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一、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综述

众所周知,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含义,各家说法不一,为此,国家旅游局为规范行业管理,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于2003年制订了国家标准,指明: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而滨海旅游资源可理解为海岸带、海岛及海洋中具有审美价值,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中部分滨海民俗文化事象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东临揭阳市,同惠来县交界;西连惠州市,与惠东县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县相连;南濒南海,是新兴的滨海城市,下辖“一市、两县、三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和汕尾市城区、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华侨管理区。全市人口约330万,有福佬、客家和疍民三大民系,主要方言为闽南方言福佬话,约占总人口的82%,其次为客家话,约占16%;东北、西北部主要为客家话方言区,中部至沿海地带为福佬话方言区(有形成粤方言岛的深海渔民群体)。沿海岸线长302公里(不含岛岸线) ,占全省海岸线的9%。广东著名的汕尾港是市、区两级政府所在地和旅游目的地。

在汕尾濒临的南海碣石湾和红海湾上, 93个海岛星罗棋布,沿岸有12个渔港或渔业港区,3个海湖。水产资源丰富,有龙虾、鲍鱼、石斑、海胆(石针)、海鳗、带鱼和“虾姑”等等。海水养殖业有一定规模。海水晒盐的生产历史悠久。传统捕捞作业主要在湾外的汕头渔场、甲子渔场和汕尾渔场。

汕尾不但有丰富的滨海自然资源,而且具有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源。汕尾人民在漫长岁月中,创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汕尾滨海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还突出了涉海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同时,具有传统与现代并存,以渔为主,亦农亦商,福佬民系为主,疍民民系等为次的多元合性特点。吃海鲜是沿海地区民众的传统习惯,腌制生吃和熟吃别有风味,各地的加工方法也大同小异,如甲子鱼丸和汕尾马鲛鱼丸。汕尾鱿鱼脯、墨鱼脯、鱼饺和马鲛鱼丸,遮浪的咸海胆或“炒沙海胆”,肥大而鲜美的大湖高螺、红草松洲蚝,马宫的“咸虾姑”、“虾姑醢”、“斗底鲳鱼”等等遐尔闻名。还有海鲜粥、梅陇菜粿、重糕粿、菜茶和汕尾咸茶和陆丰咸茶等多种多样的特色小吃。历史上有“百载商埠”和“小香港”之称的汕尾港现已成了海陆丰民间文化的汇集地,体现了汕尾民俗文化海纳百川,宽宏大度;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以和为贵,重亲情、友情和乡情的优良传统。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汕尾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多元而兼容,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历史名人彭湃、马思聪、谢非的故乡。有7个国家级、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是国家稀有剧种,陆丰的滚地金龙、皮影戏、英歌舞、汕尾渔歌、海丰麒麟舞、钱鼓舞、河田高景等丰富多彩而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融入旅游。这些都是滨海旅游资源产业化中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至今还保留着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人、民间文艺表演家和经验丰富的“渔夫”,他们根植于地方从事民俗、历史文化采集、研究的民间学者等。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二、汕尾市作为旅游区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根据SWOT 分析法,对汕尾旅游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一)优势条件

