇投滿清,崇禎卻是親自祭奠,崇禎的智商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大明劫裡孫傳庭說過一句,他李自成可以輸十次,一百次,而他只能輸一次。原因就是李自成可以做無本生意,孫傳庭卻不能,一個為“正統”一個是流寇。孫傳庭有顧忌,李自成沒有。最最關鍵一點就是,明末經濟崩了,晚明經濟問題不解決,所有的軍事勝利全是揚湯止沸,甚至抱薪救火。孫傳庭就是有天大本事也不行,即便岳飛,韓信復生也無用,打仗打的 就是錢糧。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明朝時局,要說抗挫折性,我誰都不服,就服李自成;要說能征善戰,我誰都不服,就服孫傳庭。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年僅26歲的孫傳庭與當時已經35歲的袁崇煥同時中進士,相對於袁崇煥在遼東戰場大放光彩,孫傳庭則在鎮壓農民軍的戰場上發光發熱。

其實從這也能看出明朝軍政方面的弊病,袁崇煥、孫傳庭都是科舉進士出身,標準的讀書人,最後卻成為作戰的將領,拿筆的要是都會打仗,哪裡還用得著武將。明朝初期採取重文輕武的體制,使得軍隊缺乏生機和火力,這幫讀書人,你讓他打仗不行,你讓他剋扣軍餉,貪汙受賄他們是一套一套的。

在明末能出現孫傳庭這樣為人穩重,做官清廉又善於打仗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只不過崇禎用人水平太差,這樣一個人物都沒有用好。

孫傳庭在魏忠賢當政期間看不慣烏煙瘴氣的朝堂,就辭官回鄉,一直蟄伏到崇禎八年,在明天內憂外患之下,朝廷重新啟用孫傳庭,任命其為陝西巡撫,主要是負責鎮壓西北地區農民軍。

孫傳庭最擅長的事情其實就是治軍,在陝西時,孫傳庭自己籌錢招募士兵,打造出了明廷可以支撐的又一支軍隊,孫傳庭從崇禎九年擔任陝西巡撫到崇禎十一年,也是農民軍被打得最慘的幾年。

孫傳庭先是擊敗闖王高迎祥,並且將其生擒,高迎祥死後,李自成被推舉為新闖王,崇禎十年楊嗣昌採取“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策略徹底圍剿農民軍,給予農民軍很大的打擊,崇禎十一年孫傳庭聯合洪承疇擊敗李自成,李自成和劉宗敏率領殘部17人逃入深山老林中。

這個時候陝西境內的農民軍基本全部被鎮壓,孫傳庭主政陝西僅僅三年,就取得了如此大好之勢,簡直都有點讓人懷疑。

然而就在孫傳庭決定全力追剿李自成,將其徹底剿滅時,當年八月清軍再次越過長城,開入京師,崇禎召各路兵馬入京勤王,當時勤王總督盧象升戰死,崇禎乃召孫傳庭與洪承疇進京。

因為孫傳庭與楊嗣昌存在矛盾,所以遭到楊嗣昌的打壓,並且打算架空孫傳庭,將孫傳庭打造的陝西軍用於遼東戰場,此舉遭到孫傳庭的激烈反對,孫傳庭激烈的"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崇禎認為孫傳庭不聽調遣,在將其貶為平民後,又將其囚禁,一直到1642年李自成在河南打開局面,擁兵數十萬的時候,崇禎才從獄中提取孫傳庭。

很多人肯定會懷疑,崇禎腦子是不是秀逗了,在這麼關鍵的時候,竟然會把有功之臣下獄?

其實翻開史料就會發現,崇禎囚禁孫傳庭到底符不符合他的風格。

崇禎在位十七年,內閣成員換了51人,刑部尚書換17個人,誅殺的總督達7人(袁崇煥最出名),誅殺巡撫11人,再回過頭來看孫傳庭的待遇,簡直好得不得了。

崇禎這個人做事很情緒化,他認為你這個人不行,立馬就給換掉,認為你行,立馬就給你提升,展現最明顯的就是袁崇煥,以袁崇煥在明廷的資歷和功績根本是不配擔任薊遼督師的。

但是,崇禎平臺召對時袁崇煥豪氣萬丈五年復遼,讓崇禎一下子就將其提拔為薊遼督師實際上破了不知道多少個格了,當然,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失為亂世用人的策略,然而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後,崇禎就將袁崇煥下獄,崇禎三年就將袁崇煥凌遲處死。

