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民陽臺花盆內驚現6枚鳥蛋,還有一隻尖叫的大鳥

綿陽新聞網訊 “大家沒想到吧,這個鳥巢就築在我家陽臺的花盆裡……”日前,江油市民李勇華在一個微信群“曬出”他用手機拍攝的一段小視頻。28日上午,記者慕名來到江油市某居民小區李勇華家裡,“探望”這個可愛的鳥巢。

江油市民阳台花盆内惊现6枚鸟蛋,还有一只尖叫的大鸟

李勇華家住五樓,陽臺採光和視野都很開闊。“那天早上,我準備重新打理一盆老羅漢竹,意外發現這個鳥巢,裡面還有六個鳥蛋……”在親近鳥巢之前,他掏出手機讓記者觀看了25日早上拍攝的一段小視頻:在一盆幾近枯死的羅漢竹腳下,突現一個毛茸茸、圓溜溜的鳥巢,鳥巢裡盛著6枚佈滿斑點的鳥蛋;在陽臺斜對面的一戶人家的陽臺雨棚上,一隻大黑鳥一邊徘徊,一邊焦急地朝這邊打望……

江油市民阳台花盆内惊现6枚鸟蛋,还有一只尖叫的大鸟

記者迫不及待要去見識鳥巢,李勇華悄聲說:“等一下,我先去瞅瞅!”他躡腳躡手走到陽臺轉角處,伸長脖子打量了一番,才揮手示意讓記者過去。記者走近陽臺,發現上面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花盆,既有盆景,也有花卉、綠植。這時,李勇華用手指點著陽臺轉角處一盆葉片差不多都已乾枯,只有莖幹還呈現出綠色的羅漢竹。隨後,他撩起耷拉在花盆上的枯葉,一個由纖細枯草精心編織而成的鳥巢豁然醒目。鳥巢形似一隻飯碗,口徑大約10釐米,內壁卻十分光滑,巢底緊密地躺著六枚鵪鶉蛋一般大小的鳥蛋,蛋的表面佈滿了赭色斑紋。

“以前偶爾聽見陽臺有鳥叫聲,還看見過一些鳥兒歇腳,沒想到它會在這裡安家落戶……”李勇華說,他多年來在上班之餘喜歡栽花養草,這盆羅漢竹伴隨他大約有十幾年了。可是由於近幾年自己工作繁忙,對花草疏於管護,導致羅漢竹几近枯死。4月25日他起了個大早,打算對這盆羅漢竹進行翻盆、重植,爭取“起死回生”。就在他端來一盆清水,準備淋溼花盆培養土的時候,突然,一隻大黑鳥“呼”地一下從花盆裡衝出陽臺的防護欄空隙……然後,在周圍一邊盤旋飛舞,一邊淒厲地啼叫。

江油市民阳台花盆内惊现6枚鸟蛋,还有一只尖叫的大鸟

當時,李勇華又驚又喜,生怕水淋溼了鳥巢,鳥媽媽再也不回來孵化它的蛋寶寶,他便不敢輕易對花盆淋水了,甚至放棄了重新打理這盆快要枯死的羅漢竹。為了跟朋友分享這份喜悅心情,他立即掏出手機拍下這樣一段小視頻。

由於鳥兒對人的氣息非常敏感,為了不影響鳥媽媽繼續呵護、孵化鳥蛋,李勇華提醒記者對鳥巢和裡面的鳥蛋“只可近觀,不可褻玩”。“鳥兒是天地間的精靈,鳥兒來家裡安家落戶是吉祥、安康的好兆頭!”李勇華說,自從陽臺花盆驚現鳥巢後,他們全家人都自覺與鳥巢保持距離,不願去打擾鳥媽媽孵化蛋寶寶。鳥媽媽每天早出晚歸的“作息規律”,與人們的生物鐘基本吻合:每天天亮的時候,它就飛出巢去外面覓食,白天也會返回幾次親近它的蛋寶寶;黃昏時分,它才真正回巢,一動不動地孵化蛋寶寶。

也許是記者來得不是時候,在他家守候了良久,也不見鳥媽媽飛回巢來親近它的蛋寶寶。這究竟是一隻什麼鳥在這裡築巢產卵呢?起初,李勇華猜測是一隻八哥或者鷯哥,但始終不能確定。他將小視頻分享給愛鳥人士,但由於鳥媽媽的形象較為模糊,一時間也辨別不清楚。至於鳥媽媽的來歷,有可能是是一隻野生鳥,也有可能是從其他養鳥人家逃逸出來的。

“不管它是什麼鳥,我們全家人都喜歡它,希望它在這裡安心養兒育女!”李勇華滿懷憧憬地說,也許過不了多長時間,雛鳥就該破殼而出了。(綿陽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元松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