1. 旅游资源丰富。汕尾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良好,十分有利于发展旅游事业。

①、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弥足珍贵。这里是全国十三个革命老区之一,海丰县是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这里有建立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红宫红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彭湃同志的故居;还有海丰红四师师部故址和红军墓等。在陆丰有龙山革命旧址、总农会旧址,周恩来同志抢渡香港时的渡海纪念碑等。汕尾,造就了红色的山川,英雄的土地。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②、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这里有粤东第一名刹、闽南语系百姓的佛教信仰中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碣石玄武山旅游区,有汕尾市代表性城市公园、粤东地区妈祖文化传播中心——凤山妈祖旅游区,有国内规模最大、学员数最多——清云山尼众学院,还有莲花山鸡鸣寺、云莲寺、金竹寺等等。这里还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畲族文化等多文化交融的区域。拥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大稀有剧种,有7个国家级、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汕尾,造就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③、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这里空气纯度高,稀有灰霾等有害天气,长期居全省空气质量前三名。陆河县是省级林业生态县、中国青梅之乡。森林覆盖率高达68%,拥有四万亩红椎林和十万亩梅林,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椎林天然次生林和国家红椎林采种基地,广东最大面积的樱花生态园正在实施之中。海丰县是中国水鸟之乡。莲花山是省级森林公园、粤东第一高峰,面积达1.16万公顷的海丰联安东关围、大湖鸟岛、公平水库湿地是全国3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汕尾,造就了良好的生态,舒适的家园。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④、是滨海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这里长达455公里的海岸线,沙滩洁净宜人,有“百岛十滩九湾”之美称。有素称“粤东麒麟角”、“南天第一湾”美誉、全省十大最迷人的滨海旅游景区之一的红海湾旅游区,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之称的金厢滩旅游区,有中国旅游休闲目的地、国内唯一国际水准沙滩高尔夫球场的海丽国际高尔夫球会,有目前中国大陆仅存最大的滨海泻湖——面积达23平方公里的品清湖。汕尾,造就了神奇的海韵,迷人的海滩。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⑤、是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魅力独具。

这里有沙滩运动、海上运动、游艇旅游、温泉养生等特色资源。红海湾遮浪半岛是亚运会海上项目的分赛区、广东海上运动基地。温泉养生资源丰富,全市目前发现温泉20多处,其中,海丰赤坑咸水温泉既是海水温泉,又有黑矿泥,出水量40吨/天,国内非常稀有;陆河御水湾、上护、水唇三大温泉在规划建设之中,海丰明热赤石温泉富含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分,质量上乘,开发前景广阔。汕尾,造就了动感的世界,养生的胜地。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2. 区位优势。汕尾市位于粤东沿海的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与潮汕两大广东旅游市场交界地带,是汕头、潮州、揭阳通往珠三角的必经之路,是距离珠三角最近的粤东城市。通过广惠高速、深汕高速抵达周边的广州、深圳、汕头的车程均在3 个小时以内,已通车的厦深铁路,汕尾距深圳的路程缩短在40分钟,交通条件将更加便利,对于吸引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的周末度假客源都比较方便,预计2020年,广汕铁路即将通车,届时汕尾距广州路程缩短在60分钟之内,更有力和更好的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3. 生态环境优势。汕尾市经济起步较晚,所受的工业污染程度较轻,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保持良好,空气清新自然,对开发生态旅游也十分有利。

(二)劣势条件

1.景点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旅游目的地形象不明确。汕尾是一个新兴城市,旅游业起步较晚,由于客观原因,过去对城市建设和城乡环境的营造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汕尾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控制,景点开发的随意性较大,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十分不利。因此,虽然汕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大多缺乏知名度,汕尾作为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在旅游市场上还没得到广泛认同。这种状况对汕尾旅游业的发展十分利,今后应大力改善旅游大环境,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同时加大旅游新形象的宣传。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2.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景区建设投入不足。汕尾的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滨海旅游资源、宗教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对旅游者吸引力强。但是汕尾旅游景点的开发还处于较低层次,例如已开发的海滨沙滩基本上还停留在最低开发层次的洗海水浴阶段,深度开发项目几乎没有。宗教人文旅游基本上处于烧香拜佛阶段,文化含量不够,一些生态旅游景点也还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社会各界投资旅游景点建设很少,造成旅游景点建设缺乏档次,规模不大,品味不高。

3. 景点开发各自为营,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合作。汕尾大部分旅游景点的开发都是孤立作战、各自为营,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例如陆丰的玄武山——金厢滩作为优势资源,两者的互补性很强,但金厢滩一直未能得到良好的开发,使得两者的资源优势都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同类旅游景点的开发业缺乏整合力度,未形成组合产品,难以形成特色,相关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