升官不給人家慢慢升,即使人家有錯,那也不能說凌遲就凌遲啊!這就是崇禎辦事的風格,情緒化,激情化,容不得一點拖延,想一出是一出。

孫傳庭在崇禎十五年的時候再次被棄用,這個時候敵我形勢已經發生了逆轉,李自成的農民軍坐擁幾十萬人並且佔據了根據地,再想要剿滅就不是當初的那個打法了,孫傳庭到陝西后,採取固守的策略消耗農民軍,結果崇禎不斷催促孫傳庭出戰,孫傳庭以士兵都是新招募的,需要訓練,結果是“帝不聽”。

關於郟縣之戰孫傳庭是如何失敗的,這裡就不展開說了,孫傳庭敗退到潼關後,準備“乃益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打持久戰,這個時候,崇禎皇帝再次催戰,孫傳庭害怕崇禎再次將他下獄:“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然後出戰,最後被李自成打敗,孫傳庭戰死。

《明史》對孫傳庭的評價最高:"傳庭死,而明亡矣"。

不是孫傳庭有多能打,而是崇禎這個人啊,當真是一步一個腳印把明朝給弄亡了。


史論縱橫


孫傳庭,明朝末年崇禎朝大將,由文到武,扛起大明破碎山河。孫傳庭生於公元1593年,去世於公元1643年,享年五十一歲,字伯雅,又字白谷,為代州鎮武衛人。

要說幾無敗績的孫傳庭為什麼會輸給李自成,罪魁禍首當屬崇禎。孫傳庭最開始是主持守衛京師的任務,孫傳庭是主戰派,做事犀利,但就是在這次,他跟主和派的奸臣楊嗣昌結下了仇怨,也為他日後被崇禎各種猜疑埋下了炸彈。

崇禎十二年,由於朝廷打算調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孫傳庭上疏請見崇禎,而後由於楊嗣昌的阻攔未果,便告病休假,但楊嗣昌仍不放過孫傳庭,在崇禎面前進讒言,崇禎便把孫傳庭貶為平民,之後有將其關入囚牢。就在這期間,李自成在河南快速發展,朝廷已經無法控制住局面。

崇禎十五年,崇禎重新啟用孫傳庭,調他去陝西圍剿李自成。在這期間,雖然自身損失慘重,但也消耗了李自成一部分實力,如柿園之役,雖然這次戰役孫傳庭戰敗,但初期也擊潰了李自成的部隊,後因後勤無法跟上而被李自成殺了個回馬槍而戰敗。之後孫傳庭回陝休整,實力有很大提高,並收回了洛陽、汝州等地,還差點生擒李自成,後又因後勤問題,孫傳庭的不對軍心有所動搖,便只好撤退補給。後又因陳永福私自撤退,導致李自成的部隊反攻,孫傳庭戰敗。

崇禎十六年,崇禎催促孫傳庭早日出潼關迎戰李自成,可孫傳庭上疏“兵新募,不堪用”,而且兵部侍郎張鳳翔也進言“進言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可崇禎心急不聽勸,多次催促孫傳庭出兵,最後孫傳庭兵敗汝州,十月,李自成攻破潼關,孫傳庭戰死,時年51歲,而崇禎認為他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贈蔭。汝州之戰可以說是決定明王朝命運的一戰,可崇禎不好好把握,葬送了大明王朝。

孫傳庭在陝西期間,由於崇禎害怕孫傳庭擁兵一方,給他的軍餉是少之又少,而當地鄉紳又極不配合孫傳庭作戰,於是孫傳庭採取鐵腕手段,從陝西的鄉紳手中收繳了大筆錢財充當軍餉,發展軍力,而且還從鄉紳手中奪回大片土地,所生產的糧食用作糧(“西安四衛,舊有屯軍二萬四千,田二萬餘頃,其後田歸豪右,軍盡虛籍。傳庭釐得軍萬一千有奇,歲收屯課銀十四萬五千餘兩,米麥萬三千五百餘石”)。而鄉紳因其利益受到損失,便買通朝廷官員在崇禎旁邊進讒言,崇禎旁邊又還有一個本就與孫傳庭又仇怨的楊嗣昌,再加上崇禎疑心太重,導致孫傳庭無法獲得朝廷的補給,而古代打仗拼的就是後勤,至此,孫傳庭戰死於潼關。

傳庭死而明亡矣


斧影燭聲


所以說最後問那些人明朝之覆滅跟誰有關?是袁崇煥嗎?是孫傳庭嗎?是魏忠賢嗎?都不是,就是崇禎自己在那裡活作的!假如不是崇禎自己在那裡折騰的話,明朝還可以續命幾十年,但偏偏崇禎卻是一個不安分的主。

