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長征,古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這樣的“角色”

一、古藺是“四渡赤水”每渡必及之地。一渡從貴州赤水市的元厚、習水縣的土城等地渡過赤水河,分左、中、右三路縱隊進入古藺黃荊店子壩、樂用(現永樂鎮)孫家壩和太平場;二渡從古藺的太平渡、二郎灘等地進入貴州習水縣;三渡從貴州仁懷市茅臺鎮進入古藺水口鎮天府村和九壩村、丹桂鎮白良村、石寶鎮石口村等地;四渡再次從古藺的太平渡、二郎灘進入貴州習水縣。紅軍每一次渡過赤水河,都涉及古藺縣,古藺人民見證了紅軍四次渡過赤水河的全過程。古藺是四渡赤水的主戰場。中央紅軍轉戰古藺54天,總行軍里程3671華里,足跡遍佈古藺縣境現轄的26個鄉鎮。

解读长征,古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二、古藺是黨和紅軍完成權力更迭之地。1935年2月5日,黨中央在古藺石廂子(今屬敘永縣)召開會議(史稱雞鳴三省會議),完成了在遵義會議上沒來得及的政治局常委分工,洛甫(張聞天)接替了博古(秦邦憲)為黨的總負責人,“澤東同志為恩來同志軍事指揮的幫助者”(陳雲手稿)。這是在當時條件下黨的集體意志作出的選擇。張聞天既善於團結同志、講民主,又容易得到共產國際的認同,他的任職保證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毛澤東自從“寧都會議”被撤銷在軍內所有職務來,堅持了3年與黨內“左”傾領導的鬥爭,在這裡黨和紅軍重新選擇了毛澤東,重新擁有了軍隊指揮權。“雞鳴三省”會議獨立自主的形成了第一代領導集體,黨自己選擇自己的領導人,結束了14年來靠共產國際安排(指定)中共領導人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按照自己的意志獨立自主地推選中央領導人,標誌著黨在政治上進一步走向成熟。

解读长征,古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三、古藺是紅軍確立運動戰思想之地。在“四渡赤水”緊要關頭,1935年2月15日至2月16日,黨中央和中革軍委在古藺縣白沙場召開會議(史稱白沙會議)。發佈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與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告全體紅色指戰員書》。之前的遵義會議指出:“當前的中心問題是怎樣戰勝川滇黔蔣這些敵人的軍隊。為了戰勝這些敵人,紅軍的行動必須有高度的機動性,革命戰爭的基本原則是確定了,為了完成作戰任務必須靈活的使用這些原則。紅軍運動戰的特長在五次戰爭中是被長期的陣地戰相當滅(減—筆者)弱了,而在目前正要求紅軍各級指揮員具有高度的運動戰戰術。因此從陣地戰戰術(短促突擊)到運動戰戰術的堅決的迅速的轉變,是嚴重的工作。”這種轉變,在“白沙會議”上得以具體落實。1935年2月16日發佈了《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與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告全體紅色指戰員書》。告書載明:“我們必須尋求有利的時機與地區去消滅敵人,在不利的條件下,我們應該拒絕那種冒險的沒有勝利把握的戰鬥。因此,紅軍必須經常地轉移作戰地區,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走老路,有時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為了在有利條件下,求得作戰的勝利。”黨和紅軍在白沙確立了“運動戰”思想,不再與敵進行陣地戰、堡壘戰,不再與敵人無謂的拼消耗。隨之而來的是進行廣泛的“運動戰”,從被逼無奈的撤退轉移到遊刃有餘的調動穿插,在運動中消滅敵人,保存自己。正是在毛澤東這種靈活的運動戰思想指導下,紅軍才有了在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中自如迴旋、得以生存的本錢。“四渡赤水”是“運動戰”的典範戰役,毛澤東“運動戰”的軍事思想更加成熟。這些軍事思想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理論基礎。“白沙會議”對黨和紅軍實現鬥爭方式轉變,起到了扭轉乾坤的作用。

