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太平军北伐名将林凤祥?

勇敢坚强ygjq


我们一起回顾几个林凤祥的事迹,其人如何,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被逼出来的格斗达人

林凤祥是武缘县(今天南宁下属的一个区)太平乡人。从小就学会了各种格斗技能,拳术、刀抢剑戟,全都学会了。

可是,这只是当时环境所迫。

根据李宗仁的描述,当年的广西十分混乱。“无村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当地的客家人和土著人之间,村与村之间,也是常常械斗不止,刀枪相向那是稀疏平常,土枪土炮那也是有的!

而武缘附近,则更是山多地少,物资贫瘠,但各种人群聚集之地,格斗、争抢自然格外热闹了!

与威家军中的义乌矿工一样,林凤祥们的战斗技能最早来自于当时广西无日无夜的私斗。


很多人说,早年的太平军哪里学来的战斗技能?其实,还真就是这独特的环境造就的!

参加起义

打来打去,热闹是热闹,但是冤冤相报,根本就没有个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恰好此时,洪秀全前来宣传拜上帝教。

虽然说,洪秀全的宗教体系我们实在不敢苟同,但是,他宣传了基督中人人平等,客家、土人是一家,要团结起来消灭清妖的主张,还是得到了很多当地群众的支持。

不堪打斗之扰的林凤祥(废话,打来打去,就为了争那么点东西,搁谁也受不了),只得和十几个青年人一起参加了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确实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可是,像林凤祥这样的人,原本只是一个寻求活路的苦命人,也许是一个相信能够建立太平盛世的大志之人。这些,真是无可厚非!

身经百战打头阵

林凤翔自随军起义,一直是军中急先锋。尤其在西王萧朝贵去世后,一路都是太平军的先锋官。从打长沙到攻汉阳下武昌,再到攻九江破金陵,一路奋勇当先,堪称天朝第一猛将。

林凤祥勇武超群,长期担任太平军急先锋!


未曾响起的集结号

太平天国北伐之举,战略上争议颇多,但林李二将以两万之众,纵横北方,竟至京师震动,当北伐军进至天津附近时,遵当初与东王约定,放弃一直以来机动灵活的步伐,屯兵静海、浊流一带,待天京援军。

但授军众将,各怀疑惯,在改取临清后,离北伐军甚近之时,转兵南退。

数万南方健儿缺衣少粮,奋战待授,确始终未见到援军!

孤军奋战数月,终至覆灭。

奋勇坚持的北伐军,始终未能等到上级许诺的援军。


最后时刻的坚持与豪气

在林凤祥兵败后,清军遍寻不见林凤祥。清军大怒,对林凤祥必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挖地三尺”后,清军找到一个洞。已受重伤的林凤祥正在洞中,洞中存粮尚可支一月!凤祥制止了亲兵与清军最后搏杀,坦然就俘。

在被凌迟处死时,林凤祥始终不吭一声,眼睛冷冷盯着刽子手,惨烈之状连清文人也不忍详述。

林凤祥以一贫寒少年成为一员超级勇将,已殊未不易,秀清择其能而用,也不可谓未逢伯乐。只是,他效力的天朝变质太快!一片英勇豪气,终结在混乱不堪的调配中。

只是,死死盯着刽子手的林凤祥不知道的是,天朝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林凤祥是太平天国的勇将,北伐名将。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在广西紫荆山地区宣传拜上帝教,广西武鸣人林凤祥再也不愿忍受剥削和压迫,与李开芳等十几个同乡一起背井离乡,满腔热血地投奔桂平紫荆山,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等人发动金田起义,揭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在攻打湖南省会的长沙战役中,林凤祥抢占城南妙高峰,踞高临下,发炮轰击,使清军大溃。林凤祥因功提升为土官正将军,李开芳也被提升为金一正将军。

随后,克岳阳,攻武昌,下金陵,林凤祥和李开芳骁勇善战,身先士卒,被委任为先锋,一路为大军披荆斩棘。1853年3月围攻南京时,林凤祥率先攻克仪凤门,南京自此陷落,改名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林凤祥也升任天官副丞相,率军与李开芳、罗大纲等渡江攻克扬州、镇江。1853年5月,太平军率师北伐,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率领2万精锐,从扬州出发,开始北伐大业。北伐军一路连战连捷,仅5个多月时间就进抵天津附近的杨柳青。但因孤军深入,与天京断绝音讯,且所部一路征战,减员甚众。不得已之下扎营固守,以待援军。东王杨秀清接到求援信后火速派出一支8000余人的援军,但北伐援军却最终没能与林凤祥等人会合,随后全军覆没。
林凤祥、李开芳苦等援军未至,只好率部一路南撤,1854年5月在东光县(今河北沧州境内)连镇被晚清名将僧格林沁重兵合围,李开芳率军冒死突围而出,前去接应援军,而林凤祥继续坚守,在粮尽援绝坚守6多个月之后,1855年1月,清军猛攻西连镇,缺粮已久的太平军根本无力防守,大部分死于阵中。林凤祥受伤被俘,僧格林沁粗略审讯后,派人把林凤祥押上囚车献俘北京。

3月15日,太平军北伐主将林凤祥在北京被凌迟处死。据相关史料记载,“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林凤祥受刑期间一直注视刽子手行刑的刀法,至死一声不吭。1862年,太平天国追封林凤祥为求王。

林凤祥从一介贫民成长为驰骋沙场的一代勇将,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传奇。尽管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一直广受争议,但做为一名将领,他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临死之际没有卑躬屈膝的求饶,英勇就义,慨然赴死,这份胆识和勇气令人钦佩不已。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历史茶坊


林凤祥(1825年—1855年),广西南宁市,壮族人。太平天国求王,太平军北伐名将,也是太平天国五虎将之一



林凤祥早年因看不惯乡民被剥削,愤怒斩杀劣绅而遭到官府追杀。为了保命最后背井离乡。从林凤祥的早年经历来看,林凤祥对清朝的统治可谓是痛恨至极。

所以后来林凤祥接触洪秀全后,了解了洪秀全等人的思想后,才会那么果断的加入,也是最早参加金田起义的一批人之一。


 

林凤祥加入太平天国以后,率领军队南征北战,建功无数。后来林凤祥奉命领军北伐,在东光县连镇受到清军的包围。在坚持抗争九个月之后,最终被清军攻克被俘。  

 

林凤祥在困守连镇的时候,一直在顽强抵抗清军的进攻,哪怕弹尽粮绝,依然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援军。后来清军统帅趁雨季到来,引河水将连镇淹没,给林凤祥部队造成极大的损失。尽管这个时候的李凤祥仍然沉稳抗战,直到坚守孤城的第九个月之后,清军突破林凤祥防线,攻破连镇。其实这个时候的林凤祥早与部下藏进早已挖好的地下通道中。只可惜林凤祥的部队中出了叛徒,第二天就被叛徒出卖,最后林凤祥被清军活捉,林凤祥被抓时已是伤痕累累再无力反抗。



我们再看林凤祥,作为一位普通老百姓能够站起来反抗腐朽的清王朝,这种精神时值得赞扬的。作为太平军的将领,率领起义军南征北战多次建立功勋,击溃清军,其军事才能也是值得肯定、值得赞扬的。而在困守孤城之时,仍不放弃,孤军奋战,坚守孤城九个月之久,就不仅仅是军事才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坚毅的精神。

这样的一个人,值得后世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