當然今天我們不提袁崇煥,不提魏忠賢,我們就提孫傳庭,這個人是何許人也?你去問歷史上另外一個有名的人物,他就知道了,叫李自成!闖王的名號誰都知道,但是在這之前闖王可是被人摁在地上摩擦,這個人就是孫傳庭。

明朝這個國家很奇怪,你比方說孫傳庭,袁崇煥,還有戚繼光,這幾個人的文化水平都不低!其中孫傳庭和袁崇煥在進入軍隊之前就是拿筆桿子工作的!這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也就是當農民起義軍聽說來了一個書呆子以後,覺得這個人有什麼用,沒用,我隨便兩三下就能把他給擺平了,這也就造成了孫傳庭率領自己的秦軍到達陝西作戰的時候,把李自成摁在地上摩擦了將近幾個月!搞得李自成只能夠率領17個騎兵逃離戰場,其餘的部隊全軍覆滅。

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最後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當然比起袁崇煥,他的下場好多了,但一樣都是令人唏噓,一切都必須說到崇禎這個人的問題上。

很多人都覺得重徵這個人做事情賣力,整天兢兢業業,替國家考慮,這是一個好皇帝,其實不然,你去看它使用人才的方法,你就會發現這個人根本就不配做一個領頭者。

俗話說得好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崇煥,孫傳庭這幾個人對於崇禎來講系是可以相信的,人又是立刻可以懷疑的人,崇禎將這一個君子無信義發揮到了極點。

這個人喜怒無常,情緒無常,而且對於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這個人特別可怕,你無法理解這個人腦子裡究竟在想些什麼,很有可能因為一件小的事情得罪了他,最後被他直接給玩兒死,袁崇煥就是這麼死的,袁崇煥最後被凌遲處死的時候,所有人都鬧不明白,就算這個將領叛國,就算這個降臨沒有認真對抗清軍,但是他畢竟殺敵了,怎麼著也得給一個英雄的對待吧,沒有,袁崇煥之死讓北方將士寒心,看著自己浴血殺敵的將軍,最後被北京的市井無賴以怒罵,食其肉方式,最後慘死在了北京街頭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怎麼想。

當然,我們今天要提的是孫傳庭,孫傳庭這個人,他是怎麼得罪崇禎的呢?其實也和袁崇煥一樣,本來袁崇煥和孫傳庭這兩個領丁在外的將軍,只要不見皇帝,雙方之間都有周轉的餘地,結果雙方見面?為什麼見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八旗子弟躍過山海關直接打到北京城,北京城急需要防禦,因此把這幾個人給招回來了,結果崇禎和這些人見面,自己的老毛病立刻就犯了。

看見這些將領立了功,那當然崇禎身邊的小人,總該要說兩句有的沒的,這個時候崇禎聽講,無論當頭,本應該徹查事情以後,然後再下決斷,結果崇禎自己把這件事情這個案子直接給斷了,他殺了袁崇煥以後,告訴孫傳庭自己的北京城安危重於一切,要他把自己的部隊留下,孫傳庭表示不行,陝西的農民起義精,隨時都有可能死灰復燃,不能夠讓後防線空虛,崇禎不高興,就說這人背叛國家,背叛我所以這兩個人流放的一個殺了一個拘押!

再後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愈演愈烈的時候,崇禎又把這個人給放出來了,當然孫傳庭本人表示你雖然之前冤枉過我,但是我還是表示理解,我去接著主持陝西方面的事務,結果崇禎告訴孫傳庭,這回你別打仗,這種小賬,我自己就能指揮,讓他直接出擊,率領軍隊跟李自成血拼!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是崇禎很顯然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她壓根就不想懂。

就好像李自成一樣,他本來到北京城只不過是想要吃要喝的,結果北京城城門打開了,自己的軍隊進入北京城的崇禎上吊了,這一切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明朝的覆滅和崇禎有著脫不開的關係,也正是因為崇禎的這種用人理念,用人方法,最後自作自受,自食惡果,想想自己的將士浴血在外,卻僅能得到一件皮草,以示安慰,而那些在北京城裡面大吃大喝的貴族們,崇禎卻願意跪在地上,求著他們施捨一些錢財!這樣頭重腳輕的國家,這樣倒施逆行的政府,豈有不滅亡的道理?崇禎到最後都沒搞清楚,支撐著這個國家前進的是百姓還是他身邊的人!


