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是《我和我的經紀人》裡面最特殊的一個。

在所有亮過相的藝人裡面,她的成就最高,但“戲份”最少。

她和許多優秀的職場人一樣,遇到了無計可施的瓶頸期。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榮獲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春夏是我國90後的第一位“三金級”影后。

她拿金像獎的時候,比周冬雨和馬思純的“金馬雙黃蛋”還要早大概半年。

在金像獎的歷史上,春夏可以與斯琴高娃、章子怡、周迅、鞏俐和趙薇比肩。

但在光環之下,春夏的實際知名度卻與她的前輩們差之天壤。

因為春夏當年獲獎的影片《踏血尋梅》,根本無法通過主流渠道找到片源。

這位影后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參演的電視劇,最新一部還停留在2015年。

春夏參演的電影,過去兩年裡只上映了兩部,總票房沒到一個億,而且女主角都不是春夏。

其實春夏最近兩年沒少拍戲,但她拍的幾部影片都處於庫存狀態。

春夏很無奈,“我沒有什麼途徑去證明我自己”。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對現狀感到無奈

經紀人也意識到了春夏的困境。她們想到的解決方案是:多上幾檔綜藝,多拍一些封面,增加曝光。

春夏並不認同這樣的方案。

上綜藝固然可以增加曝光,但綜藝帶來的曝光並不是“演員春夏”所需要的曝光。

甚至有些演員因為參加綜藝過於頻繁,反而讓觀眾在影視劇裡看到他們時會覺得跳戲。

新一季的《奔跑吧》已經沒有鄧超了,黃渤和孫紅雷也退出了《極限挑戰》,朱亞文和白宇也在《我和我的經紀人》裡面先後表達過不喜歡上綜藝的想法。

如果演員必須有人設,那麼演員的人設就是演員——這大概是上述幾位比較趨同的想法。

春夏也只想當一名演員,因此她不認為綜藝能緩解她目前的困境,她更不想被人誤以為是隻會拍封面的模特。

解決春夏的困境,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靳東就是個好例子。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靳東主演《我的前半生》

其實論個人獎項,靳東還不如春夏,但靳東就是火,國民度就是高。

靳東的火,分兩步。

第一步是《偽裝者》,讓更多人知道了靳東。

第二步是《我的前半生》。

在靳東的影視作品裡,《我的前半生》並不算是一等一的作品,《外科風雲》才是。

但《我的前半生》做到了其他作品都沒做到的效果——兩大一線衛視為了蹭賀涵的熱度,開始翻靳東的箱子底兒,把積壓的老片子《我們的愛》和《守衛者-浮出水面》同時拿出來上星。

靳東自己並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局面,他擔心的是產能跟不上。

但這恰恰是春夏現在渴求的局面。

春夏壓了太多的片子沒播,她盼著大家夥兒趕緊把這些片子都播出來。

所以路徑其實很清晰,只要春夏能大火一把,箱子底兒被搬空是一眨眼的事兒。

可是難也難在這裡,“大火的秘訣”是大眾傳播行業人人渴求的“至高武林秘籍”。

咪蒙曾經擁有過這種秘籍,但她走火入魔了。

於正也擁有過這種秘籍,但他自己也未能複製下去。

從近兩年“實紅”的電視劇裡,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大火”有一個必要前提,那就是“稀缺”。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人民的名義》海報

《人民的名義》能大火,主要靠的是當時全國人民對中央反腐的關注度和好奇心。

稀缺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飢餓感,飽了就不惦記了。

所以《人民的名義》播出之後,其他的類似題材,全涼。

同理,三年之內不會有另一部離婚題材電視劇能超越《我的前半生》。這不是拍得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觀眾有沒有那麼大興趣的問題。

三年之內,也不會有另一部反映原生家庭問題的電視劇可以超越《都挺好》。

而在宮鬥劇上能超越《延禧攻略》的,至少要等五年。

因為《延禧攻略》緊接著就是《如懿傳》,觀眾都頂到嗓子眼兒了,再多一口都吃不下了。

什麼時候觀眾對某一題材重新產生飢餓感了,才是這個題材能再火一把的窗口期。

那麼春夏的箱子裡,有沒有具備這種稀缺潛質的片子呢?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和李現合拍電影

百科詞條裡能夠查到,春夏有六部電影未播,電視劇都已出清。

最早的一部是許晴主演的《刀背藏身》,院線裡從不缺少武俠題材,因此難以大火。

近一點的是郭富城和梁朝偉主演的《風再起時》,雖有兩大影帝,但春夏只是客串。即使片子火了,春夏的箱子底兒也不會被搬空。

李現主演的《戀曲1980》,春夏出任女主角,但愛情題材從不產生飢餓感。無論以怎樣的角度切入,都對手如林。

春夏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是《怪物先生》,奇幻題材也是院線常客之一。

吳彥祖和王千源主演的《限期破案》,警匪題材,也很常見。

由陳建斌執導,周迅、陳建斌、竇靖童、春夏、大鵬、宋佳等主演的《第十一回》,陣容不錯,題材似乎也有新意,但春夏又是女三。

所以,春夏的片庫裡似乎並沒有潛力股,即使這些片子都上映了,能不能解決春夏的困境也很難說。

春夏現在能做的似乎只有等待,但等來的未必都是好消息,這方面《如懿傳》感受頗深。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周迅主演《如懿傳》

《如懿傳》2016年就拍完了,而且當時窗口很不錯。《甄嬛傳》播出數年後,觀眾重新對宮鬥劇產生了飢餓感。

無論是陣容、劇情還是製作水準,如果《如懿傳》能早一點播出來,大火的就未必是《延禧攻略》了。

結果《如懿傳》壓了兩年,被《延禧攻略》搶了先。

你說《如懿傳》窩火不窩火。

當然他們也不願意等,這裡面肯定有一些客觀因素。

但春夏不該就這麼等著,因為你不能保證幸運女神會向著誰。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春夏已經有四五年沒拍過電視劇了。專注拍電影,也未必是好事。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趙今麥出演《流浪地球》

最近兩年大火的院線電影,基本都是戰爭題材,或與戰爭高度相關的科幻題材。

女主角在這樣的題材裡,更多是充當花瓶、助攻或者男主角戀人之類,而且經常成為觀眾吐槽的對象。

現在有誰還能記得鄂靖文是誰?

兩個月前剛剛小火一把的新一代星女郎,《新喜劇之王》的女主角,現在不是也沒動靜了嗎?

大環境就在壓縮女電影演員的生存空間。春夏的小肩膀,還是不要硬扛了吧。

可是你演電視劇就不一樣。

羅子君、蘇明玉、駱玉珠、魏瓔珞,都不用說是誰演的,大家都記得。

萬茜更是憑藉女二號熊青春一角走紅,這是電影裡的女二號極難企及的效果。

所以說,困境催生鬥志,求變才能圖存。

章子怡都拍電視劇了,春夏你還等什麼呢?

影后:我的優秀大家看不到

春夏不想出去玩

好在,春夏只有27歲,距離“只能演婆婆媽媽的年紀”還遠著呢。

在未來的十幾年裡,沒準哪一部戲火了,春夏的箱子底兒也就被搬空了。

金像獎是很多同齡演員難望項背的高度,但它更應該給你帶來自信,而不是焦慮。

事業遇到瓶頸期,未必是壞事。

瓶頸期可以讓你不得不思考:我到底要成為誰,我的長板在哪裡,機會在哪裡。

這些都是你順風順水時懶得去考慮的。

三十七年的金像獎很少看錯人,你的成功只是在堵車。

【700多篇深度劇評,盡在微信公眾號:滿倉大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