解读长征,古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四、古藺是毛澤東出奇兵之地。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寫了紅軍長征毛澤東指揮“四渡赤水”的經典之作。1935年3月16日—17日,紅軍三渡赤水再進古藺。緊接著,3月21日至22日,紅軍第四次渡過赤水河,搶渡烏江,直襲貴陽。就在這短短的6天時間裡,毛澤東領導的中央紅軍在古藺境內“出奇兵”,整軍大佯動、派出一個團偽裝疑兵、指派軍委電臺“單機迷惑”,“整軍佯動+單團偽裝+電臺迷惑”三計連施,迷惑蔣介石,調動追兵進古藺,讓出黔滇大通道,紅軍整體擺脫重圍。毛澤東在古藺大村,兩次佈置疑兵,佯攻古藺迷惑敵人。3月20日:15時,致電林彪、聶榮臻:---- (丁)一軍團另留一個團在鎮龍山,今日向古藺遊擊惑敵,明晨再隨一軍團主力前進路限十八時全部到達林灘渡河。(戊)架橋須絕對秘密,詳細命令另下。你們部署望電告。同日17時,致電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董振堂、李卓然、羅炳輝、蔡樹藩:---- (五)為迷惑川、滇敵人起見,一軍團主力在鎮龍山應留一個團,並派隊逼近古藺方向之敵遊擊,偽裝我主力西進,該團遂行此任務後,於明日午前跟主力進路,限於明晚渡過太平渡。----三計連施,極大地迷惑了蔣介石,他判斷,紅軍必北渡長江。同日,蔣介石發佈命令,急令中央軍,川滇黔軍速向川南古藺地區合力“進剿”,“此次朱匪西渡赤水河,麋集古藺東南地區。我川軍劉、達、袁、魏、周各部,在天池、敘永、站底、赤水河鎮防堵於西;周、吳、候各部沿赤水河流防堵於東與南;黔軍現正向此線接防,騰出周吳兩部擔任追擊;孫縱隊亦向赤水河鎮堵剿;郭部由茅臺渡河追擊。以如許大軍,包圍該匪於(古藺)狹小地區,此乃聚殲匪之良機,尚望防堵者,務在封鎖線上,星夜並徵集民工,趕築工事,以築碉堡為最善,尤須嚴密堅固,並與友軍確取連防,使無間隙可乘,並另控制兵力於相當地帶,準備迎頭痛擊,剿匪成功,在此一舉,勉之勉之”。蔣軍上當,毛澤東指揮紅軍於3月21日至23日,從太平渡、二郎灘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南渡烏江、直逼貴陽,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徹底擺脫了國民黨的重重包圍。

解读长征,古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解读长征,古蔺在四渡赤水中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五、古藺是紅軍擴紅打勝仗之地。在古藺這片紅色熱土上留下了無數革命遺蹟舊址、珍貴文物和動人故事。中央紅軍在古藺境內開倉分糧、開倉分鹽。紅軍與古藺人民結下了深厚的魚水之情。勤勞勇敢、慷慨熱情的古藺人民,騰出自家屋舍、宅院和商鋪讓紅軍住宿;自發獻出自家小船、門板,為紅軍搭建浮橋;用祖傳藥方、珍藏白酒為紅軍治病療傷;用鮮血和生命,保護紅軍安全,挽救紅軍生命,成為人民軍隊的堅實後盾;800多位古藺兒女,自願參加紅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四渡赤水期間,中央紅軍在古藺進行了六次戰鬥,包括二郎灘背水戰、太平渡阻擊戰、鎮龍山奔襲戰、桂花場火燒寨之戰、長壩槽擊落國民黨飛機、攻打雲莊等,古藺的高山密林、湍流深谷,隱蔽了紅軍,護佑了紅軍,成就了紅軍,成為了紅軍打勝仗的天然之所——六次戰鬥全是勝仗。

- END -

責編丨王明初審丨朱 茂 終審丨汪邦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