漩渦鳴人yy


因為朝廷的折騰,說白了就是崇禎帝瞎搞造成的。


一是孫傳庭自身的文人氣質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孫傳庭是一名儒將,出將入相都是可以的,在他的心中文死諫,武死戰才是一個讀書人為朝廷所做的最大貢獻。因此孫傳庭由於不像李自成那樣,輸了可以灰溜溜的夾著尾巴躲起來,無論在何種絕境的環境中他都必須做一個忠君愛國的氣度和表率。所以,才會出現戰死潼關那一幕。這裡其實和曾國藩很像,曾國藩好幾次被天平天國打敗的時候都想著要自殺殉國,要不是旁邊的人攔著也看不到南京城的攻陷了。所以我覺得這是中國文人的一種氣質,輸了就殉國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報效國家了。

二是崇禎帝的瞎折騰。起先孫傳庭在剿滅李自成起義軍的時候,幾乎就已經把李自成全部幹掉了,只剩了十八騎逃到深山才得以存活。匪剿完了,崇禎帝當時對孫傳庭自己訓練出來的這支秦軍不放心,要孫傳庭解散這支部隊。孫傳庭苦苦請求保存這支軍隊,朝廷就是不允許。沒辦法就只能解散了。

等過兩年李自成死灰復燃,起義軍又起來的時候,朝廷再想到讓孫傳庭去訓練一支軍隊去剿匪,哪有那麼容易。好不容易召集一支新軍。還沒有訓練和戰鬥力,又急急忙忙要他們去戰場殺敵去。孫傳庭知道這支部隊戰鬥力不行,還需要訓練,又是苦苦請求再等等,訓練好了才能去剿匪。


崇禎不同意要求立即上戰場,孫傳庭也是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去。然後就被李自成在潼關附近包圍了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跑了。然後孫傳庭就戰死了,再然後北京城也沒了,崇禎也吊死煤山了,接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大明就亡了!


山中茅店


1、孫傳庭是大明對付農民軍的一杆最硬的扛把子。他的能力無從質疑的。無論是高迎祥還是李自成,都被他給打殘過,而張獻忠要不是來了個詐降,估計也要被他滅掉。

2、但明朝末年,朝廷裡邊愛窩裡鬥,儘管孫傳庭在前線打得漂亮,但遭不住朝堂上大臣們的臭嘴,有人嫉賢妒能,扇陰風點鬼火,就讓崇禎把孫傳庭下了大獄。

3、過了幾年,李自成、張獻忠再次死灰復燃,重新做大。無人可用的崇禎再次啟用了孫傳庭。不過,時過境遷,手頭這支明軍無法與當時同日而語,孫傳庭先勝後敗,最後退守潼關。

4、如果崇禎不插手,多管閒事,那麼,孫傳庭依仗著潼關,或許還能夠反敗為勝。但崇禎堅決要求孫傳庭出戰。結果,明知不敵的孫傳庭大敗,戰死沙場。

5、崇禎看孫傳庭真敗了,而且死了,心知肚明這是他急於求成的錯誤。但是,死要面子的崇禎反倒說這是孫傳庭的錯,對他大加汙衊,一代戰神沒能死得其所。

6、歸根結底,崇禎想要迅速消滅農民軍的心思是好的,可是他的能力有限、魄力有限,讓劣幣驅除良幣,這才導致了孫傳庭的悲劇。


真觀歷史課


李自成輸的起,孫傳庭輸不起,崇禎時期,由於土地兼併,官商勾結,底層和士族以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李自成水平不高,但是隻要打土豪分田地,西北無數的流民餓殍帶來了兵員源源不絕,孫傳庭這邊,牽扯的東西太多,朝廷又沒錢,士兵本來也是窮苦百姓出身天然對於李自成有認同感,一旦戰鬥不力,分分鐘投降,李自成後來一路打到北京,其實沒打幾仗,大部分都望風而降。


霹靂3586


戰爭的最終勝負在於後勤保障,孫傳庭是個猛人,可惜後面的保障跟不上了。明王朝既要對付滿清韃子又要鎮壓農民起義,國庫沒錢就壓榨老百姓,起義的力量就更強大了,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孫傳庭再勇猛也對抗不了時代的大趨勢。


就想寫一寫


孫傳庭如果心中沒有忠義之心,也就沒有李自成什麼事了,這個猛人自己在陝西募兵,自己組織生產,自備糧銄器械,事實上與軍閥無異,可誰叫他忠於一個不值得的君王呢?誰讓他運氣不好呢(小冰河時期北方久未下雨,可他在撤退過程中恰好遇雨)。

明朝只需要中等智商的君王,用好這幾個人中的一個,也不會亡國。

如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楊嗣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