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忘軍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傳遞人間大愛

有一種燃,

叫中國軍人!

他們有堅韌的品格,

不屈的鬥志,

奮鬥的精神,

鋼鐵的意志。

有一種愛,

叫退伍軍人!

他退伍不褪色、卸甲不解志,

永葆軍人本色,

遇到救人的事,肯定要上。

他就是李太武,

一位用奉獻守護生命,

用行動演繹真情,

凝聚愛心力量,

傳承志願精神。

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大愛的讚歌!

4月29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太武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採集了造血幹細胞,為一名血液病患兒送去了生命的種子。這是內蒙古第8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也是繼二次捐獻者母春茂後又一位四川籍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退伍軍人忘軍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傳遞人間大愛

1996年20歲的李太武離開家鄉參軍,成為陸軍野戰部隊西北蘭州軍區的一名普通士兵。曾奮戰在1998年那場大洪水現場。

之後,李太武退伍,回到家鄉組建了自己的小家。他先後在多地務工,雖然褪去了軍裝,卻沒有褪去軍人本色。2008年汶川地震,李太武與6個朋友組成小隊迅速趕往抗震前線,一個月裡輾轉了多個受災地點幫助分發抗震物資。

多年來,李太武堅持獻血,每次400毫升至今已有33次,他說:“血庫每次缺血時給我打電話,我都會去獻血。”

2013年李太武獻血時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退伍軍人忘軍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傳遞人間大愛

今年年初,李太武所留的血樣與一名5歲的小患者配型成功,通過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並諮詢了學醫的表妹,再次瞭解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相關知識和流程後,李太武說服家人,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他說:“能挽救一條生命,還不會傷害身體,沒有理由不去做,而且我們一家人都特別支持我!”

李太武從事公益多年,當問及家人怎樣看待這件事時,這個樸實的四川男人靦腆地笑了:“一開始不太支持,但我還是堅持要做,後來家裡人也習慣了,理解了,再後來他們也特別支持我做公益。我覺得人這輩子很短暫也很平凡,做點好事很有意義。”

李太武現在是一家礦業工程公司的井下工人,主要負責開採鉛汞等重金屬,開採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李太武格外勤懇認真,以保證完成各項任務。

“為人正直善良,熱心公益,尤其是對大家多有照顧,這一次他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整個班組帶來了很大影響,工友們更加敬佩他了。”這是工友們對他的評價。

“時間在變,不變的是軍魂;環境在變,不變的是軍心;社會在變,不變的是軍營;事物在變,不變的,是軍人。”李太武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這句話。

退伍軍人忘軍人本色,捐髓拯救生命,傳遞人間大愛

造血幹細胞捐獻與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重症血液疾病的最有效手段,是拯救生命、傳遞人間大愛、造福人民群眾的一項生命工程。

據瞭解,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自2004年4月23日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截至今年4月29日,全區共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41900多人份,已實現捐獻80例,其中涉外捐獻2例,二次捐獻2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