4. 旅游交通与接待条件有待改善。汕尾市的对外交通比较便利,各县(市)都开通了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直达快车,全市道路状况较好,但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仍有待完善,有相当一部分景区的可进入性差。汕尾的接待设施已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但是档次不高,功能也不完善。酒店建设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平衡,目前汕尾市城区、海丰、陆丰城区、红海湾开发区的酒店设施相对较好,陆河的旅游接待设施档次相对较低。粤东名胜玄武山——金厢滩旅游区,每年吸引上百万的游客,但旅游接待设施落后,制约了该旅游区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三)发展机遇

1.政府大力支持。牢牢把握区域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打牢发展基础,强化产业支撑,做好交通基础设施文章,规划发展好海岸经济,搞好营商环境、打好“乡贤”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目前,滨海旅游业已纳入了汕尾沿海各市、区、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地方政府围绕“努力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的目标,在各地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或极力打造旅游项目品牌,或开展招商引资,规划新的滨海旅游景区(点)。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2. 旅游大环境已形成。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我国也已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发展已全面升温,这对以休闲度假为优势的汕尾而言,十分有利。

3. 厦深铁路的开通,加快汕尾对接珠三角。汕尾至深圳时间缩短为40 分钟,这对汕尾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非常有帮助,同时汕尾也将进一步体现珠三角后花园的性质,扩大汕尾旅游市场规模,另外广州至汕尾的广汕铁路也在有条不絮的建设中。

目前,汕尾旅游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良好,一些景区如红海湾、玄武山、莲花山等旅游项目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市、县(区)各级政府的旅游重视程度提高,这些对汕尾旅游实现大飞跃,迎接新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机遇。

(四)面临威胁

汕尾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 旅游业空间竞争将日益加剧。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各地对旅游业的发展都空前重视,汕尾周边地区加快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汕尾的度假、观光、会议等旅游产品形成了竞争,例如惠东旅游的发展对汕尾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对汕尾旅游市场产生不利影响。2. 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汕尾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缺乏整体规划,丰富的资源没有能够有效地转化成旅游产品,部分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不高,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汕尾市的旅游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不高。

3. 缺乏旅游人才。目前,汕尾旅游人才缺口较大,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而且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工作经验不够,导致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汕尾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加快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汕尾市旅游业的紧迫任务。

4. 形象与环境对汕尾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将日益加大。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地都在加强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促销活动和规划,旅游者对大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强烈,形象与环境已成为旅游区、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要素。而汕尾市整体旅游形象不鲜明,旅游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形成旅游品牌,整体旅游环境亟待改善。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三、汕尾市旅游发展努力方向

从汕尾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来看,汕尾发展旅游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需要努力弥补劣势,减少威胁,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汕尾要发展旅游业,应走政府主导型发展之路。要充分认识和宣传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育旅游业, 成立其专业协会,引导旅游行业实行行业自律,减少对旅游行业的微观干预。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2. 大力开发各类滨海旅游产品,丰富滨海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丰富的滨海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仅有利于滨海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加有利于市场的开拓。为此,应突出产品特色,通过挖掘本地区自然、人文特色,确立不同于其他的主题,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充分挖掘滨海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丰富滨海旅游产品的内涵。优化滨海旅游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各类度假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养生旅游等,走有区域特色的品牌发展道路。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3. 提高服务质量,注重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一个地区是否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光顾,以及吸引游客多次游览,旅游服务的质量是关键。要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应对从业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适应本土化的旅游专业人才,并可通过采取旅游研讨会、专业人员短训班等不同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应从外地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和专业的旅游公司,加强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和沟通,实现人才培养本土化和专业化的有效对接。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4. 加大旅游宣传,确立旅游形象,提高知名度

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汕尾发展旅游的最大优势在于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具体的旅游形象还不鲜明,应结合汕尾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及条件,进而确定适合本地条件、适应市场发展的滨海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并大力推介出去。首先,要在国家级媒体上及网络上做好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汕尾。其次,根据客源主要是来自珠三角等周边城市,短线旅游和休闲旅游是旅游的热点,应在周边城市大力宣传汕尾市的休闲度假旅游,此外还可以在深汕高速、广惠高速公路沿线做好旅游宣传。

旅游看世界,汕尾文化旅游产业SWOT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